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

建安三年八月下旬,即秦瑱出使月餘之後,劉表終於決定了出水軍幫助劉備軍作戰。

在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秦瑱也到了之時。

不過此時的他已然不像剛來的時候那般只有王粲相迎,這幾天也算結識了不人。

臨走之前,蒯良便替劉表又招待了他一頓,將傅巽、王粲、裴潛、龐統、龐林、龐山民、石韜、崔均、孟建等人招了過來。

本來龐德公等人也在邀請之列,可惜龐德公這人從來不,唯有司馬徽和黃承彥赴宴。

位來坐,自然是秦瑱上座,但秦瑱卻將黃承彥和司馬徽請上了首位次位。

又讓蒯良做了第三個位置,他自己則是坐了第四個位置。

衆人依次坐定,自然又是一場歡宴,談及秦瑱要建的大學,蒯良便頗爲好奇道:

“吾聞子瑄在淮南建一大學,不知所收學費幾何,招生又有何求?”

對於這個大學的概念,蒯良只覺十分新奇,因爲荊州學宮乃是模仿太學所建。

招收的都是士族子弟,規模浩大,秦瑱既然能說黃承彥等人,顯然是有點東西的。

他這麼一問話,衆人便豎起耳朵聽了起來,便連黃承彥和司馬徽也有些好奇。

大學自是要建立,可收費和招生卻也是問題,若只是招收士族子弟的話,那也就是學宮的變種,算不得大學。

可秦瑱聞得此言,卻直接對衆人表態,他辦學宗旨就一個,有教無類!

所有學費全免,只要有心向學,有資質通過學考試,就能進學校。

學之後,不以家世來論,只以績定高下。

所有學子都能以極爲低廉的價格獲取整整一套淮書,且每年品學兼優者還設置有獎學金。

Advertisement

衆人一聽這個形式,便是驚奇不已,他們只聽過錢上學的,沒聽說過讀書還能賺錢的道理。

像是石韜、孟建等寒門子弟聽此,一時都是心不已。

傅巽裴潛則是暗道秦瑱行事當真非同尋常,王粲等人並無表示。

唯有蒯良、龐統、黃承彥、司馬徽等人神複雜,反應不一。

其中以蒯良爲最,聽得秦瑱的辦學計劃之後,便有些慨道:

“貴軍若真能如此行事,則來日恐怕天下俊才,將會皆貴軍之手!”

這天下重視教育的主很多,但敢這麼辦學,能這麼辦學的,恐怕只有秦瑱一人。

蒯良作爲智者,能輕易預見到這所大學開辦之後,會出現什麼景象。

恐怕天下寒門士子都將爲這所大學而瘋狂!

要知道,在這個知識被門閥把控的時代,多寒門士子求一書而不得。

可秦瑱先是用淮書打破了知識壟斷,而後又用大學來吸引人。

這種吸引力,甚至比求賢令還要可怕!

這些學子了劉備軍的教育,自然而然就會出仕劉備軍。

只需要等幾年時間,劉備軍就會出現人才井噴之勢!

思慮之間,他對秦瑱便是越發佩服,不由舉起杯子朝向了秦瑱道:

“吾聞劉使君曾言得先生乃如魚得水,如今觀之,豈止一水,乃魚其海,鳥飛青天,何人能與羈絆?”

“先生之才,當得老夫一敬,還滿飲此杯!”

秦瑱見他敬酒,忙道過贊,又端起杯與其共飲了一杯。

一邊飲著,他心想蔡家已經有意上他們,蒯氏兄弟這次也出力不

算來算去,荊州三大世家已經拉攏兩家,若再拉來黃祖,來日他們荊州可就算水到渠了!

Advertisement

當下他又再度邀請衆人飲宴,如此飲宴至了深夜。

臨走之前,黃承彥和司馬徽又囑咐了他一番,如果還有新作,務必抄下讓人送過來。

秦瑱自是欣然應之,隨即又對衆人發出了邀請。

這一次宴席之上,像是蒯良、傅巽等人都在劉表麾下做事。

但其他人可都沒有方的份,現在邀請也算是他最後一次發起的邀約。

最終,龐統、龐林兄弟皆未應諾,崔均則是天不喜拘束,直接回絕,反倒是裴潛應下了此事。

因是裴潛早就已經對劉表失,時常對王粲傅巽表示,劉表非人主也!

按照原本歷程,他本來是要南下長沙居的。

可現在秦瑱先一步邀約,他便同意跟著王粲一道前去淮南看看。

至於石韜與孟建這哥倆本來還在猶豫是北上中原還是去淮南,但架不住諸葛亮勸道:

“中原甚多士大夫,丈夫當遨遊,何以歸故鄉?”

二人都是中原人,聽得此話,便打消了北上的想法,給諸葛亮表示等他們收拾好了家當,就往淮南看一看。

於是一次宴會,秦瑱拉到了三個人才,次日便帶著王粲、裴潛二人一道離開了襄

離開之時,劉先再次出現,帶著劉表給劉備的謝禮給了秦瑱。

這一份謝禮分爲兩份,一份是給劉備的手書,還有一些金銀珠寶,用以酬謝劉備給的禮

一份這是給秦瑱的餞行禮,分爲一箱五十鎰黃金、一箱珠寶,以及幾百冊襄藏書典籍。

這些典籍都是宋忠等人標註以及校正,好像是在給秦瑱表達論書淮南是多,可學問還是在我襄居多。

秦瑱對此,只能笑容以對,心想劉表這老頭年紀也不小,勝負竟然這麼強。

Advertisement

但好歹人家還給了些錢財,他也只得多謝劉表之禮。

算一算他這一次出使,公家的東西不算,他個人收便在上百萬之多。

雖說他也算家大業大,但白給的錢,不收白不收。

至此,秦瑱總算完了自己這一次出使的全部任務。

從襄一路行出,往西行數裡,便到了城外渡口,蔡瑁已然領著兵馬在此接洽。

雖說這一次出兵是以荊州水軍爲主,但秦瑱爲了保證果,還是向劉表請求隨軍。

蔡瑁的任務,就是把秦瑱一路送到江夏。

這一次再見,二人便沒了之前劍拔弩張之意,沿路上兄弟相稱,頗爲親熱。

趁著機會,秦瑱又向蔡瑁打聽了一下荊州軍隊的況。

而後方纔知道荊州軍現在有兵馬超過十三萬,其中水軍就超過了一萬五千人。

水軍一共分爲三部分,一部分三千人駐紮襄以東的邔國水寨;

