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醉吟江山 第九百零二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

《醉吟江山》 第九百零二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

夜幕降臨,月朗星稀,天上那明月散發著皎潔的華,灑在大地上,如同銀輝一般。微風輕拂,帶來一涼意,卻也吹不散大宋皇宮的沉重氛圍。

大宋皇宮依舊燈火輝煌,但與往昔的繁華熱鬧不同,如今的宮廷彌漫著一片愁容。

的皇后、皇子、公主們的心中都沉甸甸的,他們不僅擔心皇帝趙匡胤的每況愈下,更擔憂吳國的大軍境,隨時可能打破汴京的安寧。

義坐車宮,來到了皇帝的寢宮外,在進萬歲殿之前,他在外面看到了王繼恩,微微點頭示意。

王繼恩也點點頭,說了一句:“殿下請進,晚宴已經準備好了,酒水……也備好了。”

義知道這是暗號,因為宮之前,他已經派人給王繼恩送去藥酒了,就是今晚要使用的酒水。

為了以防萬一,趙義提前服用了解藥,而且只要飲用不多,問題不大。

他現在強力壯,沒有傷病在,又提前服用解藥,哪怕陪著趙匡胤飲酒,他也不會出事。

之所以不用可轉的千機壺,很容易被皇帝趙匡胤發現,畢竟這些都是人家玩剩下的,自己只能以犯險。

義推門而,此時的趙匡胤正依靠在床榻上,看著前線報,吳軍攻下了應天府之后,正在整軍,很快就會進攻開封府了,形勢危急。

心有一種回天無力之,面對兇猛的吳軍,勢如破竹,趙匡胤自己到濃烈的危機,難道大宋江山就要這樣丟棄了嗎?

這時候,趙義進來請安,對著趙匡胤躬施禮。

“二弟,免禮了。”趙匡胤目看向自己兄弟,神平淡,眼神甚至有些打量審視的味道。

“皇兄恢復的如何?”趙義直起子后,立即一副關心兄長的神

Advertisement

“略有好轉!”趙匡胤簡單回答一句,其實他傷病不但沒有好轉,還加重了一些,主要是他無法安心修養,

義看到趙匡胤的,以及嘔心瀝,憂國憂民的樣子,心中還是有些疼惜的,畢竟這是他多年仰仗、崇拜的大哥!

如果不是趙匡胤的軍中威,帶兵打仗的勇猛和能力,不可能在陳橋兵變中為新君,那趙家也就沒有這皇族資格。

可以說,趙義自始至終,都是很欽佩、尊重這位皇兄的,不到萬不得已,他沒有想過舉兵造反,奪大哥的皇位,至過去沒有。按他以前奪嫡想法,他只想憑自己樹立的聲,和對朝野更廣闊深遠的影響,迫使皇兄在兒子和兄弟立儲一事上,慎重考慮,會傾向于他。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就因為大皇子被行刺事件,為了一個導火索!

義此刻都在納悶,到底是誰派人行刺了大皇子,吳國?遼國?西北門閥?趙普施的苦計?這些都有可能,唯獨不是他!

因為趙義從沒想過用這種刺殺侄子的手段上位,他不屑,也不敢!

“今晚喚你宮,是想跟你一起用個晚膳,你我兄弟,已經很久沒有一起用膳了。”

趙匡胤說完,就要下床,這時候,有宮上前攙扶,趙匡胤勉強站定,然后對著宮道:“朕可以,不用扶了。”

點頭退到一旁伺候著。

趙匡胤是有自己的尊嚴,不想讓兄弟看出他的虛弱,病膏肓。

所以,趙匡胤提起神,以習武人的息撐住傷病,走到了殿中間擺放的酒桌旁。

“二弟,過來坐!”

