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北宋大官人 第七百六十三章 和明教什麼關系

《北宋大官人》 第七百六十三章 和明教什麼關系

西門慶的眼珠一轉,笑嘻嘻地說道,“那黃龍城的風景如何呀?”

趙構的臉一沉,“黃龍城乃是我的恥辱之地,不提也罷。”

“不過,我到時有一件事兒,覺得甚是奇怪,想要請教一二。”

看著他眼中的怨毒,西門慶點了點頭,“在下定然知無不言。”

“黃龍城的大明君主,似乎也復姓西門,不知道與鎮國公,有什麼關系呀?”趙構問道。

我靠!

西門慶瞳孔一,這個王八蛋,果然知道自己是大明的皇帝。

該如何應對?

“王爺見過那人?”西門慶問道。

“三十步之遙,倒也見過一面!”康王氣鼓鼓地說道。

得了!

西門慶已經有了主意,這個康王必死無疑了!

如果你鳥悄地別嚷嚷,或許還能讓你活下去。

如今你不知死活,偏要跟個大驢一樣,不弄死你,老子這場戲就唱不下去了!

西門慶湊到他的面前,“王爺,黃龍城一夜之間就變了天,康王府變天的話,你猜需要多久?”

聽了這話,康王的瞳孔一

“西門慶,你威脅我!”趙構咬著鋼牙,冷冷地說道,“可惜我不怕!”

“即便是你現在就殺了我,我也要將你的面目公諸于眾。”

聞聽此言,西門慶頓時哈哈大笑,“康王,若不是黃龍城變了天,你能回到東京汴梁城?”

“我今天給你一次機會,暫且放過你。”

“若你敢胡言語,小心讓你見不到明天的太。”

西門慶說完,回到了轎子里,冷冷地說道,“起轎。”

轎夫抬起了轎子,剛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又有人喊道,“鎮國公慢走。”

Advertisement

挑起轎簾,西門慶剛要罵人,卻見到三皇子趙楷匆匆而來,“鎮國公上早朝呀,我和你一起去。”

若這個時候,忽然又有人說道,“代王千歲駕到。”

西門慶連忙命人落轎,站在了一旁,代王也命人落轎,他手捻著胡須,“我的兒,你還生為父的氣嗎?”

“孩兒不敢。”西門慶說道。

而這個時候,忽然又有人喊道:

“大理寺正卿蘇東坡蘇大人到!”

“開封府尹程萬里程大人到!”

“十一皇子殿下駕到!”

“禮部尚書駕到!”

“凌淵閣首席大學士駕到!”

“……。”

“……。”

一旁的康王趙構,看著那些滿朝的文武大臣,一個個對西門慶行禮,和他談笑風生的樣子,心中不咯噔一下。

這西門慶如此固,自己只怕把黃龍城的事兒講出來,也沒有人相信的。

重重地嘆了口氣,心中暗想,如今西門慶實力強大,自己還是老老實實做人吧。

在一眾人等的簇擁下,西門慶浩浩地帶著眾人,直奔皇宮而去。

紫微殿,西門慶邁步上殿,而那坐在龍椅上的皇太子趙恒,見到西門慶的那一刻,已經嚇得肚子筋,手臂不停地哆嗦,一副腦栓后癥患者一般。

西門慶邁步上殿,來到趙恒的面前,“太子殿下,你來的早呀。”

“只是不知道,昨夜睡在哪里呢?”

聽了這話,那趙恒額頭上的汗水冒了出來,“我昨夜,在這紫微殿里,批閱奏章,直到凌晨,不知不覺地睡了過去。”

“是嘛。”西門慶冷哼一聲。

而這個時候,旁邊的大臣朱勔(mian)拱了拱手,“太子殿下圣明,國家有太子殿下代理朝政,乃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皇上之福啊。”

Advertisement

王黼(fu)聞聽此言,連忙也上前來,“太子殿下辛苦,臣等惶恐不安,還請太子殿下保重才是。”

西門慶心中暗想,大名鼎鼎的宣和六賊,便有這兩個王八蛋。

這拍馬屁的技,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二位所言委實有些過了。”西門慶淡淡地說道,“太子殿下執政,勤一些那是他的本分。”

“尚不知太子殿下的能力如何,你們二人就一通拍馬屁,居心何在?”

此言一出,眾人全都一愣。

西門慶的膽子也太大了吧,當著諸位大臣的面,居然敢如此指責太子,他是不是活膩了?

要知道,太子以后是要當皇上的!

高俅瞥了一眼蔡京,蔡京也搞不明白西門慶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只是輕輕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講話。

朱勔面一沉,“西門慶,你什麼意思!”

“太子勤政為民,難道還有錯不?”

此言一出,諸位大臣立刻低聲應和。

西門慶淡然一笑,扭頭問了太子一句,“太子,我的批評,究竟是對還是錯,你自己對諸位大臣說一說?”

我靠!

西門慶這廝,也太過分了吧,趙恒心中暗罵,如果自己順從他的意思,駁斥朱勔和王黼的話,那勢必會失去人心。

若不駁斥他,自己和楊妃私通的事兒,萬一被他抖出來,自己豈不是要倒霉了?

“這個。”趙恒咳嗽了兩聲,“朱勔和王黼兩位大人恤我,我十分的激。”

“鎮國公所言,也不無道理,我一定要勤勉執政,還請諸位放心。”

這一番話講出來,兩邊都不得罪,還顯得他風格比較高。

Advertisement

而王黼對西門慶卻恨之骨,他上前說道,“太子殿下,最近明教鬧得厲害,攪合的民心不安,臣以為,應該抓一些明教的頭領,梟首示眾,以儆效尤才是。”

我靠!

老子還沒找你的麻煩呢,你竟然先沖著自己來了。

這個王黼,還真是不知死活呢。

西門慶瞳孔一,淡淡地說道,“明教發展的迅速,我以為倒是有幾分道理的。”

“諸位思量一下,去年天災,若百姓沒有信仰,趁機作的話,那江山社稷,豈不危矣?”

“有了明教的思想引導,百姓們一心向善,沒有起義的事發生,我以為,應該表揚明教的教主以及諸位長老。”

聽了這話,所有人立刻議論紛紛起來。

站在臺下的程萬里心中暗想,我這個婿莫非真是明教中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