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妻憑夫貴 第127頁

《妻憑夫貴》 第127頁

這回搬家宋子恒并沒有請太多人來,他一介書生,才考中狀元沒一年,冷不丁買了座五進的宅子,便是在貴人多如牛的京里,還是有些打眼的,雖這錢來路正,宋子恒也不想太高調,盯著沒事參一本,便是不是他的錯,在上頭眼里怕是印象分就要一截了。

當然沒請什麼客人,自家本有這麼多人,這個暖房酒倒也不算寒酸。曾長安上午便過來了,宋子恒空把自家大哥和姐夫介紹給他認識,又說了提前支錢置地的事,曾長安果然沒多意見,慡快的同意了,甚至意味深長的道:“支多錢都無所謂,盡管多買些地便是。”

得了他的同意,宋子恒當即鋪紙寫了一張條子,從鋪里支了一千五百兩,聽得曾長安想讓他一口氣多支些,宋子恒笑道:“先支這些,日后若不夠,再支便是。”

“說的也是。”曾長安點頭,想了想又道,“買地一事,讓我家管家出面即可,他認識人多,等談了,你們直接去換地契就好。”

安遠侯的管家,直接代表著安遠侯,曾長安這話便是打算幫宋家弄好了。生意都一塊做了,曾長安要幫這忙,宋子恒當然不會推辭,如此便直接定下來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里買這麼多人也不是吃白飯的,幾乎蘇婉他們剛把家搬過來,一個時辰不到便都被收拾得整整齊齊了,如此一來,客人來家便沒有見到糟糟的場景——雖沒請多客人,然與宋子恒同科、然后也一同考進翰林院的幾個新科進士,自來與宋子恒jiāo好,且都是不起眼的庶吉士,宋子恒便喊了他們來,加上各自的眷,也有十來個客人了。

Advertisement

正巧宋子恒與曾長安已商量完正事,一一將客人迎進屋,蘇婉則抱著孩子在花廳招待眷們。蘇婉如今與宋子恒同僚的眷們也算識了,不說家辦了幾次酒,便是其他人家中也好事不斷,有了人qíng往來,自然就了,蘇婉去年還喝過新科探花許林的喜酒。

說起探花,就不得不提一提這屆科舉里質量頗優的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俱是青年才俊,其中榜眼年紀稍大了些——其實也才堪堪過而立之年,只是與年輕俊人驚嘆的狀元與探花比起來,了些存在,這科的狀元與探花打馬游街之時,有沒有惹得閨秀們芳心蠢還未可知,卻吸引了不等著嫁的朝廷大員,榜下捉婿時狀元和探花的人沒捉到,那些個家丁卻幾乎打起來了,可想而知當時的盛況。

探花許林雖不比宋子恒,但反應過來后也飛快的溜走了,躲過了榜下捉婿的家丁,卻沒躲過古道心腸、酷給人做的上峰,也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陸大人,陸大人自來才心切,對宋子恒與許林這般青年才俊尤為滿意,本來他先盯上的人是宋子恒,只是得知宋子恒已娶妻之后,嘆了一聲,隨即又調整了心qíng,將目放到許上,狀元郎已娶妻不打,還有個同樣風流俊且家中還未定親的探花郎!

于是在陸大人的熱qíng撮合下,許林娶了如今的妻子,中書舍人陳大人的兒——別小看中書舍人,雖職小,陳大人卻是清流派的中流砥柱,且是天子近臣,許林做了陳大人的婿,日后仕途也要比旁人順暢許多,且陳家小姐溫婉秀,一看便知是賢妻良母,他們親時柳家小姐還沒在蘇婉他們面前出現,蘇婉當時還拉著宋子恒問過他后不后悔,若不是有,那時娶得賢妻的人便是他了。不過后來柳小姐毫無預兆的現,蘇婉倒不再問宋子恒這個問題了。

