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明朝好丈夫 第247章 君無戲言

《明朝好丈夫》 第247章 君無戲言

這一次詔宮中的,除了閣大學士劉健,還有就是吏部尚書馬文升,其實聽到皇上傳喚,無論是馬文升還是劉健,心裡都有些不快。

倒不是說劉健和馬文升反對論功行賞,只是覺得皇上這麼做,實在有點兒‘過’了。

這種事皇上親力親爲,制定升賞,也只有在文皇帝靖難之役之後,親自爲靖難功臣們擬定賞賜,這一次平叛的功勞雖然不小,可是和靖難之役比起來,實在差的太遠。

其實劉健已經猜測出了皇上的心思,天子腳下,北通州出了黨,皇上的面子是有些掛不住的,當今皇上雖然不至於好大喜功,可是畢竟爲政這麼年,自詡也有點兒政績,可是這眼皮子底下的黨,卻將皇上推了尷尬的境地。

既然如此,那麼皇上只能在論功行賞這事兒上做文章,不管怎麼說,柳乘風的旨是皇上給的,柳乘風這千戶也是皇上選定的,這麼一來,柳乘風等人越是居功至偉,也正印證了皇上的眼力非凡。

wωw¸ттkan¸¢O

所以皇上很聰明的選擇了模糊掉造反的因,乾脆果斷的免除了順天府尹和順天府丞的職務,卻又大張旗鼓的論功行賞,這就是要告訴天下人,這不是壞事,是好事,當今皇上選賢用能,治國安邦。

另一個原因,或許就是柳乘風了,劉健覺得自己還是低估了柳乘風的聖眷,這個傢伙,到底靠的是什麼,讓皇上對他似乎越來越喜的,劉健琢磨到這裡,就苦笑起來,他不是李東,論琢磨人心,李東更勝他一籌,與其琢磨這個,還是做好這北通州的善後的事宜再說。

到了正心殿,二人行了禮,朱佑樘拿著柳乘風送來的奏書正不吭聲的看著,微微擡眸,只是朝他們點了點,又繼續埋首在這奏書。

Advertisement

良久,他擡起頭來,淡淡的道:“宋莊千戶所千戶朱海德,臨危不懼,不爲黨所迫,後又奉命騙開城池,功勞不小,這樣的人,朕豈能不用?調京師吧,五軍營那邊,效義營那邊不是缺一個營步軍把總嗎?就讓他來補這個缺吧。”

劉健不由呆了一下,心中的駭然可想而知。

那朱海德是什麼人,不過是個千戶,可是五軍營就不同了,這五軍營是京師衛戍三大營之一,若是算上衛,整個京師有五大營,可疑論起權責,五軍營的權力最大,五軍營由馬軍、步軍組。太祖皇帝在的時候,設大都督府,以節制中外諸軍,可是到了文皇帝繼位,認爲大都督府的職權過大,就是便將步騎軍爲中軍,左右掖,左右哨,稱爲五軍。除在京衛所外,每年又分調中都、山東、河南、大寧各都司兵16萬人,番到京師練,稱爲班軍。

也即是說,五軍營的編制在十萬以上,是保衛京畿最重要的力量,而效義營是五軍營之一,下設馬軍把總、步軍把總二人,馬軍把總轄制三千騎軍,步軍把總則是轄制步兵二十衛,二十衛,若是滿額的話就是兩萬二千人,就算不滿額,也在一萬五千人以上。一個掌管千人的千戶,一步登天,直接了效義營步軍把總,這就是從六品武直接升了兩級,爲四品武,況且這四品的含金量高的駭人,絕不是一個小小千戶所千戶能比的。

這賞賜太厚了……

劉健心裡這樣想,可是他見朱佑樘興致盎然的樣子,卻不願在這個時候給皇上潑冷水,若是換了謝遷在,只怕早就鬧開了。

不過一邊的馬文升,這時候還是忍不住道:“陛下,五軍營把總權責不小,那朱海德不過是個千戶出,未必……”

Advertisement

朱佑樘擡起眼睛去看馬文升,讓馬文升不敢再說下去了,別看皇上平時很溫和,可是誰都知道,這皇上的脾氣還是很倔的,有些時候認定的事,還真沒人能阻止。

朱佑樘隨即微微一笑,居然沒有生氣,只是道:“朕取他的忠心,只要忠心,又肯效命,任命他一個步兵把總綽綽有餘。”

朱佑樘的理由倒是充分,忠心纔是進五軍營的資本,畢竟五軍營擔負的是京畿安危,一定要信得過才,那朱海德也確實信得過,說起來論起功勳,這一次平叛過程中,他至排在前三,畢竟這城門是他騙開的,擔著這麼大的風險,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叛黨砍下腦袋,此前寧死也不肯向黨屈服,也差點丟掉了命,這樣的人不進京衛,誰有這資格進?

