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公府貴媳 第203頁

《公府貴媳》 第203頁

裴修無奈搖頭。

笑過了,盛明宇正道:“我始終不明白,現在并非好的契機,大哥這麼著急部署,算在哪?”

“主出擊者,時機算都在自己手里。”裴修道,“只有被者才沒有好契機。”

“你說得也對。”盛明宇盤算著,“此次蒙古使節進京,父皇讓我代表皇家參與迎接事宜,如果秦王在貢馬里手腳,那我應該怎麼做?”

“你不要管。”裴修還是原先的態度,“現如今你不宜與秦王對立。”

盛明宇:“可不對立,就意味著要跟他同流合污。”

“他暫時還信不過你。”裴修說,“我估計沒錯的話,他會在迎接使團的隊伍里再放一個信得過的人。”

“他如何手?”盛明宇沒明白,“迎接人員的名單,圣上不是已經定了嗎?”

自來迎接外使團都歸禮部負責,但唯獨對北疆各國“特殊優待”。因為北疆是眼下大周朝最大的威脅,他們武力強勁,對富庶的中原虎視眈眈。圣上有心打他們的氣焰,而禮部那些個文弱文沒有任何震懾力,于是便另外組建了一個迎接團。

今年的迎接團就以兵部尚書馮章為首。馮章是歷經兩朝的老臣,雖是文,但曾經指揮鎮過反叛逆黨,還親自押運過糧草去往北疆前線。人長得五大三,一臉的絡腮胡子沒有一點文臣的樣子,反而像悍匪。

除他之外,迎接人員里還有宋國公。宋國公是北疆大營的主帥,對北疆各國天然有震懾力。除此之外,還要有一個皇家代表,今年就定了蜀王。

Advertisement

這次圣上之所以選了蜀王,正是拜他前段時間剿匪功勞所賜,如果將匪徒看作逆黨,他這也算有了軍功。

裴修道:“這很簡單,只需馮章與圣上說人手不夠就行了,你與宋國公不過都是擺設,不干實事,再找個辦事的人再正常不過。”

“你這話說的,我也干活好吧。”盛明宇最近累得孫子似的,聽不得別人說他不干活,“我除了代表皇家,也負責車駕司啊,鹵簿儀仗等事宜都歸我管!”

裴修:“可你是親王,馮章能隨意指派你做事?”

盛明宇想想也對。

晏長風聽他們聊朝政,忽然想到了一個原先從沒細想過的問題。前世大姐死在三年后,為什麼是三年后?

裴鈺雖然混賬,但不是沒腦子,如果外祖母與太子勢力威還在,他斷不會讓大姐咽氣。

有兩種可能,要麼是宋國公出了狐貍尾,不再裝中立,與外祖母徹底撕破了臉。要麼,是太子已經功敗垂,沒有了繼位的可能,那麼,大姐就沒有了任何存在的價值。

脊背忽然升起一涼意,不知為什麼,似乎更傾向于后者。

也就是說,很可能,秦王在三年后會繼承皇位!

如果是秦王繼位,太子一黨絕對不會有好下場,甚至是外祖母也可能……

晏長風沒敢繼續往下想,到肩上驟然多了一份力,比殺掉裴鈺報仇還重的力。

三日后的朝堂上,馮章稟奏圣上,說迎接團事務繁忙,需再加一個人手。

圣上斟酌半天,沒想出個合適的人選,他便點名蜀王幫他想。

Advertisement

盛明宇在朝堂上向來不冒尖,這種時候必須謙虛,于是回:“圣上,兒臣對朝中人員不甚了解,一時也想不出誰合適,不如讓太子與秦王幫您想一想?”

“朕讓你想!”圣上是真氣這小子不上道,回回問他點事都推辭。但他也得承認,這小子很有分寸,事事都以太子秦王為尊,正是聰明的表現。

“這……”盛明宇的臉為難了包子,他憋了半天才道,“那兒臣就只好舉薦悉的人了,就戶部郎中裴修如何?”

裴修。圣上咂這名字。

他倒是有些耳聞,此人是大長公主的外孫婿,曾經是小十一的狐朋狗友之一,不學無還不好,別的不說,外表就不合適,文文弱弱的,對北蒙古那幫莽夫沒有半分震懾力。

圣上正要否了,余太傅此時站出來說:“圣上,老臣覺得此人辦事尚可,先前他幫我監考會試,頗為仔細周全,想必能勝任迎接事宜。”

太傅這樣說,說明此人確有可取之,圣上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又轉而征詢太子與秦王的意向。

太子道:“太傅推薦之人必有可取之,兒臣沒有意見。”

秦王道:“兒臣與太子殿下看法一致。”

這一幕似曾相識,圣上忽然想起來,之前余太傅推薦這個裴修做監考助手的時候,太子與秦王也出奇地意見統一。

這麼多人都說好,這個裴家二公子,莫不是真有什麼可取之

早朝過后,任命裴修進迎接團的詔令就送到了戶部。

戶部尚書王祉對這個年輕人的印象不錯,大為夸贊:“我早說霽清辦事仔細,人又好學,必然前途無量,你瞧,機會這不就來了,你不知道,今日早朝,蜀王,余太傅,還有太子跟秦王先后都舉薦了你!”

Advertisement

裴修料到秦王會舉薦他,但沒想到是蜀王先舉薦了他。他估計盛十一這家伙定是被圣上著先開了口。

倒也不是下策。如果今日秦王當眾舉薦,太子難免要懷疑。而蜀王就不一樣了,他推舉自己好友天經地義,同時既合了秦王的意,也讓太子喜聞樂見,可謂一舉三得。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