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要有新氣象,這個比較讓人發愁。
太子剛廢了不久,太高興了不行,太沮喪了也不行,真是愁死個人!世家對於皇帝臉的依賴度比較低,本來是很好的維持氛圍保持在平均水平的一道防火牆,奈何皇子公主要看老爹的臉行事,世家多多要顧及一下自家投資目標的,弄得很多人這一個年過得張張的。
外命婦極能夠直面皇帝,過得倒是舒暢,過年的時候往後宮各宮妃那裡一窩,聚衆八卦一下,大家的每一頭髮都是舒暢的——現在還能全須全尾進宮參加茶話會的,都是沒啥衝擊的。對於世家來說,哪怕某一枝些挫折,整個家族總而言還是比較平穩的。
一堆人坐著八卦服首飾家長裡短——政治話題現在太敏。
苗妃信心大增,看誰都順眼,看著鄭琰尤其順眼。然後還有倆兒子,當然,野心也略大。
直覺是種很玄的東西,看不見不著卻又實實在在在發揮著效用。鄭琰總覺得苗妃那張麗的臉笑得讓脊背略有寒意,而且苗妃的親近也不像以前那樣讓人覺得溫暖了。鄭琰心道,太子倒臺你不用這麼高興吧?你是仇人滿後宮的好吧?除非你兒子上臺,不然你可就沒這麼風了,現在這樣兒就是在拉仇恨啊。就算新皇帝不清算你,新太后也看你不順眼!除非……
我靠!
鄭琰要哭了,不帶這麼玩兒的!要擱一般話本里頭,們家是臣之家,有臣必有妃,這不,妃來了!宮裡有人好辦事,鄭琰也不反對跟苗妃保持一個友好互助的關係,問題是苗妃現在野心略大。
聽苗妃在說啥:“我在爲二十四郎發愁呢,這纔多大點兒,、宮婢就追不上他了。聖上前天還說,這小子跟他小時候一個樣兒,閒不住。”
不是不顧盟友死活,如果苗妃的目標是當個兒孫繞膝的老太妃,鄭琰自覺能夠幫辦到,只要苗妃現在修養,夾起尾做人,多半是能夠功的——兒子太小,不構威脅,還能拿來當政治牌坊使,中間作一下目標不難達。可如果是爭皇位,那就淋淋了,苗妃之前可拉了不仇恨卻沒拉幾個頂用的幫手。
苗妃的兒子纔多大點兒,四歲半一小男孩兒,說句不好聽的,能不能長大都是兩說,你這頭付出滿腔心,那頭他掛了,然後就真的沒有然後了。就算這小子命大活過來了,家立業了,顧命大臣與帝,又是一場狗大戲。苗妃自己還沒啥政治頭腦,靠一己之力去支持苗妃的兒子,那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不到迫不得已是絕對不能做的。
反正鄭琰是不會輕易出手相幫的,你看哪個臣子攪進這一攤子事裡頭能掙著個好的?
旁邊兒坐著郭氏,這位終於生了個兒子,喜得宜和長公主要放炮仗慶祝,被丈夫新安侯給勸住了:“聖上這兩天正不自在呢,你心疼閨,什麼時候不能疼?”這才作罷。
郭氏月子裡養得頗有幾分珠圓玉潤,此時輕輕了鄭琰的胳膊:“想什麼呢?”
“想阿寧了,沒他在耳朵邊兒上聒噪,渾不得勁兒。”
顧寧是郭氏的姨表弟,頗知顧寧的特點:“虧得你聽得下去……”
苗妃發現們說得熱鬧,也問了:“這姑嫂兩個說什麼悄悄話呢。”
“在說阿寧呢,”郭氏也不遮掩,“那天我見他一次,就說了一句‘好久沒有看姨母了’他給我念叨了半個時辰,一句新詞兒沒有!我從姨母那裡回家,一路上腦子裡都是‘好久沒有看姨母了’。我本來是去看姨母的,現在聽到姨母兩個字都……”
[咦?阿寧還有這功效啊?下次教阿寧唱洗腦神曲套漢紙,誰得罪我就讓他唱給誰聽!]這是鄭琰的邪惡構想。
人們笑作一團。
苗妃歡笑之餘也了一些部消息,比如:“聖上前日還說,再過兩個月,召天下才子京呢。往日裡咱們都是上唸叨著他們的詩文,親眼見著的沒幾個人。聽說啊,這裡面有許多年秀士,這回可能開眼了。”
人嘛,在一起就說這個八卦,很有人想得到皇帝的深意。要皇帝來說,就是找一羣有影響力的筆桿子來裝個門面,以掩飾儲君易位的尷尬,營造出一種太平盛世的氛圍。皇帝是打算在新的一年,最遲到明年就把太子給定下來的,正好讓文人們歌頌一下。京城現在一片繁榮,優容這些人之後再放他們回家,讓他們一路把這樣的好影響傳播一下,起到穩定民心的作用。
這樣的深意皇帝是不會輕易說出口的,在他眼裡苗妃是個不懂政治的小人,所以他只說了表面淺顯易懂的:“他們都是有學問的人,恰生在朕的治下,召了來把他們的詩作彙編籍,也是功德一件。”
親,編書,尤其是這種複製粘,有人家的手稿或者手抄本就行了,哪用把真人弄來啊?也就苗妃這樣的才相信了皇帝的這套說辭,以爲是搞神文明建設呢。
苗妃還逗鄭琰來著:“阿琰有沒有什麼想見的才子啊?”
