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虧他想得這麼周到。”
打開匣子,慶取出里面的小木人細細打量。
隨著漸漸長高,張肅送的小木人也一點點“長高”了,五與著雕刻得越發致。
這次的小木人公主是站著的,腳下多了一條掌長的底托,底托的另一頭也就是小木人面前還雕了一盆盆栽牡丹。
秦仁懷念道:“是去年正月你去我那里賞花的形吧。”
慶看著小木人公主的眉眼,這麼像,可見在不知道的時候,張肅不定看了多回。
“他有給三哥寫信嗎?”
“沒有,離京之前就說了路途遙遠,不寫信了。”
慶:“那三哥有給他寫嗎?寫完可以給衛國公夫人,與的家書一道送過去。”
今年該鄧沖整肅云州軍的軍紀,耗費一年做戰前準備,明年才會發兵討伐驃國。
秦仁被妹妹提醒,激道:“是啊,他不給我寫,我可以給他寫啊,那妹妹你收拾禮,我先回去了!”
慶笑笑,讓解玉去送三哥,拿著新得的小木人去了書房。
因為小木人越來越多,慶讓宮匠給打造了一張專門擺放小木人的櫥柜,柜門是琉璃做的。
算上今年的,一共十個小木人了,剛好擺滿一張櫥板,從矮到高的排一排。
.
從京城到云州府城谷昌足足有四千里地,秦仁四月初寫好給衛國公夫人徐氏的信,隨著每日只走一百里的驛差在路上顛簸耽擱了一個多月,五月底才送到了張肅手中。
信封很厚,張肅取出信紙后先數了數,一共有二十三頁,大抵因每張信紙能容納的字數有限。
張肅從頭看起。
秦仁在信里訴說了他對這位伴讀兼兄弟的思念以及兄弟走后他一個人住在皇子府是多麼的不習慣,抱怨他無所事事去找二哥玩卻慘遭二哥嫌棄的悲慘,還表達了對妹妹沒事人一樣繼續讀書練武逛署的羨慕。
張肅視線微頓,多看了一遍再繼續往下看,然后一直讀到最后一頁,才又看到了“妹妹”的字眼,卻是三皇子說他的那份禮已經送出去了,小公主喜歡的,夸他想得周到,但三皇子推測就算他不送,小公主應該也不會生氣,因為小公主一向都很講道理。
張肅慢慢放下了信紙。
不會生氣嗎?
那明年小公主生辰,他還要不要繼續送?
黃昏回到自己的營房,張肅收好三皇子的信,再從屜里取出他才雕了三的新木雕。
打量片刻,張肅撿起刻刀,就著燈繼續。
第83章
張肅是守禮之人, 既然三皇子給他寫了信,他肯定要回信一封。
驛差兢兢業業地往返于云州與京城之間, 八月初,秦仁順利收到了張肅的這封信。
自知父皇不喜歡他逃課,秦仁不敢經常往宮里跑,特意等到八月初五該妹妹出宮逛署的日子,秦仁早早去東華門門外等著了,然而等了半個時辰也沒見到妹妹的人。
秦仁很是困,今日風和日麗的,以妹妹的子絕不會錯過,難道妹妹病了?
秦仁急了,顧不得父皇會怎麼想, 跟守門衛說他要進宮給二妃請安。
衛再讓專門跑的宮人去傳話。
貴妃都準備歇晌了,聽說三皇子要給請安,笑了笑, 準了, 再吩咐邊的宮去西宮外面等著, 見到三皇子就說睡了,三皇子直接去給麗妃請安便可。
于是,秦仁就走了一趟路,先來自家母妃這邊做做樣子。
麗妃得知兒子是因為沒等到妹妹著急才進來的, 笑著道:“你妹妹是有些不舒服, 但也不是生病,休息一兩日就好了。”
秦仁不懂:“哪里不舒服?請醫看了嗎?”
麗妃看看已經十八歲的兒子,過兩年也要被皇上賜婚的兒子,嫌棄道:“怎麼這麼笨,你妹妹是真正地長大啦。”
秦仁依然兩眼茫然。
麗妃只好簡單地給兒子解釋了下, 免得兒子去兒面前說傻話,亦或是將來在兒媳婦面前丟人。
秦仁明白了,跟著就是尷尬:“那我還去見妹妹嗎?”
