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一百二八章 更新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一百二八章 更新

第一百二八章 更新

街道兩側的商鋪林立,店前掛著的幡布隨風擺

京城的道路四通八達,車水馬龍,道路兩側擺著不的小攤子,路上的行人車 馬都很多,使得寬大的道路變得擁。這裏就是京城,天子腳下,熙熙攘攘,繁華 熱鬧。

第一次到京城的人,無一不被這京城的繁華迷了眼。

“不愧是京城,這裏的人可真多啊。”

“可不是,咱們清平鎮那小地方,和這京城沒法比。”

“那趁著這一次阿爹和叔伯們到京城來,咱們就好好逛一逛京城這裏。”正好 借著他阿爹到京城來的這個機會,李問請了兩天假,帶他阿爹和叔伯們在這京城裏 逛一逛,看看這京都的繁華。

他們往日在這裏看慣了,對京城這裏的人多都習慣了。

不過對于初到京城來的人而言,京城這裏與別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對京城這 裏有著很大的興趣。

“我們這來京城,會不會耽誤了你做事啊?要不你去忙你的,阿爹和你叔伯們 在外面逛逛就行了,不用你特意來陪著我們。”李山谷心裏還是擔心別因為他們到 了京城這裏,而耽誤了兒子在衙門做事。

“沒事,陪阿爹你們在這個京城裏走一走的時間還是有的。”

李問笑道,“阿爹你們好不容易到京城來一趟,這京城裏好玩的好吃的東西不 ,我先帶你們逛一逛。等你們悉了,下一次你們再來京城,不用我帶、你們都 認識路,知道什麽地方有好吃的了。”

到京城來的路途遙遠,他阿爹好不容易來一趟京城,他這個做兒子的連陪阿爹 在這京城裏走一走的這點時間都不出來,那這事就太說不過去了。

反正他人就在城裏,來來去去就在那麽幾個地方,戶部還是皇上那裏有什麽事 找他,他隨時都可以過去,并不妨礙什麽。若是他不在京城的話,那就沒辦法了, 但是這會兒他人在京城不是。

Advertisement

“好好。,’

這一趟到京城來,李山谷發現這個兒子是真正的長大了,不再是當年那個在他 背上,讓阿爹背著去讀書的孩了。兒子考了狀元,到這京城來當,李山谷這個 當爹的自是為兒子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的,如今整個清平鎮誰不知道李家村出了 一個狀元郎。

“你要有事就去忙你的,阿爹不是外人,不用你專程陪著。”李山谷說道。

“阿爹當然不是外人,您可是我親爹。”李問理所當然的說道。要是外人,他 可不會花費這麽大的心思專程來相陪。

聽到兒子的話,李山谷忍不住的笑了。

父子兩個這麽多年來都是極好的,只是這麽多年來,父子兩個在一起相 的時間卻是不多,是以李問是非常的珍惜能夠和親人在一起的日子。不然他也不會 特意請了假來陪他阿爹他們在這京城逛了,這事隨便派個小廝來就能做。

“這裏就是一品樓,阿爹,咱們到裏面去坐一坐,喝杯茶再走0 ”

大家一路慢慢的走過來,李問帶著人到一品樓來,在樓上要了一個包廂。

一品樓的位置是極好,是在一個轉彎的岔道口,坐在這裏的樓上往下面看去, 可以看到外面街道上的車馬和行人往來,把這一片的景都盡收眼底。

“阿爹,兩位叔伯,請坐吧。”李問帶著人進了包廂裏面,請他阿爹和兩位長 輩坐,他拉開一張椅子坐了下來。李山谷坐在兒子旁邊的位置,這些年他也去過不 地方,只不過這京城是頭一回來,不無贊嘆道,“果然這京城就是不一樣。”

伺候的小廝送上了茶水點心,李問就讓人出去了。

跟著來的兩個叔伯有些局促,他們活了大半輩子都沒走進過這麽好的酒樓,在 這裏喝一杯茶就要不的銀兩吧?兩人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心想這茶果然是比 別的茶都好喝。

Advertisement

“阿爹,你們這一次過來京城是打算待多久再回去嗎?”李問喝了一口熱茶,

問道。

“阿爹最多在京城就待個三五天,我們就準備回去了,見到你和你弟在京城這 裏都好,阿爹就放心了。村裏的事多,阿爹這這出來太久也不行,還有你阿娘和你 在家裏頭,阿爹不是太放心。”這一趟李山谷本也沒打算在京城待多長時間, 來回的路上就要花去不的時間了,這一來一回就得花去兩三個月的時間了。

他如今還當了村長,手上還管著幾個作坊,幾個作坊如今是他們村子裏家家戶

戶最大的收來源。家中還有老母妻子,他出來這麽久也不放心家裏頭,是以李山 谷還是想盡快回去。

聽到他阿爹的話,李問的心裏也明白,只是心裏到底不舍他阿爹走。

“阿爹你們這麽遠過來,才待個三五天就走啊。不如多待個兩天再回去吧,反 正也不差這麽兩天。”父親遠道而來,一路上這麽辛苦,李問還是想他阿爹能在這 邊多留兩天,順便休息和調整一下再走,不然都是在趕路,那就太辛苦了。

