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寧的頭發半干了。
蕭懷灃從后摟著,讓依靠在他懷里。
他膛炙燙,似盛夏夜風。
“……阿寧,送棺木的事,你容我考慮。”半晌,他艱開口。
駱寧怔了下。
蕭懷灃明白,已經猜測到了他的顧慮。
他手臂收。
“最近事忙。鄭家已經被圍困住了,只等最后收網。這個時候很容易魚死網破。
母后的冠棺了皇陵,一樣香火。冰窖可保不腐。不如我們等到十月?”駱寧說。
現在才六月中旬。
再等三個多月,也許事會有轉機。
蕭懷灃經歷過很多戰事。有些危險的戰局,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形勢逆轉。
三個月,未必不是他的轉機。
“好,那就等十月。”
“十月初。”駱寧說,“十月初,盛京城可能冷了,往南也涼爽,哪怕沒有足夠的硝石,棺木也不會出問題。”
蕭懷灃應了。
夜漸漸深了,蕭懷灃提出庭院散散步,也是任由夜風卷走青最后一點。
駱寧同意了。
夫妻倆漫步而行。夜穹無云,滿月懸掛中天,盛夏的月比其他季節更圓更亮。
他們倆原本說瑣事,不知哪里拐個彎,又提到了朝政。
很自然。
駱寧聽他說,會幫襯著分析。很有見解,不輸幕僚。
晚夕回來,駱寧躺在帳,突然想:“如果十月初南下,路途順利的話,我可在年前趕到韶。”
回京三年了。
這三年,更像是一場夢。三年時間里經歷的事,也許比普通人一生加起來都要多。
若往后就在韶安居,平凡瑣碎的日子里,可以把這些事整理出來。
將來年紀大了,也不會忘,回想起來肯定很有意思。那些痛苦、掙扎與兇險,都只是故事的陪襯。
只是,不知蕭懷灃在什麼位置……
蕭懷灃突然問:“你想什麼?”
“在想這段日子的一些事。”駱寧說。
蕭懷灃:“阿寧,你……”
駱寧屏住呼吸,等他問。
蕭懷灃卻沒有問,而是說:“你明日可想去看鄭氏行刑?”
“不了。”駱寧說,“我不喜欣賞旁人的痛苦,不管此人是否罪大惡極。”
駱寧時刻保持敬畏之心。
重生后,一路走過來要做很多不得已的事。如果那些殺戮,將來的靈魂是什麼樣子?
無法想象。
故而不強迫自己去改變,去把敵人的當解毒良藥。
只要勝利。剩下的苦自己慢慢去咽下,沒有外可以借助,去宣泄的緒。
——可能辰王也是這樣的人,所以蕭懷灃說他們倆有些像。
“那就不去。”蕭懷灃道。
翌日,鄭玉姮被死了。
前世那個兩朝為后、風一世的人,落到了這樣下場。
雖然是應得的。
可能人本很渺小,是境遇推一個人。漲時,河岸就很矮;水落下,又顯得堤壩高大。
堤壩既不算高,也不算矮,就像鄭玉姮。絕不是庸才,當然也沒有驚才絕艷。
境稍微改變一點,往后諸多不順都等著,沒有適應。
在真正苦難的日子里,沒有熬過來,也沒反思過,反而是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駱寧還記得,自己剛重生時,瞧見鄭玉姮是何等仰。
如天上月。
三年不到,是階下囚,即將赴刑場。
“明日,結束后你陪我去冰窖門口,給母后燒一些祭品。”駱寧說。
母后與鄭玉姮的恩怨,需要這麼個了結。
蕭懷灃道好。
翌日,行刑很順利,鄭玉姮與當初的白慈容一樣,盡了折磨而死;鄭家似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申國公依舊“告假”,在府里不出來;勛國公全家已經被流放去苦寒之地了。
蕭懷灃半下午帶著駱寧去莊子上,給太皇太后燒紙;時間晚,就在莊子上歇了一夜。
伏天尚未結束,城里的流言蜚語比天氣還要炙熱。
駱寧沒有去見任何人,也不聽任何的閑話。
悶在家里。
蕭懷灃空閑后,派人去了趟禮部,叮囑禮部的人,等國孝結束后,重新替胡云驍和顧湛選婚期。
這是駱寧告訴他的,他就記在了心上,希駱寧開心點。
