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武俠仙俠 三國之西州製霸 第1卷 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

《三國之西州製霸》 第1卷 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

于是,劉范召開了軍政聯合會議,繼續討論西域之事。

一番見禮過后,文們、武將們都紛紛回到各自的位置,等待劉范的指示。劉范說道:“綢之路是我們涼州的命脈所在。涼州可以沒有任何一個郡,但不能沒有綢之路。沒有綢之路,就沒有涼州的今天。而烏孫、康居、大宛三國,因綢之路的利益全集于我手,已經準備要侵占西域了。西域若不能恢復,綢之路斷絕,那涼州就會迅速衰落,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不過是鏡花水月。所以,我意,此次出兵與烏孫等國戰,只許勝,不許敗!”說著,劉范為表示決心,狠狠地一捶桌案。力氣之大,震得桌案上的文件紛紛飛飄起來。

眾人皆神一凜,對劉范抱拳行禮,高聲說道:“諾!”

劉范點點頭,看來部下們也都不是傻子,看得出西域對涼州的重要。劉范說道:“在昨天,我們通過討論,已經定下了出兵的戰略,就是先縱容烏孫等國侵占西域,讓他們幫我們做一些我們所不能做的事。然后,我們再以解放者的份站出來,打敗烏孫三國,征服西域。那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次出兵的問題。首先,是出多兵的問題。你們都有什麼意見,都說說吧!”

趙匙首先站出來,對劉范微微鞠躬,說道:“稟主公,屬下以為,涼州如今繁華安定,百姓才剛剛休養生息一年,不宜大刀戈。這出兵嘛,宜應盡量出兵。這樣,就不用征召太多的民夫,花費的軍費,也能點。”

一聽這話,劉范就不同意。但也不能直接駁了他的面子。于是,劉范留中,心想肯定有人不同意。

果不出劉范所料,立即就有人出來反對了,這人就是黃忠。黃忠出班,說道:“稟主公,趙大人的意見,末將不能茍同。末將認為,此次出兵,應該多出兵方為上策。”

Advertisement

劉范還是沒有表態。趙匙見劉范沒有止,于是扭頭對邊站著的黃忠說道:“上策?黃將軍說得輕巧!將軍可知道,多出兵,可要花費多軍費?先不說征召役夫要消耗多錢、運輸軍糧輜重要消耗多了,就先說說給軍士的補有多,一場大戰下來,剛充盈點的府庫,可又要空了!”

黃忠不是文,自然不懂這些,因此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另一名文董扶也附和道:“是啊!主公,眼下正值四月中旬,很快就到五月了。五月正是收割小麥的季節。如果征召太多的役夫,勢必影響到收割的糧草。”

“屬下附議!”趙匙和董扶一直都是文的核心,而且他們也不贊出兵過多,于是十四個太守,又有九個站了出來。

聽這話劉范就不高興了,說道:“我廢除了徭役制,不是還有免役法嗎?”免役法,就是在農忙時節征召民夫時,如果民夫愿意繳納免役錢,就可以免除徭役。而府也可以把這筆錢用作雇傭職業民夫上,既不誤收割,也能保證徭役的正常進行。

劉范一說這話,董扶就無話可說了,有免役法,役夫征召本不用府出多錢,算不上勞民傷財。

看到文們吃癟,趙云就站出來,向劉范躬抱拳,說道:“主公英明!依末將看來,眾位太守是民如子,希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但眾位大人不知,這西域廣闊,猶勝涼州,占領起來必然需要大量兵員。而且烏孫等國騎兵數量眾多,不出兵多些,我軍的勝算就小一些。眾位大人既想打下西域,又不想出兵多,這不是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麼?”

“哈哈哈!”聽到趙云的話,劉范、賈詡、田以及武將們低聲笑了出來。劉范看太守們也都是一臉的尷尬,就料想他們不會對出兵數量有異議了。

Advertisement

趙云說的理由充分,太守們只好都退回了班中。劉范看了看文隊伍,笑著對趙云說道:“子龍高瞻遠矚,能有這樣的見地,實屬不易。那現在,誰還對多出兵有異議?”

“屬下、末將無異議!”

劉范點點頭,說道:“那你們覺得,應該出多兵呢?”

站出來,說道:“稟主公,屬下認為,這次出兵應出現役涼州騎兵七萬人!”

“七萬人?”劉范詫異地說道。“元皓你說說,為什麼要出七萬?”

