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你死我活 “殺了楚王?”
宋檀的臉一變, 淩霄就心知不好,不該問出這一句的。
但米已炊,說出的話不可能再收回。
一面忙給娘使眼, 讓快把姐兒抱走, 一面忍住想要跪下請罪的恐慌,又向宋檀靠近了一步,聲道:“雖然……雖然娘子為子嗣著想,請公子到這來,可公子足有兩年不在家, 娘子日思夜想, 又獨力支撐府上,所以瘦得這樣。妾是自己的卑微見識,以為相比子嗣,公子心裏定是娘子更加要, 一定也念著娘子呢。娘子……雖然請公子到了這裏來, 但若, 若再能回去同娘子一起用飯, 娘子心裏必然高興。”
宋檀聽著,神有些和緩了。
但他才從正院出來, 聽妻子的還罷,難道還要聽一個侍妾的勸?
“你倒是忠心。”過淩霄邊,他隨意在桌邊落座,淡聲道,“但我與娘子如何, 不需你來教導。”
他不再和侍妾啰嗦,手指在桌面上輕敲:“上飯吧。”
-
在京中的消息,的確比在江陵方便許多。宋檀回京不過兩個月, 征西戎的捷報又一封接一封傳回京裏,不斷地送到他面前,又經衆人的誇贊、議論,滔滔不絕纏在他耳朵裏。
到七月,楚王斬首了西戎大將“破定王”,命部下獻首回京。
八月大朝會,站在朝臣中,著手捧一尺方形錦盒,虎步上前,上盔甲似還帶著腥氣的金昌將軍,宋檀不將手中笏板握得更,昨日得知淩霄又有了孕的好心瞬時不存。
這就是楚王——這個殺神!在軍中十一年,手中的人命何止數萬!他殺得了敵軍也殺得了親人,連妹妹給他懷的親子他都不留面,誰知更讓他得勢,他還能做出什麽事!
王師勢不可擋。西戎王幾次求和,願意對大周稱臣,年年納貢,對天發誓再不敢侵犯。大周的朝廷裏,也不乏希就此休戰之人。
但似乎是楚王的鋒銳染了聖人。不論朝臣如何議論,他對楚王的指令,仍然只有命大軍出征時那一句話:
斬草除,平西戎。
-
“開疆擴土,不世之功。陛下勤政近三十年,自然希此等大事,能在……”
難得見到太子,趙良娣又在對他闡明勢,分析利弊:“如今大軍出征,尚還不過半載,功業便已就過半,無論如何,陛下都不可能半途而廢了。”
東宮想要與西戎議和,召楚王回京,已是癡心妄想。
“那孤就眼睜睜看著他風立功?”太子在妾面前并不掩飾焦躁。
“你不知道京中都是如何議論!”他憤怒道,“說‘楚王是天上的將星下凡’,還有無知百姓說他是‘帝星’!他是‘大周戰神’,是‘天上的星宿’,孤呢!再過幾年,孤這個人間的太子,是不是就該把這儲君之位拱手讓給他才行!”
“些許民間言論……不足為慮。”趙良娣盡量寬他,“至,陛下從無易儲之心,殿下不能自己——”
“呵!”太子冷笑出聲。
“從無易儲之心?”他問。
“若真沒有一點換下孤的心,怎麽從他封王起,幾次三番‘與民同樂’,都要他與孤并肩。”
太子走起來,腳下帶起輕風,袍的簌簌與殿外的秋風混著,聲音又急,又沁出涼意:“給他封親王,給他大軍的兵權,讓他做兵部尚書,許他與朝臣結黨,四方邊軍,何沒有他的舊部……許他立功,再立功,默許民間奉他是‘大周的戰神’——”
“可孤呢?”
