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明朝好丈夫 第273章 寧做蛇頭不做龍尾

《明朝好丈夫》 第273章 寧做蛇頭不做龍尾

劉健的問話,確實表現出了他閣大學士的大度,大明的閣,儘管表面上和睦的多,可是勾心鬥角的也是不,大學士若是強勢,其他學士當然不滿,因此不了勾心鬥角,表面上維持著客氣,可是大家相互之間卻是彼此忌憚。

可是劉健不同,劉健並不攬權,他非常清楚,韜略不是他的長,辯和細節也不是他的長,所以往往到大事,往往會將李東和謝遷一起來,李東擅長出主意,而謝遷適合辦事,李東出了主意之後,劉健再來拍板,至於如何實施,那就看謝遷的了。

劉健的氣度,確實讓整個閣都擰了一繩子。

聽到劉健詢問,李東也沒有藏什麼私,直截了當的道:“眼下當務之急,是立即讓廣西巡陳鐮徹查此事,至於其他,閣不必理會。”

劉健抱著茶盞正要喝茶,聽到李東的話,立即放下茶盞,將喝茶的事忘了,開始琢磨消化著李東的話。

絕口不提柳乘風,這就意味著淡化柳乘風的影響,不讓人認爲收拾靖江王府是因爲柳乘風的緣故,如此一來,藩王們也無話可說。

而重點徹查這鄉紳鬧事的案子,這就是爲收拾靖江王府定下基調,這個理由,也找不出什麼可詬病的東西來。

劉健眼眸一亮,隨即道:“賓之說的對,這件事只能這麼辦,讓陳鐮來徹查這件事也合適,他是都察院巡廣西的右副都史,這本就是他的職責,我等只管著公事公辦就是,若是靖江王府當真冤枉,自然好說,可要是當真犯了祖制,朝廷也不能姑息。”

他定下了調子,算是決定了閣對廣西所發生的事的態度,隨即劉健整個人鬆弛下來,對李東笑了笑,道:“賓之,如何了?你還是回去休息一下吧。”

Advertisement

方纔激之中,李東的病痛確實減緩了不,可是現在放鬆下來,也覺得很是不適,頜首點頭道:“那麼閣的事,就有勞劉公和謝公了。”

說罷勉強起,在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李東棟連忙要來攙他。

劉健看了李東棟一眼,倒是對李東棟有些印象,畢竟他偶爾也會去李東那邊走,不道:“這莫非是賓之的族弟?怎麼,現在還潛在府裡讀書?”

李東棟朝劉健笑了笑,道:“是,學生李東棟,見過劉公。 ”

劉健出惋惜之,嘆了口氣道:“可惜了,你從前寫過一篇文章,論春耕策是不是?這文章很好,只是可惜……”

劉健搖搖頭,其實到了他們這個地位的人,哪一個不是抱有幾分憾,比如這李東棟,學問這麼好,卻只能呆在家裡讀書,爲什麼?因爲他們就算去科舉,沒有中弟倒也罷了,可是一旦高中,勢必會引起清議的譁然,別人只會說閣閣老包庇自己的親屬,甚至泄了試題,這種事不是沒有,從前很多大佬就曾吃過這樣的虧,會壞名聲。

所以像是李東棟這樣的子弟,表面上自己的族兄手掌天下權柄,其實也是有苦自知,族兄一日不致士,他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李東現在年紀還不算大,至閣大臣來說,年紀已經算是很小的了,就是再幹個十年、二十年,那也沒有多大的問題,可是李東棟能等嗎?人這一輩子有幾個十年二十年,現在李東棟年歲已經快過四旬,三十有六,再過十年二十年,只怕就算能進科場,這一輩子的前程只怕也只能將就了。

,也是得看運氣的,有的人二十歲高中,就算混的再差,二十年、三十年之後,至也能落個知府甚至是布政司。可是你四十歲甚至五十歲仕,就算欽點了翰林,了庶吉士,只怕這前程也是有限的

Advertisement

李東在一日,李東棟的造化多半也只能止步於此,也難怪劉健爲他惋惜。

劉健的一聲嘆息,自然也了李東的心事,蒼白如紙的病容上不更加黯然起來。

李東棟心裡也是痛苦,可是他當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妨礙族兄的前程,有族兄在,他必須甘居在這幕後。不過李東棟卻是笑了,一種掩飾心中苦悶的微笑,道:“在府中讀書倒也很好,許多人想靜下心來讀書,還沒有這運氣,至於仕,學生早就看得淡了。”

