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朕攤牌了,朕是皇帝 第1卷 第327章 第一份大唐日報

《大唐:朕攤牌了,朕是皇帝》 第1卷 第327章 第一份大唐日報

數日之后,大唐第一家報社“大唐日報社”正式開業了。

與酒館和火鍋店的開業不同,報社是在悄無聲息中開業的,事先沒有做任何的準備,也沒有搞什麼熱鬧的場面。

但是在報社開業的同時,長安的大街小巷中都同時出現了一些挎著布袋子,走街串巷的賣報員。

……

“賣報啦賣報啦!一個銅板一份報紙,您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啊~”

“賣報啦賣報啦,大唐日報,每天更新,大唐當天都發生了些什麼,這上面都寫的清清楚楚的啊~”

……

賣報員手拿一份報紙,邊走邊賣,這是報紙行業最開始的銷售方式,而這樣的銷售方式也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剛剛你聽見那小娃娃喚的什麼嗎?”

“好像是在賣報紙,這報紙是個什麼東西?”

“以前沒聽說過啊~”

“那小娃娃說那報紙上有我們大唐最近發生的事,只要一文錢一份,要不咱倆買一份來瞧瞧?”

“我看行~”

“誒誒,那個賣報的小娃娃你站住,給我們倆來一份兒報紙~”

偶然路過長安西市的兩人,在聽見賣報員的賣聲之后,當即便決定買下一份報紙來看看。

“嘿嘿,兩位客,這報紙一文錢一份,這是報紙~”

見自己開了第一單生意,賣報員高興的不行,從行人手中接過一文錢之后,將一份報紙遞給了兩人。

兩人接過報紙以后,立馬仔細的查看了起來。

對于正式發行的第一期報紙,上面的容,大多是關于長安以及周邊州縣的事,比如最近兩天,哪兒哪兒出了什麼趣聞或者奇人異事之類的,都在上面進行了報道。

還有部分的版面是對朝廷的態進行了報道,比如長安縣衙最近抓了一個江洋大盜,準備什麼時候審判之類的事

Advertisement

可以說,凡是關乎老百姓邊的事,《大唐日報》上面都有相關的報道。

而且,凡是出現在《大唐日報》上面的新聞,都是經過反復求證以后,才寫在上面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事件的真實

當然,除了上述容之外,在《大唐日報》的第四版頁面上,薛海花了整整一版的頁面來給自己的自行車打廣告。

除了在版面上配了一副自行車的圖畫以外,還對自行車的功能以及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最后還將自行車的銷售地址寫在了版面的末尾。

“嘿,想不到這報紙上的容還全的啊,我昨天才聽說府抓到了一個江洋大盜,想不到今天就在這報紙上面見到了府抓捕那個江洋大盜的詳細經過,這可比道聽途說強多了呀。”

“可不是嘛,你看這里,報紙上還說了,據欽天監的預測,今年的秋雨季節可能會比往年提前到來,還提醒老百姓們提前準備好秋耕呢,這事兒之前兒就沒聽說過啊~”

“還有這兒,報紙上說今年山東的產鹽量不錯,細鹽的價格有可能比之前便宜一些,這要是真的,那我可得回去多買些細鹽囤著啊,萬一又漲了呢。”

……

兩名行人看了看報紙上面的容之后,紛紛到意外,因為上面有好多容都是他們平時所不了解的。

就比如細鹽價格有可能下降這件事,在這之前,這些普通老百姓們兒就沒聽到過一點兒風聲。

“兩位客,要是覺得我們《大唐日報》好的話,可以長期訂購呀!”

“現在我們報社剛剛開業,正在優惠大酬賓的階段,我們的報紙是每天都會出一份全新的,刊登的也是全新的信息和新聞,訂購一個月的《大唐時報》,只需要花費三十文錢,訂購一個季度,只需要花費八十文,要是訂購一年的話,一口價,三百文!”

Advertisement

“兩位客,你們想想啊,這麼好的報紙,每天都會刊登一些你們所不知道的信息,還有奇人異事,讓你們提前掌握別人所不知道的信息,一年只需要花費三百文,連一兩銀子都不到誒!

而且我們還是包送上門的喲,這麼劃算的事,你上哪里去找啊?”

“兩位客就別在猶豫了,這里有一份報紙訂購意向表,把這表填了,訂金了,以后天天有專人將最新一期的報紙送到兩位客的府上,風雨無阻啊~”

一旁的賣報員聽見兩名行人對《大唐時報》贊不絕口,不失時機的向兩人推銷起了訂購一年《大唐時報》的生意。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買一份的話,就要三百六十五文錢,可現在一次訂購一年的話,只需要三百文,這一算下來就了六十五文錢吶,而且還包送到家里來,真有這麼好的事?你們不會收了錢就跑路了吧?”

其中一人聽賣報員介紹完了之后,有些不相信的看著賣報員,提出了質疑。

“這位客,您不相信小的,這是應當的,可是灞水伯的名聲您總聽說過吧?”

“不嘛您說,咱們這《大唐時報》就是灞水伯親自創辦的,看見這報紙后面的那輛兩個子的車了嗎?那就是灞水伯最新發明出來的。”

“您要是不放心的話,可以親自到大唐時報社去詢問,等您問放心了,確定了,您再訂購我們這報紙也不遲。”見那客人提出了質疑,賣報員立馬進行了解釋,練的就像事先排練好的一樣。

“你說這報紙是灞水伯創辦的?而且發明出了一種兩個子的車子?”

“那這話小的還能騙您不?”

“那我可得去看看,灞水伯發明出來的車子到底什麼樣啊~”

……

賣報員與兩名路人的談,很快便吸引了過往的行人,引得不人駐足觀看。

他們有的人是被報紙吸引過來的,有的是被兩人談話的容吸引過來的。

但是無一列外,他們都知道了這報紙是灞水伯薛海一手創辦,以及新發明出來的自行車的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