趙匡胤率先坐下,招呼趙座,并吩咐宮準備開席。

很快,幾個宮和太監端著菜肴,端上桌來。

Advertisement

王繼恩也走了進來,后的太監托盤,擺放著一個青白瓷酒瓶,里面放著就是晉王提供的藥酒。

菜肴擺放好后,王繼恩負責倒酒。

“圣上,這是膳房和太醫一起調配的藥酒,可以活化瘀,對圣上的有調節恢復作用。”

王繼恩說的并非全是謊話,膳房和太醫們的確調配過藥膳、藥酒,只不過,不是這瓶而已。

趙匡胤聞言也沒有多想,畢竟這是他的主場,只是瞥了一下酒瓶,然后微微點頭,接過了酒杯。

義也從王繼恩手里接過了酒杯,只是若無其事看了王繼恩一眼,王繼恩面無表,無喜無悲,只是趁著趙匡胤咳嗽的時候,視線沒有在這邊,他朝著晉王微微點頭示意了一下,趙義便心中有數了。

由于趙匡胤打算跟兄弟聊點私事,于是讓王繼恩帶著太監、宮都暫且退下,在殿外靜候聽宣。

王繼恩遵命一聲,帶著閑雜人等離開,整個萬歲殿,就剩下趙氏兄弟二人了。

“來,吃酒!”

趙匡胤舉杯,邀趙義飲酒。

義特意穿了大袖口的深圓領刺繡長袍,飲酒時候,很容易遮擋一下,雖然服用過解藥,但是他藏不喝下,那最好躲一躲,長袖口可以遮擋,他撒掉酒水。

“啊,大哥請酒。”趙義勉強舉杯,向趙匡胤略一示意,仰頭飲下,實則把酒水潑在下,由于他的長袍眼和復雜的刺繡,哪怕潑灑了酒水,也不會顯眼。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彩!

喝了兩杯之后,趙匡胤說起了吳軍的侵。

“應天府已經失守,吳軍四十萬人馬,已經近開封府了,不出十日,他們的大軍就會打到汴京來,北面有遼軍虎視眈眈,隨時能夠襲京城,可謂腹背敵,現在各路勤王之師行緩慢,所剩二十軍,不知能阻擋多時候,若不能擊潰吳軍,大宋便危矣!”

Advertisement

;說到國事,趙匡胤心不痛快,忍不住自酌自飲,又多喝了幾杯。

義默默看著,如果換做平時,他肯定會勸酒,畢竟皇兄抱恙,不宜多飲酒,但這個時候,趙義心中不斷希皇兄多喝一些,他自己能不喝則不喝。

盡管兄弟還是兄弟,但卻比往昔冷淡幾分。酒宴上的菜肴都是趙義最吃的,被趙匡胤親自點的菜,其實也想緩和目前的朝廷局勢和兄弟關系,但趙義吃在口中卻味同嚼蠟,坐立不安,全沒了滋味。

這種冷淡不是表現在面上神態,而是存在于他們心,于是就像隔著一道冰層,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易那麼融解了。

“目前,朕也沒有很好的退敵之策了,二弟,你也要多擔一些事,一切以抗敵為主,等擊退了吳軍,保住了大宋江山,我們趙氏的子孫才有機會著榮譽和地位。”

趙匡胤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叮囑兄弟,別先考慮皇位儲君的事,先迎戰吳軍才是最重要的。

義的眼神有些閃爍,雖然聽到了話意,但刻意地規避著他的目

趙匡胤見他神躲避,目一凝,直接問道:“二弟,你是怎麼了,心神不寧的?”

義垂首道:“沒什麼,可能是……許久未曾與大哥同席飲酒了,今日面對面坐在這兒,竟有些不自在。不過,皇兄剛才所言,義都記下了,也能理解!”

