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為了對付高句麗,可是費盡了心思的。所以他到了王燦的府上后,一見到王燦,便行禮道:“先生。”
王燦擺手示意李承乾落座,便道:“有什麼事?”
李承乾道:“先生,父皇把攻打高句麗的事,給我來全權統籌安排調度。父皇說了,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總之我的一應請求,父皇都準許了。只是,我需要一個對付高句麗的計劃,而眼下,我擬定了一個計劃,也不知道自己的調整,是否有不妥當的地方,所以懇請先生斧正。”
說到這里時,李承乾一臉期待。
王燦是真正的高人。
不論是綢繆,亦或是武藝,還是神通,那都是極為厲害的。如果王燦愿意給他斧正調整一番,那麼對付高句麗的事,肯定就穩妥了,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王燦聽到后道:“拿來看看吧。”
李承乾喜滋滋的把自己的折子遞給了王燦,一臉期待。
王燦接過來,仔細的查看著。
因為李承乾的這一道奏折,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于連攻打高句麗的大方向計劃,以及怎麼挑起事端,都是提及到的,所以洋洋灑灑數千字,容很多。王燦也是看了好一會兒后,才全部看完。
李承乾見王燦擱下了手中的奏折,問道:“先生,怎麼樣?”
王燦說道:“你整的計劃其實不錯,在高句麗境挑起爭端,倒是我大唐的百姓被不公平對待,然后百姓到府申訴。最終,大唐便出面解決這一事。然后便借故挑起事端,讓高句麗方面給予賠償。這獅子大開口的條件,以及對方答應或者是不答應,這區分后的結果,都是有所不同的且你也有了應對。你的這一計劃,其實是不錯了。”
李承乾聞言,臉上出了笑容。
他費了好幾天。
總算是得了王燦的贊許,算是一個不錯的開頭。
李承乾說道:“先生,這里面還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王燦說道:“要說不妥的地方,自然也是有的。”
李承乾道:“請先生斧正。”
這一刻,李承乾反倒是期待。
因為王燦謀劃事,肯定是比他更為周全的,尤其通過王燦的指點,李承乾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是李承乾最為欣喜的。
王燦說道:“第一點,便是你缺了應。既然這一次,是鐵了心要攻打高句麗,那就不能僅僅是堂堂正正的進攻。”
“用兵之道,奇正相間。”
“你堂堂正正的進攻是一方面,可是應卻是一個關鍵。高句麗境,雖說是高句麗的區域,但是仰慕大唐的人多了去,尤其在高句麗經商的商人也不在數。”
“甚至于高句麗的權貴,許多也懼怕大唐。甚至于,也愿意歸附大唐。所以這一方面,只要是威利,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只要是肯用心,只要是敢用心,沒有辦不到的。”
王燦說道:“北方之地,尤其高句麗地方苦寒,尤其到了寒冬時,更是難以攻伐。可是有了當地的應,對于你的進攻,不僅是使得你了如指掌,也能如虎添翼。總之,這應的運用,如果是使用好了,便會讓你能輕而易舉取得勝利。”
李承乾一聽,眼中一亮。
他本就是聰穎之人。
王燦一點撥,李承乾一下就想通了,而且腦子里面,突然就有很多的想法。因為有了這些想法,對于他的進攻,就會輕松許多。
李承乾贊嘆道:“先生一番話,使得我茅塞頓開。這一方面,的確是我不曾考慮周全。如果是我加了這一方面,那就是奇正結合,是真正的計劃周全了。”
王燦道:“是這個意思。”
頓了頓,王燦繼續道:“你要記住,任何一場戰事,如果每一戰,你都是堂堂正正的進攻,那麼肯定是吃力不討好的,這是最為笨拙的辦法。這樣的辦法,也是最不可取的。奇正結合,方為正道。如果是雙管齊下,一場戰事你都還拿不下來,那麼這一場戰事,就已經失去了再打下去的價值和意義。”
李承乾道:“弟子教了。”
頓了頓,李承乾繼續道:“先生,還有嗎?”