Advertisement

因著當時參加過其婚禮,后來蘇婉他們搬家到許林家隔壁,兩家來往便比旁的多了許多,許林之妻陳氏也幾乎算是看著宋良辰出生的了,一上來便從蘇婉手里抱了宋良辰過去,宋良辰也配合,兩只小胖手搭在陳氏脖子上,小臉上掛滿笑容,逗得其他眷笑個不停,蘇婉忍不住在他屁上拍了一下:“這小子,見著漂亮的人兒就什麼脾氣都沒了。”

顧榜眼的妻子劉氏年級大些,此時便溫和的笑道:“如此甚好,以后像宋編撰一般,將子迷得神魂顛倒。”

一行人有說有笑的進了屋。李氏難得見這麼多太太,有心上去打個訕,卻被宋小芬不的扯住了:“新買的下人不懂事,灶上沒個算,不如二嫂陪我去看看罷。”

李氏權衡了一下,這些個太太與蘇氏關系看來不錯的樣子,自個兒上去說蘇氏的事,們未必會信,若不小心傳到丈夫耳里,怕是更要糟,若不為了揭穿蘇氏的面目,又委實沒必要上去討好這些太太們,們不見得看得上自個兒,討不到好不說,沒得送上去人嘲笑,倒不如去灶房,瞧瞧那些下人是如何笨手笨腳的。李氏一琢磨,果真點了頭,昂首的走在宋小芬前頭,還沒進廚房,氣勢卻已經擺足了。

其實有gān活麻利的劉媽和小綠在,用不上新買的下人,然下人剛到主家,見了新主子算是比較溫和的,卻仍有著天然的敬畏,畢竟自個兒的生死都在對方手里,并不敢懶,都搶著在跟前gān活,是以廚房的工作效率瞬間提高了一倍有余,李氏本沒有cha手的余地,叉著腰站在中央一通氣的指揮,其余人該應的應,該表示的表示,其他卻沒有真正聽進去,不過李氏也不在意,瞧見他們一副誠惶誠恐、特別怕自己的樣子,瞬間就來了。

Advertisement

因此李氏在廚房待得很舒心,一直到上菜開飯,才回廳里。

因著都是人,眷用飯的桌上,唯一的男xing宋良辰便也有這個榮幸上桌。小家伙如今長了牙,可以稍微咀嚼了,每日便會多給他喂些主食,比如說熬得香噴噴的米粥,爛爛的ròu糜與魚ròu,蛋羹,還有些煮爛的青菜,自從可以吃ròu,小家伙終于不再每日為了爭取多喝點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卻又有讓蘇婉頭疼的事,他挑食,只吃ròu糜與魚,實在不行才會一點蛋羹,若喂了青菜和米粥給他,他會恨不得全都吐掉去。所以每回喂飯,幾乎都是災難。

開飯前,蘇太太把小家伙從依依不舍的陳氏手中抱過來,給他穿上小圍兜,下墊好帕子,小家伙也配合蘇太太的作,順利配齊裝備,跟著大伙兒一道上桌,便開始掉鏈子了,蘇太太舀了勺粥到他里,吃了第一口,第二口便絕不張,無奈何只能換青菜,也不配合,連蛋羹都不敢,蘇太太本想趁蘇婉不注意剔點魚ròu給小家伙吃,勺子剛放進碗里,蘇婉便轉眼瞧見了,二話不說的將人接過來:“娘你先吃飯罷,我來喂他。”

蘇婉喂飯的方式很簡單bào,勺子遞到邊,吃不吃,不吃就著,要哭就把人抱回屋哭個痛快,哭完回來還是得吃青菜喝米粥,沒得商量,偏偏小家伙也倔qiáng,每次都要鬧,鬧到最后還是乖乖把吃的不吃的吃完,然而第二天又開始鬧,周而復始。蘇婉把人接過去時,是做好了長期抗戰準備的,然而剛把裝著青菜糊的小勺子遞到邊時,他扁扁,雖是一副委屈不已的可憐樣,卻仍是配合的張吃下去了,粥和蛋羹也同樣配合的吃掉了,只是速度有些慢,每回都要看蘇婉好久,直到確定不會搖時才肯張,把東西含進里又是一副要吐不吐的樣子,跟吃毒藥一樣艱難的把東西吞下去,小可憐的樣子看得旁邊的眷們五一不母xing大發,紛紛指責蘇婉太冷酷無qíng,孩子這般小應該先依著,等他懂事了再和他講道理不遲。

