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黑翼騎兵的營帳之中。
雖然說劉睿之前和諸葛亮長談了一夜關于如何收服魏武卒的事,但是此時還是顯得神采奕奕,看著營帳之中的眾多將領高聲說道:“現在,咱們和魏國的戰爭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候,魏國現在的兵力雖然有巨大的減,但是,還有遠遠超過咱們的數量。咱們這個時候去和他們,無疑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行為。”
“主公,這有什麼好怕的,咱們又不是沒有和他國的大部隊過,哪一次不是他們被咱們打得落花流水在,這一次到魏國的部隊,難道咱們還要畏手畏腳不?”尉遲恭聽到了劉睿的話,立馬是聲氣地高聲說道。
“尉遲將軍還是一如既往地沖。”劉睿似笑非笑地看了尉遲恭一眼,立馬是讓尉遲恭閉上了,接著,劉睿不急不緩地說道:“魏國的況和咱們之前的那些國家不一樣,之前那些國家的指揮,不過是平平無奇的庸才,但是現在魏國的指揮,可是赫赫有名的廉頗將軍,如果咱們的話,不僅僅是討不到好,甚至是還會有無謂的犧牲。”
劉睿的話一說完,營帳之中頓時是沉默了下來,前天那一場慘烈的戰爭他們還歷歷在目,犧牲那麼大的戰事沒有人愿意再來一次,良久之后,李廣才是開口說道:“所以說,主公是有什麼辦法可以不用就將魏軍擊潰嗎?”
“如果沒有的話,就不會將眾位將過來議事了。”劉睿微微一笑,看向了諸葛亮說道:“孔明,將咱們的謀劃,給眾位將軍闡述一下。”
諸葛亮應聲而起,朝著營帳之中的眾人施了一禮之后才緩緩開口說道:“昨夜,在下和主公在營帳之中商討了一夜,關于咱們和魏軍這一場戰事的走向問題,最終是確定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廉頗將軍絕對是這一場戰事的關鍵,吳鳴三人雖然說是有‘魏火龍’的稱號,但是他們三人還是不如廉頗將軍的重要。”
姜維聽到諸葛亮的話,立即是點頭贊同道:“沒錯,廉頗將軍確實是一個極其難纏的對手,就算是秦國的白起,趙國的李牧,最多也就是和廉頗將軍平分秋。”
“所以說,要想擊潰魏軍,咱們最先要解決的就是廉頗將軍的問題。據對廉頗將軍的了解,咱們可以得出,廉頗將軍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他自己的出和格。”諸葛亮將昨晚給劉睿說的話原原本本地給在座的眾多將領復述了一遍。
“這個反間計應該實施,諸葛先生已經有了計策了嗎?”李廣輕輕叩擊著案幾,緩緩說道:“末將認同諸葛先生的說法,但是這的實施方略,末將還沒有弄明白,還希諸葛先生能夠給末將解。”
“實施,很簡單。”諸葛亮的微微一笑,不不慢地說道:“只需要咱們分出一支兵馬,到魏國的王都去就是了,魏王不是一個大膽的人,雖然說魏國王都大梁的墻高壑深,但是城中還是算兵力空虛,只要咱們兵臨城下,那麼魏王一定會張無比,拼命下令讓廉頗將軍撤軍,到時候就是咱們的機會。”
“廉頗將軍會撤軍嗎?”李廣心頭一跳,有些不敢肯定地說道:“在這種前線打得火熱的時候撤軍,無疑就是將自己的后背暴給敵軍。”
“廉頗將軍當然是不會撤軍。”諸葛亮臉上的笑意越發濃厚:“諸位將軍是否還記得,當時廉頗將軍率領趙國十萬大軍進犯我黑翼騎兵邊境的時候,那時候趙王給廉頗將軍下了七道金牌催令,但是廉頗將軍卻是沒有一點反應,最后趙王在懷疑和猜忌之下,才是派遣樂乘來代替廉頗,這也是廉頗將軍投靠魏王的直接原因。”
“諸位將軍覺得,當咱們黑翼騎兵兵臨大梁城下,滿朝文武慌作一團的時候,魏王會不會如同當時的趙王一樣,連下金牌催令給廉頗將軍令他回防呢?廉頗將軍又會不會和之前一樣,堅持自己的判斷,不管魏王怎麼催都不回防呢?這一切在廉頗將軍趙國人的份的推之下,又會發生什麼事?這還需要諸位將軍自己去想象了。”
諸葛亮的話仿佛是有魔力,營帳之中的眾多將領,似乎真的是看到了黑翼騎兵兵臨大梁城下,魏王給廉頗連下催令,廉頗抗令不遵,被魏王排斥的場景。
尉遲恭吞了一下口水說道:“在廉頗將軍趙國人的份之下,他如果遭到了魏王的排斥,那麼就只有兩個可能,一個就是離開魏國,再次叛離,還有一個,就是以死明志。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咱們的好都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沒有了廉頗的魏軍,本就不足為慮。”
諸葛亮收斂的臉上的笑意,嚴肅道:“不錯,沒有了廉頗將軍的魏國,便是真正的外強中干。這就是在下的反間計,當然,這個反間計,還需要一個將軍帶領一支軍隊從小路去進攻大梁城,這個任務極其重要,哪位將軍愿意擔此重任?”
“這還用說,當然是本將軍!”尉遲恭聞言,立馬是站出來說道:“本將軍歷經了這麼多場戰斗,一定能夠在大梁城下把魏王的膽都給嚇出來。”
劉睿看到尉遲恭的模樣,不是啞然失笑道:“尉遲將軍還是排除掉吧,沖鋒陷陣還可以,但是這一次去大梁城下,可不是真的要將大梁城打下來,魏國再怎麼說也是有著幾百年的積淀,大梁城也是墻高壑深,哪有那麼容易憑著一支偏師就能夠打下來。”
“那麼究竟誰能夠去執行這個計劃?”尉遲恭有些不服氣地說道:“主公難道還能找出一個更加適合的人來不?
劉睿微笑,瞇了瞇眼睛緩緩說道:“我認為,徐達將軍,是這計劃最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