王燦說道:“這第二點,便是你的進攻策略,也過于單一了。一場戰事的進攻,可以劃分為海陸空的進攻,海上進攻、陸地進行和空中進攻。這空中進攻就不說了,眼下沒有太多的意義,說說海上和陸地。陸地進攻,你應該是明白的,直接自陸地進攻。而海上進攻,便是曾經大隋走過的路線,自山東出海,然后沿著海上往高句麗去,直接自后方攻打高句麗。”
李承乾皺起了眉頭,說道:“先生,這一進攻的計劃,自然是極好的。可是這一計劃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船只的問題。眼下我們的船只,遠遠不夠,而且真正要涉及到出海的船只,造船技也是有極大影響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出海很容易全軍覆沒。”
王燦說道:“這倒不是什麼問題。”
說到這里時,王燦心神沉系統中,直接兌換了一本造船的工藝制造流程。這一本造船工藝,其實相對來說比較原始,就是加了龍骨,使得船只的抗震抗風浪更強。
如此一來,在海上也能穩健航行。
除此外,也有一些小細節調整。
不過相比于如今的船只,自然是已經遠超了,強橫了太多太多。所以有了這一造船的工藝,有利于造船,也不會有太大的彎路走。
王燦把書籍給了李承乾,道:“拿著吧,讓匠人按照書上的制造流程制造。這樣的大船在海上航行,絕對是沒有問題的。一艘大船,承載數百人。這樣的船只不多,只需要五六艘大船,便足以攜帶幾千人,已經足以作為一支奇兵了。”
李承乾接過來后,激道:“多謝先生。”
有了王燦的書籍,李承乾更是篤定,他心中知道這一次找王燦,肯定是沒錯的。
這是找對人了。
陰差陽錯間,烏龍九世善人鄭少鵬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間.那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既有京師八虎的邪惡,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風流,還有大儒王陽明的心學,再加上荒誕不經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渾渾噩噩中踏進這個世界的主角,不得不爲了自己的命運,周旋在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東廠、西廠、內廠、外廷之間的紛爭;代天巡狩清除貪官的故事;剿倭寇、驅韃靼、滅都掌蠻、大戰佛郎機;開海禁、移民西伯利亞…,精彩的故事紛至沓來…國家和個人的命運,就象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船,因爲他的意外出現,這艘原本註定駛向沒落的巨輪,會不會偏移它的方向呢?
穿越三國,陳揚繼承了一個在許都無人問津的小酒館。有一個叫做老曹的顧客,經常來光顧這家酒館。也許是陳揚經常吹噓自己有多厲害,老曹每一次到來,都喜歡問這個問那個。“天下之大,何人能稱之為英雄?”“陳掌櫃,這下邳城如何能破?”“劉備以仁義為劍,站在道德頂峰,該如何殺?”……麵對這些問題,陳揚隨口閒扯,卻不知道,他這些話,在逐漸改變整個三國的格局……
大業九年,李煜來到黎陽碼頭邊,成為叛軍楊玄感手下一員; 這個時代,天下倒懸,民不聊生,反叛者無處不在,蒼生離亂; 這個時代,世家掌控天下,寒門走投無路; 這個時代,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父子三人霍霍向大隋;李密、王世充、竇建德即將禍亂天下; 這個時代,草原騎兵隨時南下,虎視眈眈,高麗殺我中原將士無數; 這個時代,是一個求活的時代,這是一個英雄縱橫天下的時代。
如果一個人不幸回到了天啟六年。此時大廈將傾,閹黨橫行,百官傾軋,民不聊生。黨爭依舊還在持續。煙雨江南中,才子依舊作樂,佳人們輕歌曼舞。流民們衣不蔽體,饑餓已至極限。遼東的后金鐵騎已然磨刀霍霍,虎視天下。而恰在此時,張靜一魚服加身,繡春刀在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