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九十八章 告別翰林院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九十八章 告別翰林院

第九十八章 告別翰林院

離京兩個多月回來,看到翰林院悉的大門,李問發現自己還真的有點想念這 裏了。前天他還在想明日回來翰林院上班了,沒想到今日他就接到了調職的命令, 其實他自己也沒想到皇上會把他調到戶部去,是今日接到聖旨他才知道了這事。

李問還記得剛進翰林院那會,同批進來的進士都覺得翰林院是個沒什麽前途的 的地方,別的人都紛紛的往外跑,能走的都調到別的部門去,只有他一心想著留在 翰林院這裏。他還以為自己會在翰林院這裏待上很長一段時間,沒想到這麽快也要 走了。

這一趟回來他是要收拾自己的東西,順便的也和翰林院的同僚們告個別,之後 就要到戶部去報道,以後要到戶部去上班了。

“恭喜恭喜。”

朝中的消息傳地快,翰林院中的同僚們也知道了升職的消息,見了他的面都紛 紛對他道喜。

李問對這些前輩們多有尊重,忙的回以謝。

翰林院中的翰林們見李問才朝當沒多久,這就升了兩回的了,他們這裏 好多人在這翰林院裏都待了十年八年還都只是個小翰林,還真的是同人不同命啊。 李六元一朝當就得到皇上的看重,日後在這場上定是能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但是并非人人都有這麽好的運,所以這個還真的是羨慕不來的。

相比于別的部門來說,翰林院這裏的人際關系要較為簡單,翰林院中的老翰林 們一個個都是喜歡做學問的,心思簡單,因而翰林院中衆人相要較為融洽,矛盾 自然也就沒那麽多。知道李六元升了,調到戶部去當差,不人都是真心恭喜的

衆人都知道李六元這一次去襄州抓了無數貪,抄了許多貪的家,拉了無數 的金銀珠寶回來,都到了戶部的手中去了。戶部如今有了錢,有人就想起戶部拖 欠他們翰林院月俸的事,說道,“戶部拖欠咱們這幾個月的月俸應該會有著落了吧 ,,

Advertisement

“李六元啊,你這不是調到戶部去當差嗎?幫咱們戶部催催,讓戶部那裏把咱 們翰林院的月俸發下來啊。”

“是啊,李六元你可好好幫我們問問這事啊。”一有人提起月俸的事,翰林院 中的翰林們紛紛的都圍著李六元說這事。

翰林院的翰林們想起了李六元這不是要調到戶部去當差,正好讓李六元幫忙催 催把戶部拖欠的月俸發下來,戶部再不給他們發月俸,他們家裏都快要窮的沒錢買 米了。

日後他們翰林院也是有人在戶部了,看戶部還會不會拖他們翰林院的月俸,

這不是欺負他們翰林院從前在戶部沒人嗎?等李六元去了戶部之後,他們在戶部就 有人了,怎麽說李六元都是從他們翰林院出去的人。

“前輩們不要著急,戶部拖欠大家的月俸,戶部肯定是要發給大家的,這事就 是拿到皇上的面前去說,還是咱們翰林院有理。”李問被老翰林們圍在中間,有的 激的還有口水噴他臉上,他面上還要保持著微笑,心早已經是斯達了。

微笑,微笑……

曹翰林拿著他出的文集,在翰林院衆人的面前低調的炫了一遍,翰林院中的翰 林們都翻閱過那本文集,不免讓衆人眼熱了一回。之後他們才聽說這書是李六元幫 忙出的書,書上封面的圖還是李六元親手畫的,那幅畫像畫的實在是太好了,衆人 才知道李六元除了文章寫的好,還畫的一手好丹青。

這些老翰林們在翰林院中閑來無事,也攀比誰誰的詩文寫的好、誰人的畫作 作的好。曹翰林這不聲不響背著他們出了一本文集,讓衆人羨慕了一回。

若是他們把家中的文稿整理整理也出一本書?這事也不是不無不可。只不過他 們自己出一本書還要出銀子,這事還是得找李六元商置商量。李六元不是給曹翰林 出了一本文集嗎?怎麽就不能也給他們出了,他們的文章詩詞作的也沒比曹翰林的 差。

Advertisement

只不過此前李六元奉旨到外賑災去了,直到今日才回到翰林院,好不容易等到 李六元回京了,這又要調到戶部去,以後人不在翰林院了,他們想見到人都不容易 ,不如趁此機會提一提這事。這些文人說話都拐彎抹角,他們不好直接提,就拐 彎誇曹翰林的詩文寫的好,“曹翰林的文集我們都看過了,很是不錯

李問瞬間就秒懂了,之前他就想出一本翰林院全集,只出了一本青蓮居士文集 ,這個計劃被賑災一事給打斷了,此時有人主提起,他眼睛一亮。

李問拍了一頓老翰林們的馬匹,什麽學富五車,學識淵博,好話不要錢的往外 送。小子自愧不如,日後需要多向前輩們學習,接著就提道,“不知前輩們家中是 不是有寫好的詩詞歌賦文章問正思索著向前輩們討要手稿,出一系翰林學士文集 ,讓天下的讀書人都拜讀前輩們的大作,學習學習。”

