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弘便叮囑妹妹還是要惜,不要太累了。
永康跟著關心了兩句妹妹,秦梁則表示了他對小公主的欽佩。
賜完書興武帝就幾人走了,慶也心滿意足地領了一套屬于的書,這可比隨便收攏的手稿致。
永康與雍王父子都要出宮,慶、秦仁在的時候雍王不好潑冷水,這會兒只剩三人了,雍王才嘀咕道:“聽說皇上還要坊賣麟兒的書,哎,咱們自家人肯定都夸麟兒是文曲星,萬一外面的百姓不領,沒人買,皇上與麟兒豈不是都要沒面子?”
秦梁笑道:“父王放心,有皇上與公主的名氣在,這套游記絕不會愁銷路。”
永康沒搭理他們,父子倆的話卻一字不落地傳到了的耳朵里。
賣多賣那都是后話了,此時就想瞧瞧妹妹到底寫了些什麼才會被父皇夸老秦家的文曲星。
第116章
上了馬車后, 永康就開始看妹妹的游記了。
其實永康不喜歡看書,除非是通俗易懂且妙趣橫生的話本子, 可這是妹妹的,還是父皇大干戈要國子監印賣的游記,永康只好耐著子從序開始一字一字地認真去讀。
翻了三五頁后,永康沒那麼好的耐了,只挑妹妹敘事的片段看,至于妹妹夸景的部分,永康承認妹妹寫得好的,但就是沒興趣。
跳著看速度就快很多了,當馬車停在大公主府門外,永康已經看完了《山篇》、《水篇》共四冊。
回了家, 永康繼續翻看《民篇》兩冊,里面多是介紹各地百姓的服飾鄉音飲食以及房屋建造的特,因為與百姓打了道, 趣事稍微多了些, 譬如父皇路過一片稻田時居然帶著二哥、張肅等人下田去跟老農學習如何割稻了, 并詢問了稻田這幾年年份的畝產,譬如妹妹在福州海邊跟著幾個小孩子一起趕海撿螃蟹等海產,談中了解到漁夫出海的艱辛與危險。
永康很是羨慕,還沒見過大海。
《民篇》從京城郊外的河兩岸百姓春耕開始講起, 結束時竟也是在京城, 因為是這冊書的最后一段,永康看得就細了些。
“南巡九月,歷經寒暑,終于重回京城,吾心甚。”
“然帝駕才抵城門, 驚聞定國公病逝噩耗,父皇悲痛絕,吾亦哀思如。”
“定國公鄧沖,大齊開國名將,為安云州邊民征伐驃國,功時不幸染瘴癘。”
“將士為國為民而戰,亦出于民,父皇開國治國,亦出于民。”
“故先有民再有君國,君民一心、國民一,如同舟共濟。”
“臣民有報國之心,吾等皇室子也將傾盡畢生之力,護大齊國強民富、威震四夷。”
永康的視線定在了最后幾行字上,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就算的學識有限,永康也知道妹妹這幾句寫得極好,像圣賢書上一些名臣勸諫君王民的話。
跟著,永康又記起了前面幾冊中,妹妹也時常會慨父皇的民為民之心,包括妹妹自己,不也會從一些小事引到如何富民上頭。
永康終于明白父皇為何會這麼喜歡妹妹的游記了,因為妹妹一直在夸父皇啊,對遇到的百姓山河也多是喜贊之詞,百姓們看到這本書后,肯定也會覺得父皇好,覺得大齊的王爺公主比前朝魚百姓高高在上的那些王爺公主好!
既然明白了父皇為妹妹出書的原因,最后的《產篇》永康便只是簡單地翻了翻,沒想到匆匆幾眼居然還被妹妹勾起了幾次口水,什麼直接放進水里煮就鮮無比的海蟹,什麼稻田里撈出來的紅螯蝦,還有各地百姓鐘的一些特產小吃,果然是篇游記。
傍晚,永康把傅魁與一雙兒都了過來,先給傅魁四冊,兒一人兩冊,看著兩個孩子待道:“這是皇上為你們小姨母出的書,你們都讀讀,喜歡的話就看仔細些,不喜歡也要知道里面都講了什麼,免得回頭皇上問起來你們一頭霧水,惹皇上生氣。”
傅魁言又止。
傅銘不高興道:“皇外祖父賜給娘的書,娘自己看就行了,皇外祖父沒給我們,說明我們不需要看。”
永康:“你懂個屁,我讓你們看才說明我是真喜歡小姨母的書,難道你想皇外祖父誤會我嫉妒小姨母的才華?”
