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一百一十章 一更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一百一十章 一更

第一百一十章 一更

第二天京城的報紙上就登了某大人當年考上進士,拋棄家中原娶的糟糠之妻, 在京城令娶了家之,把原配和原配所生的兒子都扔到老家十幾年不聞不問。而 沒過幾日,就有自稱是那位大人的親生兒子找上門來認爹,上演了一出兒子認老子 、老子不認兒子,兒子坐在陳府的門前大哭大鬧的好戲。

那一位向來都自視高人一等的陳夫人一下子從正室為了妾室,嫡出兒 了庶出兒,陳夫人自然就不幹了。

一時間整個陳府裏鬧的是好不熱鬧,下面的幾個姨娘躲在一旁看戲,反正們 都是妾室,正室也不到們當,不過能看到大夫人也有今日,幾個姨娘都在一旁 著樂。

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是陳世,兒子吃喝嫖賭樣樣通,某位三爺不是去 逛青樓就是在賭坊,欠了賭債不肯給,被賭坊的人上的服和子扔到街上 ,賭坊的人拿著欠條上陳府要銀兩去。

能在京城開的起青樓賭坊的,肯定是有個後臺,更何況對方是拿了簽了名、按 了手印的欠條上門來,這個銀子陳府願意給也得給、不願意給也得給。

京城是一個最不缺八卦的消息,老百姓們茶餘飯後的樂趣就是談論各種八卦

自從報紙一出之後,京城裏的老百姓們每曰最看的是報紙上今日寫的八卦消 息,看了一段時間之後,老百姓們都知道這報紙上寫的文章不是空來風、胡編 造的東西,而是真的確有其事,就更看了。

“……原來陳大人為了前途拋棄了原配,另娶的家小姐。”

“連親生兒子都不認的爹,呵呵……”果然不是什麽好人。

Advertisement

“前日有自稱是陳大人的親兒子上陳府找爹的事,你們親眼見到嗎?”

“沒沒,我沒看到,你們誰有親眼見到嗎?”

“當然有啊,這麽彩的好戲怎麽能不去看,我同你們說啊……”

茶館裏一群人圍在一起說陳家的事,百姓們的心裏對這個連親生骨都拋棄的 陳大人多是鄙夷,連親生兒子都不要的能是什麽好了?

自從那一日有婆上門之後,後面的婆再來,一個都沒能得了六元府的門 ,全部都擋在了門外面。最近沒有婆上門,知道哥是真心疼這個妹妹,還 不急著把嫁出去,李瑾婉的心別提多好了。

聽到邊的伺候的丫環說到陳三公子的事,李瑾婉的,哼了一聲, 說道,“就這麽個東西,還想我嫁給他?我就是沒男人嫁了,也不會挑這麽個男人 !,,

果然天下的婆都是最黑的,坑死人不償命!

李瑾婉很慶幸自己跑去找哥,跟著哥到了京城來。若不然那個時候留在村 子裏,很可能就被那個好吃懶做的表哥了。

“是啊,小姐,還好你當時沒答應這門親事。”喜鵲經常往府外跑,會把京城 裏的一些八卦消息帶回來給家小姐,陳家的消息也是帶回來給家小姐的。

站在一旁的迎春搖搖頭,沒在這件事上說什麽。

“我傻的才會聽個婆胡說八道幾句就點頭了。哎,不說這種人了,敗壞我的 好心。”李瑾婉揮揮手,說道,“走吧,咱們到廚房去瞧瞧。”

“哦,是,小姐。”喜鵲反應過來,忙的問道,“小姐,你要到廚房做什麽嗎 ,吩咐我去做就行了啊。”

“你不懂做,跟上來。”李瑾婉頭也不回的說道。

Advertisement

好吧,可能還真的不懂,小丫環跟在主子的邊,主仆二人往廚房過去。

到了年底的這個時候,妝夢閣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店外每日排著長龍的隊,店 裏每日擺出的貨都不夠賣。以稀為責,越是買不到的東西,就越多人搶著買,因 而就是他們店裏每日都限定只出多東西,銀子大是一點都沒賺,名聲反而是越 來越大。

店裏的貨李瑾婉提前一個月已經備好了,店裏那邊有專門請來的人看著,不 用自己時時刻刻去盯著,只要有時間過去看看就行了。最近快過年了,要忙 著府上的事,要把府裏的一些事都提前理好,花了幾日的時間才把府裏上上下 下、裏裏外外都打掃了一遍,整個府裏是煥然一新。

吳氏見到小姐到了廚房,小姐平常也會不時到廚房來,因而吳氏見到小姐到廚 房來并沒有到驚訝,問道,“四小姐到廚房這裏來是要做什麽嗎?四小姐你說一 聲,我們來做就是了。”

廚房裏除了吳氏,還另請了一個婦人來幫忙做事。

府上的幾個主子都不是難伺候的,往日對他們這些下人很有苛責,待他們這 些下人也好。

“我琢磨想做幾樣點心,沒事,你們不會做,我先教會了你們做,等下次再讓 你們來。”還有幾日就過年了,正好今日有點空閑,李瑾婉帶著喜韻往廚房過來, 想著做一點吃食點心放著過年吃,到時候還可以拿去送人。

“行行,我們跟著小姐學著,學會了下次讓我們來弄就行。”吳氏一聽就來了 興趣,問道,“小姐是要做什麽點心呢?”