“諾!屬下之所以認為該出兵七萬,是因為主公該要留下人馬守衛涼州。”田說道。

劉范點點頭,用眼神鼓勵田繼續說下去。田說道:“如今涼州,羌族和氐族基本融了涼州,兩族已經對復國死心,部稱得上安定。但在涼州的北部,還有南匈奴盤踞著。主公睿智,肯定聽說過匈奴人和烏孫人之間的淵源。烏孫很有可能和匈奴人結盟。”在西漢時,烏孫是被匈奴所擊敗,被匈奴人趕到西域去。后來烏孫又學習匈奴人的文化和制度,烏孫基本上是匈奴化的民族。而且,烏孫還有過和匈奴人結盟一起進攻西漢的歷史。

說道:“所以,主公不僅要對付烏孫人,還要防范匈奴人。即使他們沒和烏孫人結盟,主公也不應該冒這個險。”

劉范點點頭,說道:“元皓說的有道理。”

賈詡也說道:“屬下也附議元皓提議。因為,主公可不僅要防范外族,更要小心自己人啊!”

劉范打了個激靈,他知道賈詡說的是董卓和朝廷。賈詡說道:“在現在看來,不論是并州,還是雒,攻擊涼州的幾率都很小。但誰也預料不到,局勢的變化。為了穩妥起見,主公宜應小心為上。”

Advertisement

劉范說道:“你們說的不錯。涼州要是空虛,那萬一董卓或劉宏發起瘋來,我們就被抄了后路了!那就定下來了,出兵七萬,留守三萬。”

接下來,劉范又和眾人討論,決定留守的三萬軍士的部曲,主要由之前劉范親自統帥的三萬人組。另外還留下陷陣營,擔負訓練新兵的艱苦任務。原本許多人反對劉范親自出征,但劉范執意要親征,力排眾議,眾人只好罷手。

劉范留下賈詡,掌握先斬后奏的權力,全面管理涼州軍政大事。他還留下了龐德、閻行、魏延、高順,前三將負責統領留守涼州軍,后一將總攬訓練新兵事宜。

而跟隨劉范出征的七萬人,是主要是除了之前的龍營的部曲。此次出征,劉范拜田為長史兼任司馬,并任命張遼、趙云、黃忠、典韋、馬超、文聘、張郃為統兵大將,戰時負責帥軍征戰。

為了保證出征,劉范決定征召三十萬役夫,調幾十萬頭牛馬,為大軍運輸糧草。為了保證五月時糧食的收割,役夫主要征召剛剛進涼州的青壯年男子;調的牛馬,也主要調不產糧的羌地的牛馬。

很快,會議過后,隨著太守們的回歸,涼州十六個郡和姑臧城都活躍起來。各郡都開始著手籌措整合糧草和軍費;并發布招兵政令,吸引各郡的青壯年參軍;并且下發征召役夫的命令。

涼州軍聽聞他們很快就要趕赴戰場,興異常。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涼州軍已經足足訓練了一年多的時間,早就盼能夠早點把訓練得來的果,用到戰場上,以報答劉范的恩。于是,涼州軍中下級軍紛紛代表各自的部曲向劉范請戰。劉范答應他們的請戰,并為了提高涼州軍的士氣,將涼州軍該稱為“西涼鐵騎”。但也以大戰在即為由,要求中下級軍加快轉變軍事制度,并加訓練,養蓄銳,奔赴姑臧等待命令的下達。

Advertisement

對于備戰,雖然方沒說什麼原因,也沒宣布要對誰開戰,但民間卻敏地捕捉到了這一點。人民對于開戰十分支持,許多村莊紛紛默契地上稅糧,涼州能夠勝出。

而涼州的商人對于開戰,更是大力支持。商人們因為劉范的警告,只好從西域甚至烏孫回國,匆匆地把商品賣出去,盈利水。敏銳的商人們察覺到,估計劉范就是把矛頭對準西邊。于是商人們在甄家和糜家的帶領下,向劉范捐贈了一筆軍費,總共有七千多萬錢。

從四月中旬開始備戰,到五月初時,劉范已經籌措到了足足一百萬石軍糧,這麼大量的軍糧,就算是雒朝廷,咬牙關都很難籌措到,但不過坐擁一州的劉范卻做到了,這還多虧了張角的寶藏,還有后續以甄家和糜家為首的商人為他購買各州的糧食。

劉范還為這次戰爭準備了三億錢軍費,招募了三十五萬名役夫,并為他們配備了六十多萬頭牛馬。除此之外,七萬西涼鐵騎亦是神大振,磨刀霍霍。他們像弓上之箭般,只等劉范松開抓著繃的弓弦的手,就如離弦之箭飛出去。

但由于還沒有開戰,沒有正當的理由招兵買馬,所以十五萬新兵的招募工作還只是停留在準備階段。備戰工作已然完畢,招募新兵也準備開始,就等著烏孫、康居、大宛開戰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