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第121頁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第121頁

興武帝顯然不是后者,他連南巡的旨意都沒有下發各州,只在出發前跟一幫京打了招呼,再在抵達一城前臨時派遣哨兵知會當地員預備接駕,地方員除了為帝王打掃干凈早就建好的驛以及做好被問政的準備,就只需要從倉里取出一部分糧草供給興武帝帶來的三千騎兵。

如此,興武帝一行也算是輕車簡從了,只攜帶兩三日路途所用的糧草便可,萬一某個縣城的倉糧草預備不足或是糧草貨太差,那該發愁的也不是興武帝,而是玩忽職守的當地員,而這正是興武帝南巡的意義。

說是南巡,帝駕離京后卻沿著黃河朝東而去,準備一路巡視過黃河兩岸的河堤修筑況,抵達青州治所濟南郡后再正式南下。

帝駕三月初五,初七晌午抵達了同屬京師的滎城,滎也是拱衛京城的東部重地。

四十多歲的郡守商持柏率領本地員早早就在城門外等著接駕了,他們倒是想多走幾里地去接駕,奈何興武帝讓哨兵待得清清楚楚,他們就在這里等著,不許興師眾。

商持柏把滎城最好的一批廚子都調到了驛,心準備了盛的宴席款待興武帝一行。

麗妃說什麼都不肯陪皇上應酬員,興武帝也沒勉強,只帶著秦炳、慶兄妹倆以及樊鐘、張肅等人赴席了,酒足飯飽,興武帝吩咐一雙兒道:“朕累了,這兩日就由你們代朕視察滎軍政,若有紕,朕唯你們是問。”

兄妹倆都有些意外,北巡的時候父皇從來都是親力親為的,這次怎麼?

短暫的驚訝后,兄妹倆同時領了旨。

興武帝再讓樊鐘分別撥一百親兵給兄妹倆。

Advertisement

待完畢,興武帝去后面找麗妃了,摟著麗妃歇晌時,興武帝笑著計劃道:“滎這里有三五個游玩的好去,趁這次停留兩日,朕帶你都去逛逛。”

麗妃快被嚇死了,惶恐問:“皇上不去視察政務了?”兩天都拿來游山玩水,這是昏君做派啊!

興武帝:“有老二、麟兒呢,北巡時朕已經教過他們一次了,這次累活兒都給他們,朕好好歇一歇。”

麗妃不敢讓他歇:“敬王還好,麟兒才當差多久,這種大事皇上還是多費心替他們把把關吧。”

興武帝:“放心,朕心里都有數,倒是你,別總把麟兒當孩子看。”

麗妃無疑是個慈母,只是過于謹慎卑微了,自己習慣用忍讓來躲避麻煩,以致于有人想找麟兒的麻煩時,麗妃最先想到的往往也是讓麟兒去忍去讓,這可不行。這次興武帝特意帶上麗妃,為的就是讓親眼看看他們的麟兒到底有多厲害。

.

父皇懶去了,臨時接了視察滎軍政重擔的秦炳就有些懵,視察,怎麼察,他從小就想當大將軍,最興趣的是練兵與打仗,這三年在兵部也是專挑兵馬調或軍械制造革新的差事管,一下子來到滎這個陌生的地方,圍在邊的員也都是陌生的面孔……

在郡守商持柏等待他吩咐的恭敬目中,二十四歲的秦炳竟下意識地看向了十六歲的妹妹。

商持柏等員迅速流了個眼神,再齊齊看向小公主。

非常清楚,王爺或公主的份只是讓兄妹倆比地方員尊貴一等,讓這些人必須表現出明面上的敬重,一旦兄妹倆在能力上無法鎮住這些員,讓這些員生出輕視之心,兄妹倆的視察政務便也只能做做表面功夫。

Advertisement

其實不地方員如此,那些京也是一樣的,不然歷代前朝哪來的那麼多君弱臣強?

人弱被人欺,即便貴為帝王,不住臣子就只能被臣子們拿

所以,一看二哥暫且沒有主意,慶馬上就把擔子接了過來,直接安排道:“父皇在滎只逗留兩日,時間有限,我分管文政,下午先去郡守府問政,二哥分管武政,等會兒直接去滎衛巡營,如何?”