駱寧回了趟娘家,因為忠誠伯府送信,駱寧的堂妹駱宛生了個兒子,忠誠伯府來報喜。
因還在國孝期間,不適合辦洗三禮。可依照舊俗,娘家人在洗三的日子要去看。
不照舊規矩來,駱寧要去問問二嬸,們準備帶些什麼禮品登門。
駱寧回了趟娘家。
宋明月與二嬸提前得到了信,冒著半下午的炎炎烈日,在門口等著駱寧。
幾個人去了侯府正院說話。
駱宥大婚前,二嬸翻新了正院,家里又有冰窖,正院的冰充足,涼的。
如今,駱宥小兩口住在這里,宋明月跟著二嬸學習管家,估計年后就可以把主持中饋的對牌接過來。
“這院子變化大。”駱寧說,“那邊就是我的文綺院。”
正院的正房是推翻了重新蓋的,從前是三間正房,如今改了五間,新增了書房、暖閣等;庭院也改了布局;后面倒座直接拆掉了,做了一個小小花園;廂房等沒,不過翻新了。
找不到從前的影子。
駱寧說改得很好。宋明月起居的東次間,連帶著一個小小稍間,將來可以在這里見管事們。
“都是二嬸花心思重建的。”宋明月說。
二嬸:“事給了我,我當然要替你們辦妥。”
一向沒有野心。
長房的東西,過了的手,又不屬于。要說沒有從中得到好,那是昧良心的。
得到過、又經歷過,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持家也累。
二嬸本就是坦格,與宋明月很投緣,彼此合得來。
駱寧就說起堂妹駱宛孩子的洗三禮。
“二嬸要做外祖母了,我們的禮要次于你。你送些什麼?”駱寧問。
二嬸喜笑開:“無非是金鎖、金鐲這些。”
“那我送金鎖;明月送金鐲,咱們錯開。”駱寧道。
“如此甚好。”宋明月道。
們說著話,駱宥回來了。
這個時辰,崔家族學本該放學的,他卻是特意趕回來,惹得一汗。
“大姐姐,我去了雍王府尋你,門房上說你回了娘家。”駱宥道。
“尋我?”
“有幾句話,咱們私下里說,你等我換件裳。”駱宥道。
"靠山山倒,靠水水幹,靠天靠地考父母靠男人,都不如靠自己來的安全實在。杜錦瑟自認自己不算聰明,不過還是勉強可以自力更生的。只是老天何其不公,讓她這樣的的小女子在皇權傾軋中求生存,累覺不愛。埋怨有用,她就坐在那裏埋怨好了。可惜埋怨解決不了問題。看她如何周旋于各懷鬼胎的皇子們的中間,玩轉皇權,蔑視皇權,把看不起她的通通踩到腳下。"
沈汐硯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去到自己論文里提到的時代去探究,更沒有想到會遇到一個純古人。二人的相遇是意外,在這個遠古時代也是意外,但生活是繼續的,那就向前進吧。在這個未知的遠古時代發揮那麼點光熱也不是不可以,在改善生存空間的同時還能帶推動文明的進程,也挺好的,做自己想做的,和宋時一起努力找尋回去的辦法,帶宋時去看看自己的時代。 在宋時的這前二十三年里,想著讀書,為官,但這一切在遇到沈汐硯后,他想去看看天外是什麼,他想去看看沈汐硯口中的時代,想看一看銀河。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他會努力讓沈汐硯和自己生活得更加的順利,他也在不斷的找尋方法,以便去看一看沈汐硯口中的天際宇宙銀河。他們依靠部落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了下來,幫助部落發展,讓部落走向繁榮。
關於元配: 陳萱臨終前回憶自己的一生,她少時喪父,母親改嫁,卻也有叔叔養大成人。她十八歲嫁人,婆家不算寬厚,卻也沒有虐待她。在許多年後被無數人形容為兵荒馬亂的亂世,她過的不算好,卻也不很差。隻是,如果有機會重來,她仍是不希望再遇到魏年。是的,魏年待她不差,他隻是看不到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