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233章 胡圖族和圖西族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233章 胡圖族和圖西族

“閉!”

“國師自有方略,哪里得到你說話?”

“再在這里胡說八道,滾回去拉鳥糞去!”

鄭芝龍劈頭蓋臉地一通訓斥。

鄭芝虎被訓得灰頭灰臉,再也不敢作聲。

其實他這個鳥糞專使,可是個差。

鳥糞拉到江南,稍微添加一些輔料,就了搶收的料,隨隨便便一船就能賺上千兩銀子。

因此鄭芝虎前幾年撈了不銀子。

也就是聽著不怎麼順耳,老是被人拿來笑話,又是國師親封的,誰都不敢改。

于是鄭芝虎想方設法了這個差事,可鳥糞專使的外號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鄭芝龍笑著說道:“有國師運籌帷幄,小小的大城,哪里需要強攻?”

其實攻占大的作戰計劃,早就制定好了。

先派出三百水師陸戰隊的將士,偽裝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奴隸進城。

然后再來個里應外合,小小的大城,還不手到擒來?

真正的戰事在后面,由關寧軍長驅直,攻打緬佃的國都。

鄭芝龍接著惋惜地說道:“可惜了啊,不能搶他娘的。”

“大明這次征服緬佃,要的是長治久安的征服與統治,單靠殺戮和劫掠顯然是行不通的。”

“之前在上緬佃,富貴商團大肆殺戮、劫掠,引起緬佃各部族同仇敵愾,以至于后續的大軍寸步難行。”

“因此這次朝廷派關寧軍與水師攻下緬佃,絕不能再行殺戮之事。”

開口的是水師政委閻應元。

不得不說,此人是個搞政工的奇才。

歷史上,他以區區卸任典史的份,就能鼓一盤散沙的江百姓,借助小小的縣城,抵抗建奴大軍十幾萬大軍八十多天。

在這個歷史時空,云逍慧眼識英雄,早早起用閻應元,對他委以重任,擔任水師政委。

Advertisement

才是五六年的景,一幫桀驁不馴的海盜,是被他馴服的服服帖帖,就連鄭芝龍都對他敬服有加。

鄭芝虎這匪不改的家伙,在閻應元面前也如同老鼠見到貓。

并且閻應元還主持了水師將士的訓練。

這些年在荷蘭海軍軍、水手的幫助下,大明水師已經完了從海盜,向專業海軍的巨大轉變。

正因為閻應元能力強,行事又穩重,這次攻打下緬佃的軍事行,由他來擔任,鄭芝龍只是負責海面上的事

鄭芝龍看了一眼關寧軍領軍將領何可綱,開口說道:“這要是不給將士們一點甜頭,恐怕士氣不振啊!”

他所謂的甜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古往今來,軍隊的戰斗力,都是靠大把的銀子養出來的。

朝廷撥付的餉銀畢竟是有數的,如今又難有克扣軍士軍餉,或是吃空餉的機會。

并且這些年來往大明的商船數量暴漲,可水師在軍紀約束下,無法跟以往那樣,劫掠商船或是收保護費。

這讓很多水師將士都是眼紅不已,心中不免會生出怨念,時間久了,也就會傷到士氣。

這次好不容易有機會攻打緬佃,本以為可以大肆洗劫一番,可沒想到還是不讓搶。

何可綱點頭說道:“鄭總兵所言不無道理,將士們的士氣,不得不考慮。”

關寧軍這些年沒有了戰事,發財的機會自然也就了。

這次被調到緬佃來,本來也是抱著跟水師將士一樣的心思。

誰知道大老遠跑過來,卻撈不到什麼好,自然會挫傷士氣。

閻應元肅聲說道:“朝廷厚待將士,到了正是將士用命,豈能因私利而忘國事?”

鄭芝龍和何可綱都是面訕訕。

這些年,大明朝廷還真沒虧待將士。

是給了軍人足夠的地位和榮耀,銀子也沒給。

Advertisement

這在崇禎三年以前,哪個敢想?

閻應元神稍霽,接著又道:“國師之前特意給本發了一封電,稱陛下默許,攻打緬佃所得朝廷不收分文,留下一半用于戰后重建,另外一半用于犒賞有功將士!”

說到這個,何可綱等關寧軍將領頓時不困了。

何可綱朝著北方拱手說道:“陛下與國師如此恤將士,將士們怎敢不效命?”

水師將領們的臉卻垮了下來。

他們只負責海上和攻打大,刮不到多油水啊!

“一幫貪心不足的混賬!”

閻應元笑罵道,“有件事,只有我與鄭大人知曉,現在也該告訴你們了。”

“等緬佃戰事結束,咱們水師就要跟佛郎機人開戰了,將他們全部趕回老家去!”

“以后從東洋到這里,以及整個南洋,都將是咱大明的海域。”

“機會多得是,還不夠你們立功,還愁沒有銀子可撈?”

鄭芝虎等水師將領頓時神大振,無不掌。

隨著大明的國力越來越強盛,海外貿易做的越來越大,在大海上與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吉利等泰西諸海上強國的沖突,也越來越多。

因此海上的擴張,已經勢在必行。

攻占南洋、印度洋,還只是第一步。

控制所有關鍵的航線,稱霸大洋,這是第二步。

將大明的國旗遍歐羅大州、洲,這才是終極目標。

“打下緬佃容易,要想長治久安卻是極難。”

“如今朝鮮又在用兵,緬佃即使打下來,也要耗費朝廷大量力,才能鎮住那些土人。”

“接著又要在海上與紅戰,朝廷怎麼承擔的起?”

何可綱是一位善謀的大將,如今大明連年征戰,不免有些憂心。

鄭芝虎忍不住又開口道:“以我看,還是把那些猴子全都殺了才是最省事!”

Advertisement

這次鄭芝龍倒是沒有訓斥他。

是鄭芝龍,連何可綱等人,都覺得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緬人那麼多,緬佃又山高林,怎麼殺得絕?”

閻應元搖搖頭。

其實對于多數大明人而言,殺那些野蠻不曾開化的蠻夷,并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閻應元接著笑道:“國師早有治理緬佃的良策,何將軍就不必杞人憂天了。”

何可綱好奇地問道:“怎麼個治理法?”

“國師在給本的電文中,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說的是一個盧旺達的小國,國中有兩大族,名為胡圖族和圖西族……”

閻應元徐徐道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