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賣身為奴?紈绔夫君為我掙誥命 第156章 討要一個人

《賣身為奴?紈绔夫君為我掙誥命》 第156章 討要一個人

待眾臣退去,大殿中只剩下了皇帝與顧知行二人。

殿門在侍從的輕掩下合攏,天子便從那高高在上的座上起,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下臺階,走到顧知行面前,親手為他整理冠冕。

皇帝語氣中滿是無奈與疼惜:“你這孩子,偏要挑最苦的差事。你母親若在,定要怪我這做舅舅的不知疼你。”

顧知行微微垂首,恭敬地說道:“舅舅,我時雖頑劣不學,但也曾過教誨,深知大理寺之事關乎社稷民生。這差事雖苦雖累,但能為陛下分憂,為百姓冤,于我而言,亦是幸事。”

皇帝輕輕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復雜的緒。

他打量著眼前這個外甥,曾經那個整日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绔世子,如今已變得如此沉穩,就連說話都變得這般遮遮掩掩,不肯跟他說實話了。

不過,皇帝還是微微一笑,又拍了拍顧知行的肩膀:“知行啊,你這一路走來,舅舅都看在眼里。從那日你突然發憤圖強,到如今考取探花,又主請纓去大理寺,舅舅既欣又心疼。只是舅舅有一點不明白,你為什麼非要去大理寺?”

顧知行抬起頭,剛想要張口說話,卻被皇帝打斷:“不要跟朕說什麼冠冕堂皇的話,那些話是真是假,你和朕心里都有數。”

“現在站在你面前的不是皇帝,是你的親舅舅,知行啊,你就跟舅舅說句實話,到底是為了什麼才要去大理寺?”

顧知行著眼前這位中年男子,他的鬢角已微微染霜,面容也略顯清瘦,眼眸中著幾分病態的憔悴,但那雙眼睛依舊深邃而明亮,仿佛能察人心。

他常年病痛折磨,形也略顯單薄,但即便如此,他上依舊散發著一種威嚴與慈織的氣場。

Advertisement

正是這位舅舅,從小對他呵護有加,甚至比太子還要疼。這份過度的寵,既讓他在無憂無慮的年里肆意生長,也無形中縱容了他那曾經的紈绔與任

若非如此,他又怎會養了這般天不怕地不怕的子呢?

顧知行微微嘆了口氣,眼神不自覺地飄向皇帝后,似乎過大殿的雕梁畫棟,看到了遠方的兗州,那里的景象在他的腦海中愈發清晰。

他的語氣平靜而堅定,仿佛在講述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兩個月前,臣曾私自前往兗州。”

“兗州和京都很像,兗州的員和京都的員也一樣,他們都敬著我這個世子,我做什麼他們都不敢說不。然而,我卻能真切地到兗州的百姓生活的困苦,也看到了那些員們的表現,實在是令人失。”

“舅舅,您一定讀過臣的文章吧?”他微微停頓了一下,等待皇帝的回應。

見皇帝微微點頭,他才繼續說道:“正如臣在文章中所言,‘清淤,必先清吏’。”

“一個小小的兗州,已是貪污吏橫行霸道,他們貪污公款,謊報災,無所不用其極。見微知著,大雍的其他地方,又怎能獨善其?貪蛀蟲,想必早已泛濫災。”

“沈淮序去了兗州,他一心為百姓著想,然而,他卻無力回天,被那些狗們耍得團團轉,毫無還手之力。”

“沈今棠也去了,能力出眾,以殺止殺,讓那些貪污吏聞風喪膽。但這樣的做法,終究只是權宜之計。天下的貪污吏,殺也殺不盡,除也除不完。只要場風氣不正,哪怕有再多的好,也終將被同化,淪為貪。”

“有一些員,他們并非天生就壞,也并非能力不濟。只是他們看不見場的明所在。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貪污吏高居廟堂,而良臣名將卻慘遭抄家滅門。于是,他們只能隨波逐流,茍且生,任由他人擺布,變。”

Advertisement

“顧知行!你是在指責朕昏聵無能?”

皇帝的臉瞬間大變,聲音也陡然提高,眼中閃過一怒火。

顧知行連忙跪倒在地,雙手的攥住,聲音卻依舊堅定:“臣不敢,臣絕無此意。只是這場從上到下,風氣確實不正,這是不爭的事實。”

皇帝氣得膛劇烈起伏,他死死地盯著跪在地上的顧知行,也是無可奈何。

良久,他才緩緩說道:“起來吧。”

他何嘗不知這場風氣敗壞?

可他能將那些人盡數誅殺嗎?

倘若真殺了,朝堂之上還能剩下幾個可用之人?

殺得干干凈凈,豈不是自毀長城?

他并非不想整治,只是誰又能為他想出一個兩全其的辦法呢?

“謝陛下。”

顧知行從地上緩緩起,目如劍,依舊沉穩而堅定。

皇帝深吸幾口氣,憤憤地看向顧知行,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你既然把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想必是竹了。”

顧知行微微點頭,語氣篤定:“臣愿擔此重任。”

“你?”皇帝眼中閃過一

“正是臣。”顧知行眸認真,聲音擲地有聲,“朝堂上下,又有幾人能說自己雙手干凈?但若因此便大開殺戒,朝堂豈不了無人之地?這絕非明智之舉。”

“然而,貪污吏,大大惡之人,必當嚴懲不貸,以正視聽;那些搖擺不定之人,需加以懲戒,使其知錯能改;至于那些心懷良善、一心治國之人,自當重賞,以示激勵。”

“大雍若想重振朝綱,必須立下嚴明法度,嚴格執行,上行下效。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唯有如此,才能立下法度的威嚴。法理在,則朝心正。”

“而推行這套法度,需得有一人來主導。此人既要手段高明,能震懾群臣;又要份顯赫,令眾人不敢輕視。”

Advertisement

“朝堂之上,有手段之人比比皆是,有份之人也不在數,但兼手段與份,且能不徇私之人,唯有臣了。”顧知行說道。

他的份自不必說,京都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誰敢輕易招惹他?

至于手段,從小到大,但凡是他想要整治之人,無一能幸免,無一能笑的出來。

“你還真會給自己臉上金。”

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皇帝忍不住輕笑出聲,語氣中卻帶著幾分欣與贊許。

隨后,他沉默片刻,眼神愈發凌厲,直直地看向顧知行,似乎在想些什麼。

最后,他看向顧知行,語氣中帶著幾分鄭重:“好,朕信你一次。大理寺之事,便由你全權負責。若有任何阻礙,直接進宮尋朕。除了朕,誰的面子都別給,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徹徹底底!”

顧知行微微一笑,皇帝的反應早已在他的預料之中。

“臣遵命!”

他拱手領命,然而腳步卻未挪分毫。

皇帝微微挑眉:“還有何事?”

顧知行微微一頓,沉聲說道:“臣還有一事相求,想向陛下討一個人做幫手。”

“誰?”皇帝開口問道。

“沈司言,沈今棠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