“哈哈,一會你們就知道了。”李瑾婉會做的點心吃食都是跟大娘學的,後 來還自己琢磨了一番,弄出了點不一樣的花樣。到外面去買的點心又貴,還沒 自己做的好吃,還不如自己費點心思來自己做。

Advertisement

蛋,面,糖……”

如今要過年了,廚房裏什麽東西都是現的,需要的東西基本上都有,李瑾 婉一邊看,一邊報要的東西,很快的就有人拿了過來。

“有,都有。”

“……還有羊嗎?沒的話到後院的羊圈裏去點羊過來。”沒見到有羊 ,李瑾婉說道。

“沒有羊,四小姐你等一等,我到後邊去弄一點過來。”

廚房裏缺的就讓人出去外頭買,很快也能買回來。

東西都弄齊了之後,李瑾婉指揮幾個人分工做事,沒一會兒大家就忙上了。知 道小姐帶著喜鵲往廚房過去了,從外面忙完過來的迎春見到大家在這裏忙,也過 來一起幫忙。

大家一邊忙,一邊說說笑笑,很快的小半日就這麽的過去了。

一盤盤的烤好的餅幹端了出來,李瑾婉自己嘗了一個餅幹,讓大家也嘗一嘗。 衆人還沒見過這種吃食,一個個拿了一塊嘗了之後,都紛紛的說好吃,李瑾婉笑道 ,“我沒騙你們吧?是不是好吃?”

“脆脆的,很好吃。”

“四小姐親手做的,自然是好了。

剩餘沒烤的餅幹,李瑾婉教給別人去做,端著剛烤好的餅幹來找兩個小東西 。果然,一出現,兩個孩子就往跑了過來,李浩鵬一見他四姐手裏拿著的東西 ,眼睛一亮,喊道,“是餅幹!”

“四姐,是你做的餅幹嗎?”

餅幹是什麽東西?小沒吃過。

“嗯,對,是餅幹,剛做好的,拿過來給你們嘗嘗。”李瑾婉把碟子放到桌子 上,招呼兩個小的過來吃。兩個小的一見到吃的,跟見到了骨頭的小狗一樣,跑到 邊來,李瑾婉不由的笑了,“吶,吃吧,自己拿。”

“嘿嘿,四姐你真好。”好話不要錢,送多都沒關系。

Advertisement

李浩鵬一邊拍他四姐的馬匹,一手抓了一個餅幹給小,自己拿了一個,嗷 嗚一口,好好吃……

“謝謝。”

“不客氣,吃吧。”

“咔!”

跟著咬了一口餅幹,發出清脆的聲音,他第一次吃這種餅幹的東西, 但是很好吃,吃完了一個,他還想吃第二個。在他猶豫要不要去拿第二塊的時候, 手裏就又被人塞了一塊餅幹進來,對上四小姐看他的眼神,小孩有點不好意思了。

“吃吧,都是做給你們吃的。”李瑾婉喜歡這個小孩的,很乖,比家這小 子乖巧多了。

不過家這小子也很可就是了……

多虧了家裏有一個能幹的妹子,李問年前幾乎都是在外面忙,幾乎沒沒怎麽著 家。

一到年節的這個時候,不得一些禮節上的來來往往。

他剛到戶部沒多久,和戶部的同僚們關系是一般般,沒有太深往的,這些人 往來的事讓人去理去就好,不需要他親自去理。但是有一些還是需要他親自 去理的,因而年前的這幾日他都在忙這些繁瑣的事

過年過節李問也沒有忘記往詹大學士府上送一份禮去,詹大學士與他的老師是 同僚、又是好友,他作為他老師的學生,他人在京城這裏,該有的禮節不能了。 他那天去詹府,才知道詹大學士的不好,近來染了風寒,臥病在床,外人不 便去探,因而他送了東西去,與管家說了幾句問候詹大人的話,就離去了。

他和翰林院的幾位前輩的關系一直都不錯,李問想要繼續維持這一層關系,所 以因而年節的這個時候,禮節的往來上是免不得的。他親自去給翰林院中的幾位 前輩送年禮,好酒好,酒都是他自己釀的酒,是家裏送來的臘,每人可以送 上兩斤嘗嘗味道。

東西不責重,卻是用銀子在外面都買不到的東西,重要的還是一個心意。

之前這些老翰林們答應整理好文稿給他,他剛到戶部的半月他沒什麽空閑,因 而這件事是推到了現在。趁著年前上門拜訪,順便還要向前輩討要手稿,單拿手稿 還不行,還得給老前輩們畫一張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畫像,到時候用作出書的封 面之用。

“你可要把老夫畫的飄逸好看些啊。”

“是是,一定飄逸、一定好看。”

李問還不知道這些老翰林們一個個都這麽臭,還擔心他給畫的不好看了!不 過能如得了朝廷當的,起碼五都是長的端正,再加上這些老翰林們一個個都是 作了半輩子的學問,讀了大半輩子的書,上多帶著一儒雅氣質。

