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周令:開局抄詩就名揚天下 第2卷 第279章 西山詩會

《大周令:開局抄詩就名揚天下》 第2卷 第279章 西山詩會

走在院中,見到長長的廊道之上,才子文人們駐足對著花燈發呆,李牧不角上揚。

這些題目可都是后世的一些奧數算學,和腦筋急轉彎。

算學要難上一些,腦筋急轉彎的話,只要他們思維轉變過來,不算什麼難題。

一些苦思無果的才子住了院中小廝,問道:“此花燈上的題,出自何人?”

小廝曰:“我家爺。”

眾才子文人又不沉思。

這座別院乃是李家所有,那小廝口中的爺,就是那位詩仙李侯爺了。

難怪出題如此有水平,看來這位李侯爺不但詩詞絕頂,就連算學一道也是頗有心得。

眾人越發好奇,期待,見一見這位名滿天下的李侯爺。

夜漸深。

院中已有聲聲竹之音傳出,這是詩會即將開始了。

才子們不得不放下眼前的燈謎,移步向院走去。

畢竟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參加詩會而來。

至于燈謎上的題,只能先記在心中,回家再好好細細琢磨。

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看。

詩會舉行的地方在西山別院的集賢苑中。

苑中有一不大的人工湖,四面青竹樹木蔥蘢,臨湖風亭,水榭掩映之中。

梯橋架閣,島嶼回環,湖中一座二層閣樓坐落其上,上書集賢閣。

各式各樣的花燈將整個集賢苑照的通亮,宛若白晝。

左側的風亭,水榭中,隨可見談笑風生的才子。

右側多于郡城中的一些才佳人,或是前來參加詩會的文人家眷。

湖中閣樓自然是主人與一干江南郡城有名氣地位的淵博宿老和員。

李牧來到集賢苑中,徑直朝著湖中閣樓走去。

在閣樓下平臺的時候,正好遇到正要上樓的穆老爺子,和一群文壇宿老。

還好自己來的不算晚,李牧心中一松,急忙上前行禮,“外祖父,各位前輩好。”

Advertisement

雖然他現在份高,但今夜有外祖父在,他的份就只能是晚輩。

一群著考究的老者們聞言,紛紛停步,轉頭看來。

穆老爺子見到外孫,微微一笑,朝他招了招手,一一開始介紹,大抵都是某某縣儒道大家,或是郡城中的某位員。

在這里的份最高的應當就是外祖父旁的那名青老者,也是江南郡云麓書院的院長。

然后就是幾名頭發花白的書院教諭。

再然后才是一些員,或是各縣有名地位的老者。

總之能有資格上閣樓的,份也都不低,年紀也都不小。

除了郡守大人沒來,江南郡的大小文幾乎都到齊了。

郡守沒來,并非是因為之前的間隙,而是中秋佳節,一夜的狂歡,郡守需要坐鎮衙門,避免期間出了什麼狀況。

這一點,郡守大人已經派人前來解釋過了。

間隙肯定是有的,但相信為數十年的郡守大人應該不會這樣表現出來。

眾人也都好奇,訝然的看向這位名滿天下的詩仙李侯爺。

李牧上前微笑著一一行晚輩之禮,沒有一倨傲之

笑容如沐春風,讓人不大增。

一眾名儒員也不敢托大,紛紛跟著還禮。

“這位就是咱們大周的詩仙,李輕舟吧。”

江南郡云麓書院的院長郭長山,材瘦高,穿著青儒衫,很有氣度,笑容爽朗,“早就聽聞輕舟大名,今日一見果真是氣度非凡,不愧為我儒家讀書人之楷模。”

郭長山話音落下,不待李牧開口,眾人紛紛上前跟著打招呼。

“見過李侯爺。”

“見過李詩仙。”

稱呼職的大多是朝廷員。

詩仙的全是郡城中有名的儒家宿老。

他們是長者沒錯,但卻不能如郭長山一般稱呼李牧的字,因為后者無論是名聲,還是位實在太高。

Advertisement

如果不是穆老爺子在這里,換了場合,該主行禮的就是他們了。

反正說白了就是,李牧可以向他們行小輩之禮,但他們不能真把自己當做長輩。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無不是在夸贊。

