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九十五章 更新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九十五章 更新

第九十五章 更新

昨兒夜裏落了半宿的小雪,地面上有一層薄薄的積雪。

京都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熱鬧,道路兩側的商鋪櫛比鱗次,街上擺著各的小 攤子,賣東西的小販在吆喝,路上行人往來,車水馬龍,絡繹不絕。一輛馬車從路 上走過,趕車的車夫小心的驅趕著馬,注意著不要讓馬撞到了人。

坐在馬車裏面的人聽著外面熱鬧的聲音,忍不住的起窗簾,往外面看了 一眼,看到外面的行人和車馬,白羽心想原來這就是京城啊,這就是他對京城的第 一印象。

“你們是第一次到京城來吧,是不是覺得京城很熱鬧,有很多的人?”李問看 到白羽起車簾往外面看,他笑著說道,“我還記得我第一天進城,擡頭向這京 城的城牆,當時就在想,京城的城牆都比別的要高。”

這就是天子腳下,比別的地方的人都要繁華,許許多多的商人往京都而來,又 從這個地方往四面八方而去。但是要想在這皇城中站穩腳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的人滿懷希到這個地方來,最後是一落魄的從這個地方離去,數的人能 在這個皇城中混出名堂來。

從目前來說,他算是這許多人裏面比較幸運的一個,他一到這京城就得到了天 子的青睞,考上了狀元,被賞賜了一座六元府。而他的老師曾教過太子,他和太子 有一層潛在的關系在這裏,盡管他并沒有刻意的去和太子攀關系,太子以然是對他 有特別的照顧。

而在上京城的路上,他遇到了趙向毅,兩個人從相遇到相識,最後確定了彼此 心中對對方的心意,兩個人走到了一起。盡管這一段關系還不能被外人所知,但是 他們在一起,是他們的事,與外人無關,只要他們自己到快樂和幸福就好。

Advertisement

李問不知道自己往後會如何,會是當到一品大員,還是有朝一日一不小心就惹 得天子震怒,丟了職,灰溜溜的滾出京城去。但是無論往後如何,他都覺得自己 這一趟到京城是值得的,他去嘗試了從前所沒嘗試過的事,遇到了一生想要在一 起的人,大概後者才是他這一趟到來京城最大的收獲。

“的確是。”白羽點了點頭,昨曰進城,他擡眼了一眼城牆,京都的城牆是 他所見過的最高的。

兩個小的趴在窗口往外面看,冷風從拉開的窗口吹進來。

李問說道,“李浩鵬,把窗簾放下來,帶著弟弟坐好了。”正好今日書院休沐 ,放一天假,家中小兒不用到書院去讀書,幹脆他就帶兩個小子一塊出門,出來外 面看看。

正好他今日出門也有事,順便出來辦了。

“哦。”聽到他哥哥喊他,李浩鵬乖乖的把簾子放下來,屁坐的端正。

看到兩個小兒并排坐在一起,樣乖巧,李問忍不住的就笑了。

見到他哥笑,李浩鵬也跟著一臉傻笑,對著他哥一臉討好,問道,“哥,我們 這是去哪?”

“不是說要送去讀書嗎?咱們先到高先生那兒去,帶去見高先生,得 了先生的同意後,以後就能讓和你一塊去讀書了。”李問今日隨口考問了小兒 幾句,這孩子都能答上來,學過的書朗朗背出,這個孩子的確是個聰明的,起碼腦 子比他家這個還要好,日後用心培養,沒準還能能才。

白羽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昨日李六元才說這事,今日就帶去見先生了。

“好耶,以後我就可以和一起去讀書了。”李浩鵬高興的就差沒跳起來, 拉著的手興的說兩人以後可以一起去讀書的事。白景知道自己可以和小哥 哥去書院讀書,心裏也高興的。

Advertisement

見到這小子樂的找不著北了,李問哼了一聲,說道,“正好我也有一點時間沒 見過高先生了,順便問問高先生你在書院裏的表現如何。”

“……”李浩鵬臉上的頓時沒了,老實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擡眼小心翼翼的 看著他哥。