麗妃:“怎麼,小時候的妹妹是妹妹,大了就不是了?別說傻話氣你妹妹就行。”
秦仁確實想看看妹妹到底是怎麼個不舒服法,遂小心翼翼地繞過父皇的乾元殿,溜到了九華宮。
慶肚子不舒服,躺在床上休息呢。
是今早起床時突然發現中染了紅,因為邊有沁芳、拂柳幾個宮,再加上母妃這兩年時不時就關心一下,慶早已明白月事一事,當這事真的發生了,慶并未慌害怕,只覺得新奇,同時小腹也有些輕微的疼痛。
母妃說姑娘家初來月事之年可能要適應一段時間,穩定后就沒那麼難了。
慶讀書比母妃多,這方面母妃比更有經驗,所以就跟郭先生告了今日文課的假,衛司那邊也去打了招呼,準備臥床休息一日。
上午母妃、貴妃、大嫂陸續來看過,父皇批完折子也過來坐了會兒,慶悉的父皇難得變得笨了,目躲躲閃閃說話支支吾吾的,逗得慶笑出來,父皇便也跟著笑了,最后囑咐好好養著,難了馬上請醫。
的變化,母妃、貴妃娘娘、大嫂的欣與調侃,包括父皇略顯尷尬的關心,都讓慶覺得新鮮。
“殿下,三殿下來探你了。”
慶:“……”
知道母妃很高興,貴妃、大嫂那里都是母妃出去的消息,可母妃還特意去知會三哥了?
三哥都來了,慶肯定要見的,改去次間的榻上靠著,再讓沁芳去領人。
秦仁在宮里跑了一大圈,曬得俊臉泛紅,進來后對上妹妹的眼睛,臉就更紅了:“你……”
“我沒事,三哥的心意我領了,不用說出來。”慶搶先打斷三哥可能會有的讓兄妹倆都尷尬的話。
秦仁松了口氣,坐到妹妹腳底那邊的榻沿上,看著妹妹道:“其實我是來宮外接你的,你遲遲不出宮我才進來瞧瞧,哪想到……”
慶好奇問:“接我做何?”去署的腰牌只有能用,不會帶上三哥,三哥也沒有這個興致。
秦仁一氣之下又站到地上了,從懷里取出張肅的信遞給妹妹:“你瞧瞧,我給張肅的信寫了足足二十多頁,他就給我寫了一頁!”
慶先笑了,出薄薄一張信紙,看到上面悉的疏朗字跡,腦海里便自然而然地浮現出張肅如玉俊逸卻清冷斂的面容。
一頁信紙,寫得還不算滿,大意是說他初到云州后有些不適應當地的天氣,好在很快習慣了,飲食無憂無恙,說他也時常憶起伴讀三哥左右的時,希他不在三哥也能安心讀書照顧好。最后,張肅說他隨定國公、云州刺史巡視地方時看到有茶農販賣普洱新茶,于是買了四罐,區區薄禮請三哥笑納。
慶將信紙于鼻端,聞了聞淡淡的墨香,再對三哥道:“字確實不多,但已經抵他幾年跟三哥說的親近之詞了,何況他還給三哥送了普洱名茶。哪像我,平時出宮次次都帶著他一起逛,結果他既沒在信里提我半個字,也沒有送茶禮給我。”
秦仁趕替張肅打圓場:“他素來守禮,平時看你都不敢,豈敢將思念之詞落于紙上,被我誤會怎麼辦,亦或是書信丟了被旁人誤會怎麼辦?”
他們三個一起長大,秦仁不信張肅想他不想妹妹,只是把禮字深深刻進骨頭里罷了。
小公主還是不高興的樣子。
秦仁繼續哄:“四罐茶葉呢,我一個人哪喝得了那麼多,肯定有兩罐是他給你預備的,中秋進宮我就給妹妹帶過來。”
慶嗤道:“送三哥就是送三哥的,我不要。”
進宮一趟還把妹妹惹生氣了,秦仁嘆口氣,回府后提筆給張肅寫回信,再福泉備了一份中秋節禮。
中秋的禮,十月初張肅才收到。
他先看信。
可能是第一封信三皇子已經訴夠了離愁與思念,這回三皇子只寫了五頁,其中提到了小公主兩次。第一次是說小公主六十步的箭靶已經能十箭八箭中黃心了,開始用百步的箭靶練習,用劍也能擊敗他了,害他又被皇上狠狠嫌棄了一頓。
看到這里時,張肅笑了下,三皇子練武喜歡懶,與人切磋則毫無斗志,能避就避,當然會敗給臂力越來越強劍法也越來越純的小公主。
第二次是說小公主因為他沒給送茶禮生氣了,三皇子提醒他下次單獨準備一份一看就是送給小公主的禮。
張肅看向窗外,四罐茶葉……
腦海里浮現一雙促狹又霸道的眼,張肅搖搖頭,收起信紙。
.
