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奸臣之女 159兇殘的美人

《奸臣之女》 159兇殘的美人

縣令們得了指示,不由有一種恍惚之。以前祁高也下過類似的命令,但是這一回,覺不一樣了。以前大家都很淡定,知道祁高在憋壞等著祁高出招,現在卻油然而生出一種“他沒招了”的錯覺。哆嗦了一下,忽然覺得,這樣也不壞啊!

直到出了祁府,纔有人悟了出來:人池修之本就不用跟你玩這些虛的!他碾就行了,並且已經在碾了。這也得是有後臺的人才能幹得出來的事啊,大家腦子裡冒出一句話來:經典不可複製,危險作,請爀模仿。

但是,祁高人老,難道就會這麼算了麼?還是先做好自己份的事,觀再說吧,反正兩位boss都讓咱們認真工作來的。

—————————————————————————————————————————

祁高當然不好對付,更不會坐以侍斃。他是祁氏中興的頂樑柱,他出仕的時候,他們家已經幾代沒有出過中央高了,如果當時改定世家排名,搞不好就要被刷下來了。在這樣的力之下他還能混出來,腦袋還是很靈的。

祁耒就看著他爹站在窗前,看著窗外出新綠的柳樹。天仍冷,祁高上了年紀不耐寒,能過窗子看樹,不是因爲打開了窗戶,而是窗子上也裝了玻璃。這還是買的高價貨,是中間商從京中販賣來的六塊玻璃花了一千貫。祁耒走神了。

祁高的眉頭皺得很,對付其他人,他有很多辦法,是下馬威就能鎮住很多識趣的人了。但是池修之不是一般人,等級制對他無效。讓百姓蜂涌告狀?池修之一戰名就是靠的斷案。

不不不!還是有辦法的!祁高眉頭忽然舒展了開來,大笑道:“吾得矣!”

Advertisement

“阿爹?”

“我又何必捨近求遠,以己之短當彼之長呢?”

“?”

“春耕之後,今年我不再管水源的事了!”祁高慢慢地道,“此是吾鄉土啊!闔郡皆崇我祁氏,我何必在功名利祿上與池小兒計較?想岔啦想岔啦。他們要爭水,就讓他們爭好了,哪怕全郡上下都在打鬥呢。”

祁氏的威風在,修水渠的時候,經過他家田地的水渠是最寬敞的,州郡用心,他們自家也會有補。自河中引水,也是優先安分給他們家,他家地灌得往外淌了,才到別人。再者,他家的田地很多,不止在一縣,滿郡都有。剩下別人家的地,就要吃他剩下的,所以搶得分外激烈。

往年這個時候,有械鬥了,祁氏也會出面調解一下,既敦善睦鄰,也是建立自己的威信。今天祁高不樂意這樣做了,不但不調解,還會縱容。不但縱容,還希全郡上下都鬧上那麼一鬧。

你不是有蠻力麼?你那兩百人,捆得了功曹、得了門吏,你還能把全郡人都抓起來?

祁高打開了思路,很快便不在公務上面給池修之找麻煩了,就算找了又如何?比如刺史君,雖然與祁高也算有了,讓他爲難池修之?刺史級別還沒池修之老婆高呢,惹了鄭琰,一封信到京裡,直接把刺史給調走了腫麼辦?打定了春耕水源的大算盤之後,祁高在小事上也按照既定思路走。你不是要在本地招人手嗎?老子一聲招呼下去,本地人士都不去捧你的場,看你怎麼辦!

看起來,池修之到任之後的第一次大危險,似乎來臨了。

你們這麼想簡直是太天真了!

“幾十年前,朝上竟是豬玀做公卿嗎?這樣的貨是怎麼做的太府的?一點也不難搞啊!真恨我不早生幾十年,必能封侯拜相啊!”說話的這是李敬農。此君雖然對他爹很頭疼,但是,年總是會下意識地模仿親近的男長輩神馬的,況且,李神策也不是一個很丟人的父親。

Advertisement

所以,他是條小毒舌。

要李敬農說,分明是該:假意合作,背後捅刀,讓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原以爲還有場仗要打,正想一展手呢,結果一看,哇咧!這老頭居然傲了,他慪上氣了,爲了慪氣往南牆上磕。李敬農裂了,這貨是怎麼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來的?

祁高只是太久沒有人挑戰他的權威了。人吧,就像機,不用就會生鏽啊。能時刻警醒注意打磨上油的畢竟還是數。順風順水的日子過慣了,智商商真的會退化啊!

————————————————————————————————————————

奇難搞老先生真的想錯了。池修之是會坐著等你來挑釁的人嗎?他是呆在家裡坐等你打上門來的人嗎?他來是準備做一番事業的,閒著沒事兒等著跟你慪氣?你以爲你是誰?你真能代表人民羣衆投反對票嗎?

