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一百五九章 提出土改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一百五九章 提出土改

第一百五九章 提出土改

隔曰的早朝上,李問從下面的列隊中走了出來,從袖中拿出一份奏折,與奏折 一起的,還有一份他帶人整理出來的數據,雙手把奏章高舉于頭,大聲喊道,“皇 上,臣有本要奏。”

這李六元有什麽本要奏?

不會是要彈劾誰吧?

這李六元不會搞完了戶部之後,又轉移目標到哪個部門去了?

一見到李六元站出來說話,底下的員們一個個的心裏頓時都張了起來,紛 紛都在猜測李六元是不是要搞什麽事。不怪這些員們一見到李六元站出來奏事就 提心吊膽,實在是李六元做的這幾件“大事”,每一件都是把牽連其中的員一網 打盡。

如今李六元正是皇上面前的紅人,皇上還三天兩頭就召他進宮去下棋聊天,他 們這些大臣除了上朝見上皇上一面,其餘的時間想見皇上一面都還要排隊,李六元 是隨時等候著皇上的召見,這是他們能比得了的嗎?更別說李問場才多久, 都連升了兩回了,小小年紀就升到了正五品,為朝中最年輕的員,是他們這 些員們塵莫及的。

往日看李六元長的人畜無害,見了誰都笑意盈盈的,和誰都能打招呼。

不是有俗話講,會的狗不咬人,不的狗才會咬人嗎?這李六元不聲不響的 ,悶聲就把戶部尚書和戶部大半的員端了,就是從前那戶部尚書朱廣權都死在了 獄中。

他們在李六元的這個年紀還在一心讀書考科舉,人家這已經場當,手 握實權,還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

真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不過這話說回來,李六元這是要奏什麽事了?朝中的這些員們心裏突然的 到有點不安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呈上來。”昭宗帝點了點頭。旁邊的公公匆匆走下去,將李六元手中的奏折 取走,又步履匆匆走上去,把奏折給了皇帝。

昭宗帝打開奏折,翻看起來,面也跟著變得嚴峻了起來。

只聽下面的李六元說道,“臣親自帶人花了大置的時間和力,查看了大近 十年來的財政收支的賬本,更是重點查看了關于賦稅收的這一塊……”上輩子他 是一個理科生,所以他有一個喜歡用數字說話的習慣,比起繁冗的文字,數字表格 更能夠一目了然。

初到戶部之時,他就想到了戶部的賬本必然是有的用,所以那會兒他帶著人 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力在查看這些賬本上面。他更是把戶部後面十幾個屋子的賬本 都掃完了,現在看到賬本他就想吐。

不過多虧了那幾個月看的賬本,他還真的查出了的東西。這記錄下來的數據 表格,現在也終于能派上用場了。

“臣呈給皇上的表格中,這裏面就有詳細的記錄了其中的數據,記錄了大近 十年來的財政收支的數目……”是他經手登記的數目,李問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信 口就能張來。按照年份,他把近十年的賦稅收賬目都念了出來,“……到了上一 年,戶部的財政收是不足兩千萬兩白銀,整整了將近三分之一。”

大殿之上響起年清脆有力的聲音,大殿裏面的每個員都可以清楚的聽得見 年說的話。

太子站在前面,他和站在上面講話的李問距離不遠,他認真的聽著年講話, 同時心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是什麽原因,造了財政的逐漸下降?這個問題一細 想,他的心裏就已經有了答案了。

Advertisement

“皇上,如今您對臣所說的賬目有所懷疑的話,您可以派員去重新審核,以 及查證這一組數據,看臣所記錄的數據對不對。”李問說道。

他做事向來講究真憑實據,不會空口說白話,只有拿出事實來,才是能讓人信 服的。這些賬目每一本都可以查,如果誰有有異議或是任何的懷疑,都可以到戶部 去查看這些賬本,他不怕人去查。

“朕稍後會派人去查證。”昭宗帝示意底下的李六元繼續說下去。

在場的員們相互之間頭接耳,他們都不準李六元搞出這麽多賬目是為了 做什麽。

董賢的腦子閃過一個可能,李問這小子該不會是……?

“……從這些數據裏面,可以看得出來,近十年來,隨著大的穩定,大的 人口逐漸上升,開發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多的。”李問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那 麽按道理來講,是不是開發的土地越多,耕種的土地越多,國家收上來的賦稅應該 越多才是?”

是這個道理。

朝中的員們聽到這話,有人下意識的點頭。……他們點什麽頭了!還不知道 這小子打的什麽主意了!

——賦稅?難道是想提高賦稅,增加財政收?如果是這樣的話,也不失為一 個好辦法。

李問強調了一個“但是!”