他回看趙良娣:“孤已經三十四歲年紀,還從來沒有親手辦過一件大事!別說出征在外開疆擴土,也別說知人善用選擇吏,就是賑災、修河道、清丈土地這樣的國朝常事,乃至修書、養馬、鑄、織造這等不要的閑差,父皇也從不孤歷練。”
“孤在東宮,只是讀書,讀書……一個太子,讀了三十年書,沒有一樣能令人稱道的功績。”
遠遠地,他緩慢轉,坐在一把椅上,垂下頭顱:“連先生都只剩一個了,還是讀書。”
這些都是實,也是近年來,他抱怨過許多次的話了。
發出一聲輕嘆,趙良娣站起,走過去。
“那殿下,能殺了楚王嗎?”
在太子前站定,垂眸看向他,輕聲說:“下毒、刺殺、墜車墜馬意外……”冷靜數出幾種能致人死亡的方法:“只要他死了——哪怕沒死,只是殘廢,便再無繼承皇位的可能,殿下也就不用再擔心他了。”
既爭皇位,便是你死我活,歷朝歷代,誰不是者為王,敗者為寇。
太子擡起頭,怔怔地看向神平和依舊的妾。
“……殺他?”
在煩躁裏細想片刻,他搖頭:“便不說被父皇查出後會怎樣,只說殺他——”
他跺腳,仰面向上:“他邊固若金湯,他那一武藝——誰能殺得了他!”
“殺不了,就拉攏呢?”趙良娣并不堅持。
“其實,殿下與他雖不和睦,卻還未有深仇。反對他西征,也可說是政見不同而已。”走到太子側,笑著說,“殿下是儲君,未來的天子,是一家長兄,他是弟,卻從他年起,殿下就不與他親近。殿下怕他爭位,他自然也怕殿下登位之後命不保。若從現在起寬示以長兄風度,投其所好,拉攏好,或許還不算晚。至讓陛下看到,殿下有容人之量,不論如何嘉獎楚王,殿下都不會為他失了方寸,也許,陛下就反而會覺得他威勢太過了?”
太子眼中的思索退去,無奈閉上了眼睛。
“阿溶……”他一嘆,“你又不是不知,不更事的時候,我與齊王……”
“雲貴妃娘娘得封那年,殿下與齊王,當面嘲諷他‘四過勤’,沒有一點皇子的貴相,是沒教養的野孩子?”
趙良娣緩聲替他說全:“還同我罵過,‘雲氏賤人出低微,竟也敢當貴妃之位掌六宮事,養出來的孩子,果然只似野人,丟盡了天家的臉’。”
問:“這些話,楚王也知?”
“就算不知——不知這句!”太子漲紅了臉,“只第一句——”
他坐不住,又站起,甩開了袖:“你看他何等記仇!宋氏殺了他一個妾,他能記恨宋家到如今,孤從前對他不調侃,怎知在他心裏,孤與……孤,不早是第一等的仇!”
“一個妾。”
用太子聽不到的聲音,趙良娣輕輕一笑。
“殿下所憂,的確難解。”溫聲道,“妾久居閨中,不問世事,智謀已盡,恐怕這等大事,殿下還是與諸位重臣商議為好。”
-
未等東宮君臣有何妙計,京中和西陲、西戎,皆已冬。
劫掠過四王子、八王子最後的人馬牛羊,大雪封路。楚王命三路將士暫且退守,靜待時機。
王師穩步推進,已深西戎國土中部。大軍所過之,再無西戎軍隊的蹤跡。
人人不軍功,戚輝卻覺得這仗打得不太過癮。
“以前跟殿下征東夏的時候,那才是刺激!”
中軍議事之後,他回憶起往昔:“那時殿下常率三五千人斷後奇襲,不知怎麽就正能算準敵軍!深山林,不見人煙,只有我們和東夏人一刀一槍拼殺,殺他個痛快,哎哎——”
“怎麽,不用冒大風險就能立功還不滿意,非要添點刺激?”金昌將軍便問。
“你沒跟殿下征過東夏,不知道!”戚輝搖頭長嘆,“殿下從前還說過:打仗循規蹈矩最是無味,出其不意方才有趣!”
