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一個農場一年盈利幾十萬,十個就是幾百萬,一百個就是幾千萬!
更何況,這些農場真正賺錢的大頭,本就不是賣菜!
要是小侄真能培育出1~2個可以審批上市的良種,到時候每年是賣種子都能大賺一筆好嗎?
決定了!
以后就跟著小侄和侄婿干了!
此時,霍弘昇也后知后覺地反應了過來。
對哦~~老四這家伙給江夢筠弄到再多的地又怎樣?
還不是要拿來做育種基地?
老四這個坐不住的子,哪里是做管理層的料?
到時候還不是要讓他來接手管理?
至于老四……既然他那麼喜歡到際,索就讓他去跑外勤吧!
打定主意讓老四給自己當墊腳石,霍弘昇對自家堂弟的態度,一下子和藹可親了起來。
霍弘業莫名其妙地看了三哥一眼。
這是卷不過他,氣瘋了嗎?
第426章 打工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霍弘業搞來的這批土地實在是很好,到現場看過之后,江夢筠覺得這塊地簡直就像是特意為量定做的一樣。
之前讓三叔管著的那塊地,主要是想模擬野生狀態下不同植互相“串種”的環境,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不同植之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孕育出一個嶄新的品種!
不過這玩意兒主要還是靠運氣,無非是刻意挑選了同一科的植,變相提高了產生變異的幾率罷了。
但是要想在短期培育出能審批上市的商業良種,說到底還是要依靠大量的母本做基礎。
所以,與其等一年半后進農學院再申請自己的育種基地,還不如現在就租地自己干!
再說了,都打聽過,學校分配的育種基地,一畝地都是好幾個同學或者一個實驗室共用的,那怎麼夠?
現在的暖棚里起碼有二十多個新培育出來的果蔬品種。
這些新品種要想盡快進天實驗階段,至也要二百多畝地!
一想到辛苦挖掘出來的新品種,卻沒辦法進行天種植實驗,江神農的心里頓時就焦慮起來。
“既然如此,那以后就麻煩四叔了。”陸景元突然開口道,“四叔在B市人脈廣,還請四叔幫忙,多留意一下,要是還有這個價位的土地轉讓,兩百畝以,我們都可以拿下來。”
陸景元已經清了輕食減脂餐這一行的財富碼。
之前那些火一時的輕食店,之所以沒開多久就黃了,價位和食材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
你特麼定價那麼高,就不能給客戶吃點好的?
拼命往飯盒里塞生菜胡蘿卜洋蔥這些不值錢的蔬菜就算了。
敢不敢多花點預算,去農場采購點無公害綠蔬菜?
花了那麼多錢在裝修和營銷上,就不能老老實實把價格打下來、味道提上去嗎?
從這一點上來說,雖然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房地產開發商都沒什麼好,但他們陸氏能在麓城做了這麼多年,還屹立不倒,還混了麓城本地實力最強的開發商,跟“講良心”三個字是分不開的。
陸景元從小就被他爹帶在邊,手把手的教他經商之道。
這玩意兒就跟數學公式一樣,公式學會了,甭管題型怎麼變,那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陸景元把開發房地產的那一套放在開連鎖餐飲店上,沒什麼力就順利適應了這一行的游戲規則。
門店裝修得簡潔干凈就行,花里胡哨的打卡裝飾一概不要!
然后搭建小程序訂餐平臺,減不必要的平臺和推廣費用。
食材除了必須采購的之外,一應瓜果蔬菜雜糧之類的,都是未婚妻自己種的無公害蔬菜,采購本也降下來了。
最后,把這些降下來的本均攤到客戶單價上。
別人賣22元一份的減脂餐,他賣15元。
別人賣88元一份的豪華營養減脂餐,他賣49元。
打工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一頓外賣便宜幾塊錢,積多,一個月就能攢下一頓火鍋錢。
更何況他們店里的減脂餐,甭管是食材的新鮮程度,還是口,都甩了其他人家十幾條街。
華夏老百姓不是不吃素食沙拉,實際上,華夏子孫從神農氏開始,在西方世界還在茹飲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習慣采集谷和野菜作為食了。
論吃草,華夏人才是老祖宗好嗎?
雖然上沒有說,但陸景元一直覺得那些高端餐飲拿什麼“進口食材”做噱頭割韭菜,實在是可笑!哪怕他們自己家也有這樣的高端餐飲企業。
但是沒辦法,這些年國的農業企業不爭氣,自己壞了規矩,搞了市場,也不怪那些外國企業趁虛而,瘋狂侵占國市場。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陸景元不相信,那些歪果仁種地能種得過江夢筠!
他未婚妻種出來的菜,不是他吹牛,出口反薅那幫歪果仁的羊都輕輕松松。
什麼“進口食材”?
能有他家樓頂上種的那些菜好吃嗎?
他們用的可是正宗自然發酵的糞!
不過,要想開連鎖門店,做大線上訂餐生意,單靠現在這點蔬菜產量是肯定不夠的。
而且B市不像麓城,就算他們買別墅,別墅院子里也不會輕易讓你蓋蔬菜大棚的。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