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在謝藺帶兵趕到衢州之前,他們已經有了一支多達萬人的兵馬。
大都督魏城與謝藺有私仇舊怨。
路上,魏城數次不聽謝藺指揮,帶著一批親兵提前殺進衢州附近的肇州,意圖就近埋伏,率軍奪城。
哪知,不過短短一月,戰況就變了。
衢州不僅僅被北戎狄人侵占,就連肇州也到波及。當地郡見家園被毀,基業盡數落到蠻敵手裏,他們為求自保,早奉上糧草與囤積的兵馬,供德木圖可汗的軍隊調運,以求在世戰局裏,謀得一線生機,保全一家老小。
魏城一進肇州,立馬有斥候隊伍將他的行蹤告知單于。
沒等謝藺帶兵支應,魏城便了甕中之鼈,被俘于德木圖跟前。
德木圖聽張靖獻計,只斬殺俘虜,于城牆前懸掛漢人頭顱示衆,沒有殺害魏城。
但他提出條件,先以魏城之命,換取謝藺一批守城糧草與一千匹戰馬。
一員大將被蠻狄拿下,與魏城好的將領主請纓,想要帶一支中軍隊伍突襲敵營,救回魏城。
他們求見謝藺,在主將的營帳外持刀靜候。
夜蒼茫,靠近西域的州郡長年風沙漫天,氣候惡劣,乍暖乍寒。
為了抵風沙,百姓所住屋子大多都是黃泥稻桿砌的土屋,吃食也大多都是馕餅以及茶,飲食習慣與胡人相似,當地通婚外族的漢人不在數。
今日,幾名野難馴的部族騎兵舍下守城大隊,殺進肇州,劫掠家財,..婦孺。
謝藺帶兵平,將蠻狄首級斬落,高懸于城門,以此宣誓君王出征的決心,震懾蠢蠢的戎賊。
謝藺剛從一場小型的戰役裏歸來。
他的甲胄未幹,鮮紅的,從盔甲滴落,沾在狹長眼尾,冰冷,猶如一滴淚。
兵將遠遠看到謝藺,上前道:“謝大人,請您準許我等帶兵救出大都督。”
謝藺沒有應聲,他不疾不徐地卸下上粼粼甲。
篝火蓽撥作響,火燒進謝藺眼裏,照得他頰上跡更紅。
良久,謝藺道:“德木圖并非俘虜魏城一人。”
將領們忽然聽謝藺講出這句話,他們不明就裏,面面相覷。
“謝大人所言……”
謝藺拋下刀刃,飲了一瓦罐涼水,冷道:“魏城不服軍命,擅自率領二千兵,意圖奇襲北狄本營。然而他謬誤戰,連累兩千人落敵方陷阱,給他陪葬。兩千兵馬,并非你我口中無足輕重的幾個數字,他們有妻兒父母,逢年過節,家中人便點燈待他們凱旋。魏城一意孤行,斷送了兩千個家宅的希,他怎還有臉要你等帶兵營救?”
或許這些將領自小出自簪纓世家,他們有保家衛國的戰心,也有出人頭地的豪氣,但他們并不能與黎民衆生同。
他們不能明白,在他們口中寥寥幾句“死傷”,便是一個家庭的命脈。
他們也不能明白,會有出戰兵士的父母,千裏迢迢,乘坐牛車趕來,只求為謝藺送上一些家中腌曬的幹、一籃蛋。他們知道自己的兒子伍從戎,這是不可違的軍命,但他們還是想低聲下氣討好謝藺以及各位主將,能否在刀槍無眼的戰場,稍微關照一下他們的孩子。
他們想孩子今年能平安回家過年,家裏的孫子大了,兒媳婦快臨盆了……
謝藺此言一出,衆人皆沉默不語。
謝藺收起長刀:“若你等再不服軍令,往後要葬送的,便是更多軍士的命。戰場之事,豈容爾等兒戲。況且,主將之命,并不比兵卒之命金貴多!”
謝藺還要部署戰局,他珍惜兵馬,為計後路,鐵了心不救人。他不能再因主將疏忽,斷送兩州失地民的命。
將領們被他說得慚,無地自容。
事後,將領們不服氣,再細細一思索,又覺得謝藺實為巧舌如簧的閣臣,他不救人,是因為他和魏城有舊怨,哪來那麽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是夜,死士以觀為離京一月的謝藺,送來了第一封家信,以及一枚眼的平安符。
謝藺臉稍緩,拆開了信箋。
信上事無巨細,寫滿了謝如琢以及紀蘭芷近日發生的事。
謝藺得知紀蘭芷近日兜搭上徐家,不但出自如,還同徐夫人關系切……
謝藺眸微瞇。
家信被男人玉琢的五指屑,順風盡數飄散于遼闊原野。
帳前篝火灼灼,火星漂浮,豔麗的焰火熏騰,幾乎燎紅謝藺的墨眸。
可再多的暖,也驅不散謝藺眼底,驟起的冷意。
原本是現代一名好好的外科醫生,怎料穿到了一本古言書中,還好死不死的成了女主!哼哼,我可不是書里那個有受虐傾向的無能傻白甜,既然成了主角,那就掀他個天翻地覆吧!只是……這個帝王貌似對我有些別樣的“寵”啊!…
前世,她是相府嫡長女,傾盡一切助夫君登上皇位,換來的卻是剖腹奪子被囚暴室!隱忍三年,以死破局,大仇得報,含笑而終!一睜眼,回到了她十三歲未嫁這一年。嫡女歸來,這一世她絕不讓人輕她辱她賤她!殺刁奴,滅庶妹,杖繼母,戮渣男,神來殺神,佛來殺佛!…
前世她愛謝洵至深,為他舍下驕傲,收起謀略,困於高牆只求他回頭一顧,換來的卻是他滿心厭惡,她被庶妹害的流產,股股鮮血他只怕污了心上人的眼。 這一世,她封心鎖愛,為他娶三房美人坐山觀虎鬥,周旋內宅,假死脫身。 而謝洵竟抱著燒焦的屍體,一遍遍喊著她的名字,雙目沁血,一夜白頭。 後來,人人都說大祁戰神瘋了,守在某處偏僻小院外日夜徘徊,對著一對來歷不明的母子狀似瘋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