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農門惡婦養家記 第145章 冷清

《農門惡婦養家記》 第145章 冷清

以前熱鬧非凡的局面,眼下便只是零星一些客人。

雖也不至于是無人顧,但這其中的分別,甚至連客人都納罕起來。

謝氏姐妹從余晚竹擺攤時,便是的鐵桿顧客,今日已經嫁人的謝家姐姐過來,一進店就“咦”了一聲。

“余娘子,芳容閣難得有如此清凈的時候,這可是有些不尋常啊!”

平日里上芳容閣來的夫人小姐們,除卻那些早已預定好的貴客,余下皆是要按著先來后到的順序等候的,東邊的雅閣時常坐滿了人。

可今天來,雅閣里竟是只有兩位姑娘等著。

人數乍然消減,瞧著還有些不習慣呢。

謝家姐姐子爽朗,又常常照顧的余晚竹的生意,一來二去兩人便也相了。

余晚竹笑著迎過來,“謝夫人來了。”一面說著話,一面把人引到另一間空著的雅閣坐下。

路上熱,謝氏一路趕來,早已干難耐,喝了兩口遞過來的冰鎮酸梅湯,才算緩了過來。

“你這酸梅湯不錯,一杯下肚,覺暑氣霎時便消解了。”

余晚竹溫和一笑,“謝夫人喜歡便。”

了夏,天氣一日比一日熱,讓小廚房準備了許多消暑的飲食,像酸梅湯和綠豆湯都是常備著的。

熬好后放在井水里湃著,隨取隨用,不論什麼時候喝,都是冰冰涼涼的。

客套兩句,謝氏忽然問:“余娘子,你別怪我多啊,前幾日我來的時候,店里還人滿為患,怎麼今日卻這樣冷清,可是出了什麼問題?”

的夫家也是商賈,生意上的事懂一些。

一個生意火的鋪子驟然變冷清,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勞謝夫人關懷,”余晚竹搖了搖頭,輕嘆一聲,“鋪子里這兩日的確不如往日熱鬧了,許是夏后,六月的天兒太熱了,大家都懶怠了。”

Advertisement

余晚竹也知,生意變差定然是有緣故的,也在找原因,可卻始終沒有個頭緒。

自家鋪子里的流程,大家都推敲了一遍,沒發現什麼問題,往來的客人中,也都沒什麼不滿。

可生意就是眼見著變差了。

謝氏見狀,便寬說:“余娘子放寬心,做生意嘛,有好就有壞,你們這的手藝可是朔州城中的獨一份,便是這兩日冷清了些,也總會有好的時候。”

“有你們這手藝在這,何愁生意不能重新好起來?”

余晚竹微笑頷首,“那便借謝夫人吉言了。”

說話間,探頭往屏風外看了一眼,見柳玉手中已經忙完,剛好空出來,便回對謝氏說道:“謝夫人,久等了,今日你想做什麼樣的妝容,有任何要求和柳玉說便是。”

謝氏道了聲謝,笑著過去了。

到了半下午,天熱即熱且悶,地面被太曬了半日,暑氣都在往外蒸騰。

朔州雖然是大周朝腹地,可位置卻偏向于南邊,雖是六月初,卻也有些讓人熱的難以忍

這會兒鋪子里連一個客人都沒有了。

余晚竹看了看日頭,又看了看空無一人的街上,搖著團扇說道:“打烊吧。”

宋小蘭有些遲疑,“打烊?長嫂,可是現在還早啊。”

這兩日生意本來就不如從前,不是應該多開些時辰嗎,怎麼還這麼早就打烊?

余晚竹在門口站了一會兒進來,鼻尖已經冒出了細細的汗珠,用著許氏給繡的翠竹絹面的團扇,輕巧而快速的扇著風。

“這日頭,再等也不會有多人來了,干脆關了吧,咱們也歇息半日。”

都這麼說了,宋小蘭自然不會再有意見,招呼著柳玉和梅兒幫忙,把正門關了起來。

后院里有一顆大槐樹,在院中遮了一大片涼地出來,樹下有石桌石凳,杏兒又搬來了幾張椅子,眾人便坐在樹下。

Advertisement

有風吹過,帶來一涼意。

宋小蘭昨日在街上買了個西瓜,一直吊在井里冰鎮著,和杏兒年齡相近,這會兒便一起張羅著去給大家切瓜了。

瓜切好,杏兒給眾人分瓜,宋小蘭端著一盤仔細切小塊后去了籽的西瓜,捧到了余晚竹面前。

“長嫂,這可是今年夏天的第一茬瓜,你快嘗嘗甜不甜!”

余晚竹用竹簽挑起一塊西瓜吃了,口冰涼脆爽,盈,一下子就甜到了心間。

原本還在為生意的事發愁,吃了一口涼西瓜后,焦躁褪去,心也好似寧靜了不

余晚竹笑著問道:“這瓜這麼甜,你給娘留了沒?”

“自然是留了,”宋小蘭抱著一塊西瓜邊啃邊說,“這瓜大著呢,現下切了一半,還剩下一半咱們下午帶回家去。”

“好。”余晚竹含笑點頭。

瞥了一眼院中眾人,疑問道:“張嬸還在忙嗎,怎麼不見出來吃瓜?”

張嬸就是顧仙仙從顧家給挑的廚娘,三十多歲,瞧著老實本分,廚藝也好,很眾人親近。

宋小蘭搖頭,“我也不知,但廚房里不見人。”

梅兒接話道:“是這樣的,張嬸的兒子最近生了惡疾,只要鋪子一打烊,就急著家去了。”

“往日張嬸走的時候,主子和小姐都不在鋪子里了,所以您不知道,今日許是走的急,所以才忘了來跟您說一聲。”

聽到這,余晚竹揮了揮手,“不打,張嬸兒子生病,心里定然牽掛,這也是人之常。”

想了想,吩咐道:“梅兒,你們跟張嬸關系好,若是需要告假的話,讓只管來和我說就是了。”

“書寧,明日你替我備些東西給張嬸,兒子生病,我既然知道了,總不好不聞不問。”

Advertisement

董書寧畢竟出宦之家,從小接的教養良好,因此理起事來,比另外三個都要周到些。

這也是余晚竹放心把任何事做的原因。

董書寧點頭稱是。

的傷已經好全了,前面幾天還有點兒了驚的樣子,不大說話。

養了幾天,也漸漸緩過勁了。

......

第二天早上,張嬸剛來鋪子,董書寧就把提早準備好的東西給了

生病需要請大夫醫治,最是費錢不過。

所以董書寧也沒買旁的東西,給了一袋錢,里面是五兩銀子,先前周府給送來的一些補品還剩下一些,又挑了一支人參一起給了張嬸。

張嬸拿著東西,神復雜,有些激地說道:“這都是東家給我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