“從戶部近十年來的財政收的數據來看,國家的財政收是逐年下降的。這 是為何?為何國家近幾年來的財政收越來越低?——那麽,造財政收支的失衡 的原因到底是什麽? ”李問的聲音拔高,他不止是在闡述一組數據,分析一個事 ,更是在向在座的各位員們提問,造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麽?!

等李問說到這裏,站在這大殿之上的一些員們約的都已經猜到了李問想要 做的是什麽事了。

Advertisement

這小子.

該不會就是他們想的那樣吧!一些員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著站在上面 講話的李問。

“皇上,國家財政的連年下降,從而導致國庫空虛……臣舉一個例子來說,戶 部拖欠西邊大軍三年的糧餉尚未發下去,將士們鎮守邊關,有的甚至是連死都拿不 到恤的銀子。試問,若是將士們有後顧之憂,在敵人來臨的之時,誰還敢無懼無 畏的上前殺敵呢? ”國庫空庫,等于就是各種賑災沒錢去賑,拖欠西邊三十萬大軍 的糧餉發不出來,甚至是連京的月俸都差點發不出來,京城尚且如此,地方上豈 不是更為嚴重了?

早在知道戶部拖欠了西北大軍三年的糧餉沒發下去之時,李問就記掛上了這個 問題,不說他師傅在邊關鎮守國門,不說他和趙向毅的這層關系,就是單憑這些將 士們辛辛苦苦鎮守邊關,卻連糧餉都拿不到,他都一定要想辦法把這筆錢弄到給西 邊大軍!

“……國家沒有錢,戶部沒有錢,那麽朝廷想辦任何的事都寸步難行,想做 什麽事都做不了。”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戶部的財政收連年下降,不得不說朱廣權當這個戶部尚書的十幾年都白當了 ,這個人只知道整日哭窮,而不會想辦法開源節流。要李問說,朱廣權早就應該砍 了,一個戶部尚書不懂得開源,任由戶部的財政收連年下降這麽嚴重,這個人就 不配當國家的財政大臣!

一旦戶部沒錢,國庫空庫,這些員們想到的辦法就是不斷的提高賦稅,搜刮 民脂民音,而這些搜刮上來的錢,還不一定能上到國庫來,所以從而就造了上下 的員們的口袋裏的錢越來越多,相護,中飽私囊,戶部收上來的錢越來越 ,國庫空的都可以跑馬了。

Advertisement

國家沒有錢,國家的錢都被著一些人拿走了,難怪國庫會沒有錢!

至于這些場上的問題,李問就不多說了,他今日的目的并不在此,要說整頓 朝堂,怕是這上面站著的員們大半都得丟烏紗帽。把這些人全部都搞進牢裏,就 沒人給皇帝幹活了,他要是玩過頭了,怕是皇帝那裏都繞不了他。

李問繼續說道,“皇上,經臣查看戶部的賬目所得,戶部的財政收逐年下降 的一個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各地的某些人圈地嚴重,他們手中握有大量的土地, 從而導致百姓們手中的土地越來越,農民手中沒有土地耕種,只能向地主豪紳租 借田地,因此,農民不止是要繳納國家這一部分的賦稅,還需要向地主豪紳繳納租 借田地的糧食……”這也是為什麽弄民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原因,許多的百 姓甚至是連肚子都吃不飽。

上擔有功名、以及貴族功勳等等這一部分人,他們名下的土地是不需要繳納 任何的賦稅的,所以這也是為何他們會這麽拼命圈地的原因。這些貴族功勳們,前 人栽樹後人乘涼,子孫後代一個個都要朝廷養著還不說,還想辦法摳國家的銀 兩,簡直是該死!

說到這裏,李問一口氣繼續說下去,“所以,臣建議皇上下令止圈地,限定 個人名下最多只能擁有土地的數目。以及推行土地改革,收歸土地為國家所有,實

行均田制,按人頭分得田地!”

當李問最後這一句話出的時候,站在這大殿之上的員們都齊齊吸了一口氣。 止圈地?進行土地改革?收歸土地為國家所有?還實行均田制……

這個這李問是瘋了吧!

□作者閑話:前面的157章 由于系統了的緣故,導致裏面的容重

複了,這個問題骨頭已經向上面反映,現在已經理好了。至于一些親們花多了銅 板訂閱的事,作為補償,骨頭現在發一個訂閱紅包,稍後親們訂閱新的,可以 到APP的頁面上領取(頁面和網頁是領取不到紅包,只有app的頁面可以)。如果親 們沒有領取到,或是有什麽意見,可以另外加群[群號190747235],進群找我,把 訂閱單號發給我,我會把訂閱多的錢打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