“別顯出你跟殿下的時日長了,看你那臉。”安國公拄了拄佩刀,“殿下現在也是算無,不過,咳,是比從前穩健許多。”
簡直是風格迥異。
他笑道:“畢竟殿下也長了八·九歲,不是十六七歲年氣盛的時候了?”
“征西戎的事,我已籌謀七年,自然不似征東夏那時,常有冒險。”楚王一笑,“行了,都散了。”
衆將起,依序退出。
楚王也離開大案,走向帳。
出征在外,不比在邊城方便。他常兩月才能給青雀回一次信,也只帶了兩幅畫在邊。
一幅是承去年的兩周歲畫像。
還有一幅,是青雀去年送他的生辰禮。他戴著虎面,在看花燈上的《征東夏大勝圖》。
快兩年過去,攤主的畫工如何生妙,他已略有模糊。那個上元節,他記憶最深,至今清楚如新的,還是青雀在滄水河畔放下的蓮花燈。
“願,我的殿下,一世平安。”
他自五便比常人敏銳,目力更遠勝尋常,即便夜間,只要有許亮,目力也幾如白晝。
所以,即便在兩丈之外,他也看得清青雀寫下的每一個字。
他也當然看得清,去“盼殿下西征得勝”,最終確定心願之後,頓了頓,又加上了四個字:
“長壽百年。”
安國公說得對。
他畢竟不是八年前了。
-
到景和二十八年將要結束,還有二十幾日便是除夕的時候,青雀又收到喜訊:
逾白的丈夫弓寧,又因功得授正四品上輕車都尉。
他還給逾白加請了封誥。待聖旨發下,逾白便是正四品恭人誥命。
——和霍玥現今的誥命相同。
也與李側妃之母的誥命相同。
猜想了一瞬霍玥和宋檀會在什麽時候得知這個消息,青雀決定慶賀一番,等過幾日月事走了,便在花園裏擺桌酒宴,請阿瑩和永春堂的三位一起吃上幾杯。
請帖還沒寫完,春消又匆匆走進來,在耳邊回說:“今日早朝,李側妃的父親遭了彈劾,說他任上收賄賂妄斷冤獄,竟致八人冤死獄中,證據確鑿,要押送進京候審!”
又說:“史還參是殿下下無方,縱容了李提刑,才致幾樁慘案。長興侯問,殿下已兩年不曾回京,從前也常巡邊不在京裏,便是在京,難道還能隔著七八百裏管束到李家?陛下并沒理會參奏殿下的話,只讓快押解李提刑進京細審,使冤獄昭雪。”
青雀放下筆,把請帖推到一邊。
這還請什麽客。
“竟有此事。”皺了眉,“季長史……在不在?”
張岫不在邊,這樣涉及朝政的事,還是直接問季長史最為妥當。
季準很快回府,同兩個小侍來到雲起堂,隔著屏風,對江夫人細說:“李提刑確是罪證確鑿,應已無可翻案。不過,此事已止于李家,不會牽連到殿下,還請夫人放心。”
“那就好。”青雀一嘆,“我也只求一個‘安心’。殿下不在京裏,後方一切事務都要你們奔波,還要兼顧到我,更是勞累了你。”
“讓夫人安心,便是讓殿下安心。”季準笑道,“何況幾句話而已,實當不得夫人這句‘勞累’。”
見這裏無話,他恭敬退出。
青雀起,在屏風送了他幾步,便侍去花園知會柳瑩和張孺人三人,告訴們:“不必驚慌,應與咱們無關。”
但沒想到,不過半個多時辰,承還沒從花園回來,李側妃竟找上了雲起堂的門。
不知這次來是什麽路數,青雀先上四個護衛在邊圍隨,才讓另兩個護衛將人請進來。
李側妃面上淚痕未幹,飾簡樸,看不出是否是特地換了這裝束。
“求妹妹救我,也幫一幫殿下!”見面就湊上前,聲音哀拗,“我父親還未必有罪,便要辱回京,三司各部,又多有東宮的人,一但冤案判,不但我父親無葬,亦是污了殿下的面!”
