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侯門醫妃有點毒 第921章

《侯門醫妃有點毒》 第921章

第921章 傳位詔書

起風了!

常恩趕拿出披風,卻不知該不該上前。

劉詔從激緒中冷靜下來,見狀,朝常恩招手。

常恩急忙上前,將披風給劉詔,又忙不迭退下。

劉詔親手將披風披在文德帝上,「起風了,當心著涼。」

文德帝笑了笑,「朕不記得你竟然會關心人。」

劉詔委屈,「兒子面冷心熱,一直都會關心人。」

文德帝嗤笑道:「分明是面冷心冷,在朕面前從不懂妥協。」

劉詔辯解道:「兒子並非不懂妥協,只是認為爭取一番,或許有不同的結果。」

文德帝哈哈一笑,「這就是你和你其他兄弟最大的不同。你懂得據理力爭,而他們因為懼怕朕,凡事,一旦朕出不滿的緒,即便他們心堅持自己是對的,也沒膽量說出來。」

「兒子以為幾個兄弟都能爭。」

文德帝搖頭一笑,「權利的滋味很好。他們權利,同時又懼怕權利,所以束手束腳。你呢?你為什麼不怕?」

劉詔坦道:「兒子不做虧心事,當然不怕。兒子數次據理力爭,並非為了私利。」

這話有點不要臉。

文德帝也沒拆穿劉詔。

他將披風摟

突然變天,看樣子會下雨。

「父皇要回行宮嗎?兒臣背父皇下山。」

咦!

文德帝很詫異。

劉詔已經蹲下來,做上了準備。

文德帝面遲疑,該讓劉詔背他下山嗎?

被人背下山,等於公開承認他衰老的事實。

有些事心裡清楚,不等於願意被人當面說出來。

若是拒絕,不過是掩耳盜鈴。

常恩有些著急,斗膽上前,小聲說道:「陛下,老奴安排了轎。陛下若是需要,轎隨時都能上來。」

Advertisement

文德帝哈哈一笑,「朕有很所懼!」

說完,他乾脆的趴在劉詔背上。

劉詔一沉,「父皇,兒臣要了。」

「下山吧!看看你有沒有力氣將朕背下山。」

「兒臣別的沒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氣。」

「甚好!」

劉詔背起文德帝,起

想像中份量頗重的父皇,背在上卻覺著輕飄飄的。

劉詔眸一沉,心頭有些酸楚。

再強大的人,也有老去的一天。

等他老了,會是什麼模樣?

會不會也如父皇一般,老態龍鍾,像個糟老頭子。

想到那個畫面,劉詔心頭一陣驚慌。

他完全沒有做好準備迎接老去的自己。

他一直堅信,自己如同顧玖一樣,一直保持著年輕力壯。

「朕重嗎?背不?」

劉詔連連搖頭,「兒臣是在想,父皇可曾背過兒臣?」

文德帝語塞,「你邊隨時隨地都有下人伺候,朕可沒機會背著你。」

劉詔踩著臺階下山,一邊笑著說道:「兒臣也沒背過哥兒他們,倒是抱過他們。」

「能抱抱孩子,很不錯。」

「兒臣也這麼認為。」

常恩跟隨在旁邊,心驚膽,生怕秦王殿下一個踉蹌,將文德帝甩了出去。

張得額頭冒汗,渾

比他自己背文德帝下山還要累。

他真是碎了心。

為一個太監,他容易嗎?

秦王殿下為什麼要搶他的活幹!

太欺負人。

臺階好像沒有盡頭,猶如常恩起起伏伏的心

當終於走完最後一階臺階,常恩的心也總算從高落到了地面。

「剩下的路,就讓老奴來背吧。」

「不必,朕可以自己走回去。」

文德帝從劉詔上下來。

父子二人,頭一次這麼親近,彼此都覺有點怪怪的。

Advertisement

劉詔率先說道:「父皇若是沒別的吩咐,兒臣準備去給母后請安。」

「去吧!你母后不用瞎心,有空聽聽曲子,看看閒書,讀讀報紙。」

「兒臣謹遵父皇的教誨。」

劉詔目送文德帝離去,這才轉前去拜見裴皇后。

爬了一趟山,文德帝累了。

回到寢殿,泡了會溫泉,就上歇了一覺。

待到午後起床,著窗外天

暗沉,淅淅瀝瀝的下雨沒完沒了。

「什麼時辰?」

「啟稟陛下,申時一刻。」

「這麼晚了。」

文德帝從床榻上起來。

常恩親自伺候洗漱。

「將政事堂的幾位卿都來,朕有要事吩咐。」

「老奴遵命。」

常恩趕吩咐人,將幾位朝中大佬請來。

著,陛下是有要事。

陸大人領著一干朝臣來到寢殿。

文德帝已經穿戴整齊,一切都顯得很正式。

幾位朝臣都有些詫異。

今兒怕不是小事。

「參見陛下!」

「給諸位卿賜坐。」

幾位朝臣謝恩後,分別落座。

文德帝背著雙手,在大殿來回走了好幾圈。

最後,他的目從每個朝臣的臉上掃過。

「朕已過耳順之年,老邁不堪。為大周江山社稷考慮,朕打算立皇儲。」

眾臣大驚!

