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第1卷 第432章 八零年來了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第1卷 第432章 八零年來了

顧逍和蘇清苒也不贊同三人著急開店做生意的想法。

“還是再等等,現在寧城做生意的見,萬一被人舉報,也是麻煩。”

其實真的要是擺攤做點小生意被抓,頂多也是沒收。

但是如果一下子開了個飯店出來,不就是明晃晃的靶子嗎?

顧逍直接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三個人。

“其實我現在在運輸隊里跑車,就是為了積累經驗,以后好開一家私人輸運車隊。

雖然現在個人還不能買卡車,公路運輸政策也還沒有對個人開放,但是我相信肯定不會等太久了。

在羊城,已經有個人開始搞短途運輸,這就是個信號。”

三人聽后眼睛都亮了。

“逍哥你想買大卡車跑運輸?到時候能不能帶我們一起干?”

“如果真的能自己跑車,不拉貨能掙錢,到時候還能順帶著從南方帶貨回來,豈不是一舉兩得?”

“就是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在那之前還是要找點什麼事做。”

顧逍點了點頭,“沉住氣,掙錢又不是只指這一會。”

蘇清苒想了想,覺得還是讓三人有空自己去羊城看一看。

很多事,是靠別人轉述或者想象,很難有直觀的

正好,如果三個人想做點小生意,也可以去那邊進點貨悄悄先賣起來。

“聽說那邊已經有個集貿市場,里面的紐扣、子、服,都便宜的,你們可以先去那邊索看看,拿回來試試水。”

三人都覺得這個辦法可行,用來試探著做點小生意再合適不過。

只是對自己的眼沒什麼信心。

“嫂子,你啥時候要去羊城啊?我們也趕著那個時間過去,到時候你幫我們參謀參謀。”

蘇清苒笑著點了點頭,“那要等到十月份了。”

Advertisement

羊城的羊會是十月中旬才正式開始。

“行,那就十月份,到時候我們仨也提前過去,等你們忙完了展會,再看有沒有時間幫我們看看。”

顧逍原本心想,這點小事他順路去羊城的時候就給辦了。

非要等到媳婦去才行?

到時候展會那麼忙,哪里有時間顧得上他們三個?

轉念一想,他好像對這些東西也束手無策,就不知道該怎麼選。

“十月份我想辦法請個假,或者找一趟去羊城的活,正好陪你們一塊去。”

80年,不是個人蠢蠢,大隊集也起了變化。

寧城下面的公社,都在陸陸續續員各個大隊進行包產到戶、分田單干。

山大隊也收到了消息。

不管是大隊長,還是村民,從上到下都很迷茫,不知道大隊以后的路該怎麼走。

趁著這次幾人從滬城回來過年,正好一塊商議商議。

村里的人都習慣了跟著集一塊干,剛聽到包產到戶時,潛意識里是排斥的,也不想分開。

蘇清苒表示理解。

剛來的時候,村里很多人還吃不飽飯。

后來就是因為集團結一心搞副業,日子才漸漸過得紅火起來。

擔心分開之后,日子還會像以前一樣艱難。

但時代一直在變,從現在開始,發展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人一多,步調就難免不一致。

有的人膽子大,像以郭四海這些年輕人,都已經在掌準備大干一番的。

有些人膽子小的,甚至連拿個蛋出去賣都不敢,生怕被人抓起來。

時間久了,在一起吃大鍋飯難免會鬧出意見不合。

但包產到戶的到來是不可逆的。

時代的浪會推著每一個人大步向前,不想被浪拍倒,就只能順應著流往前走。

Advertisement

“我的意見,咱們可以先從田地開始,實行分田單干。

去年國已經有些地方開始試點,種出來的糧食比之前增產了百分之四十多,這個報紙上都有登的。

至于之前那些集的副業,暫時還是可以一塊干的,可以依舊在年底統計利潤后按照工分或者工作量分紅。

反正可以走一步看一步,慢慢來。”

包產到戶試點大增產的事,大隊長已經從郭主任那開會時得知了。

這會聽見兒媳婦也這麼說,更加堅信了。

“也是,畢竟給自己田里干活,和給集干,肯定還是會有區別的。”

道理他都明白,其實也就是變化太快,一時有些轉不過彎來。

從前村里種什麼,栽什麼,什麼時候灌溉施,什麼時候收割晾曬,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在前面心張羅。

現在一下子要各管各了,不適應是正常的。

蘇清苒和顧曉蕾、以及顧逍三人流哄他。

“爹,你辛苦心了大半輩子,現在也該停下來清福了。”

“沒錯,再過兩年,等大隊這些事都安排好,干脆你就帶著娘一塊去滬城陪我們。”

老兩口都是一臉震驚,“去滬城?我們去滬城干啥?”

蘇清苒笑了笑,“您兒子、兒、兒媳都在滬城,以后孫子孫,外孫外孫說不定都出生在滬城,你們老兩口就不想過去陪陪我們?”

突然說起要去滬城生活,兩人都有些張。

在鄉下待了大半輩子,早就習慣了。

從來沒想到過要離開這里。

“可是,我們鄉下人只會種地,去了滬城我們什麼也不會干啊。”

“那能干得事多了去了,每天早上起來先去公園散散步,溜達溜達鍛煉,然后再一塊去菜場逛逛買買菜,回來下下象棋。

Advertisement

對了,你們要是想種菜,那院子里也有的是地方。”

“以后們倆工作都忙,生了孩子不指你們指誰?”

老兩口知道三人這都是故意說的,是真心想勸他們去滬城。

但提到帶孩子,兩人還是心了。

哪怕一時半會過不去,但后面的路總算是有了些盼頭。

有了盼頭就有了底氣,再面對未知的變化時,便坦然多了。

“小蘇說得對,以前是沒辦法,只能抱團搭伙過日子。

現在時代變了,我們這些人的思想也要跟著變一變了,不能總抱著過去的功揪著不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