鑒于三兒子的沒出息,張肅離京后,興武帝沒有再給秦仁安排新的伴讀。
秦仁也不需要伴讀,一個人老老實實地讀著書、能懶就懶地練著武,平時除了以文會友就是在休沐日的時候陪妹妹四逛逛,再就是期盼好兄弟張肅從遙遠的云州給他寄來的信。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世她為他殺百嬰、取血骨,負儘天下人之人,到頭來卻被他無情背叛捨棄,她發誓今生勢必要逃開那個男人的桎梏;浴血重生,她是恃寵而驕的相府嫡女,惡名昭昭,這一世她註定驚才豔絕,聰慧無雙,驚豔世人!醫毒雙絕,驚世古武,棒打色狼,智鬥小三!紈絝世子,溫柔太子,冷魅王爺,清冷公子……都為她癡迷;冷峻,邪佞,狂傲,她俯視眾男色;諸侯奪嫡,四麵楚歌,腐朽的皇權崩塌,新的時代已來臨,且看她紅妝素手如何指點江山。
千世終極大boss,手上染血太多,最後一世轉世,身中前幾世亡魂惡毒詛咒,克天克地克父母,克盡一切氣運。幸好遇上了頂級反派洗白系統,開掛穿越,扭轉歷史。她本以為完成前世洗白,就可擺脫倒霉命運。可她卻被復活的妖孽,掐著脖子抵在牆上:“虐了本尊千世還想洗白?是誰給你的勇氣?”她逃,他追。他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她無處可逃,索性脖子一昂:“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他卻邪魅一笑,貼著她耳邊道:“本尊世世為你瘋魔,又怎會殺了你?我的女王大人!”且看極品倒霉大boss,如何穿越洗白!
被嫡姐設計,錯上神秘男子床榻,聲名狼藉。五年後,她浴血歸來,不談情愛,隻為複仇,卻被權傾天下的冷麵攝政王盯上。“王爺,妾身不是第一次了,身子早就不幹淨了,連孩子都有了,您現在退婚還來得及。”垂眸假寐的男子,豁然睜開雙目,精光迸射:“娶一送一,爺賺了。”
前生遇到渣男,落了個不得好死的下場,世代行醫,卻被誣陷通敵,株連九族 重生一世,成了京城中最不受寵的姜家大小姐 惡毒后娘,偽白蓮花表妹來一對我打一雙! 某日酒醒,忽然發現自己身邊躺了一個絕色冷面的美男 她把當朝最帥的王爺給睡了 “王爺,我不是故意的,能不能不負責……” 王爺一勾唇“是麼?但本王就要你負責!”
小家碧玉、貌美身嬌的阿秀,嫁給魏瀾做了世子夫人。 魏瀾冷冰冰的,阿秀以爲她這輩子都要當個擺設,世子爺卻越來越喜歡來她的房裏,隨皇上去行宮也要帶上她一起去泡湯池。 國公府裏好吃好喝,還有世子爺百般寵着,阿秀過得像神仙一樣快活,順風順水當上了一品國公夫人,兒女也個個有出息。 直到最後,阿秀才發現魏瀾還藏了一個天大的祕密!
姜央是鎮國公府捧着長大的人間富貴花,與太子衛燼情投意合,不知羨煞多少旁人。 姜央受家人脅迫,不得不斬斷情絲,同新任儲君定親。 分別那晚,少年雙目猩紅,緊緊攥着她的手,幾要將她腕骨捏碎。 可最後他也只是笑笑,放開她,轉身走得決然。 被幽禁的廢太子,連庶民都不如。 只是當時誰也沒想到,他會東山再起,在姜央大婚前夕,把東宮一鍋端了。 姜央淪爲階下囚,被家人當作棄子,送進宮討好新君。 再見面,少年狠狠掐着她下巴,聲線如刀剮過耳畔,“姜姑娘憑什麼以爲,朕會要一個定過親的女人?” 姜央瞥見他袖口沾染的口脂,不覺紅了眼,“陛下既已有新歡,去尋她便是,作何把我拘在這受辱?” 眼淚順着她嬌豔的面頰一顆顆滑落,全砸在了衛燼心上。 當晚,行宮上至一品大臣、下至末等內侍,甚至連別國使臣都接到了急詔。 大家以爲出了什麼大事,匆忙趕去皇宮。 就瞧見那性情陰鷙、兩手鮮血的帝王,正手忙腳亂幫一個小姑娘抹淚。 聲音低柔得不像話,連九五至尊的自稱都忘了。 “我沒有別的女人,真的,不信你問他們。” 大半夜被叫來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