鄭琰一愣:“若論才子,海名士莫過季先生,見過了。風流人,唯我家先生、家父與李師叔,也見過了。我看著最順眼的就是池郎,我已經定給他了。這幾個最好的我都見過了,世上還真沒有旁的特別想見的人。”
杜氏默默地安自己:這丫頭已經說給池家了,以後就讓池修之擔心吧,說什麼七八糟的話都不干我的事了——確實定給池修之了嘛!丫頭,咱還沒嫁呢,含蓄點兒行不?
苗妃估計也沒想到鄭琰一點也不,還直言跟池修之訂婚,一時沒了詞兒。鄭琰的新嫂子蕭氏聲道:“也就是覺著新奇想看一看罷了,又不是要如何追捧的。”
鄭琰“哦”了一聲旋即道:“那也沒什麼,”鼻子,“我只看文章的,文章寫得好就得了。不見人吧,倒留有餘地。萬一見到個形容猥瑣的,一想起來就連文章都看不下去,豈不可惜?”不知道偶像就是用來幻滅的麼?
這理論倒是新奇,衆嘻嘻哈哈討論一番。
——————————————————————————————————————
因爲鄭琰發表了“已經見過最好的,次等的不想看”的理論,苗妃拿來當趣聞跟皇帝說,皇帝正好想散散心,外兼與鄭靖業聯絡聯絡。大過年的,他就攜妃苗氏,抱著心的小兒子二十四郎,上妹夫顧益純,拎上外甥顧寧,連池修之都被喊來陪老闆,他奔鄭家拜年兼蹭飯來了。
一路上還很老流氓地調笑池修之:“阿琰說看你最順眼,你看如何?”池修之頂著張小王爺式的緻面孔,說著郭大俠式的憨厚言辭:“我想跟過一輩子。”
皇帝:“……”不帶這樣隔空**的!
鄭家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皇帝今天的首要目標就是蹭飯,不要臉地聲稱:“咱們都是人,通家之好嘛!”
口胡!我爹纔不會逛你家後宮,我家後院也不會放你家男人進。鄭琰吐得一口好槽。
其實這個通家之好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鄭氏夫婦與皇帝都上了年紀,男之間的避諱都不太講究了,鄭琰是皇帝看著長大的,鄭家在家的三個兒媳婦裡一個是皇帝的外甥兒一個是他侄兒,本就沒太多需要避諱的地方。
鄭家的酒是最好喝的,鄭家的下酒菜也很夠味兒。只是皇帝畢竟上了年紀,雖然一口牙還都在,到底不如以前了,啃起骨頭來還是略覺不爽——皇帝有一嗜好,嚼個脆的,什麼豬脆骨啊、骨啊的,就喜歡這麼嘎吱嘎吱的。吃著吃著就說:“不好不好,沒意思。”
鄭琰一瞅就瞅出來了:“等著。”
到了廚下,揭開米飯的鍋,這會兒沒電飯鍋,鄭家米飯也不是蒸的,鍋裡結了一層鍋。起出來,掰小塊兒,過素油一炸,焦香,還特脆。又順手了一碗鮮湯。
出來往皇帝面前一放,下一揚:“嚐嚐。”
鍋對了皇帝的胃口,正要接著吃,鄭琰一揚手,湯頭往鍋上一澆:“還沒,再嚐嚐。”
皇帝吃得舒爽,對池修之道:“還是你狡猾,這麼個夫人跟你過一輩子,你倒會想!”又問鄭琰這是怎麼做的,可憐皇帝這個土鱉,吃飯時宮裡給他上悶得最香的——估計給皇帝吃糊飯的都被抓去吃牢飯了——山珍海味都嘗過了,竟沒吃過鍋!
