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

第251章 兵臨潥,秦瑱的猜想

面對諸葛亮突然祭出的殺手鐗,秦瑱和劉曄都有些驚訝。

但也僅僅是驚訝,並不會有太多異樣緒。

畢竟同屬一軍之中,征戰之時便是各顯神通,誰的計策更有效率,那就用誰的計策。

反正都是爲了儘快奪取江東,誰獻計都是一樣的獻。

相反,諸葛亮提前留下的這一手,充分顯示了其戰略眼

不僅對他們沒有壞,反而可以再度給孫策來一招出其不意。

如此想了一會兒,秦瑱便點頭笑道:

“若太史將軍真有一支兵馬正於豫章郡,那我軍便可從容北進矣!”

“不妨依照子揚當初四路齊進之計行事,分兵四路!”

“今孫策陳兵宛陵,不可不慮,當分一支兵馬於此,與孫策對峙!”

“當前我軍麾下,能與孫策一戰者,獨張將軍也!”

“太史將軍悉江東地理,可以我軍戰船從春谷出發,進取石城!”

“另外,我軍主力繼續沿西而進,威,讓敵軍視線只極西線。”

“待得三軍齊,敵軍以爲東線無備,便可遣豫章兵馬東進,經水路奇襲會稽!”

“如此布得一張網,必教孫策難以兼顧,出無門!”

他如此再度規劃總戰略,衆人便再度點了點頭。

劉備眼見衆人並無異議,當下再度調兵遣將,以張飛東路主將,領兵一萬與孫策對峙。

以太史慈領本部兵馬和魯肅等人匯軍,以歷基,進攻石城!

主力依舊是劉備所領,以兩萬大局朝著潥進發!

唯一的問題就是從南面突襲豫章的將領人選問題!

豫章郡的兵馬現在由祖郎同屬,此人乃是山越豪帥,只與太史慈友善。

Advertisement

雖然現在已經了劉備軍的印信,但一般人還真降不住。

對此秦瑱給劉備的建議是,任命劉曄爲軍師中郎將,領魏延南下與祖郎一道進軍會稽!

之所以要任命劉曄南下,秦瑱自然有他的思考。

因爲現在孫策兩個謀士皆陷於他們軍中,而他們兵力上又佔優勢。

即便是應對周瑜,也用不上四個謀士同時謀劃。

所以與其讓劉曄在這裡混資歷,不如南下奪取會稽混戰功。

而劉曄對此,自然也是欣然應之,毫無不滿。

實際上他現在也力屬實有些過大。

本來秦瑱位就高於他,且戰略思維朝前,他沒有太多立功機會。

現在諸葛亮又迴歸,這小子雖然資歷不如他,可戰略也是一把好手。

這個兩人一上一下,把他夾在中間,那一個抑啊。

就和秦瑱的想法一樣,他想著與其合在一起,不如把他分出去奪取會稽。

既能獨自領功,還能不被制,何樂而不爲呢?

故而如此商議一番之後,劉備軍正式開始分兵,次日劉曄便帶著魏延與五百兵馬西去,準備乘船南下豫章。

同一時間,劉備軍兵分三路,沿著宛陵、潥、春谷三個方向開始進軍。

劉備軍分兵的消息,自然瞞不過周瑜和孫策。

對於這個狀況,病未愈的周瑜伏案嘆息道:

“伯符兄只以爲劉備還會東進宛陵,豈不知秦瑱等人皆有其能,安能讓我軍如願?”

實則當他收到孫策調令之時,他是拒絕的。

畢竟現在江東的況越來越複雜,他雖能抵劉備軍,可資歷不夠。

隨著江東一衆大將逐漸戰死,孫家姻親權力越來越大。

Advertisement

孫策任命他爲大都督,幾乎就是把他放在火上烤。

程普等人難以心服不說,一旦他再次失敗,那孫家人能把他活撕了。

但在知道黃蓋、韓當的死訊之後,他卻又強行接下了此任。

因爲他知道現在孫策面對的形勢有多難,讓他上位,就是把希放到了他的上。

他要是再拒絕此任,那就是把孫策往死裡

作爲孫策好兄弟與最後的依靠,他必須扛起這個大任!

此時孫策在北線的兵力實則超過兩萬人。

但因爲北線的城池太多,反而導致兵力更爲分散。

因而周瑜在帶著徐逸的五千人馬北上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令程普以六千大軍進駐石城。

其次以朱治率領四千兵馬駐守江乘,以孫暠率兵六千屯駐秣陵。

最後以呂範、徐琨帶領剩餘的五千餘人依舊防守曲阿、丹徒一線。

他的戰略思想和孫策相反,並不覺得劉備還會採取合兵之策。

想著以一兩道防線抵劉備的兵馬,就是一廂願!

而現實也如周瑜所想一般,劉備分兵了,且放棄了孫策想要堅守的宛陵,直接朝著潥殺了過來。

對此,周瑜在嘆息一聲之後,即調令孫暠增兵三千往潥南邊下寨,準備應對劉備的進攻。

在這樣的形勢下,建安三年十月下旬,劉備軍殺到了潥城外。

這裡便得提一句,此潥非潥,就如蕪湖的地理變化一般,這個時代的潥城並非後世的潥市。

東漢時期的潥,大約位於後世高淳區以東數十里的遊子山西。

南北以石臼湖、固城湖兩湖爲屏障,東側以遊子山爲護翼。

雖說地勢不如繁昌那般險要,可亦是丹重鎮,也是吳郡的門戶所在。

Advertisement

突破此城,就能直接殺吳郡重鎮羨。

抵達此之後,劉備便令人連日戰,希引得周瑜主出城。

但周瑜秉持著不出的戰略,無論劉備怎麼罵,都不予戰。

對此形勢,諸葛亮給劉備出了一個敵之計。

簡單來說,這個時代的長江和太湖由潥水貫通,可以從水路派兵經潥水殺太湖,做出繞後突襲之勢,威周瑜出來戰!