郡守很忙!沒功夫跟個既不英俊也不麗的老頭子置氣。

前任把能用到的人都給帶走了,只留下一個非暴力不合作的王功曹,還被池修之給趕跑了。池修之手上有算賬的人手不假,大多是鄭琰的侍婢,總不能一直拿侍婢充數吧?現培養統計人才?既來不及,眼下也沒有那麼多可靠又份上能說得過去的人供調-教。

更不用說他的衙門裡現在六曹只得了兩人,主簿也只有兩個,典籤倒是有的,小吏還差上至二十人。在漫長的職演變過程中,中央與地方互相影響著,地方政府的部門設置與中央基本保持一致,中央有六部,地方便有六曹,至要六個人。典籤掌機要,主簿管文書,同樣重要。悉世的當地小吏更是不可或缺的。眼下,都缺人!

Advertisement

池修之一頓王八拳打的時候是痛快,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缺人的狀況確實給他造了些許不便。更不方便的是,他的招考簡章出來之後,居然無人敢理會。也是,奇難搞積威之下,就是有什麼想法,想跟新郡守套信近乎,也要猶豫那麼一下。

於是,幹活的人不夠,招工又沒有應聘的,池修之只好帶著一羣小鬼,一個人當兩個、三個人用,捲起袖子把挑子給挑起來。雖然累,心頭卻一片敞亮:他不能指一頓王八拳就把一個郡的世家都給打服了,那是不可能的!像這些世家,是連宰相都敢頂牛的,何況你一宰相婿呢?但是,只要他能頂得住這力站住了腳,把事做得有聲有,最多半年,就會有人來投奔了。

暫時沒有人幫忙也好,正好鍛鍊一下自己,也是鍛鍊一下這些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說是孩子,人家年紀比池修之也小不了多,這些人不不像池修之,生於家庭敗落之時,一個個是純?二代兼富二代,多有些驕二氣,磨一磨,正好!這些人往家裡寫信,池修之也沒攔著,寫吧寫吧,告狀吧,隨意吧。他自己也往京中寫信,給老師寫、給岳父寫、給皇帝寫,無一例外的要求他們先袖手旁觀,如果撐不住了,他會場外支援的。

衙中人,鄭德儉還是鄭琰的親侄子,李敬農又是池修之忘年的兒子,朱震算是半個池黨,張亮更不用說,從小就跟著鄭琰混的,如果沒有應酬,大家都是在一吃飯的。心好了,還奏個樂什麼的。

吃完了飯,再聊一會兒天。都是人嘛,池修之一點也不避諱他有事跟老婆商量的習慣。李敬農開始是很不適應的,散了之後就諱地向鄭德儉提議:“這個,男不親,夫人這……我們不太好意思啊。”

Advertisement

鄭德儉很自然地道:“那是我姑母啊,”拍拍李敬農的肩膀,一副哥倆好的架式,“不要想太多,只要你不招惹,姑母人很好的。”

李敬農:= =!不招惹,這個定義好難把握啊!

最終李敬農還是屈服了,他只是想起被關在池家冰窖裡的親爹。

吃過飯,池修之還樂意帶著下屬晚輩跟老婆商量商量政事。朱震略有違和,還是忍了,事實證明,這一忍,還是有好的,他初次見證了鄭琰的兇殘。

“春耕要用的種子、農、耕牛業已分派妥當,我都造了冊,多種子,傢俱幾新,耕牛年齒,”池修之著手給鄭琰介紹況,“派人送到各縣衙門,看著縣令們簽字畫押了,拿著籤條再回來。小心總是沒有錯的,省得又來個什麼冒領的人。”

鄭琰洗完了手,淡淡地問了一句:“就這麼規規矩矩地送過去?”

“什麼是規規矩矩呢?”

“派出人來一路敲鑼打鼓地送,讓所有百姓都知道地送,一道走一道告訴他們這是府君的仁政,讓所有人都看到你送的是良種健牛。以後你要做什麼,此地百姓的用堪比京城諸公。京城快馬要一天,往返需兩日,這個,出門一吆喝,就來一羣幫手。”

點到爲止,不用再說下去了。

朱震心說,怪不得京中人都怕,真是會玩手段啊!一個是一直爲人民服務的好,另一邊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心理上就會親近前者,兩人相爭,前者差得太多也就罷了,如果旗鼓相當,這份好就會促使百姓站在郡衙這邊。這主意不見得有多新鮮,兇殘的是背後的喻意。朱震已經覺到了些什麼。

宣傳戰唄,忽悠,可了勁兒地忽悠。

鄭琰道:“趁著還有時間,你也該拜見一下使君了,再晚就不出空來了,我就先不去了,寫封書信與禮一道,你代我轉與使君夫人吧,”留下來坐鎮,防止有人趁池修之離郡的時候生事,“你帶五十護衛走,再多,怕使君不快。他夫人在京中的時候我也見過的,是個知道禮數的人。”

朱震與李敬農都得承認,有這樣一個老婆,對於男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池修之道:“敬農隨我去,其他人留下,有事先稟夫人。”

鄭琰笑道:“你放心,祁老先生必會懂禮守法的。早去早回,等你回來了,我也好見一見人。”

人?”

