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出宮當晚,被瘋批帝王強取豪奪 第1卷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起死好了

《出宮當晚,被瘋批帝王強取豪奪》 第1卷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起死好了

城郊的一莊子中,四面都是肅國公府私兵把守著,圍得連一只蒼蠅都難以飛出去。

顧如璋下了馬,站在門外看了眼士兵:“都退下吧,以后這里不需要你們再守著。”

“是。”

等到四周的守衛散去后,顧如璋將馬鞭丟給了隨行的小廝:“你也回府去,告訴母親我今夜不回去。”

小廝有些猶豫地看了眼從外邊鎖住的大門:“世子,里邊...”

顧如璋淡淡地掃了他一眼,并未開口,小廝連忙把即將出口的話咽了下去。

世子這幾年是愈發莫測,也就唯有世子妃在的時候好一些,可惜...

沒敢繼續待下去,小廝也離開了莊子,偌大的山莊中如今空空的,仿佛就只有他一人。

顧如璋打開鎖走了進去。

這座山莊雖大,但是只有一進院,其余的地方都是些草木,伺候的下人也被他遣散了,耳邊唯有呼嘯的風聲。

顧如璋走到主院的廂房前,腳步微頓,在外邊站了許久才打開門。

靜悄悄的,柳鶯一襲素衫倚在榻邊看著書,聽到靜也毫沒有驚慌。

“世子怎麼來了?”的聲音一如既往的輕,就像那無數個兩人相伴的日子里,也總是用這樣的聲音與他相談甚歡。

顧如璋的視線凝在依舊淡漠的面頰上,似乎從初識開始,便永遠是這副模樣。

清冷的面容含著淡淡的笑意,可那笑意卻永遠達不到眼底。

彼時他以為是因為自小的經歷,所以總是這樣一副溫卻生人勿近的模樣。

可后來他才知道,是因為從未過他。

他十歲那年隨父去了遙城,駐守邊關。

在那里他遇見比他大兩歲的柳鶯。

柳鶯的父親曾經是遙城的士兵,但是在戰爭中不幸離世。

Advertisement

家中唯有一個病重的母親和一個年的妹妹。

那時他隨著副將在城中巡視,恰好看見柳鶯和一個賣包子的攤主爭吵。

詢問后才知,柳鶯在此幫著做工,但是那攤主卻貪了的工錢不愿給,柳鶯等著這筆錢維持家里的生計,登時就和他在大街上吵了起來。

他看著那個長得瘦瘦小小的姑娘,瘦削的脊骨卻得筆直,毫不懼旁人的迫。

最終是顧如璋幫要回了工錢。

他也不知為何起了惻之心,可能因為遙城就是他半個家,他有責任守護這里。

后來他和柳鶯又偶遇了幾次,關系逐漸親近起來。

時的竇初開,讓他不顧一切地想要與在一起,哪怕違抗父母的命令,他也不在乎。

從遙城回到京中,柳鶯在他的祈求下答應了隨他進京。

父母依舊不答應兩人的親事,柳鶯也是個氣的人,一聲不吭地收拾行李要回遙城。

顧如璋連夜追上了,最終兩人一同居住在了這山莊中。

鬧了一年,父母終于松了口,答應了兩人親。

親當日,他只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人。

但第二天,一封父親放在他桌上的信,徹底擊碎了他的夢。

顧如璋緩步走進來,柳鶯放下手中的書冊,悠悠地坐在榻上睨了他一眼:

“世子今日來是做什麼?要親自把我出去?”

顧如璋苦笑一聲:“我怎麼舍得把你出去。”

柳鶯眼神一,隨即若無其事地笑笑:“世子不會還在癡心妄想,與我琴瑟靜好,白首到老吧?”

站起,素白的衫包裹著瘦削的軀,可依舊站得筆直,毫也不怵。

“世子不是已經知道我是睿王的人了嗎?”

柳鶯如今也沒了任何負擔:“我在遙城本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

Advertisement

“我的父親是曾經的北狄王室中人,而我的母親是揚州子,被他們擄去了草原。”

“后來母親帶著我逃了出來,可死在了半路,我憑著中原人的樣貌進了遙城,在那里安頓下來。”

柳鶯著窗外的日,笑得淡漠:“是睿王幫我安葬了母親,幫我做了假的戶籍和路引,讓我能夠安住在遙城。”

“所以我欠他的。”

顧如璋看著的背影,心中一痛,忍不住上前從后擁住:“你可以早些告訴我的。”

告訴他,就不會制于睿王,但凡他早一點知道,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柳鶯背對著,眼中滿是復雜的緒,不能理解,為什麼顧如璋不把直接出去,而是把在這座山莊里。

看著的側,顧如璋問道:“你后悔過嗎?”

“談不上后不后悔,既然走了這條路,我就知道不能回頭。”柳鶯笑了笑,“既然不能回頭,又何必設想一些虛無的未來,徒增煩惱。”

柳鶯忽略了心中的苦,聲音鎮定自若:“皇上清除睿王一黨,必然是不會留我命的,世子將我出去吧。”

“我不喜歡你,我也不喜歡任何人,我討厭這世上所有過得比我好的人。”柳鶯回過著他憔悴的臉頰,“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本不值得喜歡。”

“就算你要私下放我走,一輩子窮困潦倒東躲西藏,我也不愿意。”

顧如璋沒有說話,他抱住,埋首在子肩頭,沒有說話。

其實說得很對,皇上早已讓他將柳鶯押送去大理寺,事關政權,皇上不會放過一條網之魚。

可他舍不得。

“鶯鶯。”顧如璋抱了良久,眼中閃過一瘋狂,如同石子投湖面泛起了一漣漪,很快就消散不見了。

Advertisement

“那我們一起死好了。”

“來世再做夫妻。”

在柳鶯震驚的目下,顧如璋卻綻放了連日來唯一的笑容。

山莊起了一場大火,火勢蔓延得極快,又因為那地方太過偏僻,等一直不放心留在山下的小廝發現時,已經本救不了了。

肅國公夫人聽到這個消息當場暈了過去,便連肅國公那樣的漢也煞白了臉。

消息傳到宮中,君宸州正與謝清崖在商議事,謝清崖倒是沉默了片刻。

他莫名地扯了扯角:“他倒是個種。”

他與顧如璋關系說不上好壞。

兩人時同在上書房讀書,肅國公對顧如璋要求很嚴,他總是面無表,獨來獨往,謝清崖還曾發現他后背上有許多鞭傷。有段時間還聽聞肅國公和他夫人鬧和離,不過人家的家事,謝清崖并未多打聽。

后來縱然因為淑元他也會吃醋,但顧如璋早早去了邊關,便斷了聯系。

他戎馬十數載,卻這樣去了,難免讓人唏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