有了的差事,還是他最想管的軍營,秦炳自然明白該怎麼做了,笑道:“好,等我那邊忙完再來幫妹妹。”

雖然對文政不太上心,秦炳卻也明白涵蓋一郡田地、戶籍、糧稅商稅乃至訟案的地方文政比一衛的軍政復雜繁瑣多了。

兄妹倆帶著十來位文武員走出了驛,樊鐘選出來的兩百親兵已然在外等候。

對張肅道:“懷忠跟著我,你隨王爺同行吧。”

二哥武藝出眾卻不夠心細,可能看不出滎衛的真正問題。

秦炳剛要反對,認為讓張肅保護妹妹更讓人放心,張肅竟已拱手應了下來,隨即站到了他邊。

眼看著妹妹吩咐郡守商持柏領路去了,秦炳只好接了妹妹的安排,再在前往滎衛的路上同張肅道:“我自己一武藝,又有一百親兵護衛,哪需要你護駕,你也真是的,還跟小時候一樣聽妹妹的話,就不怕孤零零一個被那群老巨猾的文們糊弄了?”

秦炳覺得,有張肅這個準駙馬站在后面給妹妹壯膽,商持柏等員會更容易聽妹妹的,就像去年妹妹能在大殿上理直氣壯地駁斥嚴錫正、聶鏊,正是因為有父皇與他們三個皇兄在為撐腰,不然一個十幾歲的小公主,哪來的底氣與滿朝文武對著干。

Advertisement

張肅:“以公主的睿智,除非愿意,不然沒人能糊弄得了公主。”

首先他相信公主,其次就算他有不同的想法,也不該在人前出言反對,損了公主在員們面前的威

秦炳倒不懷疑妹妹的才智,只是才智與膽識是兩回事,大哥就是最好的例子。

.

郡守府到了。

商持柏是昨日收到的消息,為了應對皇上的查證問政,商持柏命人連夜將本郡近三年的田地戶籍糧稅等賬簿都翻了出來,分門別類地擺放得整整齊齊。

小公主下馬車后,商持柏一邊在前為小公主引路,一邊詢問小公主要不要先去看賬,兩人后跟著郡守府的郡丞、主簿等員,大大小小的加起來跟一個小朝廷差不多,只是轄地從大齊變了一個統轄十幾縣的郡。

:“賬簿可以明日去巡堤的來回路上看,我先觀覽一遍郡守府。”

商持柏笑著道是。

郡守府很大,慶邊逛邊道:“滎郡下轄十三縣,大人逐個給我講講這十三位知縣上任后的表現吧。”

下屬的政績就是他的政績,商持柏當然要為十三位下屬說好話,結果他剛夸了夸第一個李姓知縣,小公主就挑了對方的一個錯來:“去年大理寺駁了一樁殺人冤案,是不是就是他錯判的?我記得那位老婦人是失足跌倒而亡,的小兒子卻誣告其嫂不孝推婆母致死,所謂人證只有小兒子父子二人。”

商持柏心中一驚,忙道:“對,就是他,只是他也不是故意冤枉那婦人的,實在是那婦人平時就經常辱罵婆母,再有一個四歲的孩子作證,誰能想到一個四歲孩子會撒謊呢?不過臣已經嚴厲地批評他了……”

:“四歲孩子不會撒謊?看來商大人教子有方,自家子侄間竟無一敢妄言撒謊的頑,大人才會與李知縣一樣輕信此論。”

Advertisement

商持柏的額頭立即冒出了冷汗,再不敢替下屬知縣轉圜,誠懇地承認了兩人都犯下的失察之過。

停下腳步,見商持柏與后的一眾郡守屬張起來了,這才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父皇從未苛求天下員皆是完人,求的是員們實事求是,有功當勉有過則改。如今我代父皇問政爾等,想聽的也是滎郡上下員的為政實況,倘若你們只能看到知縣們的政績卻看不到他們的不足,父皇又如何相信你們能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

商持柏慚愧地行禮:“是臣好大喜功了,公主放心,接下來臣一定如實稟報,不敢有半句飾非掩過。”

第105章

一個下午的時間, 慶都沒郡守商持柏預備好的那些賬簿,著重巡視了幾地方, 分別是郡守府衙的銀庫、牢獄,滎城的兩倉,以及城最大的兩牙行。

最開始商持柏等員都沒太把小公主當回事,覺得這位公主最多有些殿試榜首的才名,哪里懂得場上的彎彎繞繞,可他們忘了或是真把小公主年時在京城大小署的走了玩鬧,殊不知小公主長了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更有一顆見微知著的玲瓏心。

在大牢的時候,商持柏猜測小公主會詢問犯人們是否有冤屈,結果小公主把那些瞎喊冤的犯人們都給呵斥住了, 轉而詢問他們今日的飯食。有小公主帶來的侍衛們盯著,商持柏等隨行員不敢使眼,于是只能聽犯人們答出了上、中、下三等伙食。

為何如此?因為犯人們出不同, 家境優渥的會托人給獄差打點, 讓犯人吃得好一些, 背后無權也無財的犯人就只能吃普普通通的牢飯了。

小公主的眼風一掃,商持柏就得冒汗,誠惶誠恐地保證一定要肅正獄差們收人賄賂的不良風氣。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