馬車穿過行人往來的街道,沒一會就到了高先生住的小院。

“叩叩——”

從馬車上下來,李問讓人去敲了門,邊帶著兩個小兒,白羽跟在後頭。

院子的門從裏頭打開,李問表明了他的份和來意,開門的老奴請了他們進去 裏頭。高先生就在家中,見到李六元親自登門,高先生忙的上前來要行禮,李問忙 的上前一步,扶住了先生的手,道,“先生不必多禮,今日我是以家中小兒兄長的 份來的,這兒并無什麽李大人。”

“學生見過先生。”見到先生,李浩鵬恭敬的行禮一個學子禮。

“好好。”高先生忙的請人坐,讓仆人去上茶來,“李大人請坐。”

李問在高先生對面的位置坐了下來,這并不是他第一次到高先生這裏來,之前 他還見過高先生兩回,主要還是關心家中小兒在書院裏讀書的表現如何。高先生知 道李浩鵬的份,平素裏也會注意到這個學生,這學生雖無李六元的聰穎,但勝在 勤勉好學,肯踏踏實實讀書,這一點倒是可貴。

被點名的李浩鵬低著頭站在他哥的邊,用眼角小心的覷了他哥和先生一眼。

“他在書院裏要是有什麽不對的地方,還請先生不用看在我的面子上,需管教 的地方,還請先生多加管教。”李問對自家小子多都有點了解,就不知道在外面 是不是也如在他面前這麽老實了。

李問這話意思是,我家小兒需要打罵你就盡管打罵,不必看在我的面子上不敢 下手。

Advertisement

“……”李浩鵬,這個真的是親哥嗎?

“今曰我到先生這兒來,還有一件事。”聊了兩句他家小子,李問把話題轉到 了他們今日來的正事上來,他讓白景上前來,與高先生談及想送這個孩子到書院 讀書的事。

這孩子模樣看起來是個機靈的,高先生隨口考問了兩句,還讓小兒背一段書, 小兒都能一一的背誦出來。原本書院這個時候是不接新生學了,不過看在李六 元親自找來的誠意上,高先生還是勉為其難的同意了,點頭應下了此事,道,“可

談妥了送小孩到書院讀書的事後,他們就從高先生的小院離去了。

馬車往書店過去,張掌櫃見到東家過來,忙的笑著把人往裏面領,他昨日聽聞 先生回京,沒想到今日人就到店裏來了,“許久不見東家,東家是昨日才回京是吧

“嗯,對,昨日剛回來。剛好今曰有點空閑,帶兩個小的到書店來買書籍筆墨 ,順便到店裏來看看。”李問讓兩個小子到店裏去挑選書籍筆墨,李浩鵬高興的拉 著白景走了。

張掌櫃派了一個夥計跟著伺候,“兩個小公子需要什麽,盡管給拿好的。”

“你在外頭看著點他們兩個。”

“好的主子。”

李問留了李在外面看著兩個小的,帶著白羽跟著張掌櫃往裏面的茶室進去。 他一坐下來,就有人奉上了熱茶,李問介紹了他們兩個人認識,說到白羽的份, 他只說這是他帶在邊學習的人,帶他過來況,并未表明日後把他手上 的生意都轉給白羽去管理的事。

見到人站在他的面前,李問說道,“張掌櫃你坐吧,不必站著。”

“是,是。”張掌櫃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看向掌櫃邊跟著的人,眼裏帶著 一點探究,很快的就收回了視線。不過既然是掌櫃帶在邊的人,這人的份必然 是有點不同的,張掌櫃的心裏不由的對對方多了三分的尊敬。

Advertisement

“我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店裏的生意如何?《畫三國》第二部 刊印出來了嗎 ,還有之前我讓你讓人刊印的那本文集,是否都刊印出來了。”這些都是他離京之 前讓店裏刊印的書籍,他走之前都還沒有刊印出來,李問喝了一口茶,問起了這些 事來。