鄭琰答:“米飯啊。”
皇帝瞪眼:“小丫頭越來越不厚道了,都是跟池修之學壞了!”也不好意思再要人家食譜。吃飽了一抹,皇帝要求:“吃沒意思,歌舞百戲又看厭了,大家賭賽爲戲吧!”指名鄭琰跟他賭,鄭琰輸了要輸鍋。
鄭琰問:“您輸了呢?”
“我怎麼會輸?”有個皇帝耐無賴。
鄭琰心裡磨牙:“行!”皇帝只要賭了,上了賭場大家就都是賭徒,賭徒的心理很簡單的來著。而且,如果皇帝輸了,總不好意思賴賬的,必須有所表示。鄭琰就算輸了也沒什麼,不就一盤兒鍋麼?!姐輸得起。
老師顧益純是個除了嫖之外五毒俱全的壞份子,什麼吃喝玩樂都會一點,賭博也是世家子的基本技能之一。賭又分爲好幾種,扔子是最下等的,還有打牌,再往上還有賭棋,有雅興的人指什麼都能賭什麼明天是什麼天氣啦、從門口走過的第三個人是男是啦……那啥,鄭琰也是個小賭。
鄭琰跟皇帝是在賭棋,皇帝橫了一眼池修之:“你小子不厚道,離阿琰遠一點,不許支招,你們倆就會狼狽爲。”皇帝輸給池修之不次,咳咳。
擺開棋盤。
鄭琰連輸十八盤,臉都綠了,小袖子一挽:“再來!”
皇帝也許是贏得太得意了,從第十九盤開始輸,眼看著一盤盤鍋被搬走,老小孩兒不樂意了:“別拿走,我輸旁的給你!要啥給啥!”鄭琰恨得牙,手撈了塊兒鍋扔池修之手裡:“你吃!”
“這丫頭!給你加食封,一局十戶!”
鄭琰一頓,隨即撇:“不要!爵以賞功,祿以酬能!”別給我拉仇恨了你!
皇帝一指池修之:“你敢吃試試。”
池修之拿了一塊兒鍋往里一扔,首次含著吃食說話:“您跟說啊。”
皇帝:“……你還沒娶呢,這就怕上了!”他還就眼盯著鍋了,別的都不顧了,只好說,“我輸給你錢總行了吧?”還不好意思輸個十文八文的銅錢,他一輸就輸的是特鑄的金錢,過年這東西準備得就多,份量還好。
一局百錢。
據說,那一天皇帝從第十九盤開始就輸啊輸,一直輸了千金——真黃金。輸得苗妃都看不下去了,出來幫忙:“我也手了,我拿今年的貢緞來與阿琰賭一賭吧,大郎換換手氣。”
皇帝問一句:“阿琰贏了多。”知道了數目之後就收手。由著苗妃又輸了五匹據說全國今年就貢了二十匹上來的貢緞,看著苗妃沮喪的臉,皇帝找回了一點面子似地說:“走了走了,明天到咱們家來賭,讓輸。”
然後揣著贏來的鍋回宮了,鄭琰還在背後喊:“趁熱吃啊,冷了就不脆了。”
皇帝再次無語:好像虧了……
衆人送完皇帝,郭氏恭喜鄭琰:“阿琰好手氣!”
輸就輸鍋,贏了就贏金錢,賺啊!
鄭琰著枚金錢拋來拋去地道:“是聖上手氣好纔對,聖上就是個大賭!”抓起角,兜了一兜金錢,衝鄭靖業道,“我拿這些了啊。”
鄭靖業笑道:“誰還與你爭了不?”
鄭琰麻利地放下了子:“那我都拿去了。”
父二人打著啞迷,顧益純與池修之心裡亮,皇帝這是故意輸的。鄭靖業同志,聖眷正濃啊!
