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263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263頁

怪道他那場寫的那麼快呢,寫描寫態的詩,可不是比題目真正的厚重主題好寫?

黃俊平這跟頭,恰恰就栽在了他認為在科舉路上并不重要的東西上頭!

而且若是他心態夠好,今遭則也不會鬧出那麼大的靜,丟那麼大的丑。

今日怎麼也是他們三人的好日子,不至于因為別人的事兒就愁云慘霧的,何宴就挑起話題道:“咱們不是說好今日好好流嗎?甭想那些不高興的了,穆兄弟快與我們分一些心得。”

穆二胖本就是大方的子,不然也不會和書院里那麼些人都相融洽。

他先從最后一場講起,說了自己的詩文,“最后一場真是我運道好,恰好在考場上突然有了一……”

后頭何清何宴、張子安三人也說了自己寫的那首。

何清何宴寫詩上一樣沒什麼天賦,但何清可能因為年長一些,積累的多一些,平時也對邊小事觀察微,所以詩文比何宴好一些。

張子安天賦比他們都強一些,詩文主題就是中規中矩的那個,但整效果并不比立意新穎的穆二胖那首差多

穆二胖聽完默默在心里排了個序,幾首詩文里,他最終上去的那首因為立意新穎,與眾不同,就強于張子安的,但草稿上作為廢稿的那首,就不如張子安的,只比何清的詩文好些。

也就是說,若不是那一,不算前頭四場的績,單論他詩文這一場的真實水平,在縣試榜中不可能排進前十。

這就是同場考生流的好了,畢竟很多東西是無法從一個榜上名次了解的。

Advertisement

論完這一場,幾人接著說旁的。

墨義帖經這種照本宣科的東西沒必要說,他們便撿了今遭考的那些經義題講。

這上頭就是穆二胖的主場了,其他幾人先把自己的答案講了,最后讓穆二胖講。

他這麼一講,何清何宴就聽迷了,連張子安都顧不上替黃俊平惋惜了,全心全意聽起來。

畢竟詩文上,他們并沒有覺到特別明顯的差距,但這經義……穆二胖的水平實在高過他們太多。他們委實心服口服,張子安甚至私心里覺得穆二胖講經,不比自己的先生黃舉人差!

后頭他們又適當地問了一些問題,穆二胖一一解答。

一通早飯吃到快中午,也得虧攤主是個熱心腸,看他們幾個年輕后生流的十分認真,沒有把他們趕走。

后頭快分別的時候,張子安詢問何清稍后準備怎麼去府城?

何清有些為難地道:“這個……其實這次我也沒想著能考中,所以沒和家里說呢。估計還得商量一番。”

張子安點點頭,說:“我家準備跟著商隊走,人多路上也安全。你家如果不知道怎麼走的話,就可以和我家一道。”

何清立刻應下道謝。他們村里人家對縣城可能還有幾分悉,但出了縣城真的抓瞎。張子安雖然平時話不多,裳穿的也比一般人好,但看的出來他和黃俊平那樣的人不同,沒瞧不起他們農家子。

他們說好以后,穆二胖也開口道:“我也給你們留個我們書院的地址,我們書院里有三個哥哥都是廩生,省的咱們再去外頭尋人作保。”

何清何宴日常在村里跟著族爺爺埋頭苦讀,其實在趙廩生和他們說穆二胖的來歷之前,他們并不怎麼知道翠微。

Advertisement

而張子安雖然在縣城里活,知道翠微,但也只知道前頭的事兒,并不知道翠微搬去府城后,學生發展得這般好。

三人紛紛驚訝地咋舌。若不是跟穆二胖相下來真的欣賞他的脾,也知道了他本人的真實水平,可能真的像黃俊平那樣泛酸。

這得多好的運道啊,能在翠微里頭讀書!

分開之后,穆二胖就回了茶壺巷。

此時沈家大門敞開,大丫和二丫一人提著一筐紅蛋分發給鄰居。

一家兩個,雖也不多,但重要的是沾沾喜氣!

鄰居們也很有眼力見兒,看穆二胖回來了,不敢再跟從前似的拉住他說話,紛紛讓開了路。

“小案首回來了!”

“這穆二郎,打小我看著就跟別人不同,如今果然有出息了!”

恭賀的話聽了一籮筐,穆二胖客客氣氣地喊過了人,進了家門。

鄭氏正帶著陳氏和李氏在灶房里忙碌著,穆二胖找到了想進灶房幫忙、卻被鄭氏無趕出來的沈翠,問說:“咱家哪來那麼些紅蛋?”

沈翠就解釋道:“從放榜那回來后,你姥就拿出了一大罐子紅蛋,說是悄悄準備的,藏在了腌咸菜的罐子里。不止我,連你姥爺都不知道。想來是你姥在績出來之前不想把力給到你上,又覺得你肯定能考好,所以準備起來的。”

想到方才回來時的場景,沈翠的神了幾分——那會子鄰居們看他們回來,問起他們一大早干啥去了?

鄭氏自豪地說看縣試放榜去了,而后故意賣關子等了鄰居們追問結果。

等吊夠了大家的興致,鄭氏才開口說了穆二胖考上了,而且是考上第一名案首!

案首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幾乎沒發生過案首考不過府試這樣的事兒,所以生的功名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鄰居們驚嘆著連連道賀恭喜,鄭氏就進家門變戲法似的拿出好些個紅蛋,讓大丫和二丫負責分發給大家。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