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

次日清晨,在秉燭夜談之後,劉備親自會見了一次呂布。

此時距離二人上次會面,已經過去了一年有餘。

在那個時候劉備在呂布眼中,只是個小老弟被他搶了徐州也不敢吭聲。

可此時再見,他卻已經戴上枷鎖和沉重鎖鏈。

不知道是不是在牢中想開了的原因,這一次呂布再見劉備,不是腆著臉賢弟,而是直接跪到在地高呼道:

“罪人呂奉先,於此拜見明公!”

如此說著,他直接躬下了腰,枷鎖垂地,一副老實模樣。

算起來他也在牢中呆了一個月。

昔日囂張跋扈的飛將,渾都是一惡臭氣息。

長髮披散,鬍鬚缺打理,蓬蓬一團。

穿著一不太合的囚服,活像是一個死刑犯。

而劉備見得此狀,並不想往昔那般連忙上前攙扶,面上也沒有任何表

他只是看著呂布,沉了許久,嘆息道:

“奉先這又是何必?昔日飛將,步於如今之境!”

“我等雖不算友人,但昔日我容奉先暫居徐州,奉先敗我之後,亦肯納之。”

“你我並非死仇,吾亦一心與奉先盟好。”

“何故吾自南下討賊,奉先反倒襲我後路?”

實則劉備有時候也在反思,他和呂布之間到底是什麼仇怨!

爲什麼兩家始終都不能和平相

難道是因爲他出不夠,難以讓呂布心服口服不

故而現在即便不想殺呂布,他也想問個清楚。

他這麼一說話,呂布便是沉默不語,足足過了許久,方纔沉聲道:

“乃因不識大勢,於下無恩,故至今日之禍。”

“此皆布咎由自取,與明公無關!”

Advertisement

這個態度顯然是和劉備印象的呂布完全不一樣的。

因而劉備聽得此言,便呂布擡起頭來。

呂布隨之擡頭,只見其低眉順眼,再無昔日張狂之狀。

劉備細細觀之其眼眸,一時皺眉道:

“奉先爲何不願擡眼視人?”

呂布聽著,角突然泛起了一苦笑道:

“乃因見明公,故不敢直視之!”

這話他倒是沒有扯謊,他現在是真的有點害

畢竟即便是當初他最落魄之時,見劉備也是冠整齊。

可現在他這副模樣,別說見劉備,就算見到自己妻,他都會愧。

這也是呂布最真實的模樣,別看他平日剛勇,實際上該服也會服

就像現在,他知道自己命繫於劉備之手,索有話直言,不加掩飾。

劉備看得他如此形貌,心中疑慮又減了三分。

假如呂布一直和他對剛,那說明呂布這人完全沒腦子,本留不得。

可現在這幅模樣,卻說明呂布起碼能認清現實。

這樣此人再度作的可能反倒會小不

想到這裡,他站起來負手踱步道:

“備若殺奉先,不知奉先可怨於我?”

呂布聽得此言,英武的臉上便出了一道:

“久聞玄德公仁義,布方求公一見,以求活命。”

“不料如今公亦殺我,可見布命當如此。”

“布亦不願再求之,請活家小,留一全足矣!”

劉備看他一副認命的模樣,便再度詢問道:

“汝家小吾自當養之,然則麾下戰將高順、魏越皆不願降。”

“吾若殺奉先,彼等必隨奉先而去!”

“不知奉先以爲,彼等備當如何待之?”

Advertisement

聽著高順、魏越皆不願降,呂布便是神一異道:

“明公是言,伯平、子昂(魏越)皆不願降?”

實際上魏越不願投降,他是知道的,畢竟二人之前暫時被一同關押過。

可高順不降,卻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因爲他給高順的待遇,是諸將之中最差的。

但沒想到,在幾乎所有戰將都反叛他的況下,高順還在如此盡忠。

故而聽得此言,饒是他這人自私自利,也不慨道:

“早知伯平忠勇如此,布豈會棄之不用?”

念及至此,他自是越發悔恨,忙擡頭對劉備道:

“明公大敵不過布一人,二者皆無罪也,請赦之!”

看他能爲二人求,劉備不由沉聲道:

“彼等若是不降,吾安能赦之?”

呂布聞言,總算明白了劉備之意,當即又是一陣自嘲道:

“只要明公肯赦二人,在下願爲明公遊說!”

“子昂乃吾弟也,必肯降之!”

“伯平命乃爲吾救,我若勸,他必降!”

本來他已經準備好赴死了,沒想到死之前還要幫劉備一個忙。

若是以往,他或許還要以此求饒一番。

可他現在算是看清楚了,劉備麾下都一心想讓他死。

在這種況,劉備都明說了,那他還求什麼饒?

死前,他還能給自己挽回一點面。

不過讓呂布沒想到的是,他如此說罷,劉備反倒開口道:

“若汝能勸服二人來降,吾可免汝一死!”

此言一說出口,呂布子便是一震,猛地擡起頭來看向劉備道:

“明公莫非真留布一命?”

劉備眉頭一挑,似有深意的看向了呂布道:

“奉先乃一心求死乎?”

Advertisement

呂布是一心求死麼?當然不是!

甚至直到見劉備之前,他都一心想要活下來。

可剛纔那一瞬間他確實死心了。

所以劉備突然又給了他生的希,反倒讓他有些詫異道:

“可布幾次背公反擊,公豈肯饒我命?”

當然,這話一說出,他就有些後悔了。

萬一劉備已經忘了這些事,他現在一提起,不是找死麼?

但劉備顯然沒有忘卻,他緩緩背過去,嘆息道:

“從我等相識至今,汝共叛我四次!”