劉備聽從此計,做竹筏百艘,以千餘兵馬趁夜經水路而下。

結果兵馬剛至固城湖,便見一支兵馬殺出,攔住江道,將其軍擋了回去。

原來周瑜早就看出了防守的薄弱點,讓孫暠南下駐寨,就是爲了防止劉備從水路東進。

一場小戰,頓時讓劉備折損數百之多,不得已放棄此策!

眼見周瑜堅守不出,劉備不好貿然進攻,便令麾下士卒伐木製造攻城械,做出強攻潥之勢。

可一連數日,周瑜都沒有任何作。

劉備見狀,心中惱怒,索令士卒搭建大量雲梯,準備直接強攻潥

可就在這時,秦瑱卻來到了劉備的軍帳之中道:

“明公,我軍不可如此強攻此地矣!”

劉備本以爲秦瑱是來獻策的,沒想到秦瑱是來勸阻他,這可把他弄得一陣不解道:

“吾不知軍師此言何意也,何言我等不得強攻此?”

“眼下再過月餘便要冬,我軍雖已立足江東,可孫策終究還有兩郡。”

“若能奪取潥,那我軍到開春之時,便可直吳郡之。”

“現在不趁機奪取此城,又當爲何事也?”

但秦瑱聞之,卻是一臉深沉道:

“依在下之見,我軍或許該退軍南下,看看周瑜如何應對!”

Advertisement

劉備一聽,自是滿臉疑,忙問秦瑱緣故。

秦瑱隨之就給劉備提出了一個猜想。

周瑜如此,很可能是在拖延時間!

原來在抵達潥之後,秦瑱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現在孫策的戰略思想他們是能推斷出來的。

直白的說,孫策戰略就是企圖用周瑜來扭轉戰局。

就和他們準備奇襲會稽一樣,孫策想改變戰局,變數就在周瑜上。

但周瑜作爲孫策的希,那又是一個怎樣的佈局呢?

作爲周瑜的老對手,他並不覺得周瑜是那種只會消極防守之人。

之前即便在被兩面包夾的況下,周瑜依舊在尋求破敵的辦法。

現在面對孫策的重託,那此人顯然也不會毫無逆轉之法。

面對他們分兵之策,此人並沒有集中兵力,而是將原本就不多的兵馬再度分散,顯然不合常理!

同樣,現在他們已經準備強攻了,周瑜還是沒有行

這一切跡象都證明,周瑜應該在等待什麼轉機!

這個轉機多半足夠逆轉當前的局面,甚至讓江東方面轉守爲攻。

故而秦瑱現在纔回前來給老劉建議,先調轉方向,看看周瑜怎麼作!

如果周瑜還在堅守,那就說明周瑜一心求穩,轉機一定在外界。

如果周瑜出兵探尋他們異狀,那就證明周瑜應該還未定計。

聽著這話,劉備自是眉頭皺,沉思道:

“那依軍師之見,周瑜如果真有其他打算,那又當來源於何方?”

本來現在局面秦瑱不說還好,秦瑱一說他就意識到問題不對。

誠然,江東方面現在已經劣勢,但即便現在堅守,也對形式於事無補。

能守過這個冬天,明天春天他們一樣會繼續進軍。

也就是說,周瑜現在的堅守之策,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況下是毫無意義的。

關鍵就在於這個外力之助,在什麼方向,會是那一方!

而他這麼一問,秦瑱便一臉篤定之道:

“明公若問此事,那在下推斷,多半便在呂布上!”

“因當前我軍周邊已無大敵,曹出兵南,無心南下。”

“劉表與張羨相爭,又要防備曹,也無法西顧。”

“唯有呂布其人,雖與我軍聯合,卻是貌合神離,對我軍威脅極大!”

見其說出呂布這個名字,劉備的眉頭皺得更了一些:

“且不說呂布此人會不會出兵,眼下呂布與孫策惡,我軍與他好。”

“如此狀況,呂布當真願意與孫策聯合?”

呂布這人,某種意義上來說,拉低了劉備對諸侯下限的認識。

但他這人終究願意與人爲善,不太願意和盟友惡。

然則秦瑱見狀,卻是搖頭一笑道:

“是與不是,試試便知,正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假如孫策真有心聯繫呂布,那我軍必須儘快防備。”

“不然一旦被呂布襲後路,我軍便再難取江東矣!”

劉備一聽這話,猛然回憶起了三年前被呂布襲的往事,當下便做出了撤營!

隨之當天正午,劉備下令撤軍,連營寨都沒有拆卸,放著那些做到一半的攻城械,直接朝著南邊退去。

他們剛一離開,消息便傳了城,徐逸聞之,便一臉興的來到周瑜面前道:

“都督,好消息,劉備軍今日正午撤軍而去!”

“現在其營寨都未拆卸,恐是後方遭襲。”

“咱們是否出兵試探試探,看看敵軍所?”

周瑜問聽此言,便將手上的筆往桌上一放,一臉疑道:

“劉備撤兵了?此事當真?”

“千真萬確,敵軍確實已然撤兵!”

“末將已經出城探查,敵軍所有兵馬盡皆撤出了此地!”

“我軍若要追擊,便要儘快出城,不然便難追上敵軍兵馬!”

可週瑜聽著這話,卻是一時陷了沉思之中,開始思考秦瑱又在玩什麼招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