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一胎兩寶,冷面大佬抱著嬌妻狠寵 第1卷 第512章 只選老婆或寶寶

《一胎兩寶,冷面大佬抱著嬌妻狠寵》 第1卷 第512章 只選老婆或寶寶

宋可可:“媽,村里那個小洋樓是什麼政策呀?”

“都賣完了嗎?如果沒有賣完的話,咱們去買一套啊?”

區區二十五萬,對于來說,就是零花錢,買個包的錢,就能給媽買一套樓房,價比太高了。

王家回頭看了傅斯宴一眼。

“呃......”

買樓房這事婿沒有跟可可說嗎?

一時之間,王家就拿不好主意,要不要告訴兒,其實已經買好了一套。

地理位置還是最好的。

蓋新農村,每家了錢以后,以抓鬮的形式選樓號。

王家運氣好,抓鬮抓的是最好的地理位置。

當然,沒有人告訴,有暗箱作,村民也不知道。

婿在理公務,沒說話,王家解釋道:“已經買完了,小傅給的錢。”

規劃建新農村的時候,每家每戶是要先錢的。

在農村來說,一下子要全款25萬,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人都是去銀行貸款。

婿讓全款付。

宋可可扭頭看了傅斯宴,哇,他做好事還不留名啊?

沒聽他提過。

“房子是多久建的呀?”

王家:“兩年前。”

“已經裝修好了,中午就在自己家里做飯吃。”

“我買了菜和,帶著了。”

“回去后你帶著孩子們去玩,我回去做飯。”

宋可可原本以為回村連個落腳地都沒有,所以以為得去大伯家吃飯。

沒想到傅斯宴在村里給爸媽買了一幢樓房,人老了就會有落葉歸的想法,雖然在市里已經有一套房子了,老人肯定也希在村里能有一套房子,只為回村的時候,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只是傅斯宴是怎麼知道村里建新農村的?

媽媽肯定是不可能打電話跟找傅斯宴說這個事的,更不會找他要錢。

Advertisement

“你怎麼知道我們村建新農村呀?”

傅斯宴:“因為我是捐款人之一。”

這件事是政府牽頭辦的,政府出了一部分錢建設新農村,但一家一戶只25萬,加上要買村民的宅基地,這錢本就不夠。

政府資金有限,除了村民的錢,差的錢傅斯宴掏腰包補齊了。

這筆資金對傅斯宴來說不是很多錢。

但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那一輩子都掙不來的。

建議新農村并不是強制要求村民必須得買,這是里村里統一規劃出來的一塊地,統一建設,家里沒有房子,沒有宅基地的村民有優先權。

宋可可豎起大拇指:“大慈善家。”

傅斯宴不知道老婆這是夸他還是損他。

“謝謝寶寶夸獎。”

宋可可在心里翻了個白眼,打開綠泡泡給傅斯宴發信息。

【你不要當著我媽的面我寶寶。】

怪難為的。

傅斯宴:老婆這是同意他寶寶了。

某人心里爽翻天。

【不寶寶,那老婆?】

狗男人又要作死了,宋可可真想拉黑他。

我名字。】

【宋可可或丁安然,這兩個你自己選一個。】

傅斯宴難得心好,跟老婆皮。

【我只在老婆和寶寶之間選。】

宋可可:【放肆,別以為我媽在這里,我不能把你怎麼樣。】

傅斯宴沒回復,見好就收,他可不想真把老婆惹了。

平平和安安看著外面金燦燦的稻田。

驚奇的哇了一聲:“媽咪,你看外面有好多植,還是黃的,結了好多果子。”

“這個果子好小啊!”

“是一串串的。”

司機見兩孩子對路邊的稻田很興趣。

特意放慢了車速。

安安指著不遠稻田里的鴨子興地說道: “媽咪,那塊地里有小鴨子和大鴨子。”

宋可可笑著給兒子解釋;“兒子,這是稻田。”

Advertisement

“我們吃的這大米飯就是由這個生產出來的。”

“稻谷了以后,就把它們收回倉庫里,然后加工一下,把他們的外殼去掉,就變大米了,煮了以后就變白米飯了。”

宋可可的這通解釋安安和平平不興趣。

他們對那群鴨子更興趣。

“媽咪,我們可以下車去跟那群鴨子玩嗎?”

宋可可:“兒子啊,那鴨子在稻田里咱也下不去呀!”

“沒有裝備,一都是泥,咱得穿雨去。”

主要是那鴨子不知道是誰家養的,這樣下去,驅趕人家鴨子不對。

王家話道:“一會回村了,村里也有鴨子。”

“大外婆家養了鴨子,一會我們上他們家看去。”

“大外婆家的鴨子還下了好多鴨蛋。”

安安和平平一聽兩眼發

安安:“外婆,那我們可以去大外婆家買一只鴨子回家嗎?”

王家:“可以。”

“買兩只,你跟哥哥一人一只。”

鴨子帶回城里,都沒地方放,鴨子拉的粑粑可臭了。

鴨子不但臭,還喜歡嘎嘎

宋可可也不好掃孩子的興。

反正媽媽同意買了,就讓媽媽理吧!

安安高興的比了個耶:“我們要去買鴨子啦!”

“把鴨子帶回家后,我要給它洗個澡,晚上我要跟它睡。”

宋可可看了傅斯宴一眼:你兒子要抱鴨子睡?

小孩子說話有時候可不是說著玩的。

他們說了就是真的想這麼做,因為是真的喜歡,好奇。

傅斯宴給了一個,讓安心的眼神。

鴨子,可以帶回家,但是絕對不能讓它上床。

前面就是宋家村了,通往宋家村的馬路很寬闊,很干凈,路邊的稻田里都金燦燦的稻子。

空氣里稻香味。

宋可可看著窗外的那一片金燦燦的稻田和干凈整潔的馬路。

Advertisement

宋家村的變化真大啊!

其實還蠻喜歡農村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

雖然也很辛苦,但不需要都市像牛馬一樣,每天工作。

早九晚十,每天坐在格子間,或工廠里活得跟沒有的機人一樣。

農村現在干活都是機械化,不像以前,都是得人一點點干,現在基本就是農忙的時候,忙一下。

一年大概有好幾個月都是空閑的。

當然,空閑下來的時候,村民們也都是出去打零工。

現在年輕人不愿意種地了,不喜歡玩泥,嫌臟。

在老家種地的都是一些老年人。

不過,都是承包式的。

一家承包好幾十畝,上百畝。

然后用機械或者請人干活。

在村口廣場,宋可可遠遠的就看見一幫人站在那里。

帶頭那幾個人穿的還正式。

西裝配白襯衫。

“媽,今天村里有什麼活嗎?”

看這架式村里要舉行什麼活嗎?

王家:“應該沒有吧,不是年不是節的,沒聽說有活。”

村里建了綠泡泡群,王家在群里。

每次村里有什麼活,有什麼政策,都會在群里發,確保在外打工的村民們都能看見。

王家拿出手機,打開村里的群看一眼。

“沒有活,群里沒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