李牧連忙拱手,微笑道:“各位都是儒家前輩,當不得如此稱呼,今夜我們不論份,諸位前輩就如郭老一般稱呼輕舟便可。”

“善。”

郭長山聞言哈哈一笑,“謙卑有禮,如此方顯我儒家真意。”

“嗯,不錯不錯。”

眾人無不須點頭,心中暗贊。

李牧的謙遜有禮,贏得了所有人好

“上樓再說。”

眾人寒暄一陣,在穆老爺子的帶領下,紛紛朝著閣樓上走去。

閣樓不小,三百平左右,上首位置一張五米長的桌案。

下首一張張矮幾分列兩旁,足夠坐下五六十人之多。

上了樓眾人又圍著李牧攀談一陣之后,方才座。

中秋佳節,名士云集。

站在閣樓的臺上,可以清晰俯瞰整個集賢苑。

金秋時節,江面上微風徐徐,頗為涼爽。

苑中侍小廝穿梭其中,給各個水榭,風亭中送上瓜果酒。

閣樓中。

上首位置坐著穆老爺子和郭長山。

其余人分列兩旁。

在李牧的堅持下,他以晚輩的份落座在了尾端靠近臺的位置。

這要是他喜歡這里開闊的視野,微微轉,便能看到別院外的江景。

宴席還未開始,李牧陪著旁的一位山羊胡須老者隨意的聊著天。

其實他是很不喜歡這種場合的,整個閣樓,只有他一個年輕人。

一幫老頭子,和他說話都有些謹小慎行的意味。

還不如跟彭三刀他們一起喝酒吹牛來的痛快。

子時。

郡城西大街傳來了鼓聲,接下來就是文人才子們的主場。

作為西山詩會的主辦方,穆老爺子和份最高的郭長山走到臺之上,說一番勉勵的話后,西山詩會正式開始。

Advertisement

詩會當然不會是只作詩,其間自然也有表演,賞月這類的環節。

首先開場的是歌舞表演。

寬闊的湖心平臺上,隨著竹之音響起,一名紅子走了出來。

一襲鮮艷紅裳,烏黑亮的秀發用朱釵挽起,一雙靈活勾魂的目嫵

隨即,琵琶之聲響起,悠揚婉轉。

子緩緩登臺。

的步伐優雅。

的眉宇間著一淡淡的孤傲,一顰一蹙,盡顯萬般風

……

“那位是如煙姑娘吧。”

“今夜的西山詩會排場果然夠大,開場就是如煙姑娘的琵琶之聲。”

......

隨著紅子的登場,一首琵琶之音響起。

苑中所有才子無不議論紛紛。

今夜的詩會是格外的熱鬧,幾乎整個江南郡城有名的才子佳人都來了。

不僅如此,幾個水榭之中,還能見到一些他國文人學子。

大家來幾乎都是沖著那位詩仙而來,想要一睹風采。

從一開始,眾人的目便時不時看向湖中閣樓,就是想要找一找那道影。

如煙姑娘琵琶之音,優聽。

前曲剛過,一隊著彩裝的舞姬翩然而至。

伴著琵琶之聲,翩翩起舞。

他們姿婀娜,面貌姣好,舞姿大氣優雅,毫不帶一輕佻。

“那藍的是鳴樓的花魁,錦兒姑娘?”有才子許是認出了臺上舞蹈的歌姬,驚呼出聲。

“是了,就是錦兒姑娘。”有才子確定道。

“沒想到竟然能看到兩位花魁的同臺表演,不枉此行。”

......