手上拿到的手稿越來越多,他畫的人畫像也越來越多,畫多幾張手,後面 畫起來就更快了。

“……這個時候大家都準備回去過年了,想來要等年後文集才能刊印出來,等 到時候刊印了書籍出來,我連書與原稿再一并還來。”這個時候快過年了,明日書 店那裏就關門了,這些文稿他回去還得整理排列,得等到明年書店開門才能讓師傅 那裏刊印出書,李問拿文稿走的時候,都會一一的給老翰林們說清楚。

“行行,你拿去用。”老翰林揮手,并不在意是今年拿來還是明年拿來〇

別人他們不相信,還不相信李六元嗎?

等走了一趟下來,李問收集到了不的手稿,這些都是原稿,這要放到後市, 這些可都是無價之寶了。不過這會兒這些老翰林們似乎并不是太在意這些可以隨手 寫出的東西。

不過說來,他到了京城來將近一年的時間了,知好友還真不多,有一些都是 科考的時候認識的考生,當初考完會試之後,考不中的都回了老家去,考中的能留 在京城的也不多,大家平時沒怎麽往來,都是一些泛泛之,私并不深。

他最要好的幾位朋友都不在京城這裏,陸知書去了淮水三江縣當,三年五載 都回不來京城,兩個人書信上會有往來。只是路途遙遠,那邊寄一封信過來,他這 裏接到,再寫一封信回去,這一來一回就要三五個月的時間了,所以算下來,一年 也寫不了幾封信。

沈子敬和蘇元他們在準備兩年後的科考,被他拐到了李家村兼職當教書先生。 年前李問給他們回了信,詢問他們願不願意年後到京城來,到這邊來備考也行,順 便還能幫他做點事。不過以兩人的績,只要不出意外,兩年後考上進士肯定不 問題,蘇元在考場上發揮向來都比沈子敬要穩些,就是看他們的名次排到哪裏去而 已。

經過了科舉殘酷的人才選拔之後,李問知道科舉并非是終點,只是另一個起點 。但是起點的高度,決定了你起步的高低,因而自然是到時候考的名次排的越前, 日後的選擇能夠更多一點。

不知道等下一次他們四個人再相聚的時候,會是什麽時候,李問心裏微微的有 點惆悵,很是懷念他的好朋友們。

本本本

而這個時候,遠在淮水三江縣的陸知書,著窗外飄落的白雪,不知道這一位 陸大人是在想什麽。

這個地方不同于京城的繁華與熱鬧,甚至可以說是十分的貧窮和落後,比他從 小生長的清平鎮還要貧窮許多的地方。盡管在來的路上,他已經想過許多可能,但 是遠遠沒有比他到這個地方,親眼所見,心要來的震撼。

他也有過那麽一瞬間,問自己為何放著繁華的京城不待,到這個地方來。

後來他花了更多的時間去研讀細看朋友為他寫的那一份東西,慢慢的從中找到 了一些不一樣的悟。後面三個月的時間裏,陸知書帶著手下的人翻過重重大山, 進大山裏面了解生活在大山之中的百姓們的生活和習俗,了解這個地方的莊稼種

植,以及百姓們的生活來源等等。

剛開始的時候,陸知書也會覺得現在的日子苦不堪言,等他慢慢適應了的 生活之後,他發現這裏的日子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麽難過。他開始有了頭緒,知道 下一步該去怎麽做了,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不的難題。

與曰同時,陸知書還花時間重新查閱了歷年所判的案件宗卷,把裏面有問題的 宗卷挑出來重新審,給被冤枉的人洗刷冤屈,抓拿逍遙法外的罪犯歸案。只是因此 ,他難免你會得罪一些地方上的世家權貴。

但是卻在百姓們的口中落得了一個好名聲。

不過,他做的這些事并非是因為名聲。

“陸大人,外面冷,你怎的還開窗,小心著涼了。” 一只手從他過來, 自作主張的把他面前的窗關了。

陸知書轉頭,看向把他窗戶關了的男人,只是看到男人臉上的笑,他實在又生 氣不起來,搖了搖頭,就只好作罷了。見到轉頭走了的大人,材高大的男子跟了 上去,親手為陸大人倒上了一杯熱茶,說道,“陸大人,你喝杯熱茶吧。”

“謝謝。”陸知書笑了笑,手去端過茶杯,揭開蓋子,吹了吹杯中的茶,喝 了一口。茶葉是他從京城帶來的茶葉,口甘甜,不像是當地的茶葉,帶著一的味道。

喝慣了好茶,似乎有點難以喝當地苦的茶葉,他在心裏說自己挑剔。

但是的確也是如此。

對面的男人看到陸知書臉上的笑,看著青年輕輕的吹了一口杯中的茶,這些 作在他的眼裏看來,都帶著一說不出的

“嗯? ”似乎覺到看他的目有點異樣,陸知書擡了擡眼,看向對面的男人

男人臉上恢複了一貫溫和的笑,陸大人并未看出什麽,低頭繼續喝他的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