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瑤知道這老太監不過就是好奇而已,并沒有什麽其他的心思,但也絕對不能了半分消息。
這宮中最怕的,就是宮太監在背後嚼舌子,甭管這件事到底是好是壞,也甭管到底是出于什麽目的,最終都得被傳得神乎其神。
“得,都怪老奴多了,這就帶姑姑去大皇子和端王世子的房中。”
“有勞公公。”
兩人一前一後在暗中挑著燈籠,穿梭于書院的後院,這裏便是皇子王孫們的住所。
皇上只有大皇子一個兒子,剩下的,大多數都是前朝大臣們的長子,之所以都放書院教養,無非是想要多一個人質。
這前朝大臣就算是再怎麽效忠,若是手中的權力過大,定然就會生出反叛之心。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事發生,大齊向來有規矩,凡是三品以上大員,只要家中生了嫡子,就必須要送書院讀書五年。
咚咚咚!
大皇子的房門被敲響,守在一旁的娘聽聞,便趕從床邊上站了起來,快步走到門口開門。
“大晚上的,竟然敢來敲皇子的門,這是…蔣瑤姑姑?”
娘不耐煩的斥責還沒有說完,便瞧見站在門口的蔣瑤,立刻把自己的乖乖的閉上。
蔣瑤懶得和這個人計較,便立刻把人推到了一旁,快步走房中,把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的大皇子抱起,輕手輕腳的離開。
又被老太監引著到了端王世子的房間門口,這孩子要比大皇子大上一歲,可能邊沒有父母照料的緣故,才會更些。
蔣瑤剛剛擡手想要敲門,門便被一小小的影從裏面推開,端王世子皺著眉頭瞧著,又看了看懷中的大皇子。
“是皇後娘娘派你來接本世子的?”
端王世子聲氣的聲音,說著如此的話,倒是讓蔣瑤有些驚訝。
但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蔣瑤便是立刻把懷中的大皇子遞給娘,這才蹲下來,與端王世子說道,“是,皇後娘娘命奴婢來接您到棲宮去,再過幾日,您便能見到自己的親娘了。”
“好。”
端王世子全然沒有興的模樣,只是淡然的點了點頭,轉回到自己的房間,獨自一人換好了服。
他邊原本是由娘陪伴的,但都被端王世子給趕走了,最終便只有這小家夥自己一人獨來獨往,很會與人攀談。
唯一深的,估計也就只有阿澤了,他們兩個人的格是天差地別。
阿澤生下來便活潑伶俐,雖然不似端王世子那般,但卻是個鬼機靈,何事都甭想把這小子給蒙住。
而端王世子卻有一些過于沉穩,不像四歲孩子該有的模樣,可能是因為早早就離開父母的緣故,才會這般穩重。
但如此截然相反的兩種格,卻讓他們兩個人相極為融洽,可以說得上是書院最好的朋友,整日玩鬧在一起。
“走吧。”
端王世子主拉住蔣瑤的手,帶著人往書院出口的方向而去,抱著大皇子的娘隨其後,衆人一起回到了棲宮。
而一直等在前殿裏的皇後娘娘,聽到院子裏傳來聲音,便趕迫不及待的沖出房間。
“孩子們都接回來了?”
“端王世子,慕旭義,參見皇後娘娘。”
一個小小的四歲孩子,竟然能一臉冷漠的向傅錦玉請安,甚至有那麽一瞬間,總覺得,他就像是
小版的慕亦霖。
“把阿澤帶回後院。”
傅錦玉輕聲囑咐娘,生怕把自己的兒子給吵醒,這才信步走到端王世子的面前,瞧著那張小臉蛋,盡可能讓自己顯得更有慈母的樣子。
“阿義,本宮原本早就應該去書院瞧瞧你的,但後宮的事實在是太多,一時之間,還真是沒…”
“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時間瞧,皇後娘娘果然夠忙,哪還能顧及到阿義了。”
小男孩聲氣的說著,若是把這孩的聲音忽略不計,端王世子的言行舉止,著實像一老練的中年男子。
傅錦玉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自然知道,這天下原本就是無奇不有,尤其像是這個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幾乎沒有過過幾天安穩的日子。
“阿義,本宮這一次接你過來,也是為了能夠讓你早些見到你的娘親。”
“是不是父親做了什麽讓娘娘不開心的事兒?”
端王世子平時很會見慕亦霖,他總是能找出各種理由去拒絕,即便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卻始終不親近。
這也讓慕亦霖覺得非常撓頭,一直都沒能說服兒子和自己一起出宮,雖然前朝大臣已經替他遞了不折子,卻仍舊無法帶走端王世子。
到底要不要離開書院,這件事還要征得端王世子的同意,畢竟這孩子已經四歲了,他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未來。
因此,慕亦霖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的取得自己兒子的原諒,可這個孩子卻不斷的疏遠自己的親生父親,甚至很會提起他。
“阿義,本宮知道你心中有很多的委屈,你原本應該有很好的生活,應該在封地上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可…”
“我是大齊的皇子王孫。”
端王世子并沒有讓皇後把話說完,而是直截了當的打斷,揚了揚那小小的下,義正言辭的說道,“無論做任何事,都必須要為大齊著想,這可是書院師傅們每日教導的,阿義雖然沒有什麽能耐,只是一手無寸鐵的孩而已,但對于父親,我卻能幫到娘娘您很大一個忙!”
傅錦玉著實被這小子說得愣在了原地,不可思議的上下打量著他小小的子,甚至不敢相信,剛才的那一番話,就是阿義說出口的。
而端王世子卻仍舊淡定自若,微微踮起腳尖兒,一把抓住傅錦玉的袖,“但是,皇後娘娘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若是我能幫您除掉父親,您便讓我和母親一同回到封地,如何?”
“你還記得你的母親?”
傅錦玉也算得上是端王世子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因為的緣故,這孩子怕是早已死在娘胎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