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深海余燼 第629頁

《深海余燼》 第629頁

“沒錯,無法共存,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跟文明世界無法共存的東西,危險的古神,靈界中的影,還有亞空間里那些東西……但你有沒有考慮過更深一層——這些東西為什麼無法跟塵世共存?”

山羊頭呆了一下,似乎開始陷思考。

“萬皆是大湮滅之后留下的‘灰燼’,眾神的尸骸從灰燼中開啟了如今的深海時代,理論上,如今的深海時代已經是大湮滅中各個世界相互融合、改造、妥協的產,換句話說,既然大湮滅已經結束了,既然第三次長夜已經功重塑了世界,那麼世界上現存的東西就已經是‘再平衡’之后的結果,不應該再產生和世界撞擊時一樣的相互污染和侵蝕……

“但事實是,仍然存在像黑太一樣的古神,仍然存在許多只要出現在現實世界就會引發災難的‘污染’,這種污染和大湮滅時席蘭斯周圍出現的‘侵蝕’如出一轍,給人的覺就好像……”

鄧肯說到這里停了下來,似乎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形容,他旁邊的山羊頭卻突然開口:“就好像大湮滅本沒有結束?”

“是的,就好像大湮滅本沒有結束,”鄧肯慢慢點了點頭,表格外凝重地說道,“它只是被推遲了,被暫時隔離在某個地方,并隨著時間推移緩慢釋放到世界上,侵蝕仍然存在,不同世界間的沖突和污染還在緩慢進行,第三次長夜把余燼們強行‘’在了一起,但在這勉強‘’起來的秩序中,萬底層的對立和毀滅一直在不停地進行……”

山羊頭漸漸反應過來:“這對應著終焉傳道士提及的那個‘黃昏’……”

“自我污染和自我毀滅是深海時代注定的走向,毀滅日在歷史的開端便已經注定,末日污染著歷史,并終將從時長河中追逐而至——這是那些終焉傳道士一直以來的‘傳道’容,”鄧肯慢慢點了點頭,“一直以來,這種末日論都被主流社會所駁斥,但在了解到大湮滅的真相之后,再結合如今深海時代的種種‘特征’,我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那幫狂人的末日理論了。”

Advertisement

說到這他頓了頓,在思索中繼續說道:“或許這并不是什麼末日理論,而只是對第三次長夜的某種客觀描述……第三次長夜是一次不完整、不功的創世紀,它并沒有從本上解決多個世界撞擊之后引起的‘沖突’,而只是提供了一個緩沖區,為的是讓這個世界在一萬年的期限自行找到出路……所以,才需要第四次長夜。”

“……您認為這條‘出路’出現了嗎?”

“沒有,”鄧肯搖了搖頭,“那些終焉傳道士似乎知道一些事,但也只是知道第三次長夜留下的‘患’是什麼,知道世界萬底層的沖突和崩潰在緩慢進行,如果他們真的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那就不會把湮滅教徒和太子嗣當炮灰,不會讓他們去無名者之夢中尋找答案了。

“他們對湮滅教徒和太追隨者提供的報曖昧模糊,聽上去完全不是目的明確的指引,而更像是在做什麼測試,這說明那幫終焉傳道士自己都不知道正確的方向是什麼。”

山羊頭沉默了一會,突然問道:“您準備怎麼理這塊水晶?如果它真是某種原型的話……那這東西在現實世界停留的時間越久,危險就會越高,哪怕是放在失鄉號上,時間長了也不一定安全。”

鄧肯想了想,慢慢抬起手。

縷縷的火焰從他指尖升起,向著水晶滲進去。

“我對他們的興趣。”

第六百五十章 水晶的記憶

火焰滲了結晶,在晶部那些如同發般纖細,復雜到令人眼花繚的立結構之間迅速蔓延流淌,而伴隨著火焰的注,鄧肯的意識也漸漸開始下沉。

覺自己進了一個空曠,寂靜,冰冷無聲的地方。

Advertisement

就仿佛是被人忘了無盡歲月的一角落,一種莫名的隔離和孤寂幾乎瞬間便順著火焰傳遞過來,而接著,他覺到視野中出現了——強烈的,幾乎無法辨別規模的,冰冷的

他睜開眼睛,發現自己正站立在一塊漂浮于虛空的巨大黑石上,而一近乎恐怖的金烈日則靜靜地在他眼前燃燒,那一烈日表面的火焰翻涌,驚人的日珥結構在虛空中升騰,又緩緩下墜,寂靜無聲。

然而這烈日沒有產生任何熱量——即便距離是如此之近,鄧肯也沒有到那照耀在上時理應帶來的可怖高溫,它就只是寂靜且冰冷地燃燒著,似乎只是一幕單純被記錄下來的……影像。

是黑太?又見到祂了?