趙匡胤聽趙義這樣說,心中也放心了不,再次共飲一杯后,悵然說道:“二弟,你跟為兄一起南征北戰,也立過不汗馬功勞。又治理開封多年,才能顯著。可是儲君之事,事關大宋上百年基業,自古以來,有兄終弟及的案例,多父傳子,嫡庶有別,長排序,而不是選賢。

Advertisement

“這原因在于父傳子輩、嫡庶長,都是上天注定的,而不是后天干預,這樣可以避免黨政,奪嫡斗,有人一出生就是帝王之家,為嫡長子、皇長子,那是天命,是他的大福報、大福德,如此按固定的規律傳位,才能保證沒有更多的爭斗!唐太宗即便是奪了權,但他在選儲君上還是遵守舊例,這是保證皇位傳承最有效的辦法!”

趙匡胤說完,為趙義斟了一杯酒,也為自己斟滿一杯,捧杯說道:“二弟,今日大哥說了肺腑之言,坦誠已見,希你能明白為兄的一番苦心,這是為了我們趙氏江山,而不是一己私!大皇子行刺案件,為兄不想追查下去了,那件事到此為止,但眼下危急關頭,希你能為大宋江山考慮,我們一起同心戮力,共抗外敵,保佑我們的趙氏子孫可以一直守住這份江山。”

義聽完,有些沉默了,這是大哥再跟他攤牌了。

果然,這是一個鴻門宴,若不接,趙義覺得自己能否走出這皇宮,下一步是否被起來?

義雙手在桌下握,看來謀士們分析準確,這皇位,每過一天,就離著自己越遠,因為隨著趙德昭長大人,皇兄就已經不想把皇位傳給他了。

趙匡胤因為傷病和吳軍侵的原因,不想再拖下去,早一點住趙義,避免斗,這樣一起同心戮力,才能保住大宋江山。

“二弟若明白為兄一番苦心,接這個選擇,二弟就請滿飲此杯,以后我們還是好兄弟,保你子嗣跟普通皇子、公主同等待遇。”

趙匡胤想以榮華富貴、皇子公主待遇的許諾,勸趙義放下奪嫡的想法,反正子孫差不多,只不過皇位,就按歷史約定俗的規矩,傳給嫡長子或皇長子。

義略一遲疑,但想著自己計劃在開展,沒必要當面撕破臉,便緩緩出雙手,捧起杯來。

趙匡胤目中出欣,端著酒杯,向他一舉杯,說道:“好兄弟,干!”說罷仰面喝了下去。

表面上二人已經冰釋前嫌,趙義沒有頂撞兄長,心中的怨氣也沒有直接發出來,而是不斷勸酒、敬酒,趙匡胤則覺得自己再一次“杯酒釋兵權”,心中高興,以為把皇位繼承人的問題順利解決了,難免喝了不藥酒。

這一壺酒,可以說七三分,趙匡胤喝了七,趙義只倒了三,而真正喝下肚子去的,不足一

此時,趙匡胤已經有些醉酒了,腦袋有些發脹和疼痛,從座位站起的時候,子搖晃,就要跌倒一般。

義眼神一,立即起,去攙扶著趙匡胤。

“皇兄,你醉了,早點休息。”

“朕、沒醉,朕欣……”趙匡胤說著醉話,已經喝斷片了

就在兩個人攙扶的時候,趙匡胤腰間的玉斧配飾掉落在地,發出了清脆響聲。

這個玉斧落地的響聲,引起了門外太監、宮、侍衛的注意,不自然看向萬歲殿,只見窗欞上,映出了兄弟二人攙扶走的燭影。

片刻后,趙義把趙匡胤攙到了床榻上休息,他也不知道這些“藥酒”喝下去,今晚的兄長能否再醒來,他真的很想拿起枕頭給悶一下,但又有些膽怯,擔心畫蛇添足,所以,等了須臾,便離開了萬歲殿。

開門出了殿門后,趙義說圣上喝醉了,已經睡了,你們收拾一下殘羹冷炙,但不要驚圣上睡眠,王繼恩吩咐宮去照辦。

“本王先出宮回府了,王大人,這里給你照看了。”

義一語雙關,說完便離開了皇宮,萬事俱備,就看這一夜的天命如何發展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