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此前曾經聽聞,有關朝廷每年撥發給那些軍屬戶們的錢款,實際上在層層下撥的過程當中,已經被人給中飽私囊了。
真正能夠發放到那些軍屬戶們手中的銀錢,怕是連一半都不到,甚至于有的地方的軍屬戶們,本就不知道朝廷每年都會撥發給他們恤銀錢這件事!”
得到李世民的允諾之后,魏征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當著一眾大臣的面,開始一點一點的揭自己所了解的況。
魏征這人雖然是歷史上有名的諍臣,但這并不代表他就是一個鐵憨憨。
平時在朝廷里懟天懟地懟李世民,那都是自己親眼看見的,李世民做的不對,那就要站出來懟他。
可有關有人貪污軍屬戶恤銀錢的事,如果自己沒有十足的證據就站出來懟,那怕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
而且這貪污的背后究竟涉及到誰,他魏征都是一無所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自己給陷了進去。
“魏征,你說的這些話可有憑據?竟然還有人瞞著老百姓,不下發朝廷撥發的恤銀錢?”李世民眉頭皺,看著魏征。
“回陛下,這些事臣都只是聽說,目前尚無憑據。”
“不過~陛下您想一想,老百姓所知道和了解的消息,除了口口相傳之外,幾乎都是通過府的公告了解到的。”
“換句話說,如果地方府有意不把朝廷每年都會撥發恤銀錢的事告知那些軍屬戶們,那麼,那些軍屬戶是肯定不會知道有這筆錢的,那這些錢自然而然的就進了某些人的口袋。”
“而且,朝廷的這筆錢主要是發給那些兒子在戰場上戰死的軍屬們,有的人家一戶只有一個兒子的,兒子戰死以后,就相當于失去了頂梁柱。
即便當地府扣著這筆錢不發,想要中飽私囊,那些軍屬戶們也不會掀起什麼大風浪來。”
“所以,臣以為,陛下之所以會看見長安附近的軍屬戶過著如此這般困難的日子,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朝廷應該發放給軍屬戶們的恤銀錢沒有發放到位,被一些人給中飽了私囊吞掉了~”魏征接著說道。
魏征這話說完以后,紫宸殿中的一眾大臣們屏息凝神,連大氣都不敢息一下。
歷朝歷代,員貪污賄都是常有的事。
只要沒人捅出來,皇帝即便是知道,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就是那些地主富豪階級。
可是一旦要是被人捅了出來,又正好捅在了皇帝的痛上面。
那就意味著肯定有人要倒大霉了。
而此時魏征捅出的這件有關有人中飽私囊恤銀錢的事,就正好刺在了李世民的痛!
魏征說完以后,整個紫宸殿都是寂靜的,沒有一個人敢發出一點兒靜。
良久,李世民才從龍椅上起,來到一眾大臣面前。
“既然你剛剛說的那些都是你聽說的,那麼,朕現在就待給你一件事。”
“有關戶部和兵部這幾年每年撥發的恤銀錢的問題,朕給你全權辦理,那些銀錢到底有沒有發放到位,是不是有人中飽了自己的私囊,你去給朕查!”
“而且是要一查到底!朕倒要看看,那些連恤銀錢都要貪污的人,到底是長著怎樣一副人面心!”
“這件事不管涉及到誰,就算是涉及到現在在場的這些人當中的某一位,朕也絕不會姑息!”
聽完魏征講的那些話之后,李世民沒有繼續追問下去,因為現在問題已經很明顯的擺在眼前了,當場便給了魏征欽差的權力。
“臣!遵旨~”
魏征鏗鏘有力的回答道。
“另外,從現在起,朝廷對戰死的軍屬戶恤銀錢發放的年限由五年提升至十年,每一年發放的恤銀錢也要提高,提高到多,就由你們這些大臣來商議吧~”
“還有,一些存在特殊況的軍屬戶,經過審查核實之后,可以向朝廷申請,由朝廷養戰死兵士的子至十三歲年。”
“就比如朕的小冊子中記載的程老漢一家,其子死后,整個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程老漢夫婦上,兩位沒有任何收的老人要養三個小孩,其艱辛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而像這樣的軍屬戶,就可以向朝廷提出申請,由朝廷每年出錢,保證其三個孩子最基本的吃穿用度,直至其十三歲年時為止。”
“當然,像這些細節上的東西,就給你們去商量,最晚,朕要在今天日落之前見到你們起草的方案~”
此時李世民已經沒有心再繼續與這幫大臣討論朝廷每年撥發的恤銀錢的去向,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眾人,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圖去完善細節。
聽完,段綸的眉頭立馬就皺了起來。
“陛~下~朝廷這幾年的開支嚴重,戶部已經沒有多錢了,如果真按陛下說的那樣施行的話,無疑會加重朝廷的負擔~”
“而且~戶部也實在沒有錢再去給那些軍屬戶們了~”
為戶部尚書,一提到用錢的問題,段綸就覺得一個頭兩個大,恨不得有只聚寶盆,能夠立馬錢生錢的那種。
“既然戶部沒有錢,那就從你們這些大臣們每個月的俸祿當中扣,或者是把一些不重要的項目的錢用到這上面來。”
“不管怎麼樣,朕絕不會讓那些為我大唐賣命的將士們的家屬心寒!”
見自己剛剛說完,此前一直不怎麼說話的段綸就站出來給自己哭窮,李世民白了他一眼,冷聲說道。
“啊~這~臣謹遵陛下圣諭~”
見自己哭窮無果,段綸也只得趕應了下來,開始在心里盤算著如何開源節流。
“行了,今天你們就留在這紫宸殿中好好商議商議,今天日落之前,朕要見到結果。”
隨后,李世民將一種大臣留在了紫宸殿商議,自己則是一甩袖,去了立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