一眾才子無不驚嘆。

驚嘆過后,便目不轉睛欣賞歌舞。

舞臺之上,藍的錦兒姑娘舞姿時而輕盈曼妙,時而端莊優雅,配合如煙姑娘登峰造極的琵琶之音,宛如九霄仙一般。

就連閣樓上的一眾名宿都看的津津有味,不時須點頭。

Advertisement

李牧看在眼中,心中也是暗贊。

這位錦兒姑娘的舞姿莊重而大氣,和靖北縣暗香姑娘空靈的舞姿各有千秋。

那名彈琵琶的姑娘,技藝更是有了大家風范,彼此配合確實令人賞心悅目。

沒想到兩位表弟對這方面安排的倒是到位的。

一刻鐘的時間,琵琶之音漸漸停了下來。

一曲舞畢,兩位花魁并未說話,默默退了下去。

今晚能來參加西山詩會表演的,都是秦淮河最有名氣的子,每人都有著自己的過人之

若是以往普通的詩會,們隨便一人便能獨挑大梁。

但今夜不行,西山詩會比以往每一年都要隆重熱鬧。

不但有整個江南郡的儒家大佬,才子文人齊聚。

主要還有詩仙。

而且今夜參加詩會的并不是只有男,許多都是攜帶家眷而來,更有一些未出閣的大家小姐。

在這樣的場合之下,們的表演就不能出格。

但即便是如此,也讓秦淮河上的花魁們趨之若鶩。

畢竟那麼好的臉機會,是要把們出的才藝表現出來,讓人留下深刻的記憶就行。

萬一功吸引了詩仙,為們作首詩,那對們來說就是一步登天,可以把名氣傳遍整個大周。

就猶如靖北邊城那位浮香姑娘一般。

......

今夜的表演確實是彩,不但才子們看的賞心悅目,就連右邊水榭中的眷們都忍不住一陣夸贊。

一座水榭的白幔之后,五六個大家閨秀圍桌而坐,有的喝著茶,有的吃著點心果子,看著臺上結束的表演,點頭評論著什麼。

一名黃衫的姑娘收回目后,看向穆婉兒問道:“婉兒,今晚你表哥會作詩嗎?”

其他幾名子聽到這話,也不由把目都看了過來。

穆婉兒笑了笑,有些不確定道:“這個我也不確定呢,表哥向來灑,做什麼事都全憑心。”

說完,想了想又繼續道:“大抵是會作的吧,畢竟今夜中秋,表哥今天的心是很好的。”

“那就好,我們早就想見一見傳說中儒家詩詞的天地異象了。”另外一名姑娘一副迷妹樣。

“最主要的是,可以一睹詩仙風采了。”

其余幾位也是一臉期待,繼續低聲說著話。

眷所在的亭中,同樣有很多抱著一樣的想法。

......

左邊的亭臺軒榭中。

表演結束,便是才子們推杯換盞的時刻,酒到微醺,就要開始出佳作了。

每個亭中,都擺有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要是以往的詩會,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才子陸續出新作了。

而今夜,才子們圍桌而坐,討論最多卻是掛在院中花燈上的題,沒人題詩詞之事。

今夜詩仙在場,他們誰也不敢率先獻丑。

湖中的閣樓上,李牧也在陪著一眾老頭子推杯換盞。

不時就有人端著酒杯來找李牧和喝酒。

喝完后,李牧又端著酒杯去一一回敬,而且一敬就是連干三杯。

李牧咕咚咕咚三杯下肚,其他人不喝都不行。

李家的燒刀子沒敢上,酒太烈,怕這些文人才子詩會沒結束,人已經喝趴了,那可就笑話了。

一圈酒喝過之后,李牧回到座位,一旁的山羊胡須老頭,又端著酒杯找他杯。

“李侯爺今晚可有佳作?”

這老頭公孫羊,六十多歲,好像是一位書法大家,朗,就是耳朵有些背。

從二人聊天以來,基本都是各說各的,還聊的頗為開心。

老頭人老心不老,剛才兩名花魁出場表演的時候,他還一個勁說,服要是在些就更好看了。

這一點李牧倒是很贊同,老頭說話一針見

李牧端起酒杯,湊了過去,道:“一會還有人登臺穿的可能會一些,您老可喝點,喝醉了一會就看不到了。”

“此言當真?”老頭略顯迷茫眼神一亮。

“?”李牧一愣,這聽到了?“您老等著看吧。”

“哦,什麼時候開始表演?”老頭勁上來了。

“您老還是喝酒吧。”

兩人了一杯,李牧端起酒壺,給老頭倒酒。

“我就看看,沒有別的想法。”

“有想法,您現在還能行嗎?”

......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樓中的大爺們也不在找李牧敬酒了。

酒到了三旬,場中氣氛愈發熱烈了,但卻遲遲不見有詩詞送來。

眾人也都好奇,紛紛議論緣由。

穆老爺子過一名小廝,問了兩句。

眾人才明白了怎麼回事。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