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周令:開局抄詩就名揚天下 第2卷 第280章 詩會之上

《大周令:開局抄詩就名揚天下》 第2卷 第280章 詩會之上

詩會開始已經兩刻鐘過去,開場兩位江南郡花魁的表演很是彩。

表演過后,竹之音再起。

苑中依舊熱鬧非凡,佳人才子們低聲談。

左邊一水榭之中,幾名唐國服飾的才子坐落其中。

“大周一郡的詩會,竟趕上了咱們都城的繁盛熱鬧。”一名唐國才子掃視了一圈,收回目嘆道。

“不然。”另外一名才子微微一笑道:“今夜如若不是大周的那位詩仙在場,斷然不會聚集那麼多文人才子。”

“也只有那位詩仙有如此的面子。”

一名才子在桌案前提筆細思,皺著眉卻是遲遲沒有下筆。

半晌后,放下手中的筆,道:“看來那位詩仙不開口,今晚前來的參加詩會的才子們,誰也不敢先出詩詞了。”

“聽說南晉國早早就準備好了詩詞,看來他們的打算是落空了。”

一名唐國才子頗有些幸災樂禍,“聽說他們還擺了擂臺,不但沒有難住大周的才子,反而把自己陷了進去。”

“一道上聯,怕是要為絕對了。”

消息傳的不可謂不快,短短兩個時辰,這件事已經在江南郡城中傳開了。

閣樓之中,一眾文壇宿老停下了談,目看向了場中的唯一年輕人。

正在和公孫羊相談甚歡的李牧也停了下來,見眾人都看著自己,心中泛起了嘀咕,這是又要喝酒的節奏?

上首穆老爺子和郭長山對視了一眼,放下酒杯,微笑道:“牧兒,今夜詩會,大家都是沖你而來,現在詩會上一首佳作沒出,你不說話,今年的中秋詩會怕只能是單純的賞月看表演了。”

其余眾人皆是微笑著點頭認同。

李牧的名聲屬實太大了,如果只是一兩首詩詞,倒是不至于如此,但一連十來首,都是傳世之詞,這就有些太唬人了。

Advertisement

而且還有很多只有半闕,便能引發天地異象,這就很不可思議了。

這絕對是大周千年來,最有圣人之姿儒家讀書人。

外祖父開口了,李牧也不敢怠慢,站起拱手,應道:“孫兒明白了。”

說完,起臺走去。

外祖父和一眾老人的意思他懂,無非是讓他前去調一下才子們的緒。

這點他悉,就像在北境發表戰前員一般。

端著酒杯來到臺上,整個集賢苑盡收眼底,掃視了一圈,先打了個招呼。

“諸位江南才俊,還有來自他國的才子們,大家晚上好。”

突兀和新奇的問好聲響起,讓眾人一愣。

隨后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只見那一襲白儒袍迎風傲世而立,英姿拔,氣質卓爾不群,溫潤如玉的笑容,仿佛謫塵仙人一般,灑而又高貴。

給人一種不可逾越,自慚形穢的覺。

一種莫名的震撼涌遍全,讓人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生怕打攪到對方。

“那位是詩仙李侯爺吧。”有人口而出。

“能有這番氣度,定是詩仙無疑了。”

愣了之后,原本喧囂的集賢苑安靜了一瞬,隨即嘩然聲四起,整個苑中開始沸騰。

而這時,卻是有人驚訝出聲,“是哪位表哥!”

苑中有參加南晉國才子擺擂的才子認出了臺上那道人影。

邊同伴看向開口那人,疑道:“什麼表哥?”

那人連忙把擂臺的事解釋了一遍。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表哥就是詩仙。

不用介紹,眾人皆已知曉其份。

這和他們想象中詩仙的樣子完全吻合。

在場之人,沒有誰不知道詩仙名聲的。

“快看,李詩仙出場了......”

佳人們也顧不得矜持,紛紛拉開水榭風亭邊的白幔,朝著閣樓上看去。

Advertisement

很有一種追星的覺。

李牧如今在份,可算是整個大周的頂級明星。

自古詩詞一道最是人追捧。

眾人的驚嘆聲中,閣樓上那道人影聲音再度響起。

“在座皆是我江南郡儒家一脈的佼佼者,今日李牧有幸能與諸位共聚一堂,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李牧環視眾人,朗聲說道:“我敬大家一杯,諸君盛飲。”

說完當即舉杯一口喝下。

“敬李詩仙。”反應較快的才子端起酒杯,高聲說道,語氣中帶著興

這時,所有人才回神,紛紛端起將酒杯,遙遙相敬,“敬李侯爺,李詩仙......”

一杯酒喝完,李牧再次看向眾人,微笑道:“今夜佳節,諸君斷然不可藏拙,一人一詩,以祝酒興。”

話音落下,苑中才子們短暫的安靜了下來。

沉默片刻,才有人開口,“今夜有李詩仙在此,我等豈敢班門弄斧。”

“這位兄臺說的不錯。”有才子點頭。

“是這個道理。”

......

很多人紛紛跟著附和。

這位才子的話,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他們確實是沒有底氣,力很大。

“此言差矣。”

聲音再次響起,眾人聞聲,停下談聲,看向閣樓。

李牧微微一笑,“諸君皆是飽讀詩書之輩,為何會有如此荒唐的言論?”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作詩詞,所寫文章,皆是抒寫中錦繡,只有不斷的磨礪前行,方能有所就。”

“我們皆是站在先賢的肩上登高遠,學習先賢絕學的同時,也要有一顆不斷進取,創新的心,要有一往無前氣勢。”

說到這里,李牧頓了一下,看向一眾才子,嚴肅道:“我輩讀書人應當勇爭先,怎可他人影響,斷了自己的文心?”

Advertisement

李牧說完,場中陷了一陣寂靜。

就連閣樓中的一眾文壇名宿都停下了談,陷了沉思。

很久很久,才子們才紛紛醒悟,而后朝著閣樓之上抱拳躬,“我等謹記先生教誨。”

李牧一番話如師者一般的諄諄教誨。

一番言語之后,苑中眾人皆如醍醐灌頂,心中巨震。

眾人敬重的并非只有李牧絕頂的詩才,更多的是他在北境對大周所做的貢獻。

如今再看向那道影之時,他們已經把李牧放到了另外的高度。

“先生說的沒錯,諸君請拿出自己的才華,今夜看誰能一鳴驚人。”有才子豪萬丈道。

“來來,在下已然有了佳句......”

才子們重燃信心。

在座的本就是江南郡有名氣的讀書人,也有著自己的驕傲。

只是先前被詩仙的名頭了下去。

如今再無心里力,眾人也開始了探討,紛紛研墨書寫。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