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第131頁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第131頁

殿,興武帝對錚哥兒這一年的學業還算滿意,小家伙只是沒有兒那般天資過人,卻也是個聰慧且勤學的孩子,這點跟太子小時候很像,不過錚哥兒并沒有繼承太子的過于謹小慎微與懦弱,有的只是這個年齡的孩面對威嚴的祖父常見的張。

“父王生病的時候,錚哥兒會怕嗎?”興武帝讓孫子坐在他旁邊,著小家伙的腦袋問。

錚哥兒難過地點點頭。

興武帝:“那錚哥兒知道父王為何會生病嗎?”

錚哥兒早已明白在皇祖父面前要謹言慎行了,可皇祖父挨得這麼近地看著他,錚哥兒不敢思索太久,小聲道:“因為父王憂心國事,他怕遭遇旱災的百姓生病,怕遭遇洪水的百姓失去田地丟了命,怕東胡敵兵屠殺更多的村落。”

興武帝暗暗慨,從小長在宮里的孩子就是不一樣,三個兒子這個年紀時唯一了解的國事就是他們的反王父親正在跟朝廷打仗吧。

興武帝教導孫子:“怕是正常的,但害怕沒有用,我們得想辦法解決問題,解決了也就不用怕了。因為害怕就生病的話,那就只能指別人幫我們解決難題,可是別人就一定會真心幫我們嗎,別人就一定能解決好嗎?只有靠自己解決,才是最省心也最放心的法子。”

錚哥兒:“……皇祖父是在怪父王嗎?”

興武帝:“不是怪,朕只是想不通,朕從小就安排先生們教你父王如何去做儲君,朕也親自教過,他及冠后更是在前朝觀政了七八年,什麼旱災洪災外敵侵邊的事他都聽朕與大臣們商議過解決過,他該清楚這些問題的應對之法,怎麼還會那麼怕?”

錚哥兒低下頭,皇祖父都想不通,他也想不通。

Advertisement

興武帝鼓勵孫子:“錚哥兒好好讀書,只要咱們學會了本領,將來從容應對便可,不用害怕。”

錚哥兒點點頭。

興武帝最后道:“這是皇祖父教你的,不用告訴別人,尤其是你父王,不然他一多思可能又要病了。”

錚哥兒還是點頭。

說完話了,興武帝牽著錚哥兒去了后殿,與在這邊等他的麗妃一起用飯,待錚哥兒走時麗妃非要去送,興武帝才從何元敬那里知曉兒曾經來過的事。

次日是臘月二十,休沐的日子,興武帝起早打了一套拳,打得渾骨頭咔咔響,還出了不汗。

這就是老了虛了,早幾年練上兩三刻鐘都不帶氣的。

天一亮,貴妃與太子一家、兒都來乾元殿陪他用早飯了,飯后,興武帝單獨留下小兒,問:“昨晚都來了,怎麼不打招呼又跑了?”

笑道:“父皇都有心檢查錚哥兒的功課了,我再進去,萬一父皇又想起早上那通火壞了胃口,我豈不是還得花一番功夫哄好父皇?”

興武帝哼道:“是啊,父皇一個糟老頭子,不值得你浪費心力哄了。”

:“……”

興武帝說完就有點后悔,這話怎麼這麼酸呢?

他及時轉移話題:“你那五本書稿寫完了嗎?拿來給朕看看,這麼一趟下來,朕都嫌累,你竟然還有力寫游記。”

走到父皇背后,一邊給父皇肩膀一邊道:“因為是父皇母妃陪我一起游的啊,我把每一天都記下來,這樣就算將來我老了記變差了,只要我翻翻這些書稿,就還能回憶起陪伴在父皇母妃邊的日子。”

興武帝差點被兒說哭!

再道:“寫是寫完了,有些雜的地方還得重新整理,包括說父皇壞話的地方也得去掉,年后再拿給父皇看吧。”

Advertisement

興武帝就又被兒逗笑了。

.

小年這日,大臣們放假,興武帝也把皇室一大家子都召進了宮。

人到齊了,連慶這個被父皇二妃姐姐哥哥們看著長大的小公主都忍不住慨了下時間的飛逝。

興武帝年年都慨一番,早習慣了,讓他心復雜的是他跟弟弟兩家的子孫人數。

他做大哥的得了五個兒,大兒跟傅魁的淡了,膝下始終還是傅銘、傅羲兩個孩子,大兒子不知道怎麼回事,與太子妃親多年至今只得了錚哥兒一個。二兒子親才四年,又隨他南巡離京近一年,才得盈兒一個很正常。三兒子今年的親,三兒媳便已經顯懷了,生孩子的速度倒是勝過了兩個哥哥。小兒還沒大婚,自然不算。

所以,他的五個子,如今一共給他生了四個半的孫輩。

弟弟呢,就秦梁一個兒子,結果短短幾年,秦梁竟得了嫡出、庶出的子各一雙。

因為秦弘、秦炳兄弟倆都沒有妾室?

