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總督府。
昨日還懸掛著上百顆人頭的長桿,此刻已經清理干凈,仿佛那場腥的清洗從未發生過。
總督府正堂,氣氛肅殺。
盧象升著服,端坐于主位之上,目如刀,緩緩掃過堂下二人。
其中一人,是他的親衛隊長,楊陸凱。
此人形魁梧如鐵塔,一玄飛魚服,也難以罩住那炸的,渾上下都散發著一子煞氣。
楊陸凱是督帥最信任的親衛,更是戰場上的瘋子。
(原有歷史上,盧象升戰死,楊陸凱以自己的保護他的尸,最后中二十四箭而死。)
堂上另外一人,則與楊陸凱形了天壤之別。
此人吳達濟,年約五旬,形瘦削,面白凈,留著一撮山羊胡,穿著一大明文的青袍。
此刻的他,正以一種近乎朝圣般的姿態,微微躬著子。
吳達濟本是朝鮮李朝的舊臣,曾擔任司憲府掌令,是鐵桿明。
建奴占據朝鮮后,他辭為民,暗中組織朝鮮軍民反抗。
大明吞并朝鮮的過程中,吳達濟而出,是第一個投靠大明的朝鮮員。
在他看來,能為大明的狗,都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分。
至于那些冥頑不靈的朝鮮人,弄不清自己的份,妄圖對抗大明天威,死了也是活該。
因此,在很多朝鮮人眼中,吳達濟是人人得而誅之的賣國賊、朝。
正是因為他的忠心,而得到大明朝廷賞識,此時擔任總督府參政,妥妥的五品。
盧象升看著眼前這一文一武,一一忠的奇特組合,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圣旨已下,國師也有鈞令,因此本要組建使團,前往㹻國。”
盧象升的聲音不大,卻如同重錘敲在吳達濟的心坎上。
能當上大明的朝廷命,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賞了。
如今竟然要自己代表大明,出使㹻國,這又是何等的恩寵?
吳達濟的腦袋一陣昏眩,興的難以自持。
盧象升的目落在吳達濟上,“使團正使,由總督府參政吳達濟擔任!”
轟!
吳達濟只覺得一熱直沖頭頂。
正使!
竟然是正使!
他本以為自己最多當個副手,搖旗吶喊。
沒想到總督大人竟然如此看重自己!
“臣……臣吳達濟,叩謝天恩!臣必不辱使命,揚我大明天威于海外!”
吳達濟當即跪倒在地,對著盧象升砰砰磕頭。
一旁的楊陸凱都忍不住微微皺眉。
盧象升沒有理會吳達濟的表演,目轉向另一人,“副使由楊陸凱擔任。”
“末將領命!”
楊陸凱的回應簡潔有力。
盧象升滿意地點了點頭。
國師已經代清楚了,這次出使㹻國,名為援助,實為勒索。
甚至可以說是去別人家里當大爺。
吳達濟這個‘朝’最是聽話,也最懂如何狐假虎威。
讓他去跟㹻國人打道,再也合適不過。
㹻國人若是聽話便罷,若是不聽話,楊陸凱會毫不猶豫地用他手中的刀,教他們如何聽話。
“吳參政!”
盧象升看著依舊跪在地上的吳達濟,淡淡地說道。
“本督要提醒你一句,這次點你為正使,不是本的意思,更是遠在江南的國師特意舉薦。”
“什麼?!”
吳達濟猛地抬起頭,眼中發出狂喜的芒,比剛才聽到自己當正使還要激十倍。
國師竟然還記得我,并且還特意讓我當正使。
這一刻,吳達濟覺自己的人生達到了巔峰!
所有的唾罵,所有的委屈,在這一刻都煙消云散。
能國師法眼,便是此生最大的榮耀啊!
“國師大人知遇之恩,下碎骨,無以為報啊!”
吳達濟涕淚橫流,哭得像個孩子。
盧象升擺了擺手,示意他起來,然后從案幾上拿起一個早已備好的明黃錦囊,遞給了楊陸凱。
“這里面,是國師大人親授的機宜。”
盧象升的眼神變得無比嚴肅,“記住,此行一切,皆以此錦囊為準。若有差池,甚至有辱我大明天威,你們二人就不要回來了,直接投海明志!”
“末將領命!”
楊陸凱雙手接過錦囊,鄭重地放懷中。
吳達濟也趕干眼淚,神肅穆地躬領命,心對那個神的錦囊充滿了好奇。
當晚,驛館之。
為使團準備的房間燈火通明。
吳達濟毫無睡意,他將自己關在房中,如同一只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房間的桌案上,鋪滿了各種關于㹻國的地圖、書籍和報卷宗。
有《㹻國國志》、《扶喪風土記》,還有東廠番子剛剛送來的,關于德川幕府各大名、將軍喜好、乃至后宮聞的絕檔案。
“德川家,多疑,好樂……其首席老中酒井忠勝,老巨猾,需以威勢之……”
“㹻國之禮節,繁瑣復雜,見大名需如何,見將軍又需如何……萬萬不可失了天朝上國的面……”
吳達濟一邊翻閱著資料,一邊口中念念有詞,甚至還對著銅鏡,反復練習著各種儀態。
時而,昂首,眼神輕蔑,模擬著接見㹻國使臣時的傲慢。
時而又會捋著胡須,面帶微笑,想象著與德川家親切談時的威嚴。
也怪不得他如此張。
他是朝鮮人,對㹻人天生有一種恐懼。
這次他代表著大明出使㹻國,是高高在上的天使,絕不能出任何紕。
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作,一句話,都必須完無缺。
絕不能因為自己朝鮮人的份,讓那些㹻人對朝廷心生不敬,而是要他們從骨子里到天朝的強大與恩威。
要讓國師知道,我吳達濟,是最好用、最忠心的狗。
想到這里,吳達濟越發張,整個人都陷了焦慮之中。
就在他快要把自己瘋的時候,“吱呀”一聲,房門被推開了。
楊陸凱提著一壺酒,大馬金刀地走了進來。
“吳大人,這還沒出發呢,你怎麼就先把自己給折騰上了?”
楊陸凱將酒壺往桌上一放,自顧自地倒了兩碗酒。
然后推了一碗到吳達濟面前,“來,喝一碗,酒壯慫人膽……咳咳,你先定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