「陛下春秋鼎盛……」

「說廢話就滾出去。」文德帝怒斥拍馬屁的朝臣。

一時間大家都不敢說話。

最後,還是陸大人站出來,「陛下心意已決?」

「正是!」

陸大人再次問道:「不知陛下屬意哪位皇子繼承大統?」

文德帝的目,再一次從每個朝臣臉上掃過,「朕還沒有決斷。想先聽聽諸位卿的意見。」

朝臣們面面相覷。

陛下是真想聽他們的意見,還是試探?

Advertisement

文德帝心知肚明眾臣心中在想什麼,「但說無妨,說錯了也不要,朕恕他無罪。」

眾臣依舊遲疑。

文德帝乾脆點名,「陸卿,你屬意哪位皇子?」

陸大人沉片刻,「啟稟陛下,微臣以為秦王殿下堪為儲君。」

文德帝不置可否,繼續點名。

有人支持劉詔,有人支持四皇子劉議,還有人支持二皇子劉評。

文德帝聽完每個朝臣的意見,問道:「幾位皇子中,誰能力最強?」

「若說辦差能力,微臣認為二皇子當屬第一。」

「臣不同意。論勇武,誰比得上秦王殿下。」

「秦王也只有勇武可以稱道。」

「荒謬!你們眼睛都是瞎的嗎,秦王先後在兵部,尚書省當差,期間表現可圈可點,哪裡不如二皇子殿下?」

「但是二皇子殿下……」

「休要製造事端。秦王殿下乃是嫡長,在嫡長沒有明顯過錯,並且還有大功在的前提下,越過嫡長立庶子為儲君,此乃禍國殃民之策。陛下,請誅胡大人。」

「姓陳的,你分明是公報私仇。你才是禍國殃民的賊。」

「不管大家怎麼爭論,以嫡庶論,四皇子都比二皇子更有資格被立為儲君。四皇子既是嫡出,辦差能力也是有目共睹。」

「微臣反對立四皇子為儲君。」

陸大人站出來義正言辭,「四皇子後院不寧,庶子眾多。若是他為儲君,可以想像,將來後宮必起紛爭,進而引起朝堂黨爭。秦王殿下不一樣,三個兒子全是一母同胞的嫡子,在很大程度上免去了後宮紛爭,最大可能的減了黨爭。而且秦王妃也比議夫人更有資格為皇后,統領後宮。」

「這都是一面之詞。四皇子也是嫡子……」

Advertisement

「但他不是長子。比起嫡子,嫡長子是不是更有資格?而且秦王殿下還有軍功在,以他的軍功,若是武將,封侯都有資格。」

「儲君之位,豈能靠勇武。」

「儲君之位當然不能靠勇武,但是沒有勇武的儲君必定不是合格的儲君。很明顯,秦王殿下是最合格的儲君人選。」

陸大人堅定不移的支持劉詔。

就如當初顧玖要求的那般,必要的時候,請堅定地站在劉詔這一邊。

此刻,陸大人是在盡忠,也是在兌現承諾。

他是文德帝的心腹謀臣,別人看不清文德帝的心意,他看得一清二楚。

他知道,文德帝心中早有答案。只是需要借臣子的口說出來。

陸大人願意當這張

所以他據理力爭,步步,不曾退讓半步。

「請陛下治陸大死罪。他分明是要結黨營私,外勾結,居心不良。」

「居心不良的人分明是你!四皇子殿下給了你多,讓你不餘力的替他說話。」

「荒謬!臣忠心國,一心替大周江山社稷著想。」

「你分明是在替自己的私利著想。陛下,微臣懇請誅殺劉大人。」

「姓陸的,本和你無冤無仇,你休要胡攀咬。」

「劉大人慌了嗎?你心頭沒鬼,你慌什麼慌。」

「陛下,微臣冤枉啊!」

「夠了!全都閉!陸卿,陳卿留下,其他幾位卿全都退下。」

文德帝一發話,沒被點名的幾位大佬,立馬知道大勢已去。

大家面面相覷,頹然而沮喪。

秦王殿下竟然勝得如此輕易而簡單。

同其他幾位先帝在位時,白熱化刀子甚至宮造反的奪嫡之爭比起來,太特麼的不可思議啦。

沒死人!

沒造反!

沒人刀子!

沒人宮!

什麼都沒有,儲君之位就定了。

這這這……

怎麼可以如此簡單?

這讓他們做大臣的,何以堪。

有種毫無用武之地的覺。

太傷心了。

覺心都碎了一片片。

他們這一屆朝臣,一定是最失敗的朝臣。

沒有腥風雨的奪嫡之爭,哪有資格被史書大書特書。

嚶嚶嚶!

讓他們找個地方療傷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