傅魁贊同大公主的話,跟著訓了兒子一頓,至于兒傅羲,瞧惜地書封的樣子,就知道小姑娘有多喜歡了。不得不說,國子監裝版的書確實致,讓人看這套書的皮相就覺得是套好書。
等孩子們離開后,傅魁才瞅著永康道:“我就不用看了吧?皇上不會跟我們這些武夫探討學問。”
永康冷冷地斜了他一眼:“父皇不問你,你就不會主夸妹妹?當個從三品的副指揮就滿足了?人家張肅比你小了快一,如今職都比你高,你面子上還有的是吧?”
傅魁:“……”
.
在兵部當差的秦炳黃昏時才把妹妹的書帶回敬王府。
他與妹妹陪著父皇一起南巡的,妹妹的游記于他并不新鮮,所以秦炳這大半天翻都沒翻。
王妃孟瑤可喜歡了,飯前捧著書后,一吃完馬上又捧起來看。
秦炳陪兒玩了一陣,等兒跟著母走了,秦炳就去摟孟瑤,想干點他最喜歡的事。
孟瑤拿手拍他:“一邊去,等我看完這冊再說。”
秦炳煩躁:“有什麼好看的,我不都給你講過了?”
孟瑤:“你只會吹自己的牛,沒一句我想聽的。”
秦炳剛想生氣,忽地想到一件事,他南巡的時候經常挨父皇的罵與嫌棄啊,妹妹有沒有寫進去?
這下子,秦炳比媳婦更想看書了,拿起一本一頁一頁地檢查起來。
咸王府,秦仁與嚴真真并肩靠著一塊兒看的,因為看書的速度不一樣,秦仁先看的《山篇》,嚴真真先看的《產篇》,看著看著嚴真真就了,想吃小公主在書里提到的一樣吃食。
秦仁看著臉頰比懷孕前盈許多了的王妃,遲疑問:“……真想吃,還是只是隨口說說?”
嚴真真也有些尷尬:“真想吃的話,你會不會笑話我太能吃了?”
秦仁:“那不會,想吃我就讓廚房給你做點,解解饞。”
嚴真真高興地親了他一口。
王府的廚子手藝高著呢,很快就按照王爺對著書口述的做法做好了一盤糖餅,脆脆又甜又香。
嚴真真想到小公主的書里還記載了那麼多地方的好吃的,憧憬道:“有機會我們也去各地游玩吧,這些地方菜還是得當地人做出來的最正宗。”
秦仁:“本來這次你我也可以跟著去的,是父皇不答應。”
嚴真真:“當然不能答應你,父皇他們是去做正事的,你不幫忙還打算帶著我四玩,那什麼樣子了?”
秦仁瞅瞅的肚子,慶幸道:“幸虧沒去,不然你路上懷了,車馬顛簸傷著怎麼辦?”
嚴真真嗔了他一眼。
重元宮,秦弘白日已經利用在中書省的空閑讀完了三篇,回來后抓時間讀完了放在最后的民篇。
看到妹妹結束的那幾段話,秦弘竟然紅了眼眶,既為鄧沖的病逝憾,又為妹妹的壯志激昂而自愧不如。
呂溫容見他神有異,放下手里的《山篇》湊過來,默默看完,呂溫容想到了今日同樣得到賜書的鄧坤兄弟,猜測道:“他們二人看到這段,定會為皇上與妹妹對定國公的緬懷、贊詞激涕零。”
鄧沖注定會隨著齊國的國史名傳千古了,但本朝百姓未必都有機會聽說定國公的功勛,國史藏于宮廷,小公主的游記才會在民間傳閱,那麼小公主的這段話便是替鄧沖揚名了,不知要惹多功臣們羨慕鄧沖。
秦弘:“……就怕以他們兄弟的子,本不會翻看這種游記。”
鄧沖是個大人,鄧坤鄧泰兄弟倆也是在民間長到十幾歲才進京做了國公府的公子,野毫不輸鄧沖。
呂溫容笑笑,下床收好書,熄了燈,重新躺進丈夫的懷里:“不早了,睡吧。”
秦弘嗯了聲,提醒道:“明日早朝,我起得早,你記得把這套游記給錚哥兒,讓他有空的時候多讀讀。”
呂溫容:“先給他兩本,我還要看呢。”
.
每逢朝會日,需要上朝的大臣們都得寅時就起來了,衛國公張玠起得尤其早。
來到前院,見唯一在京任職的小兒子已經在門外等著了,張玠微微頷首,算是與兒子打了招呼,父子倆就分別騎到了馬上。
并肩走了一段路,張玠低聲問:“昨晚看到何時?”
父子倆的書是皇上派人直接送到府里的,昨日傍晚張玠回府時,妻子都已經看過一遍了,對小公主贊不絕口。
張肅:“……子時。”
實則是徹夜通讀,有時候讀著讀著小公主的模樣與舉便出現在了面前,譬如福州海邊的清晨彎著腰認真尋找藏在沙下海蟹的樣子,譬如日出時被朝霞籠罩在一片金暈中的影。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