“倒是有幾篇文稿在家中,不過是閑來之作,難登大雅之堂。不過若是李六元 你要的話,等回頭老夫找找給你也無妨。”這些老翰林們一個個死要面子的很,明 明心裏想的很,臉上卻一臉“你要我給勉強給你罷”的表

“這就太好了。”李問懂得讀書人的那點矜持,憋著心裏的笑意,說道,“若 是前輩們不介意的話,等回頭問到前輩們的家中一一去拜訪。”

反正快要過年了,他也要給這些照顧過他的前輩們送過年的年禮,到時候還要 一家家的跑,順便的去拿文稿,既是照顧到這些老翰林們的面子,又是做足了他一 個後輩該有的禮儀。

所以也不難怪翰林院中的翰林院對李六元都特殊照顧,聽他這麽一說,沒有不 答應的,于是都應下了。

Advertisement

還有老翰林惦記著李六元親手給曹翰林畫的那幅畫,說什麽不能厚此薄彼,要 也給他們畫一張。李問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都一一的應下各種要求,只要他們願意 把手稿給他,不就是畫一張畫像,畫十張都沒問題。

李問的這個年紀都夠當這些老翰林們的孫子了,往日他把這些老翰林們當前輩 尊重,也把這些老翰林們當爺爺哄,所以他在翰林院的這半年裏一直和這些前輩們 相的非常好。

這要離開翰林院,說真的還真有點舍不得這些可的老翰林們。

“我們都還想著你會在翰林院呆多久,沒想到這一轉眼你就被調到戶部去了。 戶部是個有前途的地方,你日後到戶部去,好好做事,別忘記有空回來看看我們這 些老頭兒就好了0 ”

知道李六元要調到戶部去當差,這些老翰林們心裏為他高興的同時,難免也有 些擔心,外面不比翰林院這兒,翰林院是清水衙門,清淨事兒,這也是為什麽有 的翰林喜歡待在翰林院這裏的原因。

“嗯,問明白。”知道這些前輩們是真的為他著想,李問的心裏有些

他又是和老翰林們說了幾句話,答應有空會回來探大家的話。

這會兒還有事要去忙,說了一會話之後,大家就散去,各自的忙去了。

曹振清站在旁邊,一臉笑瞇瞇的看著李問被衆人圍在中間。

李問一走出來,就見到站在變上的曹老翰林,他正好有事要找曹振清說。兩個 人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說話,李問說到了他沒有親自把手稿送回去的事,為此表達 了他的歉意。

“無事,無事,不過是一點小事。”曹老翰林表示不介意,他說到文集的事,

Advertisement

“是我考慮不周,把文集拿來給張翰林他們看。”

“呵呵,這事問正要謝前輩,若不是前輩,問還不知道怎麽開門口向前輩們 討要這個手稿。”

原先李問想過把這事給曹振清去辦,但是一想托人去辦好像又顯得不夠尊敬 和誠意。翰林院裏的這些老翰林們不都是有點小脾氣的,把他們哄好了什麽事都 好說,要一個惹得他們不高興,就是沒得商量,所以還不如等他回來了再自己去弄

兩個人又說到了報社的事,曹振清并未與他人說過他被請去報社當顧問的事, 就是翰林院裏的最好的同僚,他都并未與人說起過這件事。

李問謝曹老翰林在他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把報社管理的很好。前面兩曰他 空看過報社出的報紙,裏面的一些文章寫的還是比較有深度和揭的,他看到 裏面還有幾篇曹翰林親自筆寫的文章寫的是非常的好。

報紙裏面還有一些寫京城趣味和八卦的消息,小世子在這上面掛了名,實則文 章是請人代筆寫的。不過一些人的八卦也不是什麽人都敢隨便說的,還得是小世子 這樣份的人才敢寫這種東西。

回來京城這兩日他還未見過小世子,等回頭要約小世子出來吃個飯才行。這一 位可是太子妃的親弟弟,太子殿下的小舅子,抱這條金大肯定不是什麽壞事。

正好今日徐掌院在翰林院中,李問去與徐掌院說了句要去戶部的事。皇上親自 下的聖旨,徐圖之是知道這件事的,因而并未為難李問,他看向李問的眼中帶著點 難以言喻的芒,還說了兩句恭賀的話。

“謝徐掌院。”李問有點寵若驚。

不過一想也是,徐掌院當了十幾年的才坐到這個正五品的掌院,他才來了半 年就跑到了與徐掌院相高的位置,兩個人現在是平級。沒準等下一次再見面,徐掌 院就要在他面前自稱下,還要對他行禮了。

一想到那個畫面,李問就在心裏呵呵呵了。

等走出翰林院的大門,李問轉看了一眼後的大門,轉,擡腳走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