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千金有福 第124章 二哥提前回來了

《千金有福》 第124章 二哥提前回來了

第124章 二哥提前回來了

  這些人家有些好勸一些,有些難勸一些,但多都會聽魏若的話。

  他們知道是魏若主張將土地分給他們,讓他們有了新的土地耕種,每天還能領到府發放到救濟糧,給了他們生活的希

  所以魏若的話對他們有不小的影響力。

  一個時辰後,大部分的農民都已經勸走了,還剩下最偏遠的一人家。

  魏若見雨越下越大,便讓師爺先帶人走:

  “陳師爺,你先帶著衙役們護送這些人進城去,我去找最後一戶人家,我們有馬車,等帶上那戶人家後,我們一起乘馬車追上來。”

  “不行,大人讓我照顧好魏小姐,不可以就這麽留下魏小姐的!”陳師爺不敢就這麽丟下魏若。

  “時間不早了,雨越下越大,天氣越來越冷,再這麽下去弱的要吃不消了,你先回去,實在不放心就留一個衙役給我。”魏若道。

  陳師爺糾結了一會兒後同意了魏若的提議:“那行,我留個衙役給你。”

  而後陳師爺就帶著眾人先往城裡趕。

  魏若帶著秀梅和一名衙役往最遠走。

  三人穿著蓑,走在泥濘的田埂上。

  稻田裡面的水已經灌滿,但是雨還在下。

  “小姐,我背著你走吧。”秀梅心疼道。

  “沒事,我雖然不會武功,但沒那麽差,這麽點路難不倒我。”魏若拒絕了。

  魏若只是沒武功,但常年生活在鄉下,下地種田,上山采藥,質比一般閨中小姐好不

  最後一人家在前面的小山坡後面。

  那後面有一塊平坦的好地,並且土地原本的況要比其他地方的好一些,改良難度小。

Advertisement

  但三面環山,距離較遠。平日裡是沒什麽問題的,稻種料等都有府的人運送過來。今日就顯得稍微麻煩一些。

  魏若三人來到最後一戶人家,簡陋的茅草屋在風雨中搖搖墜。

  屋裡一個婦人懷裡抱著一個三四歲大的小孩。

  看到魏若進來,婦人仿佛看到了一,求救道:“救救我孩子,救救我孩子!”

  魏若上前,了一下懷裡孩子的額頭,滾燙。

  魏若了一下隨帶著錦袋,從裡面拿出來一個白瓶子,倒出來一顆藥丸,然後四尋找碗和水。

  只有一個缺了口的碗,但沒有熱水。

  魏若沒辦法,只能將藥丸給孩子母親:“你把這個顆藥嚼爛喂進孩子裡。”

  婦人連忙照做。

  接著魏若道:“我們先離開這裡,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給好好治病。”

  這裡又冷又本沒有治療修養的條件,魏若只能先給孩子服藥適當緩解他的癥狀。

  “好,好!”婦人連連點頭。

  “你把孩子給我抱吧。”秀梅上前來幫婦人抱孩子。

  解開蓑,將孩子藏在自己的蓑裡面。

  魏若則將自己的蓑下,給婦人穿上。

  旁邊的衙役見狀,忙將自己的蓑給魏若:“魏小姐使不得。”

  “別廢話,趕走,水再漲上來就走不了了。”

  魏若打斷了衙役的話,快步往回走。

  衙役趕忙解下自己的蓑往魏若手裡塞,他不敢魏若,隻敢丟給魏若。

  魏若見他很真摯,便拿了蓑帽:“服你穿,我人不大,這帽子夠給我擋大部分的雨了。別再廢話,廢話耽誤事。”

  魏若沒再給這衙役繼續墨跡的機會。

Advertisement

  戴上帽子就往外趕。

  剛從屋子裡出來,來時的路已經徹底被水淹沒,如同一片沼澤。

  稻田裡的泥土本就是淤泥,踩進去會陷下去,只有原本是田埂的部分稍好一些。

  魏若叮囑幾人要格外小心。

  幾人走得艱難,行緩慢,眼看著水越漲越高……

  這時遠出現了兩個影,因為穿著蓑,一時間也不知道是何人。

  魏若看著來人,覺得有幾分悉。

  而其中一人也徑直走到了的跟前,抬高帽子,魏若看清了他的臉龐。

  “二哥?”

  來的人竟是許久不見的魏瑾亦和小北。

  魏瑾亦沒接話,低頭看了一眼魏若的雙腳,冰冷的雨水已經沒過了的腳踝。

  “我抱你。”

  魏瑾亦說完沒等魏若回應就將魏若橫抱了起來。

  “二哥,不用的,我可以自己走的,我沒那麽弱。”

  魏瑾亦沒回答魏若,而是對其他幾人道了聲:“快走。”

  跟著魏瑾亦來的小北二話不說背起了那位婦人。

  此時此刻命攸關,已經沒有人會去顧及什麽男之防了。

  魏瑾亦的腳步比魏若的快了不,他踩踏在泥濘的稻田裡還能如履平地一般。

  魏若則有些不知所措,這種被人抱著走的驗還是第一回,抬起頭,看到魏瑾亦的下和脖子。

  即便是這個角度看,也覺得他是那麽的好看,就是表有些冷,仿佛寫著四個大字:生人勿進。

  沒一會兒魏瑾亦就把魏若給抱到了他們停在道上的馬車上。

  後面的小北、秀梅以及衙役也都到了。

  魏若、秀梅、婦人和那個小孩全部上了車,小北和衙役駕車,魏瑾亦騎馬。

Advertisement

  在車上,魏若照顧小孩的同時從婦人口中了解到們母二人的況。

  婦人的丈夫是抗擊倭寇的士兵,不幸戰死,由於家裡沒了男丁,親戚們就將們母趕出了家門,搶佔了原本屬於們的田地。

  婦人只能帶著兒在街上乞討,後來因為魏若的提議,他們才得以跟隨其他無家可歸的人一起來到城南定居。

  當初分田地的時候,其他人本是為了照顧婦人怕乾不活,才將這塊鹽鹼化不那麽嚴重,改良起來省力不的土地分給了們。

  平日裡雖然隔得遠,但每日都有好心的大伯大嬸給們送生活資。誰想遇到今天這種況,導致母二人了最後走的。

  馬車快速趕回了城,來到縣衙裡,將婦人和小孩安頓到衙門騰出來的倉庫裡。

  倉庫不算大,大門進去,兩邊的地上各鋪了一排被褥,被帶過來的人全部被安排在了這裡。

  有些人的,一家人睡一個鋪,人多的,一家睡兩個鋪。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