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書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277頁

《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277頁

梅若初跟著低聲輕笑,這題自然是出自他手了。

穆二胖捂著口,一副傷的模樣,哀怨地看著他,他便趕收起笑道:“其實張翰的《雜詩》中還有一個名句,‘青條若總翠,黃花如散金’,對著這句更能切中詩題。不過這麼短的時間,寒山能回想起《陳吉老縣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謁思禪師予以簿領》的詩句,也很是不容易。”

穆二胖本也不是真的在怨懟什麼,梅若初能這麼費心思幫他出題,自然是為了他好,所以他聽了這話笑了笑道:“那是,怎麼也是先生和梅大哥手把手教到現在的,我還是有幾分本事在上的。”

后頭他們也不再多言,穆二胖改換題目,推敲詩文。寫完了這一題,還有勞不語和衛奚出的詩題在等著他。

沈翠神,對著系統道:【那你未免也太看輕他們之間的誼了。】

第145章

系統說到底只是數據的總和,他也并沒有機會化形來驗這人世間。所以他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后頭穆二胖就接著詩文特訓。

衛恕和崔斐也用了各種關系,搜集了學政流傳在外的詩和文章,當做復習資料。

前頭梅若初出的那道有陷阱的詩題,穆二胖私以為已經夠刁鉆了,沒想到衛奚平時不聲不響的,出題更是劍走偏鋒——他把劉學政詩文里頭的東西截搭出來做題目。

所謂截搭,就是割裂文句,把本不想干的容,截斷牽搭作為試題。例如上一句是‘床前明月’,下一句就是‘紅掌撥清波’。

Advertisement

想試題,就讓穆二胖腦瓜子嗡嗡的。

一般來說鄉試會試里頭才會有這種難度的題目。

但再偏也是為了他好,且更能考驗穆二胖是否在這短時間是否已經記了劉學政的所著。

當然做題也不行,還得另外積累一些比較不常見的詩文和典故,作用典之用——畢竟劉學政本人的詩文里,用到的典故名句都是鮮為人知的那種。可見常用的用典并不是他的心頭好。

所以穆二胖還得背詩,沈翠也幫著出力,從【藏書室】中找了兩本詩文合集讓他背誦。

以至于用飯的時候,看到韭菜,穆二胖就嘀咕‘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吃到薺菜,他就念‘薺糝芳甘妙絕倫,啜來恍若在峨岷’,甚至沈翠日常在練習針線,他也能突然冒出來一句‘慈母手中線,游子’……

一個月的時間下來,他詩文的儲備和閱讀量以眼可見的速度提升。

一開始沈翠看他這神神道道的模樣還覺得有些心疼,后頭任舜和趙修文來書院做了一次客,商量后頭結保的事

何清和張子安落榜了,所以院試結保對象又差了兩人。

幸好前頭衛恕和崔斐他們幫著選人的時候,確實下了苦工,那小冊子一共十人,除了他們二人外,另外八人中有六人都考中了。

而這六人里頭也有境況跟他們差不多,府試同行結保的人落榜了的,湊上一湊,并不是什麼難事兒,所以并不需要另外尋人。

商量好之后,任舜和趙修文攏共只待了不到兩刻鐘,立刻提出告辭。

Advertisement

沈翠招待他們吃些點心再走,兩人也是推辭,說回去且得在詩文上頭用功呢!

就也由此看出,同屆的考生都已經打聽到了劉學政的喜惡,所以都在卯著勁兒提升自己的詩文水平。沈翠便也不想著勸穆二胖悠著點了。

后頭衛恕和崔斐兩個‘信息專家’也沒閑著,從外頭打聽到了一些同屆考生前頭縣試中所寫的詩。

縣試的詩題一般都是比較淺顯的題目,四書五經上的原句,發揮并不很強。

但就是這樣的題目,有些人的詩也寫的才華橫溢,文采斐然,令人眼前一亮。

就像府試考得第二、人如其名的那個沈傲霜,他縣試中臨場寫的那詩就特別好。

若當時還未服用洗髓丹的穆二胖跟他同縣考試,還真不大可能拿到案首。

所以并沒有任何懈怠余地,穆二胖的特訓強度只增不減。

轉眼到了四月下旬,沈翠收到了周氏從京城的來信。

信中容自然是報喜,穆云川在二月春闈中考中會元,已經在準備最后的殿試。

這信是周氏三月頭就寄出的,路上或許是因為什麼事兒耽擱了一下,所以眼下快兩個月了才送到。

算著日子,其實這會兒殿試已經正在進行中了,大概下個月,也就能收到穆云川高中狀元的來信了。

這方面的信息是沈翠早就知道的,因此在心理大概算了算日子,過了一遍,也就沒去探究更多。

主要看的還是別的容,其實還是怕周氏在穆云川委屈,或者又被什麼破法則潛移默化的,為了只知奉獻的工人。

Advertisement

不過周氏的信上說在京中一切都好,剛京城時,他們只是租住在平民區,一個略有些吵鬧的小院子里。

盡管攢了幾十兩銀錢,路上都未用,而且穆云川手頭也有銀錢,但京城寸土寸金,有錢也租不上什麼好宅子。

那地方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對讀書肯定是很不利的,穆云川就去了城外的寺廟寄居讀書。

剛到京城異鄉,人生地不的就又分離,只剩一人,擱以前的周氏,肯定惶恐得夜不能寐。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