Advertisement

蘇婉一邊應著,另一邊該怎麼做照舊,不過也不全是指控,仍有不人夸有耐心,蘇婉對此表示得意,只要小家伙不哭不鬧,他吃多慢都不會不耐煩,畢竟是一個慈祥的媽媽。

而后,喂完了青菜糊糊和粥,終于等到小家伙期待已久的ròuròu了,吃ròu糜與魚羹的他與先前的表qíng截然不同,每一口都是驚嘆,那雙大眼睛亮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吃的是怎樣的人間味——其實并沒有,他小人兒還沒發育健全,灶房給他做飯時,什麼調料都不敢放,連鹽都叮囑了不準擱,這樣做出來的東西能有多好吃?

可是除了蘇婉他們,其他眷都不知qíng啊,此時見小家伙一臉幸福的表qíng,終于繃不住,一個個笑道:“可憐見的,終于吃到ròu了。”

“小表qíng這麼富,看著就比尋常孩子聰明伶俐許多。”

小家伙是不是比別的孩子聰明,蘇婉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兒子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現在還要加一個表qíng帝的稱號,每到此時蘇婉總是憂傷,順便祈禱兒子以后要越長越像他爹,實在不敢想象兒子頂著長與自己類似的臉gān盡逗比事——那畫面太怕自己承不住。

飯前不久蘇婉已經到里屋給宋良辰喂過,如今吃這些東西,小家伙已經徹底飽了,一飽就開始犯困,敞開肚皮窩在蘇婉懷里打哈欠,跟個小豬似的,劉媽見狀趕上來把人抱去屋里睡覺,蘇婉這才安心開始吃午飯,吃得不多,自從宋良辰開始吃輔食,就不用擔心自己吃得不好從而影響小家伙的營養了,從上個月開始便慢慢的在減,每頓只吃六七分飽,多蔬菜葷食,弄得蘇太太每每用責怪的眼神看,覺得在假公濟私,為了自己漂亮減,這才bī得小家伙不得不吃輔食。

在蘇太太滿滿責備的眼神下,蘇婉無從辯解,只能將黑鍋背了,索xing蘇太太責備歸責備,到底沒阻止的行為,想是在蘇太太眼里,蘇婉能忍到現在才開始減,也是人驚訝的。

節食配上適當的運,蘇婉這一個月果可見一斑,先前穿著合適的裳,如今穿在腰圍已經松了一指半,堆在腰間如游泳圈一般的贅ròu,也以ròu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小著。此番搬家,便穿上了新做的裳,自己看自己,終于依稀能瞧見當初玲瓏的形。

客人們吃過午飯,喝盞茶聊會兒天,便紛紛告辭了。

于衡遠就像是有千里眼一般,這邊宋家的客人剛走不到半刻鐘,他便過來了,還帶了一份厚禮。彼時蘇婉他們正在廳里開了一桌,蘇老爹見蘇太太一臉躍躍yù試,便主退出,坐在蘇太太旁邊圍觀加指點,于衡遠高調的騎著匹通黑亮的駿馬到院里,瞬間吸引了整個屋子人的視線,反應最快的是幾個男孩,也不管來的人從未見過,對馬的好奇倒了一切,歡呼一聲,紛紛沖出去圍觀了。

“抱歉我來晚了,這匹馬就送給子恒做喬遷之喜的賀禮罷,你家翰林院有些路程,有馬畢竟方便些。”

其實宋子恒已經大牛去聯系買馬了,只是他看過一,都沒有喜歡的——古代男人對馬,毫不比現代男人對車的熱忱低,要麼gān脆不買,既然決定要買了,那就不能講究,定要買一匹特別合心意的才行,宋子恒就是不愿將就,所以直到搬家都沒有選中合心意的馬,于衡遠這份禮送的及時又心,讓本就沒打算拒絕的宋子恒心里頭又添了一團火熱。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