可是話說回來,一來就是個把總,未免還是荒唐了一些。

大明朝的把總有兩種,一種是京營把總,位高權重,還有一種就是邊軍把總,只是正七品,這王德利從一個千戶到京衛把總,不得要讓人眼紅。

不過朱佑樘卻管不了這麼多,他繼續道:“還有北通州知府周泰,此人早就立過功,這一次,他留守北通州,區區一讀書人,卻與黨相持,依劉卿看,該如何安排?”

方纔朱佑樘乾坤獨斷,讓劉健心裡很是不悅,不過朱佑樘畢竟是個知人冷暖的皇帝,這一次還是很給劉健的面子。

劉健想了想,道:“這個人,倒是可以一用,臨危不懼,可以擔當重任,況且又做過一任知府,經驗應當也老道,大理寺有個推之職,陛下以爲如何?”

朱佑樘卻沉了,大理寺的推,乃是堂堂四品,倒也不錯。不過他覺得,讓周泰做這麼一個推,未免還是有點兒小用了,沉默片刻道:“現在順天府空缺了個府尹和府丞,府尹的人選,馬卿推薦的是周文斌是嗎?那就讓周泰來做縣丞吧,他們兩個都姓周,五百年前或許是一家。”

Advertisement

朱佑樘發了一個不是很好笑的玩笑,卻讓馬文升一時無語,周文斌是他的門生,這府尹當然是他推薦的,他是吏部尚書,雖然行事還是公允,可是不管怎麼說,總還要照顧一下自己人。現在朱佑樘要讓周泰做府丞,他倒是不敢有什麼意見,皇上雖然用的是開玩笑的口吻,可是另一層意思是,你可以安自己的門生做府尹,難道朕讓一個功臣做府丞都不嗎?

馬文升當然不能說個不字,非但不能說,還得乖乖的道:“府丞……這個倒是安排的好,那周泰畢竟是知府出,到了順天府尹,倒也可以施展拳腳。”

劉健本來想勸一句,看到馬文升繳械投降,直氣的吹鬍子,只好選擇默不作聲。

接下來的升賞,朱佑樘就不再獨斷了,這一次是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他的心思很明白,宮裡要樹立幾個典型出來,周泰和王德利是平叛過程中最出彩的其中兩個,他要給天下人看看,讓二人做天下人的表率。

至於其他人,升自然是肯定的,不過連升兩級、三級,卻是想都別想,不過都各有封賞,誰也沒有落下。

劉健見皇上只是破格提拔兩個人,一文一武,倒是放下心來,照皇上方纔的法子,若是把這些有功的人都算上,朝廷肯定要翻天不可,閣這邊也不好做,畢竟還有不庶吉士,不翰林,還等著佔缺呢,總不能來一次平叛,讓大家都沒有飯碗吃。

翰林和庶吉士都是國家的棟樑,別看一個個暫時都不顯赫,可是哪個都有點兒後臺,若是了這些人的利益,可不是好玩的。

等到朱佑樘將一個個功臣做了安排,隨即臉變得嚴肅起來,道:“這一次,首功的是柳乘風,柳卿彈民變,運籌帷幄,可謂勞苦功高,劉卿,馬卿,你們說,朕該如何封賞。”

Advertisement

劉健和馬文升面面相覷,陛下一嚴肅,他們就張,倒不是說朱佑樘這個人可怕,也不是說什麼伴君如伴虎,只是他們知道朱佑樘的子,一旦認真談起某件事,說明他對此事極爲重視,看來皇上真正的目的,就是這柳乘風了。

朱佑樘見二人不答話,繼續道:“朕此前曾做過承諾,誰若是能揪出黨,保住北通州,朕就敕封他做萬戶侯,朕不能失信,而柳乘風這一次也沒有讓朕失,朕豈能冷了他的心思,君無戲言,朕說過的話,當然要算話。”

馬文升的臉驟變,朱佑樘這番話若是在朝廷裡說出來,那絕對是要鬧的沸沸揚揚的,不爲別的,只這萬戶侯三個字,就足夠讓文武百滋生非議。

大明的祖制,貴族雖然也有分封,可是這分封只是虛名,說白了,就是給你一份俸祿,讓你混吃等死,至於食邑,那是斷不可能,除了宗室親王,莫說是侯爵,就是公爵也是別想。

可是聽朱佑樘的意思,是真要敕封柳乘風做食邑萬戶的萬戶侯,這就有點兒讓人難以接了,這和祖宗的制度相悖啊。

……………………

在羣裡和讀者們聊天,遲了點,汗,抱歉。 彼岸的天常,萬份抱歉,原諒老虎這麼一回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