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穿成科舉文男主的童養媳 第175頁

《穿成科舉文男主的童養媳》 第175頁

聽起來就難,不過顧筱都說了,劉念慈有信心,把瓷鋪子開到盛京不就能見顧筱了嗎。

“小小,你去了盛京,要記得想我,我爹說盛京權貴遍地,你可要小心,還有那些世家小姐,也要小心些。還有你的沈公子……”

雖然劉念慈不愿意承認沈羲和有多好,但沈羲和是解元,看著也算玉樹臨風,可別被別人搶了去。

顧筱點了點頭,“我知道。”

劉念慈:“你要和我最好,不許看別的姑娘!”

顧筱道:“我不看,到了盛京,給你寫信。”

劉念慈深吸一口氣,“我也會給你寫信的。”

便是不舍,終須一別。

五日后,一輛青的馬車沿著路從襄城北城門出發,駛向盛京。

初春,路上草冒了新芽,他們帶的東西不,行李吃食,車上又坐了三個人,難免窘。

沈羲和有時會看會兒書,天黑了就在附近城鎮的客棧住下,這樣趕了幾日路,終于在二月五日到了盛京。

天上飄著小雨,雨如牛,打開車窗往外看,便能見遠也有趕路人,卻不知是哪方學子。

往前看,是恢弘的城門,城樓久經歲月略顯斑駁,城門上是刻著“盛京”二字的石匾。

城門口有護衛守將,一個挨一個地檢查文書路引,然后才放行。

大約是見沈羲和像讀書人,守將便多說了兩句,“趕著春闈各地學子都來京城,現在好一些的客棧都住滿了,須得耐心找找,實在不行租間宅子,更自在。”

Advertisement

沈羲和回了一禮,“多謝。”

謝就不必了,這隨便過一個興許就是未來的朝廷命,與人為善也是與己為善。

檢查了文書馬車,這才能過城門,顧筱多看了兩眼,心道這就是盛京城。

不怪是京城,自有它的韻味在,繁榮與古樸并不沖突。

顧筱把目收回來,忽然間,前頭一人喊道:“可是襄城開的顧姑娘?”

顧筱定睛一看,前面那人撐著油紙傘,國字臉,濃眉大眼,看著有幾分悉。

鈴鐺著車窗,“師父,這人好像張叔呀。”

顧筱點了點頭,“小張掌柜?”

小張掌柜松了口氣,又拍了一下大,“是我是我!小東……顧姑娘,可算等到你們了!”

小張掌柜已經來城門口等好幾天了,顧筱出發前寫了一封信,說這幾日能到,他們到盛京里住客棧,不用小張掌柜擔心。

可小張掌柜不是那樣的人啊,顧筱可算來了,他還能不管,這幾日盛京城里都是學子,攜家帶口的,帶丫鬟帶書的,人一下就多了。

多寶閣二樓還給顧筱留了房間呢,再說多寶閣有顧筱一半呢,直接住下不就行了。

下著雨,地上微,天是又又冷,小張掌柜道:“咱們先去吃飯,吃過了再安頓,二樓留了房間,都收拾干凈了,就等你過來住了。”

顧筱心里微暖,能在他鄉遇見人,心一下就定下來了。

道:“我們就不住鋪子里了,我表兄白日溫書,找個清靜院子就行。”

Advertisement

多寶閣人來人往,讀書不行。

小張想想是這個理,“清靜院子?這好說,我幫姑娘找,咱們先去吃飯。”

這會兒酒樓人也多,好在他在盛京待得久,知道私房菜,小館子。

就帶著顧筱他們去了,一邊走,他還暗里打量了沈羲和。

書卷氣,看著倒還不錯。

沈羲和打了個招呼,“有勞。”

顧筱咳了兩聲,“對了,這是我表兄,沈羲和,這是張掌柜的侄子,張緒,他在多寶閣當掌柜,這是鈴鐺,我徒弟,羊氈都是做的。”

鈴鐺看張緒不覺面生,大大方方地打了招呼。

張緒道:“沈公子,顧姑娘,鈴鐺姑娘,那咱們先去吃飯,租房子的事吃完再說。”

張緒帶著他們去了一家私房菜館,點了幾道家常菜,雖是家常菜,但味道一絕,價錢也不便宜,一頓飯下來花了一兩銀子。

也讓顧筱對盛京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

從館子出去,張緒道:“京城不這樣的小館子,多是夫妻一家人經營,味道不比大酒樓里的差。”

顧筱想以后沈家食肆應該也在這樣的小巷里,到中午晚上,有三三兩兩的人結伴過來。

火鍋面的味道不差,慢慢經營能起來。

顧筱看周圍青瓦白墻,房屋鱗次櫛比,街上兩層三層的酒樓鋪子,路上行人撐著傘,但還是有細的雨落在服上。

學子倚欄念詩,姑娘小姐撐著油紙傘,腰間襟步一晃一晃的,顧筱認出來那是多寶閣的雪花襟步。

Advertisement

賣吃食的,賣點心的,這場春雨沒有攔住要出行的人。

街上人來人往,一片繁華之

這便是盛京城。

第90章 會試 三月初,會試放榜,沈……

雨下的不大, 顧筱也沒打傘,看看沈羲和,輕聲道:“表哥, 咱們先去租房子,張掌柜,還要勞煩你幫忙。”

張緒慌忙擺擺手, “小東家還和我客氣作甚,我帶你們過去。”

說到租宅子, 張緒還真有人脈,很快就找到兩, 第一是一進的,三間正屋兩間廂房, 足夠三人住,一年租金要三十兩。

另外一間兩進兩出, 屋子多,正屋三間, 前后廂房四間,還有廚房柴房,東西家也齊全, 一年租金六十兩。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