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奸臣之女 187鄭琰寫作文

《奸臣之女》 187鄭琰寫作文

“對。”

“聖上還未親政,這詔令,其實不是聖上寫的,這大家都知道。詔令寫出來,其實也是宗室長輩、朝廷大臣對聖上的期待。借一紙詔令寫出大家對明君的企盼,不是嗎?”說完跟蕭復禮對視,眼睛裡滿是期待與慈

簡直太對了!衛王又恢復了那個儒雅的閒王:“就是這個樣子的啊!”

鄭琰笑道:“這不就結了嗎?”

“那你說要怎麼寫呢?”

衆人心裡神狂奔,特麼這樣就把衛王給忽悠了啊!鄭靖業悶笑,讓他哄衛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排名在衛王之前,去哄衛王不太合適。果然,放手給鄭琰是個正確的選擇。

在衆人的矚目之下,鄭琰給他們上了一堂作文課,列了大綱和要點來寫政論文。此時沒有興科舉,沒有專門的策論課程,也沒有寫作指導參考書,寫作文全憑老師教的經驗與自己的悟

明確以小人代替樑橫,蕭令先就是先帝,蕭復禮自稱爲朕,之後列要點。

首先,開宗明義,表明蕭復禮的立塵朕順天應命,當民敬天,不爲獨夫】。什麼是獨夫呢?【以天下而奉一人者,是爲獨夫民賊,朕所不爲。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沒錯,引用了孟子。繼而寫道,要【以一人事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充分展現了蕭復禮小朋友崇高的道德

其次,總結蕭令先的失敗經驗。借蕭復禮吸取教訓反省之口,說出對蕭令先的批判【曏者先帝於小人,至禮法,禮法既違,又悖倫常,招致口實,魏逆謀,朕心痛之。】【義有大小,公義爲大,私爲小,以小大,以卑爲尊,以下爲上,是爲政,朕不爲也。法不可,或以主僕之位可易,則君臣之位亦可易,以下克上,互不從命,天下相頻發、朝不保夕,無一日安寧矣。】所以,蕭復禮要【親賢臣,遠小人,守禮義,正倫常】,這也是向大臣們表明了立場。

Advertisement

再次,重申了權利義務關係,表明皇帝有權利也有義務,君權並不是不限制的,這卻是鄭琰上一封奏疏君臣父子關係的變文了,這裡不做詳述。後面又擴充爲【朕育黎庶,以誠待人,仁澤四方,爾等當效忠義之士,各守本份、各安其位,朕爲爾等護佑。】反之,誰做得不好,就要【以法治之】,警告某些人剋制,不要挖國家牆角。同時寫了對狄政策,如果狄人要和平,老實了就跟他談,如果不乖,打到乖爲止。國家保護邊民不侵害。

在最後,鄭琰引用了名句指出【君之貴在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朕肩負重責,故而尊於爾等】,蕭復禮要做這樣的一個好帝王,希大臣們勸諫他、百姓們督促他,共創一個和諧好的新時代。

條理清晰,還引用了穿越二十年都還能被記得的名言警句,實在是一篇範文。這篇文章明確提出了民本的思想,完整呈現了這個時代士大夫對於皇權的看法,還充滿了辯證法的彩。實在值得背誦。

衛王就看著一條一條列了題綱支好骨架,然後在題綱後面擴充添、糊皮。鄭琰寫一句,他讚一句,最後形一篇論文。特麼還是把蕭令先給罵了個無完,從昏君變了獨夫民賊,衛王還要讚一聲好!

詔令寫完了,諡號也出來了——幽。蚤孤鋪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常曰幽。

Advertisement

簡直慘不忍睹!韋知勉捂上了眼睛,李神策無奈地撇撇角。

寫完了,鄭琰還給蕭復禮作了簡單的講解。簡單地說,你要讓別人給你幹活,就要給人家發工錢,不能不管別人死活。

袁曼道見衛王已經被忽悠了,也是覺得鄭琰這篇文章做得恰到好,也是擔憂:聖上年,皇太后過問政事已定局,本來皇太后也好忽悠的,現在又來了鄭琰給支招。這……袁曼道還算開明,不好說什麼“牝司晨”,卻也不樂見其

他試探著道:“夫人已述君臣父子尊卑不可,則如夫妻何?如男何?”

鄭琰一愣,發現袁曼道是認真的,沈晉等人的臉略微妙:“妻者齊也,以奉宗祀。先帝雖嬖於寵,這個,說出來不太好吧?添上也行。”提起筆來,刷刷地又添上了!

衛王真想袁曼道,鄭琰寫完了,蕭復禮的小腦袋,帶他去見徐瑩了。衛王哀聲嘆氣拿起草稿來細看,越看越不對勁,遲疑地看向顧益純。鄭琰打草稿,用的是行書,越看越像顧益純寫的。

李神策鼻子:“謄抄了發吧。”

一路上,鄭琰不免又把這一條給蕭復禮再講一回,灌輸男平等的思想:“把人當對手的男人,一定是在外面爭不過人家的孬種,無能的只剩下抱著男之別沾沾自喜了。外面越無能,回家越威風。無恥!大郎的敵人在那邊,”手指北,“千五百里之外,雙鷹王正厲兵秣馬,等著踐踏你的家園,搶你的土地錢糧。”

Advertisement

特麼回來還跟徐瑩彙報:“諡號定了,詔令也寫好了,放心吧。只有一事,大郎該定個先生開始讀書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