鄧肯眉頭微皺,下意識地如此想道,但接著,他便發現那沒有熱量的金烈日跟自己之前所見到的“黑太”并不一樣——它的外殼深并沒有那些詭異可怖的手結構,也看不到那顆垂死的蒼白眼球,而且更重要的……這“太”并沒有試圖向自己呼救。

它是一顆真正的恒星所留下的影像記錄!

鄧肯迅速反應過來,而接著,他的目又終于從那冰冷的烈日上轉移開,開始注意到了自己腳下的“黑巨石”。

這是一個龐大的人造

它的表面平整,又可以看到明顯是人為加工過的壑刻痕,看似如石頭一般的材質中泛著金屬的澤,那些壑的某些“節點”位置還可以看到用途不明的凸起結構,仿佛是由奇異的晶打造而

鄧肯的目沿著巨石的邊緣向外延,又看向金烈日周圍廣袤無邊的黑暗虛空——

他看到了更多的“巨石”——無數如同“石碑”般的龐大黑人造漂浮在金烈日周圍,漂浮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排列了仿佛墻壘般整齊的陣列,在這個視角上,他又終于看到了它們朝向太一面的更多細節——經過確切割的晶表層在巨石的一側反,晶之下似乎還有著復雜的機械裝置,似乎是用于調整晶陣列的角度,整個結構看上去……就仿佛是為了收集太釋放出的能量?!

Advertisement

鄧肯愣愣地看著這漂浮在太周圍的“巨石”陣列,看著它們在黑暗中組一個龐大而松散的球殼,包圍著位于中心的恒星,隨后又注意到了每一個漂浮裝置之間約約的、宛若某種力場般的扭曲線,而在這驚人的“球殼”結構外面,在那片無邊的黑暗深,又仿佛有著更多朦朧的影,卻由于距離太遠以及干擾而無法看清。

那是什麼?

是遠方的星球?太空中的居住站點?巨型飛船?或者……

用于維護、控制這驚人的戴森球的……控制中樞?

過了不知多久,鄧肯才將目從太空中的龐大球殼陣列上收回,在意識到自己看見的是什麼東西之后,他很長時間才回過神。

……在太子嗣留下的水晶裝置中,存儲著的并不是什麼黑暗忌的真理或古神的腐化知識,而是……一個古老的戴森球結構。

鄧肯微微瞇起了眼睛。

不,這些就是黑暗忌的真理和古神的腐化知識——對于深海時代,對于其他宇宙留下的殘骸,對于其他數學系下立的萬而言,一個由異宇宙參數支撐、打造出來的戴森球,就是極致的腐化和污染。

在從驚愕中回過神之后,鄧肯邁步走向腳下這黑“巨石”的邊緣,同時腦海中又回憶起當初所見的、墜毀于這個世界的“新希號”。

那艘船也化作了這個世界的“污染”嗎?在墜落之后……它又變了什麼模樣?

他站在恒星聚能裝置的邊緣,低頭向下去。

宛若峭壁般的機械外殼和遠方的無邊黑暗映他的眼簾。

鄧肯知道,這里其實是沒有“上下”之分的,非要講的話,遠那顆恒星釋放出來的引力才指向這里唯一的“下方”,但他的仍然告訴自己,腳下的黑裝置就是下方,自己站在這裝置的外殼上,就像站在地面一樣有腳踏實地的——既不會落無盡的宇宙空間,也不會被太的引力捕獲、吸走。

Advertisement

這種理智上知道和實際覺上的錯位在幫助他時刻提醒自己,這里只是一個“原型”部記錄的幻象。

那麼這份記錄的更深呢?還有別的東西嗎?

鄧肯知到了自己的火焰,他控著火焰在水晶的更深蔓延,讓自己的意識更進一步下沉。

眼前輝煌的金烈日和驚人的戴森球結構消失了。

無邊的黑暗從四面八方彌漫過來,充斥了他的視野。

與預料的不同,他并沒有看到這個打造出了戴森球的文明消亡時的一幕,沒有看到另一場世界沖撞——他似乎直接跳過了這個過程,來到了萬寂滅之后的黑暗混沌中。

而在這黑暗混沌里滯留了不知多久,就在鄧肯幾乎要懷疑這塊水晶里真的再沒有更多報的時候,些許微突然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幾道芒出現了,微中似乎有著約約的形,有的龐大,有的詭異,有的扭曲而不定形,他本看不清那些微的真實廓,但他聽到了……“聲音”。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