“既然你這麽說了,那好吧,我們就多留兩天再回去吧。”李山谷不忍心拒絕 兒子,最後就只好點頭了,反正也不差這麽兩天的時間,權當多陪陪兒子們,下一 次再到京城來還不知道要什麽時候了。

見到他阿爹點頭,李問的臉上出了笑,笑得眼睛都彎了起來,“我這兩天安 排安排,好好帶阿爹你們在京城這裏逛一逛,順便看看有什麽好看的布匹和首飾, 帶回去給阿娘和他們服。”

“你這孩子,你阿娘整日都在幹活,哪裏有那空閑穿漂亮的服和戴什麽首飾

Advertisement

話是這麽說,等回頭看到了什麽好東西,這個妻如命的漢子還是忍不住掏出 銀子買回去給妻子。

中午他們在一品樓吃了午飯,還逛了一小會才回去。

見到他阿爹的掏錢買東西,不用想都是給他阿娘買的,李問就假裝沒看見

一行人慢慢的往回走,回到了府上。

木木木

族裏送來的人,李問是親自看過了,十男十,年紀最小的是在十—歲,最大 的是在十五歲,幾個小姑娘的年紀要小一些。要是在後世,這個年紀的孩子都還在 上小學和初中,不過因為所的時代不一樣,這個時代裏十二三歲的孩子都可以娶 妻嫁人了,所以這個年紀的孩子也不算是小了。

因著這兩年村裏辦了學堂,十二歲以下的孩子讀書都是免費的,村子裏家家戶 戶的孩子都被送去了讀書,因而這一扣:送來的孩子基本上都識字,還懂算

當初李問提議村裏辦學堂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李家村往後培育出人才,并且讓 村中適齡的孩讀書,能夠識字和懂得算賬,日後這些孩子就算不走科舉的路,往 後的路都會好走一些。

“你們這裏面,有沒有讀書好的,有心是想考科舉的?”這個問題要先問清楚 了,免得有孩子心裏有不同的想法,李問問道,“你們心裏有什麽想法的,現在當 著大家的面,都可以說一說。”

這裏面有一對兄弟兩,小文小武,小武是哥哥,十五歲,小文是弟弟,今年 十二歲,弟弟小文前年已經是考取了生的資格。這個年紀考了生,這放在他們 村子裏也是數。

李問點了這個孩子出來,小孩低著頭,看起來子有點靦腆。

“你就是小文是吧,你怎麽不想繼續讀書,跟著到了京城來? ”李問問道。

Advertisement

畢竟在世人的眼中,還是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況且這個孩子小小 年紀就能考到生的資格,按理說族裏應該是會培養這個孩子繼續讀書考科舉的。

這些孩子都是聽著李三寶的名字長大的,知道他們李家村村裏出了一個狀元郎 ,村裏的孩子對李問都有著一盲目的崇拜。如今當面見著了人,這些孩子更是不 掩眼中的崇拜之意。

“大人,我不想繼續讀書,我想到京城來跟著大人做事。”小文的目看著問 他話的大人,堅定的說道。

“我也是,我也要跟著大人做事。”

“我們都想跟著大人做事。”

其他的孩子也紛紛的開口說,他們要跟著大人做事。

這一群孩子知道自己被選了出來,能到京城來,他們都為此到很高興。盡管 在未來的幾年他們要遠離家鄉和親人,但是這也阻止他們想到京城來,追求李大人 狂熱的心。

"……”李問。

聽到這些孩子們的話,李問沒想到是這麽一個原因了,這都還因為是他的緣故 了?

這些年李問是不在村子裏,所以不知道他自己了李家村的傳奇人,村子裏 的大人和孩子們的口中都時常說到他,是以這些孩子們的心裏都是非常的崇拜他,

想要為像李三寶那樣的人。

但是并非誰都能像李李三寶那樣厲害,九歲的秀才,放眼整個大都找不出第 二個了。

李問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但是還是要把話跟這些孩子們說清楚,“京城這裏并 不如你們想象的那麽好……我必須要告訴你們,在未來的三年裏,你們要學習的 事非常的多,還會非常的辛苦,如果吃不了這份苦的,你們現在反悔還來得及。

要是有人想要回去的,現在可以提出來。等過幾日村長他們回去,你們可以跟 著回去。”

他的話落下,但是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我給你們兩曰的時間好好考慮考慮,想回去的就提出來。”李問掃了一眼站 在面前的這群孩子,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你們這裏面還有人生病了的 ,這兩天好好休息。”

之後他就讓這些孩子們下去休息了,先好好的適應適應京城這裏。

“有安排大夫過來給生病的幾個看過嗎?”

“回主子,早上已經請大夫來過了。”迎春說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