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于江南地界,但是如若從湖州運送東西京,則一定會經過江南水軍管轄區域。
到得這一步,施元夕便猜出了事的緣由。
天下沒有不風的墻,徐京何眼線又遍布京中。
兵部突然要增加這麼多的軍械,只怕他得到消息后,就已經著手在安排了。
不然的話,大梁地域如此廣闊,找上苗易還許諾了如此低廉價格的人,怎麼偏偏就在湖州?
那苗易也是個謹慎之人,所以如果這事是一個江南人找到他的,他未必會應承下來。
可是湖州不同,既不屬于江南境,而且與徐家沒太多關系。
只是所走的水路,會有一小段經過江南。
在如此重利的下,此人必定按耐不住,最終將材料購買地,換了湖州。
他購買的材料并非是缺的鐵礦之流,但最后江南水軍攔截的船只上,載著的就是鐵。
這里邊,肯定還有徐京何的手筆。
但對施元夕來說,知道這個就足夠了。
因為,魏昌宏這個人,他可以容忍得了底下的人貪財,好、,甚至是攏權。
唯獨不能忍的,就是對方有異心。
苗易有嗎?
說有不一定是有,說沒有他必然不算無辜。
可他做出來的事綜合起來看,可就不是那樣了。
徐京何最終攔截的船只不是他購買的材料,而是魏家的鐵。
猜猜看,這等事一旦捅到了魏昌宏那邊,他究竟會如何作想?
是不是那苗易為了攬財,為了逃過一劫,將魏家運鐵的路線供了出去?否則的話,好端端的,那船只怎麼會被徐京何的人攔下?
導致邊疆戰事沒瞞住,如今魏家在朝上只能步步退讓,到了極大的鉗制。
魏昌宏眼里,貪墨只是個小缺點。
那,吃里外呢?
施元夕拿起了邊上的水果,啃了一口,果子的清香溢滿了口腔。
下一刻,便聽到了主殿那邊傳來了魏昌宏的暴喝。
“人呢?給我滾進來!”殿的宮人急匆匆出來,傳了刑部的員進去。
這邊的員面面相覷,皆是不明白出了些什麼問題。
而里間的魏昌宏已經開口道:“……查,立即就查。”
刑部員神驚慌地問:“此事如若查實……”
魏昌宏冷聲道:“那便只能是他犯下大錯,在天牢中畏罪自縊了。”
第52章 非司業莫屬
當日,所有留在了慈寧宮的員,都知道魏昌宏發了很大的火。
本來傳他們過來,便是有事相商,可羅明正出來的這件事,直接讓魏昌宏起了徹查的心思。
為了防止事提前泄出去,后續他也沒再與一眾員議事,而是讓宮人通知他們直接散了。
走出皇宮前,施元夕瞧著邊不人,包括了那錢侍郎在,面上都格外忐忑。
魏昌宏喜怒不定,且疑心太重,在他手底下做事,隨時都得要拎著一顆腦袋。若是同他們一樣,此時也不免驚慌。
可這些事,對施元夕來說,就沒什麼影響。
心平氣和地回到了府中,甚至還時間,讓影三去給羅明正傳了幾句話。
羅明正聽完以后,大震撼,但經歷過此前的事后,他如今已經對施元夕頗為信任,是以沒有任何猶豫地便直接應承了下來。
接下來的幾日,朝中局勢更是繃。
魏家遲遲拿不定對那苗易的置,另外幾方則是步步,短暫的幾日,已經將苗易犯下的所有罪責都羅列了出來。
史臺彈劾的折子如同雪花一般,將小皇帝的案都給堆滿了。
這麼多上奏的折子中,又以其中一項的最重。
且這事還不只是苗易一個人的事,所牽連的,是目前在朝中極存在的另外一個人,也就是魏家一派中的中流砥柱——嚴廣海。
這兵部的腐朽之事,還有那運送到了邊疆的東西,苗易可沒‘孝敬’給了嚴廣海。
徹查之下,必定出蛛馬跡。
這道折子所傳遞出的消息,讓整個魏家一派都陷了不安當中。
眼下這等局面,嚴廣海必須得要坐穩邊疆。
此人雖有些病,但在用軍打仗上能力極佳。
在所有的調和準備遲緩的前提下,他們跟北越的第一戰,便獲得了勝利。
只是……如若準備齊全的話,這一仗會勝得更加漂亮一些。
如果再加上了貪墨銀兩的事,就算魏昌宏力保,嚴廣海也必將到了罰。
此刻是戰時,雖不會直接決將領,但完全可以調遣其他將領去到軍中,他嚴廣海一頭。
徐家那個遲遲沒有回到江南的夏萊,所等待的,就是這樣的機會。
除了徐家以外,還有各方蠢蠢。
這中間,還包括了鎮北軍。
大梁不缺將領,鎮北軍從前也是戰功赫赫,加上裴濟西手中本就還有些人馬,一旦真正接手邊疆……這后果,是魏家難以承的。
種種重下,魏昌宏還從兵部羅明正上報的消息中順藤瓜,抓到了苗易不久前與江南水軍來往的蛛馬跡。
證據確鑿,此事直接為了苗易的催命符。
施元夕早間去兵部時,就見到了周圍的人議論紛紛,氣氛古怪非常。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