苗妃也是這樣想的,的推演很簡單:皇帝喜歡誰就給誰好東西。直線思維真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皇帝是這樣想的:就鄭靖業不攙和,這樣的好臣子需要圈養護。從鄭琰就能看出鄭家家教,一家的男孩子必是教養的重點,孩子再重視,也會有所疏,這樣環境的影響就很重要。從孩兒上更能看出一個家族的風氣。
皇帝打的主意也直白,他比較喜歡鄭靖業,屋及烏就惠及鄭家人,計劃給鄭琰加食封也是真心的。鄭琰的表現到位,爵以賞功祿以酬能,這才應該是宰相家的見識,不圖倖進,不是逮著皇帝的便宜就佔。
不管怎麼說,皇帝對鄭靖業的評價又高了一層:最容易慣的小兒都有這樣見識了,家長一定很不錯,家裡的男丁也很不錯。——由來判斷人,家族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
鄭琰得了金錢就分幾份兒,侄子外甥人人有份,還沒孩子的如蕭氏就當後補的喜禮送。難得的貢緞先孝敬了媽、再孝敬師母,還給池修之他外婆留了一份兒,隔天就親自給送到了池外婆那裡。
池修之現在也是個小財主,他有皇帝賜的一所中等宅院,還有因爲《氏族志》結好了一批勳貴當權派,定親的時候也有送宅子田地的。爲了照看外婆,也是不太捨得老宅,新宅就先慢慢改進裝修著,預備著婚後全新地住,他還住老宅裡,很方便鄭琰到私宅修整一下,兩人一起去看池外婆。
池外婆聽說外孫、外孫媳婦到了,心還是不錯的。鄭琰捧了貢緞給:“前兒贏了些彩頭,看來看去,就這個能配得上您。”人對著打扮有種天生的直覺,即使家門敗落,古董還有兩件,之類難以保存的就見不著太高檔的,池外婆與平常一比較,還是覺得這個很高檔。
“太貴重了,我一寡居老婦,不合適。你們年輕,縱有家業也不要這樣鋪張。勤儉方能持家……”老太太雖然不會持家,說起道理來還是一套一套的。
池修之道:“您是長輩,正該鄭重。這是阿琰前天與聖上賭棋贏的貢緞,並無花費。”
池外婆這才收下了,生出皺紋的手輕過緞面,看得出還是很喜歡的。谷氏略有憂愁,有些擔心鄭氏以富貴驕人。池修之已經換了話題,說起皇帝要讓才子們京,池外婆臉上有了笑影:“又要有新句出來了。”
谷氏對文學比較興趣,也聽住了,聽說有個天下聞名的才子詩人駱霽新要進京,帶著憂鬱的眼睛一下子就放出神采來。只是不好意思問駱才子什麼時候到。
筆桿子們還沒進京,壞消息先來了——鄭琰接穿越很多年,頭一次遇到農民起義,當然方的說法是“流民”。
一覺醒來,秦昊成為王府世子,繼承二十房嬌滴滴的美妾! 本想做個盛世中的花花鹹魚, 誰想,美妾還冇摟熱乎,就發現這個世界不一樣! 皇帝想搞死他老子! 義兄想搶他的世子! 前朝餘孽還想綁票他換起義的金子! 秦昊不能忍,正準備雄起,突然就聽到深夜裡,屋內傳出嫂子徐嬌嬌痛並快樂的叫聲…… 秦昊:“嫂子,你這樣做對得起我義兄?” 徐嬌嬌:“嫂子錯了!隻要你為嫂子保守秘密,以後……任君采擷!”
穿成一個整日裏遊手好閒,為了一己私慾虐待夫君的農家婦,月驚華一腦門子的黑線,深深覺得這妞腦袋多少有點問題。 放着溫潤如玉的美人夫君不要,非去糾纏那勞什子秀才郎。不就是傷了腿了,醫術在手天下我有。 虐極品,斗渣渣,撕白蓮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然而很快就發現某人看她的目光變了,月驚華連忙表明立場:「我只是想治好你,並沒有別的想法!」 「這個可以有!」某人抿唇一笑。直到被吃干抹凈之後月驚華才頓悟,說好的休妻呢?
農學院高材生穿成一身蠻力的癡傻農家女,父死母弱,弟弟疏離,姐姐把她當累贅。幸好她有靈泉空間在手,獵殺野豬,震懾狼群,引靈泉灌溉莊稼,培育良種。種田、養殖、搞副業,傻二妮兒帶全家走上紅紅火火致富路。隔壁家絕美孤傲小書生,長得好看了不起?一代權臣了不起?還不是被傻二妮兒輕鬆拿下?一句話:從癡傻農家女到一品誥命的開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