“昔日關東諸侯皆不願納汝,吾納之,汝奪我徐州,與袁共斷吾後路。”

“後吾屯於小沛,乃爲汝守邊,汝再度倒戈擊之。”

“吾與汝共伐袁,君得勝再叛。”

“至於我等聯盟,汝再度叛我盟約!”

“不瞞奉先,自吾知擒獲奉先之後,便早殺之。”

“奈何麾下孔明與軍師皆勸不殺。”

“吾念我等皆是北人,雖出貧寒,卻不當這般不知廉恥。”

“此番我見奉先,乃因奉先當日求吾一見,今已遂奉先所願”

“若是來日再叛,奉先便再見,吾當見!”

“還君好自爲之,切莫再犯!”

如此一番言語說罷,劉備便不再看呂布,揹著手朝著後堂行去。

獨留呂布一個人跪在地上,滿臉愧,難發一言。

建安四年二月中旬,在呂布兵敗被擒之後,劉備做出了一個讓天下人跌破眼鏡的決定。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劉備抓到呂布會直接殺掉時,劉備並沒有殺呂布。

這個決定一做出來,頓時在劉備麾下掀起了軒然大波。

先是壽春城的袁渙、劉馥、孫乾等人相繼來勸呂布此人留不得,其後關羽、張飛紛紛來信力勸斬殺呂布。

Advertisement

幾乎除了秦瑱、諸葛亮、徐庶等寥寥數人之外,沒有人不勸劉備殺之。

可劉備卻是頂著這等力,留下了呂布的命。

僅僅只是將呂布軍權剝奪,安置在了壽春郊外田莊。

此舉毫無疑問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肚量,一度引起了衆人的不解。

但也有不士人讚頌劉備仁義有高祖之風,各方評價不一。

而在這同時,高順和魏越悄然加了劉備的麾下。

兩人加之後,依照秦瑱的建議,劉備將魏越調令至東治,與新任太守諸葛瑾一道奔赴南平郡。

高順則是被秦瑱安排在了趙雲邊當做教習,負責他們軍中銳的訓練工作。

這一個職位不掌軍,無法調兵馬,但可以輔助訓練軍隊。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對目前高順最好的安置方式。

同一時間,劉備麾下也開始了新一的軍事部署和員調

張遼被劉備調到了陳登麾下擔任中郎將,與陳登、雷緒二人負責掃平東海郡豪強與海賊。

甘寧命前往廣陵,從世家手中借船北上接應公孫瓚。

陳羣被劉備任命爲麾下功曹從事,算是直接一步委以重任。

魏續等人則是留在壽春,暫時閒居,等待調

而裴潛、王粲、石韜、孟建等人分別擔任各縣縣令,用以穩定各縣形勢。

一番作之中,二月十七日,劉備的小妾甘氏誕下一子。

因此子誕時正值日出,映照雪上,顯得潔白無暇,故此子小名白豚。

白豚者,就是白豬,這亦是古代取小名的習慣。

不求什麼信雅達,只求賤名好養活,比如漢武帝,小名爲彘,司馬相如,小名犬子。

阿斗其名,據傳是甘氏夢吞北斗而名爲鬥。

不過這個時間線上,劉阿斗卻是再也不存在了,與之相對則是多了個劉白豚。

得此一子,劉備自是大喜,接連大宴三日,與麾下臣屬共慶,自不多言。

而正當劉備軍大喜之時,數百里外的許都,正於暗流涌之中。

許昌城,司空府,自天子遷都之後,此地便多了半個朝廷的差事。

幾乎所有公務,都會先在尚書檯荀彧的理之後,被送到府給曹觀看。

待得曹觀看之後,再將其中文件分類,一部分下來,一部分遞給劉協。

可以說此地就是大漢各文件的中轉機構,也是曹家班的聚會場所。

隨著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天氣即將過去,積雪逐漸消融,紅梅掛在枝頭上,隨著吹小院的寒風搖曳。

在曹的書房之中,一衆臣屬正彙集此,等待著曹查看各傳來的消息。

暖閣的熱氣使得整個屋風,甚至讓不人頭上冒起了汗,但卻沒有人說一句話,也沒有人作。

所有人都是靜靜的看著曹,等待曹看完手上的信件。

這般沉默了許久,曹方纔端起案桌上的茶杯,一臉驚訝意:

“如此說來,呂布如今雖被秦瑱擒至壽春,但劉大耳卻未殺之?”

在他側,郭嘉跪坐在第四個座位上,低著頭道:

“正是,劉備未殺呂布,多半是秦瑱之意。”

“如此舉止,雖有風險,卻可收買人心。”

“似呂布麾下降將秦鬆、魏續等人,皆贊劉備之德!”

“依在下之見,秦瑱此舉或許是在暗示孫策投降。”

“他以此策搖人心,恐怕開春之後,孫策亦難抵抗!”

“江東之地,很快就會落劉備之手!”

“不得了啊不得了,秦子瑄屬實不得了!”

聽著郭嘉之言,連贊秦瑱道:

“彼投劉玄德不過兩載,劉玄德已然地三州之地。”

“如今觀之,我軍昔日態勢,屬實與子瑄不得關係。”

“劉備也不簡單,能容人所不能容,呂布尚且不殺,吾不能及也!”

郭嘉見其如此,忙想開口,不料他還沒說,曹便擡頭笑道:

“然則,秦瑱有一語說得好,曰:‘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既是劉備當有此命,我等且不論他!”

“我今日請諸位前來,只有一事要論!”

說到此地,他笑容一斂,便將茶杯往桌上一扣,沉聲道:

“吾勸諫天子遷都長安,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