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430頁

《一品代嫁》 第430頁

袁勝蘭剛一笑,便覺得口又是一陣煩惡,早有準備的宮人連忙捧了痰盒來,袁勝蘭便翻天覆地地吐了一場。

袁勝蓮連忙過來替袁勝蘭著后背,嘆道:“有孕竟是這般辛苦不姐姐難道就時常這樣太醫就不曾開個方子解一解”

這麼一說,袁勝蘭頓時就覺得嚨里又難起來,似乎馬上又要吐一場似的。何曾吃過這樣的辛苦,皺了眉頭道:“太醫說,這也是有孕婦人常有之事,無藥可解,只有些酸梅之類,含一含或可解些。只我用著,似乎也沒甚用。這診出喜脈之后,簡直無一日不吐的。”

袁勝蓮一臉心疼,想了想小聲道:“怕不是姐姐這里有什麼沖克之事吧姐姐還記得從前在杭州時聽說過長房大嫂子的事嗎親之后連懷了兩胎都沒坐住,到第三胎,請了人來看風水,才知是陪嫁嬤嬤的那個小兒子跟星相不合。后來把那一家子遷出府去,果然就生了個兒子。”

這事兒當時因是承恩公府長媳的孕事,整個族里都聽說了,袁勝蘭自然也記得,點頭道:“可不是。那會兒還是為了求子,聽說在邊養個男孩兒便能帶了兒緣來——”說到這里,后頭的話忽然就停了。

袁勝蓮只做不知,點頭道:“誰能想得到呢。外頭都說若要求子,多抱抱別人家的男孩兒就是吉兆,焉知還有這星相不合的。也不知是不是那道士騙人呢。”

袁勝蘭反駁道:“若說騙人,如何大嫂子后頭就連生了兩個兒子我記得那回來家里的那藥婆子還說呢,說這孩子若是太過吵鬧,有時反吵得人不安,于子嗣上也未見得有益。”

Advertisement

袁勝蓮便恍然:“是是,那藥婆子雖不是行醫的郎中,可在孕事上倒也有些個門道的。可惜后來吃醉酒跌在河里淹死了,可別是泄了天機什麼的……”

說著,便輕輕拍了一下自己的:“瞧我這都說了些什麼!大正月里,姐姐這又是大喜事,我真是該打。”

袁勝蘭的心思卻已經飛到別去了,心不在焉地道:“不過是些舊事罷了……”

雖這麼說,袁勝蘭卻顯然沒什麼再說笑的興致了,袁勝蓮小心地又陪說了幾句話,便得起告辭——今日后宮也有燈宴,得去伺候佑王妃呢。

翠錢送出去,袁勝蓮便給了一個荷包,嘆道:“我曉得你們伺候也辛苦,只姐姐這一胎是極要的,萬不可出岔子。再說宮里還有皇長子呢,但有一個有什麼閃失,你們都吃不起。只得這幾個月打起神來,好歹熬過了,等姐姐生下皇子,自然賞你們。”

這些日子進出景宮,多都要打賞些,連袁勝蘭都對換了好臉,翠錢自然也忘了從前怎樣看不上這位庶小姐,不由得訴起苦來:“奴婢們并不敢說辛苦,只是皇長子年紀小,又正是活潑好的時候,若是照顧不好,奴婢們可實在是百死莫贖。”

袁勝蓮嘆道:“我如何不知道呢小孩子這般年紀,說了道理也聽不懂,又不似尋常人家的孩子還能訓斥打罵的。也就是跟你,我說句犯忌諱的話,正因皇長子不是姐姐生的,才更要費心呢,否則不要說出什麼大事,便是磕到了哪里,都不得有人說,姐姐如今有孕,就拿別人的孩子不上心了。”

Advertisement

這話真是說到了翠錢的心坎里,不由愁眉道:“可不就是這個道理!這可怎麼辦呢”真就是個燙手山芋呢。

袁勝蓮嘆道:“這也是沒法子,總不能再送回去給許婕妤罷。”說著,見時候已不早,便匆匆走了,只留下一個翠錢,若有所思地站了一會兒,方才回了景宮。

才進宮門,便見皇長子提了個小燈籠跑過來,一頭撞在上。翠錢連忙把人摟住,那燈籠卻掉到地上,登時燃著了。

一個小燈籠,自也釀不什麼火災,后頭人搶上來幾腳也就踩滅了。但燈籠也碎骨,皇長子小臉一皺,哭了起來。

翠錢頓時頭大。今日后宮燈宴,袁勝蘭不必去,皇長子卻是要過去的,人看見他哭過,別人不說,梅賢妃那里必要說兩句的,到時候落在皇帝耳朵里,可不是們這些做奴婢的倒霉麼

“怎不好好哄著殿下,險些讓殿下摔著!”翠錢罵了兩句皇長子邊伺候的人,又好言好語哄了半天,另尋了兩盞燈籠來,才哄得皇長子破涕為笑。看著給他洗了臉抱去燈宴,翠錢長嘆一聲,暗自想到,還不如送還給許婕妤呢……

宮中燈宴以致為主,宮外燈節才是熱鬧非凡。上元佳節,金吾不,京城里頭有大半百姓出門賞燈,歡聲笑語,飄滿了街頭巷尾。

許碧和沈云殊也出了門。難得就夫妻兩個人過節,沈云殊特地把衙門里當值的班次仔細調整了一下,今日好陪著許碧出門賞燈。

京城里最熱鬧的觀燈去有兩。一就是朱雀大街,那里道路能容十幾輛馬車并行,年年都有高門富戶在此扎了燈山供人觀看,連宮里都會派人出來扎幾座,故而是必去之。另一就是京城業寺,因此寺東有一株千年老銀杏樹,被稱為許愿樹。四時八節皆有人去許愿,自也是極熱鬧的場所。

Advertisement

“先去許愿,再往朱雀大街去如何”沈云殊自有計劃,“從咱家這里出去離業寺近,再轉去朱雀大街,沿路所經也都是熱鬧之。只是到時候馬車怕是過不去,只能步行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