一部分三千餘人,駐紮在江陵城南邊的水寨。

最後一部分一共九千餘人,駐紮在江夏沙羨水寨,歸爲黃祖調遣。

相對南郡來說,江夏僅有七萬餘戶,三十餘萬人,但駐軍卻超過了三萬。

得益於此,黃祖在劉表麾下就相當於一個土皇帝一樣,聽調不聽宣,基本上不會進城述職。

聽得此話,秦瑱心想黃祖和劉表無親無故,既然知道黃祖權勢這麼重,爲何還要讓黃擔任章陵太守?

想了一會兒,他便將自己疑問出,蔡瑁一聽,即須笑道:

“此亦賢弟不知爾,別看黃祖只據江夏之地,實則章陵稅收,亦歸黃祖所有!”

說著他便將黃祖的狀況和秦瑱說了一遍,原來遠在當日孫堅殺了荊州刺史王睿之時,荊州就形了各方割據之勢。

Advertisement

郡被袁所據,南郡被宗賊佔據,荊南四郡除了張羨之外,皆是各有賊

而這江夏,就被安陸黃氏所佔據,以安陸爲中心,包括西陵、章陵等地,皆是黃氏的地盤。

當日劉表進荊州,得到了蒯、蔡兩家之助,功平定荊州大部,唯有江夏之地,黃氏已經了尾大不掉之勢。

面對此狀,劉表討伐自然是不可能討伐的,只能遣使前去和黃祖商議。

最終和黃祖達了一致,使江夏與南部分縣城聽從劉表之令。

而黃家保證維持各地的治安,擁有獨立軍權,但不參與荊州政局。

劉表對此,自然不夠滿意,但又奈何不了黃祖,只得聽之任之。

後來他見黃祖勢力太大,有意削弱,便在袁走後,順勢奪取南

又將黃祖佔據的一部分劃出一個章陵郡,讓蒯越擔任太守,企圖將其收歸自己麾下。

可這樣一來黃祖就不幹了,開始獅子大開口,向劉表討要大量錢糧用來養軍。

劉表一面要養荊州軍,一方面還有資助張繡,哪有錢糧能給黃祖。

眼見黃祖有意趁著這個機會發飆,他便只能撤銷了蒯越的章陵太守之位,換上了黃擔任章陵太守,這才穩住了荊州大局。

所以黃擔任章陵太守,實則並非劉表本意,而是對黃祖的拖鞋。

這一番解釋,自然是讓秦瑱對荊州有了一個更深的瞭解。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荊州是一個整

但在劉表單騎荊州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綏靖手段,導致劉表手上的荊州不像其他諸侯地盤那麼穩固。

這也是爲什麼劉表一死,荊州便四分五裂的原因。

因爲荊州從劉表主政開始,就沒有爲過一個完整的政

思慮之間,他又趁著這個機會問了蔡瑁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文聘、劉磐、黃忠等人。

這些事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軍事機,但蔡瑁此刻卻是知無不答。

他明確給秦瑱講述,文聘和劉磐是劉表親自提拔起來的親信。

而黃忠卻是前刺史王睿麾下校尉,始終得不到劉表信任。

除了這三將之外,劉表麾下還有袁龍、劉虎、韓晞等心腹大將。

如此二人談著話,船隻行過了魚梁洲,剛至鹿門,便見一支兵馬已然列陣江邊。

看著這支兵馬出現,蔡瑁便須悠悠道:

“看來黃府君已經派人前來接待賢弟,爲兄卻是隻能送到此了!”

秦瑱聽著,來到欄桿邊上,朝外看去,就見黃一臉笑意等在岸邊:

“秦兄多日未見,別來無恙否?”

“吾聞使君已經下令出兵,正前往江夏助陣,你我不妨一道前往!”

看著黃在此等待,秦瑱便沒了之前的輕視之心。

之前他只以爲黃是個二世祖。

但現在瞭解了荊州的權力結構之後,他才發現黃這人或許也沒有他想象中那麼簡單!

合著先前送他之時,並非是不把國事當回事,而是明擺著不把劉表當回事。

現在陳兵於此,顯然也是沒有把蔡瑁等人放在眼裡。

看著蔡瑁這般暫避鋒芒的模樣,他就知道蔡家和黃家關係或許比蒯氏還要差。

正是手心手背都是,他當下便辭別了蔡瑁,又帶著衆人行下了船隻。

來到了黃面前,他即拱手一笑道:

“瑱何德何能,竟勞府君迎來送往!”

見他拱手,自然翻下馬笑答道:

“先生切莫如此,莫說我等爲友,自當相送。”

“就說此之前還答應帶一人來見先生!”

“現在此人已至,吾自當與先生送來!”

說著,他便回頭看了一眼,隨之便見一魁梧大將來到秦瑱面前,恭敬的一拱手道:

“末將甘寧,見過先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