“回東家,兩本書都已經刊印出來了。小的按照東家的吩咐,把文集的手稿和 刊印出來的書籍以及稿酬,一并送去了曹翰林的家中。”張掌櫃讓人去拿刊印出來 的兩本書過來給東家過目,一并把賬本送了過來。

“那就好。”手稿和稿酬的事是他吩咐下去的,見張掌櫃都理好了,李問點 了點頭,心想等回頭要有時間,還要到曹老翰林那裏去一趟。他接過賬本翻看了一 眼,就把賬本給了白羽,白羽接了過去,認真的翻看了起來。

一說到店裏的生意,張掌櫃臉上就是掩不住的笑意,“如今不止這兩部書好賣 ,咱們店裏其餘的書也能賣出不。還有咱們店裏每曰印刷印刷的報紙,都是在當 天就能賣完了。前面印的還不夠賣,後面每日又多印了五百張

“哦,是嗎? ”李問也沒想到報紙會賣的這麽好,這倒是一個好事,這說明有 很多的人看報紙和關心國家大事。

張掌櫃讓人去把往期的報紙拿過來,每一期出的報紙都會留兩份底,一份是給 他們東家備著的,“東家,這是往期出的報紙,全部都在這裏。”

“嗯,這些我拿回去看。”兩個多月的報紙還真不,李問打算帶回去好好看 一看,在外他看不到京城的報紙,他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城裏發生了什麽事都不知 道。

“賬本我這裏也一并帶走了。”李問說道3

張掌櫃忙的說好。

“你們在這裏看看書,我出去一會就回來。”讓兩個小的在書店裏面看書,李 問還帶著白羽跟著張掌櫃去了後邊的報社一趟。李浩鵬不知道他哥哥要去哪裏,不 過既然他哥哥說讓他們在這裏等,他就在這裏等著吧,他正在給白景介紹《畫三 國》這本書,兩個小的湊在一起嘰裏呱啦的說著話。

報社就在書店後邊,他們往後邊過來。

在屋子裏面的書生們顯然沒想到李六元會過來,一個個都激的差點說不出話 來了。

“我過來是看看大家在這裏如何,是不是還習慣? ”李問笑著問道。

看的出來他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報社裏的員們都悉了這裏面的工作和流 程,一個個滿懷激的在這裏寫稿子,把京城裏面每日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記 錄下來。

“習慣,都習慣。”起起伏伏的聲音應道。

見到兩個生面孔,張掌櫃在他耳邊提了一句,李問才知道這兩個人是曹老翰林 那裏介紹進來的。能讓曹振清介紹來的,必然是不錯的,這一點他還是認同曹老翰 林看人的目

報社裏面除了這個正堂拿來當辦公的地方,旁邊幾個房間都是能住人的,這些 書生們吃住都是在這裏。

并非所有的讀書人都能像李六元那樣,能夠一舉登科,金榜題名,還有許多書 生考了一屆又一屆,都未能考中進士。一些人上帶著的盤纏早已經用盡,又未能 中進士,無回去見家中爹娘,心中略有不敢,想要留在了這京城之中尋找出路, 這些人大多數的日子都過得十分艱難。

讀書之人多都帶著一點憤世嫉俗的脾氣,在這個地方能讓他們筆直書,還 有吃有住,末了每個月還有工錢拿。在幹了兩個月之後,這些書生們都意識到了這 一份工的好了,他們就是每日只要負責寫文章就好,做的還是他們自己喜歡的活 ,他們不用擔心自己在這京城會沒因為沒銀兩沒飯吃,在外面的日子絕對沒有比在 這裏好。

特別是他們走在外面,見到外邊的人拿著他們出的報紙在看,那種心理自豪 是從來沒有過的。不過他們簽了保的協議,不能除去外面說報社的事,因而他 們只能憋在心裏,不敢出去與外頭的書生們說。

在報社這裏問了幾句報社的況,說了幾句鼓勵大家的話,李問就帶著人離去 了。

站在後邊的書生們看著離去的李六元,眼中都有著羨慕,有人嘆了一聲,道, 他們何日才能像李六元這般,高中進士,金榜題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