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1859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天選農業之國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1859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天選農業之國

十天后,也就是三月底的時候,充足的鑾駕到了真臘王都金邊城外的塔山。

“陛下,這座塔山高百米左右,是金邊的發源地,建于三百多年前,據說一位‘奔’的子在這里發現了一尊順著湄公河漂流而來的佛像,于是將佛像安置在山頂并建寺廟來供奉,然后這里就了繁華的城鎮。

而后真臘遷都到這里,命名為百囊奔,當地的大明百姓則是稱之為金邊。”

登上塔山,俯瞰金邊,雖然已經過去了半年,當初勇士營突襲時炸毀的城墻已經修補完,但依舊能看出曾經戰爭的痕跡。

雖然是真臘都城,但與大明的都城相比,無論是金邊皇宮還是普通百姓的住的的確不怎麼的,但給佛居住的廟宇等等都是異常的恢弘、奢華。

“那邊就是金邊皇宮了吧!”

“對!”

李若漣點了點頭,突然神,繼續道:“陛下,皇宮有一座銀殿,是真臘歷代國王供奉佛祖的圣地。

地面由五千塊銀磚鋪就,略估算應該有十萬兩以上的白銀,陛下要不要去看看?”

“銀磚有什麼好看的,朕這兩個月都發放了幾座銀山了,他們若是跟大明的皇極殿一樣能鋪上京磚,朕估計還有些興趣。”

“這……”

李若漣苦笑了一下,以大明的繁華和數千年的技藝傳承,還真看不上真臘這些小地方的所謂的……奢華。

皇宮的隨便一座宮殿的建造技都能直接碾這里的任何一座宮殿。

“用百姓的民脂民膏來建造奢華無比的佛像的廟宇,這真臘……中南半島的國王和貴族都是怎麼想的。

這些君王如此的信奉佛祖,那應該是教人向善、放下屠刀,那又為何相互之間屢屢征伐,無數百姓戰死?

Advertisement

最古怪的是,無數百姓在戰中死亡、失去家園,等戰爭平息又開始信奉佛教,還是傾盡所有的那一種,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如此信奉佛教的意義在哪里?佛祖真的能庇護他們嗎?簡直就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慨完之后,崇禎沉頓了幾息:“此風不可長,佛塔廟宇朕不好拆,但這是皇宮的總沒事兒吧,傳令給陳謙,讓他派人將這銀殿給拆了。”

“臣遵旨!”

休整一天后,崇禎的鑾駕再次前進。

與安南不同的是,真臘國土以上的是平原,行走在兩側都是農田的道之上,看著大片的綠和聞著水稻的清香,心曠神怡。

“陛下,這條河是里薩河,下游接著湄公河,上游則是里薩湖,里薩湖是真臘最大的湖泊,也是整個中南半島最大的湖泊。

旱季的時候湖泊也在一百五六十里長、六七十里寬,雨季的時候湄公河水倒流進湖中,可能達到兩百來里長、百十來里寬。

灌溉著千里平原,這里也是真臘主要的水稻種植區。在這一片區域中基本都是一年三,甚至有些年份可以出現兩年七況,產出的糧食占據了整個真臘的一半左右。

;除了稻谷之外,這里還盛產胡椒、甘蔗、橙子等

前來考察的農業研究院的員說真臘是是天選的農業之國,只是他們的種植技白瞎了這麼好的地域。”

“兩年七?天選農業之國?”

崇禎愣了一下后輕聲重復了一句,眼中滿是笑意,這不正是大明最需要的?

順著道前行,隨可見的是大明的將士、員、工匠和本土的百姓們。

員們帶著胥吏、百姓們在丈量耕地,將一塊塊的界碑田間地頭,言語之間是大明話與真臘話夾雜著,百姓們沒有因為征召他們而生氣,反倒臉上滿是喜悅之

Advertisement

因為他們知道等到清丈完之后,最遲明年這些丈量出來的耕地將有他們一份。

雖然要購買而且還是要從皇家銀行貸款購買、有利息,但他們依舊開心,畝四升的稅對比之前的三五、甚至六七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

能吃飽肚子還有結余,這就已經是他們終生都不敢想的事,現在竟然實現了。

除此之外,他們不用在擔心朝不保夕、隨時都可能被打死,大明講的有法可依、必依。

能吃飽和生命有保障,大明滅了他們的國家又能怎麼著,大明又沒有胡屠殺和燒殺劫掠、橫征暴斂,與之前的王國相比,大明才是真正的將他們當了人。

所以,他們不僅不憤怒反倒是有些謝了。

除了田中忙碌的百姓們,工匠們則是在指揮著百姓們搬運各種建房料。

一座座半品的三合院矗立著,一個個新農村緩緩在這片土地上崛起,白墻灰瓦、青磚鋪地、石牌樓坊……周邊渠環繞。

乍一看還以為來到了大明江南的某個小鎮。

將士們則是一個小旗一個小旗的巡邏著,披輕甲、腰挎輕刀、昂首闊步、步伐整齊,盡顯天朝上國大明銳的風范。

路上隨可見的馬車、牛車、驢車還有百姓拉著的車子,運送著一車車的料。

城中已經有了不的大明的商人開辦的商鋪,客商百姓往來、行人絡繹不絕,幌子飄、伙計攬客,極為的熱鬧。

若非是行人的面孔與大明百姓的面孔有很大的區別,崇禎差點都以為這是大明的城池了。

一路走來,一片繁忙,幾乎已經看不見戰后的荒敗景象。

這一切的景象都是調撥的員和胥吏進中南半島各地之后,迅速的開展清丈耕地、還地于民的政策之后變化。

Advertisement

政策一出原本還有些抵的百姓在得知可以擁有自己的耕地后基本都放下了戒心。

加上建設新農村需要大量工人,給工錢和管飯,這讓本地百姓們看到了希,紛紛投其中。

充分證明了耕地對于百姓的重要,以及團結百姓的重要

西下,千里平原宛如一幅畫卷,不勝收,但走著走著,崇禎忽然停住了腳步,朝著一個方向看了幾息,眼中滿是古怪和疑之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