“快扶李側妃坐。”不待青雀開口,李嬤嬤已擋在前,命侍,“難道要兩位夫人站著說話?”
看見李嬤嬤的臉,李錦瑤有一息退。
但旋即,便按捺心中屈辱,繞過李嬤嬤幾寸,當著青雀跪了下來。
“殿下待妹妹何等優寵!”低著頭,傷心、懼怕和屈辱的眼淚一滴又一滴落下來,“還請妹妹也多為殿下名聲想一想:楚王府裏只有我和妹妹兩個側妃,你我的眷屬在他人眼中,亦是殿下的親眷。殿下姬妾的父親有此重罪,便是朝廷不對殿下追究,世人又該如何看待!殿下在外搏命,難道我們在家的人,就連這點小事,都要讓他煩心?”
早在跪下的那一瞬,青雀便側開了,不這突如其來的大禮。
李側妃這些話,看似頗有道理,實則是顛倒是非,想拿和楚王的分相要挾,讓也心中憂急,了方寸。
若不應,便好似心中沒有楚王,不為他的名聲著想一樣。
稍加思索,青雀并不正面應的話,只嘆道:“可我與夫人,都只是深閨婦人,便是夫人求我,我也無法左右朝廷。我并沒有什麽可以幫到夫人的。”
“想必夫人也知,陛下聖明。大周乾坤朗朗,政清人和,誰清誰冤,朝廷必會給出一個公道。”說,“既然夫人自信令尊含冤,何妨先耐心等待。難道,陛下還會冤枉了殿下的親眷嗎?”
李側妃擡起臉,像是要冷笑,也像是要發怒,最終,神還是轉為哀求。
“妹妹這些話,我無言可辯。”直起上,眼淚滾滾從臉上落,“妹妹既不願相助,我也無法強求。只求妹妹一件小事。”
“夫人,請說?”青雀側著,與對視。
“我求妹妹,借我幾個親兵,好把我的信,快些送去殿下面前。”輕聲地問,“這并不牽連妹妹什麽,一切只等殿下做主,應當不難?”
看清倔強的神,青雀垂眸一笑,緩緩吐出一個字:
“難。”
書名:陛下請自重 作者:酒小七 作品簡介: 作為一個太監,田七的八字兒比金剛鑽都硬,一口氣克死三個主子不費勁。 後來,皇上不怕死地欽點了這個太監來乾清宮伺候。 皇上是個節操帝,全稱結操碎一帝。他長著一張君子臉,卻專幹流氓事兒。有一次,皇上不小心摸了田七的下三路,之後一邊回味一邊感嘆:也不知道當初是誰掌的刀,切得竟如此乾淨…… 一句話簡介:女版韋小寶混皇宮,假太監被流氓皇帝拖上龍床。結局1v1,HE。 注:由於女主是喬裝改扮的,所以本文的“他”和“她”用得略有混亂,大家領會精神就好……
沈清歡是個出了名的病美人。冷不得、熱不得,風吹不得、雨淋不得。三步一喘,五步一咳。娘親早逝、爹爹不喜,慘遭未婚夫退婚後便無人願娶。後來這朵嬌花被太子傅雲舟養在了東宮。*傳聞太子傅雲舟性情暴戾,不近女色,獨愛殺人。沈清歡嫁他,如嬌花遇狂風,京都人人皆道她怕是活不過一個月。誰知,東宮遲遲未曾傳出喪訊。世人不知,傅雲舟這一生慣對別人用計用謀,唯獨對一個叫沈清歡的女子用了心。【女主心機小白蓮,男主病嬌黑切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