劉健心知自己方纔似乎說錯了話,雖然李東棟說的灑,可是男兒大丈夫,誰不在乎金榜題名,施展抱負,他沒有再說什麼,將李東和李東棟送出去。

出了宮,李東和李東棟都沉默著進了轎子,誰也沒有說話,都在想著心事。

在轎子裡足足過了一炷香的功夫,李東纔看了李東棟一眼,突然問:“方纔你對劉公說的話,並不是你的本意。”

兄弟之間,沒有什麼課避諱的,李東這句話雖然直白,可是臉上還是出了關切之

李東棟沉默了,他想否認,可是又不願意撒謊。

李東隨後道:“方纔爲兄在想,爲兄進這閣,確實是對你不起,耽誤了你的前程……”

李東棟連忙道:“兄長怎麼能說這樣的話,我是心甘願,絕沒有責怪兄長的意思。”

李東嘆了口氣,道:“爲兄知道你沒有責怪兄長,可越是如此,爲兄就越不好。”他沉默了一下,繼續道:“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這書是讀的差不多了,學問和事的手腕,都有了長進。也是該出去走走看看,一展平生所學。”

Advertisement

李東對李東棟亦兄亦師,將自己的本事可謂傾囊相授,他所說的平生所學,並不是學問,而是韜略。

李東閣,本就以善謀著稱,而李東棟在他的薰陶之下,其水平也決不再李東之下,人有了本事,就該有抱負,去做出一番事業,這是李東想表達的意思。

李東棟還是沒有說話,兄長對他所說的話,又何嘗不是他的願,只是可惜,他沒有用武之地,都說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除了帝王,誰又要他的本事?

李東淡淡的道:“所以,爲兄要爲你未雨綢繆,無論如何,也要給你掙個前程,此前爲兄就有這個想法,只是一直在猶豫,方纔聽了劉公的嘆,今日方下定了決心。東棟,你年歲不小了,再耽擱不起,不如……你去廉州吧。”

“廉州……”李東棟呆了一下。

隨即明白了李東的意思。

廉州,就是去投奔柳乘風,除了柳乘風,還真沒有可投靠的人。

李東解釋道:“三國時,張繡降袁本初,而賈詡制止,賈詡告訴張繡,袁本初屬下戰將千員,幕僚名士數不勝數,將軍投袁紹,必屈居河北文武之下,壯志難酬。而當時的曹,實力比袁本初弱小,名士不多,若是將軍投之,必獲重用。原本將你安排衙門,不管如何,總有一日能掙個出,可是這些人都是一方諸侯,就算你肯去,人家未必也願意看重你,至多看在爲兄的面上給你一些照顧。”

照顧是照顧,可是委於重任卻是另一回事。若是李東棟去投靠,人家講你圈養起來,給你錦玉食,卻不想也不敢讓你去做事,這就有違李東的初衷了。

Advertisement

這些話,李東棟當然明白。

李東繼續道:“而這柳乘風不同,他的邊,除了幾個武夫和書吏,並沒有什麼值得倚賴的人,他現在雖是侯爵,可是職位卻只是千戶,遲早有一日,會青雲直上,鵬程萬里,若是你肯跟著他,以你的能力,必然他的倚重,可不要忘了,他可是東宮洗馬,與太子的關係親如兄弟,你協助他,定然能掙個大好的前程。”

李東看著李東棟的變化,李東棟明顯有些容了。

他繼續道:“更何況此人雖然年輕,可是手段卻狠辣,你看這一次他與靖江王府打擂臺,可謂步步爲營,料敵先機,這樣的人很可怕,在他邊,老夫也能放心,畢竟你雖然讀了許多事,可是還要再磨礪磨礪,否則是要吃虧的。”

李東棟搖了。李東的分析一點兒沒有錯,寧做蛇頭,不做尾,李東棟就是這樣的人,他雖然蟄伏,可是志氣卻很大,讓他進督的幕僚,說的話得不到重視,就算給他一個大好前程,他也不願。反觀柳乘風這邊,柳乘風這個人邊並沒有一個幕僚,只要李東棟肯放下段,肯定能獲得柳乘風的看重,雖然不至於言聽計從,卻又很大的施展空間。

“東棟,你怎麼看?”

李東看著李東棟,臉上沒有毫的表,若不是爲了自己的族兄,李東不會做出這個選擇,因爲對他來說,柳乘風畢竟和他有著很大的距離,這種距離不可能彌合。可是事到如今,他不得不爲李東棟打算了,柳乘風這個人前程足夠遠大,讓李東棟去正合適。

李東棟想了想,隨即道:“悉聽兄長吩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