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409頁

《一品代嫁》 第409頁

至于蘇人,前些日子還報了一次月事,停了三天的牌子。醫說,有些婦人有孕初期也會按日子見紅,因量日短,呼為小月事。因蘇人把這當了正經的月事,因而更不知自己有孕了。

以為誰都閑得沒事,明知有孕還藏著掖著,就等到了機會才揭出來梅若婉那回是梅家人的雙喜,可這回呢蘇人腦子昏了才會要跟梅若婉“雙喜臨門”,平白無故的,是要跟梅若婉結仇嗎

承恩侯夫人被梅皇后“刁鉆”二字評語噎了一下,又不好此地無銀地解釋一下梅若婉上回也不知自己有孕,只得遷怒于蘇人,冷笑道:“我看得很呢。別人都是生了兒子才升位份,這回搭著你妹妹產子的大喜事,不是立刻就升了位份了別人誰有這個謀算俗話說得好,咬人的狗不,你別看著老實,就以為真沒個心眼兒了。”

梅皇后默然。說到這個,還真是讓人不得不疑心。之前許瑤與梅若婉,診出有孕之時皇帝只是賞賜東西,直待二人生下皇子,才升了位份。可蘇阮這次,才診出喜脈就得晉一位,自然教人格外眼紅,不得不疑是否就是想搭著梅若婉產子的東風,自己也上一上青云呢。

只是,觀蘇阮平日里,的確不像這般心機之人。梅皇后思忖片刻,還是道:“母親多心了。再說不過原是個才人,就算產子之后再升一次,也不過婕妤而已。婉兒如今已是賢妃,怕做甚且未必就能生下皇子呢。”

承恩侯夫人嗤道:“我豈是怕一個小小才人,不過是覺得這般機關算盡,怕是個不省心的,日后給你添麻煩呢。”

Advertisement

梅皇后微微一笑:“我知道母親是為我著想。不過如今妹妹生下皇子,再有人有什麼心思也不怕了。”

梅若婉生下皇子,承恩侯夫人當然是極高興的。長雖貴為皇后,卻是一直無子,如今次宮,雖然要屈居側位,卻能產下皇子。姐妹兩人同力,日后東宮可期,再尊榮不過了。

只是說到賢妃,承恩侯夫人便又有些不快:“賢妃是四妃之末,若是過幾年那袁昭儀產下皇子,按例也是要生的,到時豈不又在你妹妹前頭了難道早生子的,反不如那晚生的尊貴不子以母貴,這排行為長的,倒不如為的貴重了”

當初袁梅二宮的時候,因袁勝蘭的靠山是太后,江浙還有父兄掌著兵權,所以才排在了梅若婉前頭,也是梅皇后讓袁太后一步的意思。但皇帝又給梅若婉賜下封號,所以兩人堪堪打個平手。

可升妃之后,四妃本自有封號,梅若婉這個“華”字也就沒用了,到時候袁勝蘭若升妃,無論是貴、德、淑,均在賢妃之前,那袁勝蘭就算是實打實地著梅若婉了。若是從前也就罷了,如今袁家都倒了,袁勝蘭若產子也在梅若婉之后,如何有資格反后來居上呢

梅皇后沉了一下道:“皇上大約是一時高興,并未想到此事,只是覺得這個賢字合適妹妹吧。母親不必著急,一則這四妃之中,除貴妃地位超然之外,德、淑、賢三妃其實相差不多;二則袁氏還沒靜呢。若是將來袁氏也能產子,我自會向皇上提及此事。母親說得對,妹妹產子在先,不應反居袁氏之后。”

這樣一說,承恩侯夫人倒了幾分,嘆道:“我知道你自會替你妹妹打算,只是,只是——若過幾年也就罷了,若袁氏這幾年就產子,只怕皇上還惦記著娘家父子三人同殉國的忠義,不肯委屈了……”

Advertisement

梅皇后心里明鏡似的。別人不知道,卻知道,皇帝往袁家賜的那“忠武”二字,寫得有多不愿。可是既然這兩個字賜下去了,它就永遠都掛在那兒,永遠都是個幌子。而且,可能比袁氏父子活著,對袁勝蘭更有利。畢竟人既然已經蓋棺論定,就不大好再掀起舊賬,袁勝蘭就能一輩子頂著忠烈后裔的頭銜活下去,誰也不能虧待——至在表面上是這樣。

“母親也知道袁氏娘家的形,縱然皇上真讓列在妹妹前頭,也不過是面子罷了。”梅皇后略一思索,還是說了。當然會替梅若婉進言,可皇上把梅若婉放到四妃之末,看來確實是打算把淑妃的位子留給袁勝蘭了。

其實這也是好事。若皇上此時給梅若婉封德妃,到時袁氏萬一得封貴妃,四妃之首,后頭的事就難辦了。

可承恩侯夫人并不想聽這話,臉就有些沉,想了一想便道:“依我看,你還是早些把耀哥兒接到你宮里去養吧。”

耀哥兒,就是皇帝給皇次子起的小名兒,承恩侯夫人很喜歡這個名字,別看就是一個字兒,可耀有輝照之意,就比皎哥兒那個潔白明亮含意的名字要大氣多了。

捧雪在一旁伺候著,聽見承恩侯夫人這話,臉就微微有點變。梅皇后卻微微笑了笑,道:“我也是這麼想的,不如洗三過后,我就把耀哥兒接到我宮里去。雖說皇家也沒有把孩子記在誰名下的事兒,但他在我宮里長大,終歸別人比不得。”

承恩侯夫人便連連點頭,臉上出了真心的笑容:“知道你心疼你妹妹。哎,也不枉進宮給你生了兒子。你們親姊妹,別人再比不了你們親近的。”

絮絮說了幾句,無非是憧憬梅皇后與梅若婉姐妹攜手,一統后宮的話,若不是擔心犯了忌諱,怕是連皇次子將來得登大位,梅家出兩位皇太后的話都要說出來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