“唔,當年在大正宮裡,我的人不,如今們放歸故里,我既來了,便不能當不知道啊。京城周圍,宮的良家子可不。”

看著那一張如花笑靨,朱震心說,來了!就是這個!果然還是夫人厲害!他雖姓朱,與本地族朱氏卻沒半點親戚關係,也是貧寒出,他爹那個史職位也不高,生活算是比較艱苦的,對民間疾苦知道得更多一點。

鄭琰這是在一點一點地收買人心,一郡百姓都心向池氏夫婦了,世家則無能爲矣!這世上,除了世家之外,還有另一種學名“庶族地主”的生啊!

————————————————————————————————————————

池修之效率很高,第二天就移文給刺史,請求拜見。走的是快馬驛遞,第三日上得了回信,刺史很客氣地說要跟池郎見面。池修之在京中當中書舍人的時候,刺史每年京,最要結的人除了皇帝,就是鄭靖業這個人事、組織部長,還有池修之這個機要書。兩人以前也算有了,刺史比祁高識趣多了,態度也好了很多。

鄢郡與刺史治所相隔並不遙遠,池修之輕車簡從,帶著些伴手禮,一日而至。且住在驛館,次日投帖請見。

李刺史很客氣,此君算起來還是李敬農的族叔,只是爲人更圓一點。池修之見過刺史,李刺史道:“池郎還與我客氣呢,這小子沒給池郎添吧?”

池修之道:“李氏子,無愧世家之名。”

“你說好,必是好的!”

李敬農先是行了下之禮,並不行親戚之禮,池修之道:“使君,我卻是沒說錯的。初到新地,子些許小事未完,故不能親自前來,書信一封,轉吾夫人。”說著,把信給了李敬農。

李刺史笑道:“你去見你叔母吧。”

李敬農恭恭敬敬地捧著信,在僕人引導下去見李刺史的妻子。

李刺史的笑容斂了:“我昨日才聽說你在鄢郡的事,你今日就來了,你究竟想怎麼樣?鄢郡靠著京城,你要好自爲之啊!做不好,不說我要爲難,鄭相面上也要不好看的。你的衙裡還缺多人,不要告訴我人已經滿了。”

池修之道:“下還頂得住。”

“這樣不太好,你若缺人,及早補上,實在不行,我這裡給你薦上幾個,也都是老手,先把架子搭起來纔好辦事。不要誤了農時。”

池修之容清冷,整個人像是冰雕出來的一樣,聲音也冷冷的:“非是下敢辭使君,下已經張榜求賢了,總要言而有信。現在沒有人來,我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總不會一直沒人來的。”

李刺史打了個哆嗦,心道,反正我該說的已經說了,跟這小子也不算太,還是管閒事爲妙,我只管看著,他能治平了,也是我州得益,不得有我一份功勞。如果有問題,我睜一隻眼幫他看著,別鬧出大子來就是了。當下道:“好自爲之。”

後衙裡李敬農也見了刺史夫人,刺史夫人亦是世家出,對著鄭琰的書信賞玩良久:“此必是先帝,觀之可啊!”鄭琰的字非常漂亮,容也寫得很好,大意就是現在有些事不開,但是池修之不能不拜會上那樣太不敬了,於是只好讓池修之獨自來,等夫人生日,來祝笀。

池修之一行人被留下來吃了午飯和晚飯,第二天一早告辭返郡,他們一回來,鄭琰就要了名冊,找出本郡放歸的宮人名單,翻到家庭住址。方便的就召來一敘,送些小禮,路遠的就派人送些小禮

池修之夫婦在民間的名聲漸漸好了起來,池修之也準備行了,誰說他必須等著接招的?他要主出招了!

聽說池修之要去縣衙,鄭琰很奇怪:“你要下去做什麼?想看什麼民,到縣衙是看不到的。”

池修之笑道:“誰要看了?我是去做事的。既然每年都不得爭水,我就先把水給他們分了。不教而誅謂之,我先教導了,誰再犯吾法,必嚴懲不怠!”

“我怎麼覺著你這笑的那麼不對勁兒呢?”

池修之道:“我審過那幾個小吏,知道些祁家的事,他們家田可真不。以往括一時之功,爲什麼?就因爲你一要他納稅了,他就‘拋荒’,拋荒了的地,就算不得耕地了,自然不會再上稅,等認真的郡守走了,他又把田圈了過來,接著種。百姓出了力役開了水渠,不管他的田在哪裡,水先供他那裡的。田,郡府田冊上可不認那是田!既不是田,就不用水!”

世家田,做了個套兒,把自己脖子給套住了。你說那是田,好,你田了,你違法,罰款稅吧。還有田上的農民,如果不戶籍了,那就是戶,括出來歸國家了。要不就是流民,要麼遣返原籍,要麼就賤籍去。

池修之下手,向來穩準狠。

祁老先生,接招吧。

作者有話要說:

人夫婦在京中廣有兇名,但素,在外面就沒那麼大的威懾了~畢竟這兩隻的活範圍不在基層。而且,兇殘這種東西,直面和傳聞的是絕對不一樣滴~

鄢郡沒有直面這兩隻的兇殘,不過,快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