可興武帝就是不好的,老大老二跟各自的媳婦都很恩,他犯不著去給兒子們塞妾室啊,又不是正妻生不出孩子。

雍王注意到皇帝大哥羨慕他孫子多的眼神了,找機會單獨給大哥出主意:“弘兒是太子,炳兒仁兒也都是親王,只有一個正妻太寒酸了,大哥多給他們賜幾個側妃妾室,也好讓他們三兄弟多給咱們老秦家開枝散葉啊。”

興武帝讓弟弟滾。

.

小年過后就是除夕,因為送走了一位好兄弟,今年除夕宮宴沒有大辦,只皇室一族湊到一起吃了頓宮宴。

正月初三,秦炳的敬王府設宴,慶與大哥一家都出宮去吃席了。

回宮的時候,同來赴宴的準駙馬張肅自然要送送小公主。

Advertisement

挑開簾子,看著馬背上已經二十三歲的準駙馬,慶他湊近點,打趣道:“公主府已經到我手里了,你著急搬進去嗎?”

張肅看眼車窗里面只出一半面容的小公主,垂下眼眸道:“臣全憑皇上與殿下做主。”

笑道:“聽起來像是不急的樣子,那就好,父皇似乎也沒打算把你我的婚期定得太早。”

張肅:“……”

他再次看向小公主,想探究小公主是在逗弄他,還是皇上那里真的還沒有定下兩人的婚期。

為臣子,張肅確實愿意遵從皇上與公主的決定,但遲遲等不到婚期的滋味并不好,他會忍不住去猜去想,尤其是南巡結束后,他甚至會在夜里輾轉難眠。

小公主的眼睛是平靜的,帶著一笑意,但在張肅眼中看到了一抹罕見的躁

先是驚訝,再笑他:“急什麼,早也好晚也好,總歸駙馬都是你。”

明明是安,看著小公主笑得越發靈的眉眼,張肅竟然更急了。

是真沒急,回宮后趁著最后幾日的假,把南巡全部的手稿都整理好,再在初五下午送到了父皇面前。

《山篇》、《水篇》、《民篇》、《產篇》與別人的游記敘事差不多,無非是見聞想有別,《篇》便是其他文人墨客寫不出來的了,或是因為他們有機會與那麼多員打道,或是他們不敢寫,但慶貴為公主,還是一個朝參政的公主,毫無顧忌地列下了南巡路上見過的每一位員,將他們的年齡容貌高脾行事作風乃至才干政績都記了下來。

見父皇先翻看的就是《篇》,慶為這些員們說話道:“都是我的一家之言,短短一兩日三五日的相,評判或有不公,父皇不用太上心。”

Advertisement

興武帝明白,問兒:“你記這個做何?”

:“朝廷需要賢臣能臣啊,如果將來有合適的差事,我可能會舉薦這里面的一些員,或是旁人舉薦的此中員我覺得他們無法勝任,也可憑此反對一二。”

靠腦袋去記,人太多了,記不了長久。

興武帝贊許地點點頭,再翻看另外四篇分別細讀幾頁,鑒賞過兒的文采,這才道:“《篇》你留著自用,山水四篇朕會讓國子監印刻書,發至各州郡縣的坊,販賣所得皆歸朝廷,麟兒可愿意?”

朝廷刊印翻刻的經史典籍學子書目,所得皆歸朝廷,還未有過為私人刻書且通過坊販賣的前例,倘若帝王賞識某位文人墨客的著作,也只會安排國子監印幾套,或是自留或是賞賜皇室子弟與文武員,而不是拿去賣錢。

興武帝這番安排,是把小公主當足以讓天下百姓欣賞其才華的文人大家看了,是為兒揚名之舉,再分兒錢財的話,反倒容易落人口舌,被史彈劾公私用。

一直都知道父皇對自己的偏,卻也被父皇印書的話驚到了,畢竟寫這些只是因為自己想寫,沒想過要出書。

“父皇還是先看完吧,看完再讓幾位大學士審閱,免得只是父皇覺得好,印書了卻被天下文人嘲笑父皇敝帚自珍。”

在政事上素來游刃有余的小公主第一次了些底氣。

興武帝笑道:“會的,不過父皇只是不會寫書,鑒書的眼力還是有的,麟兒大可放心。”

第114章

真要出書的話, 慶還得再改改自己的手稿,因為里面有些是一位公主顧及朝廷大局的所思所想, 父皇看了會贊同,但有些地方普通文人或百姓看了,可能會有被冒犯之,再被有心人利用故意曲解的意思、詆毀的名聲。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